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水上飛,海上首飛和水上首飛到底有啥不同?

2020-12-18 瀟湘晨報

7月26日,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機場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項目研製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AG600飛機完美詮釋了「水陸兩棲」的特點,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了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

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對於具有海上救援等功能的AG600飛機來說,實現海上首飛,初步驗證飛機適海性,探索海上試飛技術和試飛方法,為後續開展海上科研試飛,測試飛機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結構與系統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礎。

AG600飛機具有「水陸兩棲、一機多型」多用途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有著與其他陸基飛機不同的三次首飛。

其中,陸上首飛和大多數其他類型的飛機一樣,驗證了飛機的基本功能和飛行性能,是型號從圖紙到實物產品的重要環節;水上首飛則是在湖面進行,驗證飛機在面臨突發火災等自然災害危機情況下,在浪高相對較小的湖面進行起降汲水等功能。而海上首飛主要檢驗飛機遠海救援時,在海麵條件下飛機的起降特性,檢查飛機各系統在海洋環境下的工作情況,重點驗證飛機海上抗浪能力、腐蝕防控等性能。同時針對海洋高鹽度、高溼度環境下帶來的腐蝕防護問題,對飛機防腐效果進行評估,對未來飛機執行遠海貨物運輸、水上應急救援等任務的需要做好準備。

那麼,水上首飛和海上首飛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兩次首飛的「水」不同。本次海上首飛的地點在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相較於內陸水面環境,有三方面不同,且將對飛機的試飛工作帶來難度。首先,水的鹽度不同。水上首飛選擇在湖面進行,湖泊中是天然淡水,水分鹽度相對較低,對飛機各系統的腐蝕防護考驗較小;而海上首飛在海上進行,海水鹽度明顯高於湖泊中的淡水,腐蝕性更強,因此,海洋環境對於試驗機的防腐蝕要求更高。第二,密度不同。海水密度大,湖水密度小,飛機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起飛時需要克服水的「粘性」也會有差異。而這種差異在飛機高速滑行時會更加明顯,尤其在降落時,在同等飛行條件(飛行重量、飛行姿態、飛行速度、下降率等相同)下,海水密度大2.5%,飛機在海面降落時,海水對飛機的反作用力相對湖水要大,這種差異會讓飛行員覺得比淡水水面「偏硬」一些。第三,波浪不一樣。內陸湖面一般是由風形成的風浪,是短碎波浪,浪高相對較小,且波浪傳播方向一般與風向一致,飛機在湖上起降時,一般選擇迎風迎浪起降。俗話說「海上無風三尺浪」,海面上波浪類型多(由風形成的風浪、水下的整體運動形成的湧浪、大型船行波等),浪高大、能量大,不同類型波浪可能同時存在,而且傳播方向不一致。同時,海面還伴有洋流和風等,會使得飛行環境變得更加複雜。

兩次水上首飛中,飛行員的視覺感受和操縱要求不同。一方面,海面較湖面更為開闊,飛行員在降落時選擇參考點不如湖面容易。另一方面,海面環境較湖面環境相對複雜,試飛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風向、風速、洋流和浪湧,以及高溫、高溼、高鹽環境的綜合影響;海上起降對飛機的波浪海面滑行穩定性、操縱特性、抗浪性、噴濺特性、防腐特性等要求更高,對飛行員的專業操作要求也更為嚴苛,相對應的海上試飛保障也更為複雜。飛行員只能基於對飛機飛行特性足夠了解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經驗去決定是逆風降落、逆海浪降落,或者是正側風、沿波峰等降落,有時或許是順風降落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一般來講,在有波浪的海面,飛機在推油門加速起飛過程中,發動機拉力會產生低頭力矩使飛機機頭有一定的下俯,但如果在大波浪的作用下,機頭反而抬起,在每個波浪過後,飛機頭部會迅速下俯,並產生更大的下俯角。而對於水上飛機在高速滑行和起降過程中,保持飛機姿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為避免海上起降過程中飛機姿態過大或過小,必須迅速調整操縱量,這必須依靠飛行員的細心而又準確的操縱,才可以抑制飛機的縱搖使飛機在整個起飛或者水過程能保持運動狀態穩定。

