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消費」二手奢侈品,誰在買?

2020-12-15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二手奢侈品,誰在買?

  購買了一段時間的名牌包不喜歡了怎麼處理?除了躺在柜子裡沉睡,現在還可以選擇將這些物品在二手奢侈品平臺賣出去。在經濟環境不算景氣的時期,二手奢侈品市場卻呈現出旺盛的交易態勢——電商O2O平臺林立,大街小巷上的奢侈品保養店如雨後春筍。社會消費在升級換代的同時,「面子消費」從可有可無變成了某些人的「剛需」。

  二手奢侈品盛行

  北京最早的一家二手奢侈品店開在了白領雲集的建外SOHO,以二手包為主,幾年過去了這家店依然每天準時開門營業,貨架上很多名牌包用透明袋子包裝好擺在那裡。在二手奢侈品店內,最便宜的特價款不到千元,貴的則要數萬元。按照店主的說法,越來越多的白領已經接受了這一方式,貨品的流動率比前幾年更高了。

  買名牌,對於許多人來說,不是拜金和敗家,而是一種剛需。相對於手錶和首飾等耐用奢侈品,名牌包可能更像必需品。「如果你周圍的人都使用某些牌子的錢包、書包,而你不用,就會顯得格格不入。」27歲的上班族蘇曉告訴記者,她並不是一個物質主義者,對於許多名牌也沒有追求,不過,如果周圍的朋友、同事都在使用某些品牌的物品,自己不用就會顯得像個「圈外人」。由於不能經常出國購物,蘇曉有一些包會從二手奢侈品渠道購買。輕奢品牌會買新的,而對於一些價值兩三萬元的包,也會考慮買舊的。許多保養得不錯的二手包還像新的一樣。即使有些包是舊款,包上也有些歲月的痕跡顯得滄桑,但一點不影響使用功能。

  剛剛畢業不久的小林在一家傳媒機構工作,雖然是個男生,可是他非常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每隔一兩個月,就會換一個新的名牌包,每天精精神神地去上班。周圍的同事都在議論:這小子是個富二代吧。小林笑著回答,自己的包都是二手的,從一個奢侈品平臺上買,過一兩個月,再賣給這個平臺,換一個其他款式,這個包平臺還能繼續賣。折舊的差價也就幾百元,相當於花了幾百元租了一個奢侈品包。這樣對於剛剛工作的年輕人來說,價格可以接受,又滿足了自己的需求。

  為什麼是買二手奢侈品盛行,而不是租賃二手奢侈品?有過租賃經驗的易小姐告訴記者,當年她曾經有過一段創業而沒有收入的階段,恰巧要去參加一個大腕雲集的聚會,家裡又沒有合適的包,比較愛面子的她就去租了一個價值5萬元左右的包。結果,這導致整個聚會她都在不安中度過,擔心自己租來的包被剮了蹭了,連上廁所都背著。「這種感覺很不好,有點像《項鍊》裡的人物。」易小姐說,此後她再也不想租賃了,即使是賣二手包,也要是用自己買來的才行。

  更新換代

  催生二手市場

  「幾年前買了十幾個包、太陽鏡,現在常用的也就兩三個,剩下的就賣了吧。」剛剛賣掉自己閒置名牌包的劉女士說,年輕時並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就是看到什麼流行買什麼,現在這些還八九成新的包已經不太適合自己,賣掉算是一種斷舍離。

  在北京的一些典當行裡,二手奢侈品包前幾年還乏人問津,現在連價值10萬的二手愛馬仕也有人不眨眼就買下。奢侈品表早就是典當行裡的主流商品,而現在奢侈品包不僅可以寄賣,甚至可以抵押借款。

  談及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現狀,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中國消費者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支撐著全球奢侈品消費,同時由於中國奢侈品禮品市場若干年發展,民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未使用奢侈品以及可以流通的已使用奢侈品。

  《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調研統計顯示,目前在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元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是,由於消費觀念原因,以及二手流通市場不發達,二手奢侈品市場的交易額不到1%,雖然市場基數很小,但是增速很快,年平均增速在30%以上,超過同期奢侈品市場的增長速度。

  二手奢侈品市場裡,最活躍的到底是哪部分人?資產1000萬以下以及資產1000萬至5000萬人民幣之間的兩大群體,出售二手奢侈品的意願分別上升至48%和50%,這一變化意味著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容量在進一步擴大,80%的非核心消費者成為二手奢侈品市場的活躍群體。

