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滕王閣》

2020-10-19 山的女兒999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風水建築。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云:「求財萬壽宮,求福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象徵著中國五千年積澱的文化、藝術和傳統。


滕王閣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仿宋建築,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全閣共9層,高臺以下為兩層地下室,以上為「明三暗七」,即三層明層(主層)、三層暗層(次層)和最高層(設備層)。所有明層均有平坐挑出,形成繞閣迴廊,層次分明,凹凸得當。重建之閣,仿古而不泥古。其南北兩翼為兩層高臺所簇擁,第一層高臺上在南北兩端各建一重簷方亭,南曰「壓江」,北曰「挹翠」,均有遊廊與主體相連,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充分體現了「層臺聳翠」、「高閣連城」的壯觀景象。無論從西面江上遠觀,還是由東街近瞻,南北兩亭與主閣都如一個倚天而立的「山」字,巍然屹立。它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為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其在三樓中最早天下揚名,故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文以閣而名,閣以文而傳。歷經千年的滕王閣雖然毀建20多次,但光耀千古的魅力卻絲毫未減。滕王閣已經不單單是一座建築,而是中國千年不倒的文化標杆。無數文人騷客為它留下了筆墨!



路過過滕王閣,進去二個小時,隻身文化功底差,裡邊陳列那些古韻也看不懂。書寫在柱子上的對聯以及華夏聖旨展覽館那些鏽跡斑斑的兵器盔甲和科舉試卷也都看的不十分明白,如:閣中有一塊白棟才書寫的匾額「西江第一樓」不是「江西第一樓」嗎?讓我迷糊。閣內一位工作人員過來,對著匾額給我解釋:"西江指的是長江,長江發源於西部的青藏高原,水從西而來,因而又稱為西江。「西江第一樓」指滕王閣是整個長江流域內最出名的樓。"原來如此!


滕王閣依城臨江,站在閣上是登高觀景的絕佳位置。站在閣下,仰頭觀望,整棟閣色彩絢爛華麗,其梁枋彩畫均以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就連內外鬥拱用的也是「解綠結華裝」,椽子、望板、柱子、門窗均為紅色,再加上高達3.5米仿宋特製的正脊鴟吻,有「孤鶩」圖案的滴水和「滕閣秋風」字樣的勾頭以及碧色的琉璃瓦,整棟閣顯得雄渾凝重、古樸典雅。 


滕王閣因王勃的序而出名,閣中有一副詩人馬蕭蕭撰寫的對聯「高閣凌雲王勃序,大江瀉地杜陵詩」可以想見「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的《滕王閣序》在詩聖心中的地位。因此,王勃的序會幫我捫更好的了解滕王閣。下《滕王閣序》全文《滕王閣序》譯文咐上,有興趣的可一閱!



 

《滕王閣序》全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裡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裡。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閣有感 七律一首:

初唐仙閣現名樓,遷客如梭仰慕遊。遠眺江邊水肥地,遙思千載業空眸。
子安一序驚閻喜,詩海三箋惹鬼愁。歲月蒼桑飛也過,風寒矗立世間留。

 

