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裡只有經理一人,很多員工轉行」五一將至,旅行社很頭疼!

2020-12-12 導遊之家

還有一個多星期,就迎來了為期五天的五一小長假。因受疫情的影響,旅遊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很多旅行社發展也是舉步維艱。

4月20日,記者走訪了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近期諮詢出行路線的市民寥寥無幾。「目前我們旅行社沒有特別的出行路線,受疫情影響,旅遊業非常不景氣。」湖濱中大道某旅行社鄧經理告訴記者,

往年,四月份花季會有一撥遊客,隨後就迎來了五一旅遊高峰,提前看路線,交定金的比比皆是。「但現在店裡就我一個人,也沒有員工,處境很不好,現在主要是線上活動,發發朋友圈、旅遊群,因為遲遲沒有收益,很多員工選擇轉行,部分旅行社也關門歇業了。」

同行業的鄭女士也遇到同樣的困擾。「希望疫情儘快過去,我們旅遊業受影響巨大,四月初復工以來,諮詢人數少之又少,線下業務幾乎為零,人們還是擔心出行安全。出行人數、旅遊收入都比往年減少80%——90%。」

記者隨後走訪了幾個大的旅行社發現,情況都相差無幾,店內只有員工,線上也是推小程序和聯合景區賣優惠門票,銷售優惠力度很大,圖文詳情講解也很具體,吸引了少部分出行的旅客下單購買五一出行的門票。當前自駕遊是出行的首選,不過要在此提醒大家要注意出行安全,出行前做好諮詢工作和安全舉措。

旅遊市場為何破冰難?

記者關注到,受防疫限制,當前各省恢復的旅行業務均為省內遊,跨省和出入境的團隊旅遊業務『機票+酒店』旅遊業務並不包括在內。而後者卻是多數旅行社的主要業務來源。

一般而言,省內遊主要分為兩批人,一批是以本地遊客為主的自駕遊,另一批則是旅行社接待為主的外地遊客團。目前主要業務仍處於封禁之中,在權衡人力等開業成本與業務量後,多數旅行社依然選擇暫時歇業。

「雖然可以復工,但人還沒有很大範圍流動,資金也很難流動起來,要等我們開店門後,有遊客來報名了,才是真正恢復正常。」

鄭女士所在旅行社雖已復工,但出於安全及成本的考量,也只安排了少數管理人員工作半天,薪資按照全部工資的60%發放。

導遊賣貨轉行自救

而另一方面,被「失業」的導遊群體日子也不好過,為了不「坐以待斃」,他們開啟一場自救行動。

「現在只要打開朋友圈,基本百分之八、九十的同行都在賣各種農副產品、土特產等。」多位旅遊從業者告訴南都,近兩個月,他們身邊不乏轉行的,一些人去了當前比較缺人的快遞業,還有一些國際領隊等紛紛備考公務員和研究生。

記者了解到,近日,中國旅行社協會導遊專業委員會發布了「疫情下導遊生存狀態與職業發展需求」的調查報告。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導遊群體的生存狀態嚴峻。有80%的被調查者「從事導遊工作、目前無業務」;10.6%的人從事導遊工作、兼顧做網上銷售等其他工作;8.4%被調查者已轉行或計劃轉行做其他工作。

