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製水陸兩棲飛機AG600計劃5月陸上首飛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中華添神器 海天逍遙遊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在即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兩千多年前,莊子在《逍遙遊》中就描述了一種入海可遊、騰空能飛的神話生物。如今,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將這一神話變為了現實。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日前宣布,AG600飛機目前正在進行最後一項大型實驗——全機共振實驗,以進一步驗證可靠性,計劃在今年5月實現陸上首飛。

  2015年7月17日,AG600飛機實現機身段對接,全面進入總裝,一年之後順利實現總裝下線。2016年11月,首次以真機亮相第十一屆珠海國際航展,12月30日完成聯調聯試,推出總裝,正式交付中國航空工業中航通飛華南公司試飛中心。2017年2月13日,AG600飛機實現全部4臺發動機首次試車成功。

  暢行水陸空 克服技術難題

  「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遊泳的飛機。」中國航空工業通飛副總工程師、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形象地說。

  但AG600與普通船體有很大的區別。據了解,水陸兩棲飛機的船體設計要有斷階結構,即滑行船體。正是靠著這個滑行船體,才能實現在水面上航行、滑行、起飛、降落和水面機動。站在AG600腹下抬頭仰望,只見斧刃形的龐大船體,但若從AG600正上方往下俯視,卻又看到了機身、機翼、尾翼、螺旋槳等飛機部件。

  據中航工業相關負責人介紹,AG600飛機機體採用了大長寬比、深V形單斷階船體結構,設計和工藝製造難度非常大。而正是這種特殊的構造,賦予了AG600水上起降的能力。

  作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AG600除了在水面上起降,還能兼顧陸地起降。AG600的老前輩——我國於1976年首飛的水轟5,只能在水上起降,然後像鱷魚一樣爬回岸上基地。而AG600專門設計了可以收縮在機身側邊、結構複雜、進行了上萬次的調試試驗的新型主起落架,結合其他技術,實現了陸上起飛。

  此外,在設計水陸兩棲飛機時,最大的難點就是適應並控制相應的氣/水動耦合作用。黃領才說:「業界對這個領域的分析方法和理論並不成熟,好多還處於探索中。」設計組最終給出的方案是:單船身、懸臂上單翼、「T」型尾翼及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的船身式布局形式。

  完善裝備功能 增強救援力量

  AG600飛機作為國之重器,其研發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為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供支持。

  據了解,AG600飛機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一次汲水可最多儲水12噸,可在距失火體頂部30-50米高度投水。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餘平方米,相當於對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火場進行有效撲滅。

  水上救援方面,AG600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者,帶有危重傷病員鋪位、救護艇、救護衣、簡易緊急手術設施等水上應急救援設施。

  黃領才介紹道,AG600可抗2米海浪,適應3-4級海況,適應75%-80%的南海自然海況,還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降落在海上,實施水面救援行動。這對於在海上遭遇突發情況的遇險者來說,是及時有效的救援力量。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新聞發言人計紅勝表示,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AG600飛機未來除了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能力外,還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島礁補給、海上執法與維權以及為「一帶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的需要。

  自主研發 爭創世界先進水平

  AG600飛機在中國航空工業主導下,全國150多家單位、10餘所高校數萬人參與了研製。其總體技術水平和性能達到當前國際同類飛機的先進水平,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AG600飛機的5萬多個結構系統件,98%由國內供應商製造提供。其中,機載設備、動力系統是完全國產,783項裝機的機載設備成品當中90%是國產。」黃領才說。

  黃領才介紹,通過AG600飛機的研製,中國航空人逐漸掌握了水陸兩棲飛機領域很多核心技術,既包括前期設計、計算、分析和試驗的方法,也包括製造工藝中的新技術。

  中航工業總經理譚瑞松說:「對標全球航空業的先進水平,中航工業用近20年的時間,實現了從『總體跟跑』到『主體並跑』,從『打工者』到平等合作夥伴的歷史性跨越。」

  除了AG600,運-20、C919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飛機,它們被稱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運-20飛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多用途運輸機,暱稱「胖妞」,已正式列裝空軍,標誌著中國空軍已經具備遠程戰略投送的能力。C919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幹線客機,是我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民航大飛機。研發目標就是實現A(空客Airbus)、B(波音公司Boeing)、C(中國商飛COMAC)三足鼎立的世界航空格局。

  中國航空工業誕生在戰爭硝煙中,「航空報國,強軍富民」是其宗旨。如今,代表國家工業實力的大飛機「三劍客」中,C919和AG600都是民用飛機。從強軍到兼顧富民,是中國航空事業發展的象徵,更是中國履行和平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記者 嚴 冰 華 熠 羅楚江)