兩次水上首飛中,飛機的使用環境不同。此次海上首飛雖然也是在水面飛,但海面與內陸湖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對飛機的各項性能考驗更大。其一,對飛機試飛驗證的內容不同。湖面風浪浪高小、能量小,水上首飛主要是驗證飛機各系統在水面的工作情況,並初步檢查飛機水面起降操穩特性及性能,為後續飛機用於森林滅火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提供支持。飛機在加速滑行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噴濺,若要在「波浪洶湧」的海面起降,噴濺會變得更加嚴重,可能造成襟翼、螺旋槳等結構部件發生變形甚至損壞。但咱們AG600飛機採用V型船體、加裝抑波槽和導流板等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噴濺,對進入抑波槽的水流進行了控制,有效降低了噴濺高度和減弱了噴濺衝擊能量,保障了飛機在波浪海面上的起降安全。故海上首飛是重點檢驗飛機噴濺特性、抗浪性、加速特性和水面操縱特性,檢查飛機各系統在海洋環境中的工作情況,並收集海上飛行數據,為後續相關工作提供支撐。其二,飛機著水、起飛環境不同。飛機在陸上起飛和降落時依託堅硬平滑的跑道,飛機依靠有緩衝作用的起落架系統,相對來說對飛機的安全是更有保障的。而水上首飛和海上首飛都包括飛機「從空中降落到湖面或海面」和「從湖面或海面加速滑行升入空中」這兩個階段。尤其是海面起降過程中,由於浪湧的波動起伏更大,更容易導致飛機發生上下顛簸和搖擺,專業術語叫「縱搖」。如果縱搖發散,飛機就會像海豚一樣上躥下跳,也就是所謂的「海豚跳」,嚴重的話飛機會失控,一頭鑽進水裡。另外海水的密度大約是空氣的800倍,飛機在水上起飛時要想加速到離水速度,飛機的水動阻力特性就要設計得比較好,儘可能降低阻力係數,要使飛機在通過阻力峰時仍具有足夠的加速度,以保證飛機短時間內加速到離水速度起飛。海水密度和內裡湖水密度的差異在這裡也體現的比較明顯。