  日本最大

  二手奢侈品店來了

  日本電視劇《庶務二課》其中有一個橋段:大公司的女職員們利用午休的時間,對自己的奢侈品舊包進行拍賣,現場競價。多年前,這似乎對中國的消費者還很陌生,而現在,已經有不少二手奢侈品的擁躉者。中國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則被許多人視為商機。

  二手奢侈品在日本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近日,日本最大的二手奢侈品商BRAND OFF與北京寶瑞通典當行進行了戰略合作,未來BRAND OFF將會通過合作平臺引入日本本土的奢侈品到中國來,以拍賣等方式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日本的奢侈品。

  BRAND OFF在日本擁有45家二手奢侈品店鋪,是最大奢侈品流通平臺之一,其社長安山勉告訴記者,日本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經歷了奢侈品大繁榮之後的蕭條,此後人們減少購買奢侈品並出售自己家裡沉睡的二手奢侈品。也正是這期間,日本的中古奢侈品店的數量從一千多家增長到了一萬多家。因此,日本有著全球成熟度最高的中古奢侈品市場。

  相比新興市場二手奢侈品市場剛剛起步,日本對於奢侈品鑑定有一整套完善的培訓體系,並建有完整的奢侈品資料庫,是真是假的問題不用在購買前考慮。甚至在一些大的中古店裡你可以買到十幾二十年前的「復古款」,很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還有一些古董類的奢侈品拍賣會也經常舉辦,比如東京的二手奢侈品特賣會,每次都人山人海,買東西也要靠「搶」,這其中也不乏中國遊客的身影,有的中國女士一下子就買了五六個LV舊包,歡喜溢於言表。

  安山勉告訴記者,日本的奢侈品已經形成一定消費習慣,許多人變賣舊物也並非出於經濟原因,也有出於對綠色消費的認知。即使1989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在其他產業因為經濟泡沫破裂而遭受重創之際,奢侈品牌卻因為辦公室白領的持續購買而屹立不倒,而二手市場恰恰形成良好的循環消費。「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會越來越盛行。」安山勉對日本二手奢侈品進入中國市場很有信心。

  奢侈品鑑定師也火了

  由於二手奢侈品流行,奢侈品鑑定師也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新職業。寶瑞通阜成門店經理王健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奢侈品鑑定師,由於近年需求增多,王健經過學習和培訓考取了奢侈品鑑定從業資格證。

  王健的日常工作包括為顧客送來的奢侈品掌眼,首先是鑑別真假,此外也要給貨物「定品」,根據其新舊程度、生產年代、品牌價值為其定價。昨天,他經手收了一個LV錢包,單折棋盤格,北京專賣店在售價格為3850元,香港地區差不多為內地的八五折。經過評估,最終這個二手錢包標價2000元出售。「LV算是品牌力比較保值的,和同檔次的GUCCI相比,保值性更高一些。」王健說,二手奢侈品的定價和品牌、新舊程度密切相關。越是大牌的老款包、經典款,常年不衰,保值性也更好。

  當一名鑑定師要有「鷹一樣的眼睛、狗一樣的鼻子」。鑑定正品需要看編碼、看走線,甚至還要聞皮包的氣味,有些牌子獨特的東西是仿品無法複製的。比如LV的有些產品上會出現「DK」開頭的編碼,這個DK是直營店裡修復時候的證明號碼,也就是說該產品進行過維修。偽造的路易威登商品常常以「FL」的刻印居多。比如Chanel手袋上會印有和身份卡上的號碼相同的白色「鐳射標貼」,在標貼的右側印有「CHANEL」Logo,用螢光燈照射後才能看到,大多泛有紅色帶狀的光。

  「也有顧客拿來過假貨,但大多自己並不知情。」王健告訴記者,從手錶到背包,是名牌就避不開假貨,也有顧客拿來家中的物品一看,是別人送的假貨,這時他們也會委婉地告訴顧客。

  王健告訴記者,奢侈品鑑定未來會有很大前景,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國內沒有專業委員會,更沒有統一標準。而作為鑑定師,最希望的是建立一套鑑定標準化體系。這也將更有利於二手市場的流通。 本報記者 傅洋 J004

