AG600鯤龍水上飛機並不萬能 與日本US-2高度相似 對比更有意義

2020-12-15 利刃號

從大型水上飛機的發展看AG600的作用和意義

12月24日,中國新一代大型水上飛機AG600在珠海首飛成功。對於這種目前在研的水上飛機中體積和噸位最大的型號,中國人顯然對其寄予厚望——從將該機與運-20和C919並列為「大飛機三劍客」,就不難理解它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誠然,「大塊頭有大智慧」是個亙古不變的定理,作為新世紀大型水上飛機傑出代表的AG600也絕不會大而無當。然而,「有用」和「好用」並不代表「萬能」,對於大型水上飛機在軍事上的意義,顯然有著太多的誤讀。

■首飛中的AG600。對於這種大型水上飛機,中國人有著太多的期望

水上飛機的發展歷史並不比常規起降飛機更短。早在1905年,法國飛行家瓦贊就設計了歷史上第一架水上飛機。但相對而言,大型水上飛機的發展則斷斷續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發水上飛機才正式成為水上飛機的主流。1955年,由美國馬丁飛機公司研製的第一種大型噴氣式水上飛機P6M「水上霸王」首飛成功,當時美國海軍對該機寄予厚望,不但計劃讓該機執行轟炸、偵察、布雷任務,而且希望該機成為美國海軍的第一種戰略轟炸機。為實現P6M的預期目標,美國海軍甚至專門改裝了水上飛機母艦。然而事與願違,由於接連發生原型機墜毀和成本失控,最終P6M以偃旗息鼓告終。

■P6M是美國向大型噴氣式水上飛機發起的唯一一次衝擊,這種飛機在設計上不能說失敗,但也難逃半途而廢的命運

另一個向噴氣式大型水上飛機發起挑戰的國家是蘇聯/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水上飛機設計機構之一,別裡耶夫設計局早在1983年就開始設計A-40「信天翁」水上飛機。這種體積巨大的水上飛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噴氣式水上飛機,蘇聯曾經計劃將該機發展為客機、貨機、海上搜救飛機和反潛巡邏機。1986年,A-40實現首飛,次年開始批量生產。然而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該機迅速失去了預訂市場。在對外推銷成果不大的情況下,別裡耶夫設計局最終以A-40為基礎設計了體積、噸位更小的別-200,目前該機是俄羅斯緊急情況部隊的主力消防機種之一。

■A-40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噴氣式水上飛機,該機刷新了由P6M創造的多項世界紀錄。

可以說,P6M和A-40的失敗有各自的外部因素,但歸根結底,兩者的失敗仍然源於水上飛機本身的問題。水上飛機由於需要考慮水上起降和海洋環境使用能力,比起同噸位的軍民用運輸機來說,性能是處於劣勢的。由於機體上的船型結構佔用了寶貴的機腹空間,在同等載荷條件下,水上飛機的航程、最大載荷都比常規飛機更低。而在反潛巡邏或對地攻擊方面,水上飛機由於難以在機腹設置武器艙,比起岸基反潛機、轟炸機攻擊效率也更差。因此,作為轟炸機設計的P6M和作為反潛機設計的A-40,可以說並沒有找準定位。

■相比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A-40,別-200取得的市場成績更加出色,但目前用途也基本僅限於消防

在這一問題上,另一個水上飛機大國日本的發展歷程對於中國來說更有對比意義。日本在1966年設計了戰後第一種大型水上飛機PS-1,該機也是日本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反潛巡邏機。不過,與同期從美國引進的P-3「獵戶座」反潛機相比,PS-1作為水上飛機飛行高度低、最大航程短、飛行速度慢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其結果就是該機僅生產了22架、到1990年便全部退役。同一時期中國研製的水轟-5的命運甚至還不如PS-1,該機不但生產數量僅有7架,甚至都從未擁有過武器掛載能力以及執行過反潛巡邏任務。作為PS-1的直系後代,2003年首飛的US-2水上飛機除保留了對海搜索設備外完全摒棄了反潛作戰任務,主要任務也變為海上搜救和執法。考慮到AG600在設計時的預定任務與之高度相似,這絕對不是一種巧合。

