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海上首飛成功

2020-12-15 騰訊網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

9時28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劉汝欽、機械師魏鵬和監控觀察員焦連躍組成的首飛機組,駕駛著AG600飛機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經過約28分鐘飛行,抵達青島附近海域上空。

AG600逐步降低高度,平穩入海。10時14分入水,10時18分海上起飛。

隨後在完成了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等一系列動作後,又如一條東方巨龍,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目前,AG600飛機已完成360餘小時的科研試飛,積累和獲取了大量飛行試驗數據,結合地面試驗驗證,研製團隊對水陸兩棲飛機氣、水動融合等關鍵設計理論、設計方法、驗證方法進行了修正完善,進一步突破了水陸兩棲飛機設計關鍵技術。

AG600項目於2009年9月5日正式啟動。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為驗證AG600飛機海上特性,在成功完成水上首飛後,2019年全面開展了科研試飛及試飛員改裝培訓等一系列工作。

AG600有啥能耐?

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AG600飛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的設計思路研製,其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

AG600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既可在水面汲水,也可在陸地機場注水,可最多載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餘平方米。擁有高抗浪船體設計,除了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在滿足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滿足其他特殊任務需要。

海上首飛有啥不同?

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那麼,水上首飛和這次海上首飛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兩次首飛的「水」不同。

第一,水的鹽度不同。水上首飛選擇在湖面進行,湖泊中是天然淡水,水分鹽度相對較低,對飛機各系統的腐蝕防護考驗較小;而海上首飛在海上進行,海水鹽度明顯高於湖泊中的淡水,腐蝕性更強,因此,海洋環境對於試驗機的防腐蝕要求更高。

第二,密度不同。海水密度大,湖水密度小,飛機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起飛時需要克服水的「粘性」也會有差異。而這種差異在飛機高速滑行時會更加明顯,尤其在降落時,在同等飛行條件(飛行重量、飛行姿態、飛行速度、下降率等相同)下,海水密度大2.5%,飛機在海面降落時,海水對飛機的反作用力相對湖水要大,這種差異會讓飛行員覺得比淡水水面「偏硬」一些。

第三,波浪不一樣。內陸湖面一般是由風形成的風浪,是短碎波浪,浪高相對較小,且波浪傳播方向一般與風向一致,飛機在湖上起降時,一般選擇迎風迎浪起降。俗話說「海上無風三尺浪」,海面上波浪類型多(由風形成的風浪、水下的整體運動形成的湧浪、大型船行波等),浪高大、能量大,不同類型波浪可能同時存在,而且傳播方向不一致。同時,海面還伴有洋流和風等,會使得飛行環境變得更加複雜。

此外,兩次水上首飛中,飛行員的視覺感受和操縱要求不同。一方面,海面較湖面更為開闊,飛行員在降落時選擇參考點不如湖面容易。另一方面,海面環境較湖面環境相對複雜,試飛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風向、風速、洋流和浪湧,以及高溫、高溼、高鹽環境的綜合影響;海上起降對飛機的波浪海面滑行穩定性、操縱特性、抗浪性、噴濺特性、防腐特性等要求更高,對飛行員的專業操作要求也更為嚴苛,相對應的海上試飛保障也更為複雜。

水上首飛和海上首飛,對飛機試飛驗證的內容不同。

湖面浪高小、能量小,水上首飛主要是驗證飛機各系統在水面的工作情況,並初步檢查飛機水面起降操穩特性及性能,為後續飛機用於森林滅火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提供支持。

而海上首飛主要檢驗飛機遠海救援時,在海麵條件下飛機的起降特性,檢查飛機各系統在海洋環境下的工作情況,重點驗證飛機海上抗浪能力、腐蝕防控等性能。同時針對海洋高鹽度、高溼度環境下帶來的腐蝕防護問題,對飛機防腐效果進行評估,對未來飛機執行遠海貨物運輸、水上應急救援等任務的需要做好準備。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李廈 李寧 陶嘉樹 吳天白 青島臺 航空工業集團 石霞 戴海濱 吳秉騏)