  製圖 馮晨清 H126

相關焦點

  • 買二手奢侈品還是高仿比較好?
    現如今,人們對奢侈品的追求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而提高,而購買正品的話,真的不是一筆小的數目,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有點難以消化的,所以,就出現了各種高仿品以及二手品了,那麼對於這兩者,我們應該選擇奢侈品回收的二手奢侈品還是高仿品呢?
  • 北京:二手奢侈品店興起 誰在賣、誰在買
    「富豪身邊的人」買得最多  據了解,名媛、闊太太,還有明星,是二手奢侈品店的主要供貨源。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二手奢侈品消除了一部分價格的障礙,給一些沒有很強消費能力的人,提供了一種實現擁有高物質生活的機會。
  • 是什麼催生了萬億二手市場?又是誰在消費?
    在貧瘠時代長大的人,在購買物品時,不僅考慮的是實用性,還充分考慮到了面子文化,品牌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樂意追逐名牌,即使月薪幾千,也要買個幾萬的驢牌包包。 但時代似乎變了,購買舊物不再是「窮人們」的做法,越來越多的富人們也加入此列。
  • 未來市場可達萬億,誰在購買二手奢侈品?
    來源:一財網你會購買二手奢侈品嗎?你會二手轉賣自己的奢侈品嗎?「我不會考慮買二手奢侈品,我覺得奢侈品就和電子產品一樣,要買就買全新的,完全屬於自己的,二手在我心裡總感覺是別人『拋棄』的產品。但如果我用膩了的奢侈品皮包,在沒錢的時候可能會考慮二手賣掉。」
  • 二手奢侈品怎麼入行
    之前我跟一個朋友講,我在一家專做二手奢侈品的公司上班,那個朋友說:「做二手奢侈品啊,不太好做吧?現在誰會買二手的東西啊。」聽到這朋友的說法,我瞬間沉默了。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如何在國內,二手奢侈品行業的興起時間較短,起初國人對此認知度不夠。在一些消費者的固有印象中,無論多高等的產品,只要和『二手』掛鈎,就總會下意識覺得它們破舊不堪,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產品品相好是很多二手奢侈品商家回收的前提條件。
  • 日本二手奢侈品店進軍上海 你會買二手貨嗎?
    其業務覆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區,在日本其被稱為二手奢侈品鼻祖。其獨特的買斷式銷售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這種模式對國內二手奢侈品市場是個不小的衝擊。行業洗牌:是競爭也是機會近幾年,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風生水起,這家店鋪的入駐,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部分業內人士分析,這是國際二手奢侈品分割中國市場的開端,甚至導致中國二手奢侈品銷售企業重新洗牌。此外,國際知名企業的入駐,恰恰證明現在國內二手奢侈品從業者的先見之明。
  • 中國人愛買奢侈品,但他們會接受二手奢侈品嗎?
    這讓他意識到,中國的高端消費市場巨大,所以再創業的時候就鎖定了奢侈品。創業初期,寺庫做的是奢侈品典當,客戶將閒置奢侈品拿到寺庫進行專業鑑定,通過鑑定的商品可放到寺庫官網進行售賣。「我們無法確定是真品的就不賣。」李日學說。王琦(化名)在長樂路上的二手奢侈品店已經開業五年,生意談不上火爆,維持一家店鋪的營生尚可,但想要再擴大規模,幾乎不可能。
  • 二手奢侈品|買走全球1/3的奢侈品,中國主力居然是她們
    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新常態下,奢侈品市場卻並未出現疲軟的跡象,繼續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勢頭。中國市場的增長如此之強勁,也得出一個結論:得中國者得奢侈品天下。那麼,誰在支撐中國的奢侈品的消費呢?資料來源:優奢易拍《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0》數據顯示,奢侈品消費主力軍是85後、95後,但她們的財力往往跟不上奢侈品高昂的定價,因此選擇了性價比高的二手奢侈品。相比輕奢,她們更愛一線品牌。
  • 二手奢侈品市場:一塊新的財富窪地?
    敏銳的市場觀察人士發現,中國人對奢侈品的熱愛,正在使長期不溫不火的二手市場變得炙手可熱。原因實際上也不難理解:又窮又愛裝的年輕人,除了光顧二手奢侈品市場,還能怎樣?吃一年桶裝方便麵+韓國大泡菜,對現在的許多年輕人來說,也受不了這個罪呀。
  • 二手奢侈品:處理閒置的中年人與消費奢侈品的年輕人|初創公司
    購買二手奢侈品的用戶中,主要群體為追求時尚卻沒有足夠經濟實力購買新品奢侈品的青年或中年族群。這些消費群體在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上存在一定矛盾,他們喜歡追求時尚、炫耀自己的身份與地位,雖然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但是沒有足夠的能力負擔新品奢侈品的價格。隨著 Z 世代來臨,90 後、95 後對於二手奢侈品的極高接受度,也會大大助推行業發展。年輕人群對於 「新品」 的認知和定義也在發生變化。