相關焦點

  • 影院員工轉行,經理跑滴滴,電影院今年的路該怎麼走?
    從疫情開始,大部分行業還是難過的,打亂了生產計劃不說,還有員工要養,房租要付,客戶訂單要退等等,可以說很多行業因此受到衝擊,甚至很多企業,公司,工廠難以度過這次難關而倒閉。
  • 2020年:旅行社的「萬曆十五年」
    回憶起15年前初進旅遊行業,孫茜的聲音裡透著開心。從畢業開始,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跟旅遊相關,後來也一直泡在旅遊圈子裡,兜兜轉轉做了許多與旅遊相關的工作。直到2017年,她選擇自己創業,在上海虹口足球場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門店,後來拓展成兩家,旗下員工也慢慢增加到8人,用她的話說,就是找到了自己一直夢想從事的事業。
  • 旅行社經理「變形記」:轉行「微商」賣貨 進行短視頻培訓
    來源:齊魯晚報帶頭朋友圈賣貨自救,參加直播培訓抓住新風口旅行社經理「變形記」疫情之下展開「自救」,劉洋所在旅行社賣起了夏裝。疫情為多數行業按下了「暫停鍵」,甚至讓很多行業面臨著生存危機。今年3月28日,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關於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部分經營活動的通知》,拉開了濟南旅遊業復工的序幕,然而旅遊行業全面復甦仍需時日。業務停擺期間,房租要付、員工工資要發,很多旅行社都在經歷最困難的時期。
  • 蹲點報告|「變形記「:濟南旅行社經理轉行「微商:銷售農產品
    業務停擺期間,房租要付、員工工資要發,很多旅行社都在經歷最困難的時期。濟南一家旅行社在苦練「內功」,等待「春天」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自救」之道。艱難時刻:1000多萬的退改訂單如潮水撲來24日早8點,北京眾信悠哉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稱「眾信旅遊」)山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劉洋第一個來到了辦公室。
  • 後疫情時代,武漢各行業現狀降薪、失業、轉行、倒閉
    △旗艦店截圖其實有些顧客並不是真的歧視湖北產品,而是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發自內心的擔憂害怕,在我們說明情況後,他們就會放下心來,購買店裡的小龍蝦。也有很多顧客毫不猶豫的下單,在評論裡為我們發聲,讓大家不要歧視湖北的產品。
  • 「五一」出遊注意了:旅行社籤證代辦需慎選
    「五一」出遊前夕,廣州市民王小姐終於「喜提」日本旅遊籤證,然而定睛一看,驚呆了:這照片是誰?!姓名與護照號碼都是自己的,照片卻是一名陌生人的(見上圖)。到底哪個環節出錯?該由誰來負責?   遇見陌生人   得知今年「五一」假期調整成4天時,市民王小姐就開始策劃與先生的日本之旅了,4月初在飛豬APP上購買籤證服務,「一搜索,發現排行最前、籤證量最多的是廣州市太易國際旅行社(下稱「太易」),於是就委託他們去辦。事實上,當我將這件事發上朋友圈後,很多朋友說曾找過這家旅行社辦理過籤證。」
  • 五一小長假將至 瀘州旅遊業能否迎來「春天」?
    近日,我省鼓勵帶薪休假與五一勞動節、端午節等小長假連休,打造「新黃金周」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眼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五一小長假也越來越近,受疫情影響的旅遊行業能否藉助「新黃金周」恢復原有的生機,迎接疫情以來的「春天」?對此,記者對瀘州市旅遊業進行了採訪。
  • 沒有電影的100天:影城經理和員工一起當「保潔」,收入降至冰點
    「手忙腳亂的一天,頭疼、肉疼、心疼!」此時已經上線的影片還沒有撤檔,李言魯重新調整了大年初一的排片場次、票價以及員工的排班。望著倉庫裡的備貨和鐘點工名單,李言魯心中不免隱隱擔憂。果不其然,第二天大年三十(1月24日),萬達、金逸、大地、橫店等各大院線先後宣布停業。
  • 旅行社經理兼職送外賣:活下來就是勝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於悅 實習生 董一揚從春節假期的冰封,再到清明、五一、端午假期的逐步回暖,國內旅遊市場正在有序恢復。然而,疫情還未結束,旅行社仍處於寒冬期。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調查濟南多家旅行社發現,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業務減量、人員流失甚至即將關門的考驗。