相關焦點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完成海上首飛 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原標題:「鯤龍」海上首飛成功,專家解讀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為何有三次首飛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新華社青島7月26日電 題:能下海的飛機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蕭海川、胡喆、張力元  鯤化巨鵬上九霄,飛龍在天護蒼生  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的一員和國內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AG600飛機是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一塊重要拼圖。海上首飛的成功,為它儘快投身一線實用奠定堅實基礎。
  • 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了!
    剛剛,中國大飛機「三劍客」的最後一「客」——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青島相關海上起降控制區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
  • 「海王」水陸兩棲飛機菏澤首飛 引領通航產業
    &nbsp&nbsp&nbsp&nbsp9月29日上午,泊鷺通航公司研製的「海王」水陸兩棲型運動飛機在菏澤基地下線,並在菏澤高新區泊鷺航空產業園首飛成功,標誌著菏澤通用航空產業正式領航起飛。菏澤市委副書記、市長解維俊出席首飛儀式並講話。
  • 我國自主研製水陸兩棲飛機AG600計劃5月陸上首飛
    原標題:中華添神器 海天逍遙遊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在即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如今,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將這一神話變為了現實。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日前宣布,AG600飛機目前正在進行最後一項大型實驗——全機共振實驗,以進一步驗證可靠性,計劃在今年5月實現陸上首飛。  2015年7月17日,AG600飛機實現機身段對接,全面進入總裝,一年之後順利實現總裝下線。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先海上降落再起飛《環球時報》記者26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了解到,「鯤龍」這次海上首飛選擇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約9時28分,「鯤龍」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約28分鐘後順利抵達試飛海域。
  • 我國自研水陸大飛機AG600首飛 可上天下海
    「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遊泳的飛機。」備受關注的全球在研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12月24日將在珠海金灣機場迎來首次研發試飛。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去年7月23日在珠海完成總裝下線的,今年先後在珠海完成低中高速滑行試驗和首飛技術質量評審會。
  • 國產TA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動能研發試驗獲得成功 為水上首飛...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劉濟美、胡喆)記者12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獲悉,國產TA600(也稱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近日在航空工業高速水動力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完成水動性能研發試驗,試驗的成功為TA600飛機水上首飛奠定了基礎。
  • 中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次亮相海外國際航展
    由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力量——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1:5模型)矗立航展現場。這是該型機首次亮相海外國際航展。    被譽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之一的AG600飛機,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對提升國產民機產品供給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助推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 上海通航製造業新突破: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風翎號成功首飛
    7月4日上午, 「風翎號」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在上海浦東滴水湖正式首飛成功,這標誌著上海通航製造業實現了新的突破。風翎號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滴水湖試飛。來源:上海臨港管委會上海臨港管委會透露,「風翎號」是一款極具特色的全碳纖維複合材料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也是中國首架自主智慧財產權由中國民航局審定適航TC和PC的精品輕型運動飛行器,受到國內外航空界的廣泛關注。
  • 國內全球最大水路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成為國內大飛機「三...
    打開APP 國內全球最大水路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成為國內大飛機「三劍客」之一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13 11:34:26
  • 圖集:水陸兩棲飛機的前世今生和關鍵技術
    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又提出了海上平臺的概念,認為水上/水陸兩棲飛機是連接海上平臺的最好機種,可以充分發揮水上/水陸兩棲飛機的多用途平臺作用。二、水陸兩棲飛機的技術特徵第一架靠自身動力實現水上起飛和降落的水上飛機誕生於1910年。
  • 印尼將開發水陸兩棲型N219飛機
    中國航空報訊:印尼國家發展規劃局正在與印尼國家航空航天局(LAPAN)、印尼國營飛機製造公司PTDI等多家機構合作研製水陸兩棲型N219飛機。N219飛機是PTDI研製的新一代雙發多用途短距起降飛機,設計源於空客公司的C-212飛機,可以在簡易跑道起降。項目開始於2007年,2017年8月首飛,機長16.7米、高6.2米、翼展19.5米,最大起飛重量7030千克,最大載荷可達2313千克。
  • 會飛又會遊,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是這樣做到的
    會飛又會遊,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是這樣做到的  ——總設計師黃領才詳解AG600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公司3月29日宣布,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將於今年上半年進行陸地首飛,下半年進行水上首飛。目前,這款飛機正在緊張進行首飛前最後準備。
  • AG600海上首飛成功,打造東北直飛南海新航線,馬爾地夫都不香了
    7月26日,AG600鯤龍水陸兩棲飛機在青島首次成功進行海上試飛,這是它在廣東珠海進行陸上首飛、湖北荊門實現水上首飛之後取得的又一關鍵突破,意味著AG600進入「全狀態」,即將投入服役和運營。AG600在青島成功實現海上首飛AG600是和運20、C919並列的三大國產大飛機項目之一,但是很多人更願意稱它為「大飛船」,這是因為它不僅可以在陸地機場上起降,也可以在江河湖海水面上起降。
  • ...兩棲飛機「鯤龍」海上首飛;美國波特蘭市騷亂升級;歐洲多國疫情…
    「鯤龍」成功實現海上首飛7月26日10時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
  • 都是水上飛,海上首飛和水上首飛到底有啥不同?
    7月26日,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機場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項目研製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AG600飛機完美詮釋了「水陸兩棲」的特點,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了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將陸續投產4架試飛機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繼陸續完成陸上首飛和水上首飛後,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將圍繞飛機優化設計、003架機零部件製造和開鉚、001架機全狀態科研試飛等三方面展開工作,後續航空工業將陸續投產4架試飛飛機,加快適航取證進度。
  • 中國AG600首飛,能帶水12噸滅火,一功能是普通船支10倍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6日上午,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現場觀眾,以及全國國人的矚目下,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AG600海上首飛背後的故事
    「我志願加入黨員突擊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堅決做到最艱苦的擔子我們挑,最緊急的任務我們上,最困難的地方我們到……」7月24日,在AG600海上首飛前夕,中航匯盈AG600海上首飛直播及儀式工作項目組建了臨時黨支部,黨員們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吹響了AG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