  • 原創|二手奢侈品市場之金融屬性
    硬通貨基本分布在奢侈品前三大品牌:愛馬仕、香奈兒、LV路易威登。我國二手奢侈品平臺的資本之路始於山東省濟南市,一個叫做某庫的網絡二手奢侈品平臺,其主要商業模式是在海內外自營或非自營二手奢侈品,自營顧名思義就是自己購買或賒銷的產品;非自營是合作商家的商品,通過平臺售出,平臺收取中介費(平臺控制貨款,一把壓10天左右再把錢打給真正的賣家,其中有金融場景可以提供類過橋的服務)。
  • 90後買奢侈品,更多為了取悅自己|二手奢侈品市場報告
    首先,根據貝恩和麥肯錫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從大的消費趨勢來看,目前,中國消費者消費奢侈品的比例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2012年中國消費者佔全球奢侈品消費比例19%左右,2018年該比例達到32%,預計2025年,中國將買掉全世界40%的奢侈品,年複合增長率極快。
  • 二手奢侈品 你願意買嗎?
    日前,一場為期一周的二手奢侈品鑑定、收購、展賣活動在本市某商場收官,二手奢侈品、輕奢消費品在本市消費市場的熱度也隨之大幅升溫。面對價格優勢突出的二手奢侈品,你是否願意購買呢?消費者考慮是否購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二手奢侈品市場當下的「瓶頸」又在哪裡?  「關注二手奢侈品有好幾年了,也有過多次購買的經歷。」
  • 二手奢侈品值得買嗎?買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奢侈品雖然在現代社會已不是什麼稀罕物了,很多人都能買得起,但對於那些貧民窟女孩來說,還是望塵莫及。買一件奢侈品可能要花掉她們好幾個月的工資,會大大降低他們的生活水平。那是不是意味著貧民窟女孩此生與奢侈品無緣呢?當然不是。
  • 二手奢侈品 你會買嗎? 青島相關市場已初具規模
    >>>消費分級奢侈品買家形成對立兩派「很划算,有些款式是我想要的就會買,性價比高。」購買過二手奢侈品手袋的王女士說道。「我是覺得比較環保,可以循環利用。基本都會買二手閒置貨,有自己不用的也會轉賣。」二手奢侈品店熟客陳小姐如是說。
  • 二手奢侈品,冰山下的生意
    「落魄的貴族」,安迪在零花錢大幅縮水後調笑到,如今媽媽會常常念叨他不該亂花錢,不該買不必要的東西。「買奢侈品就是虛榮心作祟,和你沒必要說虛的」,安迪說自己就是「人傻錢多」,深夜躺在床上,安迪也會偶爾後悔一下自己消費衝動。現在,他開始為家裡著想,買起了優衣庫、nike和無印良品。
  • 我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規模達3000億 假貨嚴重
    二手奢侈品市場容量達3000億  中國消費者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支撐著全球奢侈品消費,同時由於中國奢侈品禮品市場的畸形發展,民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未使用奢侈品以及可以流通的已使用奢侈品。據財富品質研究院調研統計,目前在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並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
  • 小店月賣「壕包」近百個 誰在逛二手奢侈品市場
    重慶二手奢侈品店裡的包 記者 談書 攝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談書  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劇中顧佳為籌錢將自己的奢侈品在二手店賣掉,很快又被其他太太買走。現實生活中,二手奢侈品也比想像中吃香。不光是閒魚上的搜索量、鑑定回收店鋪明顯增加,包括小紅書、抖音上等平臺關於二手奢侈品鑑定、回收的短視頻內容也相繼成為了爆款。甚至在最近部分直播平臺上,二手奢侈品的銷售數據也非常驚人。那麼,誰在逛二手奢侈品市場?
  • 線下實體店+直播賣貨 二手奢侈品迎來消費上行
    全球疫情的影響讓「消費降級」成為熱詞,但奢侈品行業寶格麗、LV、Chanel等一線品牌逆市漲價,漲幅和漲價頻率都超出了往年的正常調整水平,同時性價比更高、並可滿足社交需求的二手奢侈品行業也迎來消費上行的趨勢。
  • 二手奢侈品,冰山下的生意-虎嗅網
    二手奢侈品行業還做不到。一、 崛起中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中國人有多愛買奢侈品?麥肯錫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人買走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奢侈品。儘管中日兩國市場有諸多不同,不少人依然認為,中國大致將會走90年代日本二手奢侈品繁榮的老路,中國奢侈品消費將會從過剩的衝動消費,向注重性價比的消費過渡。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安迪們賣掉手裡的奢侈品,也會有更多人選擇買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