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起日本這個國家時,對於其嘲諷的聲音總是最主流的見地。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日本的先進之處是肉眼可見的高度所在。但另一方面對於日本由於其和中國百年苦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以至於我們以客觀公正之心看待對方的時間少之又少。這個東邊的邊陲島國,秉持著自己的信條悄然之間,已然完成了僅僅只論述足球,日本在中國仍在進行從半職業到職業化的過渡時,就已經在打造自己完整的職業體系鏈條、播種青訓。僅僅在足球方面來說,日本可供國足學習的方面太多。
就在今晚亞洲預選賽各家球隊紛紛開打,正當人們以為在中韓倆國都紛紛啞火的情況下,上半場未曾入帳一球的日本也會加入到東亞雙雄啞火的行列中來。卻在下半場一開打就被藍武士的實際表現給打臉。少壯派當家前鋒球員南野拓實用梅開二度的表現,攜手中場核心球員淺野拓磨用三粒頭球為日本輕鬆在下半場贏下比賽。相比之下國足僅僅只是面對東南亞弱旅菲律賓就遭到了戰平危機,在尚且還有雙規劃外援作為補充的情況下,就已然是難打開局面。真正進軍12強賽亞洲區預選賽的最終輪比賽,對於國足來說能給球迷帶來的多大的驚喜。儼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而相較於中國至今無法放棄鄭智這樣的老將球員,由三十歲左右歲數的球員組成主力框架。日本藍武士跟新換代的速度,可謂是讓中國望其項背的高度。不僅僅只是完成主力框架上球員的新鮮血液持續補充,另一方面日本在球員層次上的水準也是中國暫時所無法想像的高度。日本隊大批球員來自於歐洲主流聯賽,對於日本球員來說走出國門踢球是一線稀疏平常的事情。而對於中國現役球員來說,唯有武磊真正達到了同期日本國腳球員的職業水準線。大批國腳球員被俱樂部捂在國內,拒絕轉會的新聞可謂是屢見不鮮的消息。
國足從根本上欠缺的是藍武士球員們所擁有的進取心,高工資的誘惑時常讓他們迷失了自我的方向,安逸的舒適圈內讓國足球員紛紛都形成了惰性思維。而日本球員的職業生涯心態始終堅持寧願在國外枯坐板凳席,也不願意浪費任何一次邀請加盟歐洲聯賽的機會。留洋的作用有多大?看看如今的國安中場核心——張稀哲就能夠明白。他在德甲枯坐一年的時間後,回到國安後在大局觀意識上遠高於同期原本球員的高度。傳球的突破性,都是在國內只有少量優質外援所擁有的表現水準。
獲得這樣的大轉變,自然是離不開在歐洲主流球隊的學習。亞洲足球的破解之道,無論是西亞或是東亞,都是始終無法離開留洋二字,而日本顯然在這方面已經做到了最好的表現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