無論是陸上首飛、水上首飛還是海上首飛,都是AG600從圖紙變成試驗機,由試驗機走向客戶市場的必經之路,都是為驗證飛機的不同飛行特性,確保飛機性能實現、安全可靠的關鍵性飛行試驗科目。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航空人將一如既往,致力於提升航空工業特種用途飛機研製能力,爭取早日讓AG600飛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促進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現建設。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與普通飛機不同的是,「鯤龍」的海上首飛是先在海上降落,然後再起飛。10時14分,「鯤龍」輕盈入水,平穩地貼著海面滑行,隨即完成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一氣呵成。10時18分,「鯤龍」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海上首飛成功
    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為驗證AG600飛機海上特性,在成功完成水上首飛後,2019年全面開展了科研試飛及試飛員改裝培訓等一系列工作。AG600有啥能耐?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完成海上首飛 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原標題:「鯤龍」海上首飛成功,專家解讀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為何有三次首飛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
  • 三門花鼓漫島水上飛機項目首飛成功!
    三門花鼓漫島水上飛機項目首飛成功!李昌明對此次成功首飛表示祝賀李昌明 在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時代,地處中國東部的長三角是城市群中最有活力的區域,三門在城市群發展中體現價值感和存在感的關鍵是形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 台州首架水上飛機首飛成功
    12月22日上午,在三門縣花鼓漫島(濱海新城)金鱗湖水域,「鮮甜號」水上飛機平穩地貼著水面滑行,成功降落,現場一片歡騰。這標誌著「鮮甜三門,幸福起航」水上飛機首飛成功,系台州首架。
  • ...能上天的航船——國產水陸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隨著AG600飛機平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海上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實現水上首飛。645天後的海上首飛,讓「鯤龍」邁過一個重大裡程碑節點。  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陳元先說,在海面起降過程中,AG600飛機表現得非常平穩,甚至超出了之前的預期。
  • 水上飛機,今日首飛!台州人這種出行方式太嗨了
    水上飛機,今日首飛!此次參與執飛的是幸福控股旗下幸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設立在華東地區唯一的專業化水上運營平臺公司,是國內水上飛機保有量最大的通航運營公司,目前已開通了連接上海金山、浙江舟山、浙江建德、安徽黃山等長三角區域重點城市及旅遊目的地的通勤旅遊觀光航線。
  • 三門花鼓漫島水上飛機頂目實現首飛
    今天上午 10點,隨著一架從舟山起飛的水陸兩棲型飛機抵達三門花鼓漫島,由三門縣政府與幸福通航共同籌劃的水上飛機項目順利實現首飛,這標誌著三門縣初步具備了運營水上飛機通勤航線的條件。
  • AG600海上首飛背後的故事
    「我志願加入黨員突擊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堅決做到最艱苦的擔子我們挑,最緊急的任務我們上,最困難的地方我們到……」7月24日,在AG600海上首飛前夕,中航匯盈AG600海上首飛直播及儀式工作項目組建了臨時黨支部,黨員們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吹響了AG600
  • AG600海上首飛成功,打造東北直飛南海新航線,馬爾地夫都不香了
    7月26日,AG600鯤龍水陸兩棲飛機在青島首次成功進行海上試飛,這是它在廣東珠海進行陸上首飛、湖北荊門實現水上首飛之後取得的又一關鍵突破,意味著AG600進入「全狀態」,即將投入服役和運營。AG600在青島成功實現海上首飛AG600是和運20、C919並列的三大國產大飛機項目之一,但是很多人更願意稱它為「大飛船」,這是因為它不僅可以在陸地機場上起降,也可以在江河湖海水面上起降。
  • 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現場高清大圖來了!
    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圓滿成功,是我國航空工業堅持自主創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全體參研單位和人員奮勇拼搏、攻堅克難,項目研製實現重要突破。我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祝賀。10月20日,「鯤龍」AG600在水上滑行。
  • 國產TA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動能研發試驗獲得成功 為水上首飛...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劉濟美、胡喆)記者12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獲悉,國產TA600(也稱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近日在航空工業高速水動力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完成水動性能研發試驗,試驗的成功為TA600飛機水上首飛奠定了基礎。
  • 國產大飛機「三兄弟」 都「飛」到什麼高度了?CR929何時首飛?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運-20、AG600和C919被譽為國產大飛機「三兄弟」。目前,這「三兄弟」都「飛」到什麼高度了?國人期待的CR929有什麼新動向?
  • 中國AG600首飛,能帶水12噸滅火,一功能是普通船支10倍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6日上午,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現場觀眾,以及全國國人的矚目下,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我國自研水陸大飛機AG600首飛 可上天下海
    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總體技術水平和性能達到當前國際同類飛機的先進水平,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滿足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遊泳的飛機。」
  • 日本海上自衛隊水上飛機服役13年便早早退役 跟神戶制鋼有關乎
    據中國航空工業官方消息,中國三款大飛機中,最後一款AG600水上飛機即將首飛,而據外網消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31航空群 第71飛行隊的US-1A水上飛機,今天已經全部退役。那麼我們參考日本海上自衛隊水上飛機的發展經驗,來看看AG600水上飛機未來的路。
  • 王希季院士,99歲生日快樂;「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王希季,是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技術負責人,中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總體方案設計者,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在中國的18種型號火箭中,有12種是他擔任負責人設計研製出來的。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僅有3人在世,分別是91歲的孫家棟,91歲的周光召,和剛剛過完99歲壽辰的王希季。
  • C919今日首飛,你知道9和19都是什麼意思嗎?
    來自中國商飛公司的消息稱,綜合各方面因素,國產大型客機C919將於5月5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如天氣條件不具備,則順延。這是中國首次按照國際標準研製、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客機。由於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有媒體甚至冠之以「全民網紅」之稱。那麼,這個「全民網紅」到底長啥樣,顏值高麼,本領如何,意義幾何,先跟中新網記者一睹為快吧!
  • 國產大飛機C919從誕生到首飛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財·發現:飛了!國產大飛機C919從誕生到首飛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 蛟龍水上飛機首滑成功,美日海軍二戰時期就曾經大量使用水上飛機
    圖片:AG600是目前在研的全球最大水上飛機,也是中國「三種大飛機」最後一種。據機組反饋,飛機動力強勁、轉彎靈活、剎車靈敏、滑行狀態良好,各系統工作正常,首次滑行取得圓滿成功,為接下來的滑行試驗及首飛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航空工業通飛公司介紹,目前AG600飛機首飛前的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將在完成各項滑行試驗後擇機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