■US-2(前)與其「前輩」PS-1相比,不但在技術上更加優異,而且任務方面明顯存在差異。由此可見,水上飛機其實並不適於反潛作戰任務

AG600在設計上應該對水轟-5存在一定的繼承,但受到US-2影響的痕跡更加明顯。AG600與US-2採用了非常相近的構型,與US-2相比,AG600除航程外的飛行性能略佔優勢,而US-2的抗浪性則比AG600更好。因此,從作為一種「飛機」的角度來說,AG600與US-2旗鼓相當。由此也就不難理解,AG600在任務屬性上也必然與US-2存在相似性。AG600在其預定任務,即海上救援、森林滅火和海洋監察方面將會起到不小的作用。但如前文分析,AG600在反潛作戰方面的作用,預計會十分有限。而在熱議的南海海域使用問題上,AG600或許能成為在島礁之間或島礁與大陸之間轉運人員、物資的重要裝備,特別是對於不便建設機場的島礁更能體現其便利性,這將顯著提升南海島礁的自持能力。應該說,這是AG600在國家安全方面最能體現其作用的一個領域。

對比其他國家大型水上飛機的得失,並結合AG600設計之初的預定任務,不難發現AG600其實並未突破傳統水上飛機的使用範疇。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AG600不能成為一種作戰平臺多少有些無法接受,但若該機能夠完成其「分內」的工作,對於維護和保障我國海上權益所起到的作用同樣是難以替代的。畢竟,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海洋大國,未來中國在海上與其他國家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平時的各類執法和勤務工作,同樣需要一款性能優異的平臺才能勝任。從這一點來看,AG600的前途,仍然是十分光明的。(利刃)