說明: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

相關焦點

  • 滕王閣的由來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騰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經過重建,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均遠勝於歷代四閣,同時也大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嶽陽樓,仍然居於三大名樓之首。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1400年前的滕王閣,王勃一篇洋洋灑灑的《滕王閣序》,毀了閻都督女婿的「作秀」現場。而後以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驚豔了滿座賓朋,也博得了閻都督的諒解。但當王勃準備功成身退之時,閻都督女婿吳子章站了出了,他信誓旦旦地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是抄襲之作」。
  • 建築:滕王閣與滕王閣詩
    唐朝王勃《滕王閣序》中有詩一首: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滕王閣,在今江西南昌,唐代叫洪州,地址位於贛江和撫河的匯合口。
  • 跨越千年,熠熠生輝的《滕王閣序》
    每一個高中生都會學習那篇千古第一駢文——《滕王閣序》。《滕王閣序》由唐朝天才少年王勃所作。很多人知道它是千古第一駢文,知道它是由王勃所寫,卻不知寫這篇《滕王閣序》時宴席上的那些事。我偶然間讀到了這裡,於是鬥膽來分享一下。
  • 背誦下來《滕王閣序》;去滕王閣玩可能省錢(背誦全文可免票)
    《滕王閣序》,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是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作品,是古今傳誦的千古名篇。前幾天把它全篇都背誦了下來。文章的寫法這篇文章由洪州的自然地勢、人才輩出寫到雲集宴會。渲染滕王閣的壯麗,眺望的廣遠,景色的鮮明。然後再從宴會娛遊寫到人生遇合,抒發身世之感。接著寫作者的遭遇並表白要自勵志節。最後以應命賦詩和自謙之辭作結。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雖然有「負能量」,但是只有一點點。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文字的優美,立意的鮮明,磅礴的氣勢。
  • 讀懂《滕王閣序》10句名言,就可以笑對人生
    那麼,《滕王閣序》一定能上榜。工整的對偶,華麗的詞藻,讓人讚嘆不絕。除此之外,《滕王閣序》中還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慨與喟嘆。如果我們讀懂了《滕王閣序》的10個名句,就可笑對人生。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滕王閣序》【譯文】年紀大了應當更有壯志,哪能在白髮蒼蒼時改變自己的心志?
  • 《尋夢滕王閣》重塑滕王閣千年文化風骨
    備受關注的南昌市十大文化重點工程之一——滕王閣景區提升拓展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其中包含的滕王閣演藝項目《尋夢滕王閣》也在順利打造當中。11月21日上午,記者從《尋夢滕王閣》主創團隊之一了解到,《尋夢滕王閣》將以夢中之閣為序幕,以繪製滕王閣建築圖紙的梁思成先生為引,由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作《滕王閣序》開啟,將江西各個朝代的聖賢匯聚滕王閣,帶給觀眾一場別具一格的文化盛宴。
  • 廬山行之滕王閣,《滕王閣序》千古流傳
    首先我們去遊覽了滕王閣,滕王閣位於南昌市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公重修此閣,王勃寫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為千古絕句並流芳後世。
  • 日本的《滕王閣序》抄自中國,卻為何不同
    文丨通史花椒《滕王閣序》這篇文章,作為高中必背文章,想必大家對此都極為熟悉。其中最讓人讚嘆的一句話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描繪了一幅滕王閣上壯闊而美麗的夕陽場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不過,這句話至今卻仍然存在爭議,有人說,這裡的「孤鶩」是「孤霧」,為何會如此呢?
  • 滕王閣簡介
    滕王閣,與黃鶴樓,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名傳千古。韓愈曾贊道:「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故又素享「西江第一樓」之美譽。
  • 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與嶽陽樓、黃鶴樓合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而滕王閣因為它雄渾豪邁的氣勢,臨閣的風景優美,而被推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而得名。歷朝歷代吟詠滕王閣的名篇數不勝數,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
  • 《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也難掩王勃的曠世天才!
    初唐時期,青年王勃即興賦《滕王閣序》,技驚四座,從此這位文學界的曠世奇才在燦爛奪目的文學之峰,永遠佔有特定的地位。王勃不負眾望,成為初唐文學界的傑出人物,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只可惜天妒英傑,王勃27歲那年溺水身亡,留給後世莫大的遺憾。
  • 南昌滕王閣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李看社會各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南昌滕王閣。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與疊山路的交界處,聳立在水波漣漪的贛江之濱,面對風景秀麗的西山,氣勢宏偉。古往今來,凡來此遊覽過的人,無不對滕王閣嘖嘖稱讚。時至今日,它仍然和武漢市的黃鶴樓、嶽陽市的嶽陽樓齊名據歷史文獻記載,南昌滕王閣始建於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
  • 滕王閣一遊
    伴著贛江清涼的風,在淅淅瀝瀝的秋雨中我們一行三人踏上了滕王閣一遊。 遠遠望去,高高的門樓雕梁畫柱讓人很容易找到。走過門樓,我們先看到了滕王閣全景路線圖,還有滕王閣簡介。 一走進滕王閣,迎面而來的是一串串燈籠裝飾的通道。而我卻發現在通道的左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國家四A級景區。後來在回來的路上,計程車司機告訴我滕王閣已經是五A級景區了。走過通道,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方鼎,雖然擺放的顯眼,但是我們的視線早已經被滕王閣的雄偉壯觀吸引去了。
  • 南昌行---- 滕王閣
    閣頂「滕王閣」三個金色的大字遒勁有力,據說是蘇軾寫的。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怎會少了那篇著名的《滕王閣序》,當目光投注到被雕刻到木板上這篇傳世之作時,很興奮,仿佛與這位古人隔空對話。這位神童作序時的場景也有一塊門磚原件展示,是明末清初的上乘之作,被傳了下來。
  • 千古名樓滕王閣
    到南昌城的第一站,我們懷著對歷史的感悟和對文學家的欽佩,來到千古名樓滕王閣觀光。1300多年來,滕王閣歷經興廢28次。拾階進入樓內,欣賞王勃《滕王閣序》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此圖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說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
  • 《滕王閣序》中的滕王是誰?一生驕奢淫逸反而得善終!
    《滕王閣序》使王勃出了名,也使滕王閣出了名。滕王閣一共有三座,分別位於四川閬中,山東滕州和江西南昌。《滕王閣序》中的滕王閣則是位於江西南昌,他們的共同主人滕王是李淵的第二十二個兒子李元嬰,其實這李元嬰和當時李世民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滕王閣序依舊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的滕王閣
    他是渴望建功立業的熱血青年,是滕王閣上的絕代才子,也是在江水中無奈嘆息的落寞孤魂。六歲能文,十歲遍覽群書,時人異之,驚為神童,他是在無數人豔羨的目光中長大的。那年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來到長安,心中洋溢的是對未來的嚮往。
  • 散文薦讀:「小辣椒」感悟滕王閣
    看著他倆越走越遠的背影,我想起了當年挑秧路上的美麗風情……(二)感悟滕王閣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南昌滕王閣,以它碧瓦重簷,畫樓丹柱的雍容古姿,玉立在流綠疊翠的贛江邊。「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詞採華美的《滕王閣序》,更把它烘託得仙氣飄飄。人因文名,地因人名,王勃盛名,千古扮靚南昌城。
  • 《尋夢滕王閣》公演
    本報南昌訊 (記者鍾珊珊) 1月1日晚,贛江之濱,滕王閣下,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尋夢滕王閣》如期公演。近千名遊客進入滕王閣景區,在光影聲樂中,領略這座江南名樓的千年魅力。19時45分,伴隨著激昂的聲樂、斑斕的燈光,《尋夢滕王閣》演出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