相關焦點

  • 我國自研水陸大飛機AG600首飛 可上天下海
    AG600是我國「三個大飛機」之一,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總體技術水平和性能達到當前國際同類飛機的先進水平,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滿足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
  • 中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次亮相海外國際航展
    8月27日,第14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2019莫斯科航展)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南郊的茹科夫斯基空軍基地隆重拉開帷幕。由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力量——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1:5模型)矗立航展現場。這是該型機首次亮相海外國際航展。
  • 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了!
    從性能指標來看,AG600的誕生為我國在大型滅火、水上救援、維護海疆權益等需求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中國發展水陸兩棲飛機的意義也變得明朗起來。2018年10月20日,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施首次水上試飛任務。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電錶示熱烈祝賀。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9時28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劉汝欽、機械師魏鵬和監控觀察員焦連躍組成的首飛機組,駕駛著AG600飛機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經過約28分鐘飛行,抵達青島附近海域上空。
  •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的一員和國內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AG600飛機是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一塊重要拼圖。海上首飛的成功,為它儘快投身一線實用奠定堅實基礎。
  • 「海王」水陸兩棲飛機菏澤首飛 引領通航產業
    &nbsp&nbsp&nbsp&nbsp9月29日上午,泊鷺通航公司研製的「海王」水陸兩棲型運動飛機在菏澤基地下線,並在菏澤高新區泊鷺航空產業園首飛成功,標誌著菏澤通用航空產業正式領航起飛。菏澤市委副書記、市長解維俊出席首飛儀式並講話。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完成海上首飛 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原標題:「鯤龍」海上首飛成功,專家解讀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為何有三次首飛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將陸續投產4架試飛機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繼陸續完成陸上首飛和水上首飛後,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將圍繞飛機優化設計、003架機零部件製造和開鉚、001架機全狀態科研試飛等三方面展開工作,後續航空工業將陸續投產4架試飛飛機,加快適航取證進度。
  • 中國AG600首飛,能帶水12噸滅火,一功能是普通船支10倍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6日上午,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現場觀眾,以及全國國人的矚目下,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圖集:水陸兩棲飛機的前世今生和關鍵技術
    一、水陸兩棲飛機百年發展史水陸兩棲飛機是指既能在水面起降,又能在陸上起降的固定翼飛機,是在水上飛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最早的水陸兩棲飛機出現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英國的維京公司(Viking)研製了大量的水陸兩棲飛機,主要用於非洲探險和軍事用途,如搜救、反潛、巡邏、轟炸等。
  • 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組裝後大過波音737
    AG600超大水陸兩棲飛機首個大部件— 中機身昨日運抵珠海並舉行交付儀式,即將在珠海總裝並於明年首飛。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研水陸兩棲飛機,它將刷新多個世界紀錄,珠海作為誕生地也將載入「史冊」。  A G 600原名蛟龍600,去年為何突然更名?它究竟「牛」在哪裡?神秘的珠海組裝工廠長什麼樣?南都記者昨日採訪了A G 600總設計師和珠海組裝基地負責人,為你揭秘。
  • 上海通航製造業新突破: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風翎號成功首飛
    7月4日上午, 「風翎號」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在上海浦東滴水湖正式首飛成功,這標誌著上海通航製造業實現了新的突破。風翎號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滴水湖試飛。來源:上海臨港管委會上海臨港管委會透露,「風翎號」是一款極具特色的全碳纖維複合材料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也是中國首架自主智慧財產權由中國民航局審定適航TC和PC的精品輕型運動飛行器,受到國內外航空界的廣泛關注。
  • 國內全球最大水路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成為國內大飛機「三...
    打開APP 國內全球最大水路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成為國內大飛機「三劍客」之一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13 11:34:26
  • 質的飛躍,水上機母艦再現,我國「鯤龍」水陸兩棲大飛機起降成功
    10月20日又是我國航空人值得記住的大日子。在今天的上午8時51分,我國自行研發的AG600「鯤龍」水陸兩棲大飛機,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的水面輕盈騰空;9時05分左右,隨著AG600「鯤龍」水上兩棲大飛機順利在水面降落,本次水面起降任務圓滿成功。
  • 印尼將開發水陸兩棲型N219飛機
    中國航空報訊:印尼國家發展規劃局正在與印尼國家航空航天局(LAPAN)、印尼國營飛機製造公司PTDI等多家機構合作研製水陸兩棲型N219飛機。N219飛機是PTDI研製的新一代雙發多用途短距起降飛機,設計源於空客公司的C-212飛機,可以在簡易跑道起降。項目開始於2007年,2017年8月首飛,機長16.7米、高6.2米、翼展19.5米,最大起飛重量7030千克,最大載荷可達2313千克。
  • 會飛又會遊,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是這樣做到的
    會飛又會遊,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是這樣做到的  ——總設計師黃領才詳解AG600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公司3月29日宣布,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將於今年上半年進行陸地首飛,下半年進行水上首飛。目前,這款飛機正在緊張進行首飛前最後準備。
  • 國產TA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動能研發試驗獲得成功 為水上首飛...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劉濟美、胡喆)記者12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獲悉,國產TA600(也稱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近日在航空工業高速水動力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完成水動性能研發試驗,試驗的成功為TA600飛機水上首飛奠定了基礎。
  • 殲20後我國又一全新飛機首飛,體積堪比C919,未來南海就靠它了
    文/山峰在殲20之後,中國航空再一次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戰機首飛,這架AG600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體積堪比C919,與另外兩位運-20和C919並稱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以其水上起降能力和超長航程可在南海巡航,成為中國整個航空業發展的結晶
  • ...總設計師:水上密度大於空氣近800倍,對飛機性能要求更高丨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今天(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實施水上首飛。去年12月24日,AG600已經在廣東珠海實施陸上首飛,這意味著,該飛機已經圓滿完成首飛任務。
  • 國產兩棲大飛機為何趕不上日本?軍用都不行:研製曾中斷多年
    2017年12月,我國自行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珠海首飛成功。AG-600滿足了我國遠海搜救及森林滅火救災的迫切需要,是繼運-20、C-919之後 ,我國又一自行研製的大型飛機。但是,在飛機成功首飛前後,國內有關新聞媒介傳出了一些非議之聲,認為「蛟龍」AG-600在本質上屬於6、70年代研製,80年代投產的水轟-5水上飛機的改進型,技術含量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