相關焦點

  • 俄專家:AG600可為中國在太平洋軍事存在提供保障
    1月24日上午9時54分,我國首款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迎來了進入2018年後的第一次飛行,於珠海金灣機場西南3000米高度規定的空域內平穩飛行73分鐘,11時07分平穩降落。
  • 揭秘AG600幕後「護航人」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昨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實現水上首飛起降,而就在「鯤龍」成功飛天之時,它的另一個「孿生兄弟」則靜靜地守候在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內。作為飛機研製設計、製造、試驗、試飛四大環節中不可或缺的「第三棒」,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以下簡稱強度所)承擔著對飛機進行強度試驗的主要工作。
  •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新華社青島7月26日電 題:能下海的飛機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蕭海川、胡喆、張力元  鯤化巨鵬上九霄,飛龍在天護蒼生  抵達青島團島海域的AG600飛機,逐漸降低飛行高度,V字造型的船型機腹離海面越來越近,10時14分許平穩降落在海面。約4分鐘後,首飛機組操作飛機逐步迴轉機身、調整機頭方向。AG600飛機又開始加速、機頭上昂、再度騰空,飛向出發機場。隨著AG600飛機平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海上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 AG600海上首飛成功,打造東北直飛南海新航線,馬爾地夫都不香了
    7月26日,AG600鯤龍水陸兩棲飛機在青島首次成功進行海上試飛,這是它在廣東珠海進行陸上首飛、湖北荊門實現水上首飛之後取得的又一關鍵突破,意味著AG600進入「全狀態」,即將投入服役和運營。AG600在青島成功實現海上首飛AG600是和運20、C919並列的三大國產大飛機項目之一,但是很多人更願意稱它為「大飛船」,這是因為它不僅可以在陸地機場上起降,也可以在江河湖海水面上起降。
  • 五花八門的水上飛機 但為什麼不常見?
    但實際上,我國的「水轟五」一直都是全球第二大的水上飛機,現在的AG600隻是更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全球有哪些國家有水上飛機?又有哪些重要的型號呢?我們今天來看一下。「水上飛機」的英文叫做「Amphibian airplane」,也就是「兩棲飛機」——這個更準確一些,因為絕大部分水上飛機都可以上岸滑行,甚至在陸上起降,並不是一輩子非得泡在水裡。
  • 質的飛躍,水上機母艦再現,我國「鯤龍」水陸兩棲大飛機起降成功
    在今天的上午8時51分,我國自行研發的AG600「鯤龍」水陸兩棲大飛機,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的水面輕盈騰空;9時05分左右,隨著AG600「鯤龍」水上兩棲大飛機順利在水面降落,本次水面起降任務圓滿成功。祝賀「鯤龍」,祝賀參加飛行任務的廣大人員。AG600「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並進入關鍵試飛階段的水陸兩棲大飛機。
  • 國產兩棲大飛機為何趕不上日本?軍用都不行:研製曾中斷多年
    AG-600滿足了我國遠海搜救及森林滅火救災的迫切需要,是繼運-20、C-919之後 ,我國又一自行研製的大型飛機。但是,在飛機成功首飛前後,國內有關新聞媒介傳出了一些非議之聲,認為「蛟龍」AG-600在本質上屬於6、70年代研製,80年代投產的水轟-5水上飛機的改進型,技術含量並不高。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完成海上首飛 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原標題:「鯤龍」海上首飛成功,專家解讀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為何有三次首飛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 蛟龍水上飛機首滑成功,美日海軍二戰時期就曾經大量使用水上飛機
    圖片:AG600水上飛機試飛機組,可見該機玻璃座艙操控設備非常先進。軍迷們最關心的當然是「蛟龍」水上飛機是否會從軍,其軍用化價值在哪裡?在這方面,美國和日本在二戰時期都曾經大量裝備和使用大型水上飛機,在廣闊的太平洋上執行遠程偵察、巡邏搜救、反潛反艦、島礁運輸等作戰任務。
  • 新一代B737和A320的對比:哪個寬度有意義?
    圖:737和A320相似的內部舒適性。在就座後的水平視線高度,客艙大小的差別少於3英寸。也就是說,對每位乘客來說,差別小於0.5英寸。  最近,媒體上出現一種誤導性的說法。  甚至連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媒體這個星期都開始這麼說了。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花點時間對比一下新一代737和A320的一些數據。
  • 航空工業將陸續投產4架「鯤龍」AG600試飛飛機
    4架試飛飛機,加快適航取證進度。AG60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2009年9月5日,項目研製正式啟動。2016年7月23日,001架機在廣東珠海航空產業園完成總裝下線。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
  • 日本高鐵速度世界第一?時速600千米,果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想想我們從步行到坐馬車,再從騎車到飛機。從陸地到水上,再從水上到空中,我們的出行方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的高鐵一向以速度和平穩性著稱,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氣的,以前外國人看不起我們的中國造,覺得我們是劣質的代名詞。但是現在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中國造的質量絕對沒話說。   機械天才!
  • 黃山將建2-4個水上通用機場 太平湖或成水上飛機綜合運營基地
    他說,當前黃山正處在厚積薄發、孕育突破的重要時期,全市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和積極推進「旅遊+」兩條主線,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努力把黃山打造得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
  • 航空工業雷達所為AG600配裝「鯤瞳」氣象雷達
    中國航空報訊:近日,「鯤龍」AG600飛機海上首飛提振士氣。航空工業雷達所的設計師們,為這個「大傢伙」設計了一款獨一無二的智慧「眼睛」:「鯤瞳」機載有源相控陣氣象雷達。
  • 被熱炒的國產大型水上飛機,該清醒解讀下了!
    「真不知一個國產水上飛機下線,有什麼好高興的,連央視都直播。這飛機現在只賣出17架,連翅膀的本錢都掙不回來,知道不?!」- 網友確實,今天在珠海下線的中航工業AG600大型水上飛機,其截至目前區區17架的訂單,在當代航空界真是「少得可憐」。且不說波音空客常在飛機下線的時候就拿到了4位數單子,就連後發的國產ARJ21和C919客機,這個階段也有3位數訂貨。
  • 巴哈棄牌養鯤龍
    巴哈棄牌養鯤龍 影之詩:甚至連喬老師小黑都踢掉了!巴哈棄牌養鯤龍作者:NGA-辛首思路:本質是中速偏low的一套卡,操作空間非常足,去掉了棄牌龍前期拿在手裡很尷尬的小黑和可以被巴哈替代的喬老師,厚頭龍也算是小補全。鯊魚和426的奶量恢復自己前期(幾乎是一定會)被踢掉的血量,鯤鯤在這套卡組裡意義重大,儘早打出,比較理想的節奏有六費直接出,七費有蛇頸龍buff的情況下蛇龍之契出,八費配合招水出。
  • 我國自主研製水陸兩棲飛機AG600計劃5月陸上首飛
    原標題:中華添神器 海天逍遙遊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在即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2017年2月13日,AG600飛機實現全部4臺發動機首次試車成功。  暢行水陸空 克服技術難題  「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遊泳的飛機。」中國航空工業通飛副總工程師、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形象地說。  但AG600與普通船體有很大的區別。
  • 歷史上的今天 | 來之不易的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
    經北洋政府批准,巴玉藻、王助等人於1918年2月正式在福建馬尾船政局內創設我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海軍飛機工程處」。他們集中優秀技工,進行專業培訓;篩選國產材料,測試物理性能;利用船政局原有的機器加工飛機部件。他們在簡陋的條件下,終于于1919年8月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甲型一號」。
  • 日本擁有全球最大水上飛機,連美國都造不出來,卻遭遇售賣尷尬
    由於二戰戰敗,日本罪有應得,最終被限制發展武器裝備。因此後續年間,日本在國際軍火市場一直沒有亮眼的表現。但該國本身是個工業強國,有資本研製高端武器,所以最近幾年一直試圖將本國軍火輸出。1、日本擁有全球現役最大的水上飛機,美國造不出國際市場上有一款大型軍用水上飛機,它是現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款水上飛機,它就是日本研製的新明US-2。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驚人的46噸,日本媒體高調表示這是一款極先進的產品,大幅度採用了高新技術,連美國都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