  • 玉器店勾結旅行社"感恩"低價售玉騙遊客千萬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郭某等人經營的玉器店竟然騙了遊客大約1000萬元。   目前,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正在對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郭某等17人審查起訴。   玉器店老闆有喜事,商品成本價銷售以「報恩」   「我是新加坡華裔,我的爺爺是新加坡財團的老總,我的父親受邀請到北京投資,建成玉器加工廠。
  • 線下旅行社開業不開張有英語導遊跳槽教育培訓機構
    然而,現實的殘酷「剝奪」了這份「苟延殘喘」,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範圍內名稱中包含「旅行社」的在業、存續企業一共有15.3萬家,目前已經註銷的旅行社相關企業有11.4萬家,佔總註冊量的40%。此前,隨著旅遊線路的停擺,不少從業人員不得不轉行。「我跑國際線近10年,幾個月前,我轉行成為一名機械銷售員。」
  • 後疫情時代,武漢各行業現狀降薪、失業、轉行、倒閉
    △旗艦店截圖其實有些顧客並不是真的歧視湖北產品,而是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發自內心的擔憂害怕,在我們說明情況後,他們就會放下心來,購買店裡的小龍蝦。也有很多顧客毫不猶豫的下單,在評論裡為我們發聲,讓大家不要歧視湖北的產品。
  •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員工「共享」賣燒烤 老闆直播當網紅
    員工「共享」賣燒烤 老闆直播當網紅疫情下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過去的4個月裡,80後、徐州玉屏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蘇鋒一籌莫展。他算了一筆帳:春節前,約100萬元旅遊預付款全部退回,推廣、展會、禮品等支出打了水漂,每個月還有員工基本工資、社保及房租等硬性成本,公司已虧損了160萬元左右。更讓他無奈的是,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公司只收了幾個省內遊的散客,他將遊客「移交」給同行,才湊了個小團。5月10日母親節,公司做了一場「感恩之旅」親子遊活動,也只有老客戶來捧捧場。
  • 「五一」將至 煙臺租車市場「熱」起來
    原標題:「五一」將至,租車市場「熱」起來   還有幾天就到「五一」假期了,煙臺港城租車市場的生意明顯紅火了起來。
  • 虧了200多萬,廣州一私募基金經理轉行做外賣小哥!
    6月11日,一則新聞在金融圈裡刷屏了——廣州一私募基金經理轉行做外賣小哥。廣州一私募基金經理轉行做外賣小哥據中新網,餓了麼外賣騎手梁智俐,曾經是廣州某銀行員工,在銀行業摸爬滾打9年,曾任該銀行網點行長3年,私募基金經理一年半。
  • 五一小長假旅遊或漲三成價 各旅行社不敢報價
    市民出行可享受明碼實價消費新華社  目前,距今年的五一小黃金周只有10天左右的時間,往年這個時候,是旅行社們爭搶客源最激烈的時期,而今年,我市黃金周前夕的整個旅遊市場卻靜悄悄一片  目前很多旅遊目的地都盛行零負團費,若按照《條例》規定來實施,價格變動和操作模式變動將非常大。  以北京線路為例,記者算了一次細帳:一個20人的旅遊團,北京地接社的成本為每名遊客620元左右,其中包括租車費每名遊客分攤200元;普通住宿每人4天160元;主要景點門票每人160元;導遊費用平攤到每名遊客50元;司機工資平攤到每名遊客50元。
  • 售樓員轉行賣白酒,朋友圈裡火了
    原標題:售樓員轉行賣白酒,朋友圈裡火了 有售樓員改行賣起了白酒。  中國江蘇網9月12日訊 進入金九,各盤使盡渾身解數以價換量,這讓8月份就已有所回升的成交量走勢進一步看好。按平均一家店5人的保守估計,這也意味著奧體區域有100人以上的中介業主或轉行或轉投其他區域。在某品牌中介龍江店做了5年店長之久的王小姐,就在近期轉行去了一家科技公司,負責協助軟體工程師開發面向二手房買賣的網絡交易客戶端。「這行做久了有了倦怠感,而且近期市場行情實在太慘澹,所以下定決心轉行了。」而據記者了解,不但基層業務員有轉行的,就連市場部經理級別的人也有轉行的。
  • 員工休無薪假 導遊轉行 旅遊業復工路途依然漫長
    (原標題:員工休無薪假、民宿老闆賣花、導遊轉行……旅遊業復工路途依然漫長)
  • 景區破產,旅行社倒閉,導遊轉行...他們等不到「報復性消費」!
    旅遊企業撐不住,破產倒閉,而奮戰在一線的很多導遊,也已經轉行,轉業,另謀生計。一方面,仍然有很多的文旅企業,文旅項目還在等待解封,等待回血;另一方面,疫情塑造了市場當下及未來相對迥異的情境。因此,旅遊業的破冰重生仍需加一把火,應勢而變才能免於宣告破產的窘境。境內遊,復甦難,出境遊更是遭遇70年以來的最大寒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