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味覺記憶,揮之不去的家鄉情結才是最美的人間煙火。資陽市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從「資陽人」在沱江邊燃起篝火燒烤食物開始,這片資水之北的川中丘陵就翻開了飲食文化的篇章,萇弘美食節、樂至燒烤節、安嶽檸檬風味美食節等蜚聲省內外。
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啟動「尋找21道川味」以來,不少網友在後臺留言推薦資陽美味。川網集團地方部資陽分中心根據網友的推薦,尋找了這些頗具特色的「資味」。本期就邀大家一起品鑑蜀人原鄉的特色美食,探尋美食文化背後的故事。
臨江寺豆瓣
資陽人最念念不忘的一抹「資味」當屬臨江寺豆瓣。紅潤的色澤,濃鬱的醬酯香,每天的翻曬攪拌裡滿含時間累積的味道。「臨江寺」豆瓣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是資陽市唯一的「中華老字號」,也是整個資陽人珍貴的記憶。
臨江寺豆瓣先後獲得「中華老字號」、「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註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藝等殊榮。據史料記載,乾隆御廚陳興友系資陽籍人,在任宮廷御廚期間,潛心研究,先後配製出各種葷素豆瓣近十餘種,乾隆品嘗後龍顏大悅,賜名「八寶豆瓣」。公元1736年,陳興友告老還鄉回到資陽。這件事令當地經商的聶志興喜出望外,派其子聶守榮數十次登門求教,陳興友感其誠意及其千年古井「神水」,遂將宮廷八寶豆瓣秘方獻出,並幫助聶守榮興辦醬園。1738年,陳興友將此豆瓣醬進獻皇帝,乾隆甚是歡喜,欣然命筆,賜名「臨江寺豆瓣醬」,臨江寺豆瓣便由此誕生。
臨江寺豆瓣和其他豆瓣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臨江寺豆瓣用冷水浸泡豆瓣,經過蠶豆脫殼、浸泡、接種、制曲、撒鹽水等多道工序,再入池發酵近一年,這樣製作而成的豆瓣醬具有色澤鮮豔,油潤發亮,瓣粒成型,入口化渣的獨特風味。
萇弘鯰魚
傳說孔子因急於修訂《樂經》遇到困難,欲請教東周大夫萇弘,萇弘卻因母喪已回原籍守孝。孔子不畏艱險,歷時三個月來到陽縣,二人恰在王二溪(即今忠義場)相遇,故人相見,極是親熱。
萇弘想到家中無好菜招待遠道而來的孔子,當即吩咐船家打一網魚以備款待。船家連撒三網,均無獲。萇弘自小長於沱江邊,熟知魚類習性環境,就叫船家到一回水處,親自拋下魚網,結果打起一條重約二十斤極其罕見的沱江鯰魚。回到家中,萇弘親自剖魚,親自下廚烹飪,做出一道色澤紅亮、香鮮味美的鯰魚佳餚。
孔子食之讚不絕口,說道:「萇叔廚藝奇絕,如此佳餚豈能無名,就以先生姓名命之,謂萇弘鯰魚可也。」後來,萇弘烹飪鯰魚的技法被後人一代一代傳了下來,「萇弘鯰魚」流傳至今。
萇弘鯰魚的烹飪做法也非常有講究,屬於秘傳菜餚,是資陽著名的老字號。它色彩鮮亮,肉質鮮嫩,入口即化,味道濃厚,營養特別豐富,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雁江蜜柑
雁江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淺丘,屬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區,沱江河流經全境,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日照充足,降雨適度。獨特的氣候使雁江成為蜜柑最適宜栽培區。
雁江蜜柑果型端莊,皮薄光滑,色澤鮮豔;口感特具,細嫩化渣,果肉與果皮成熟一致。特有的氣候環境,不僅使雁江蜜柑的降酸快,固酸比大,風味濃鬱而獨特,而且葉綠素降解快,花青素形成早,使雁江蜜柑著色早而均勻。
雁江蜜柑比同類型氣候條件下的重慶、湖北、湖南、陝西、貴州、江浙等地產區的蜜柑早成熟上市15~20天,比浙江早25天。每年9月上旬開始,雁江蜜柑的著色達40%。近年來,雁江蜜柑持續通過品種改良和技術創新,不斷豐富內涵,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譽度。
中和醋
中和醋是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的著名特產,中和鎮素以「釀造之鄉」著稱,其出產的中和醋、中和醬油、中和榨菜遠近聞名。
中和醋具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是首屆四川食品博覽會消費者最喜愛產品。純糧釀造、天然曬露、利用微生物科學發酵,具有酸香回甜、醋香濃鬱、味綿純厚、四季保質的鮮明特點,是烹飪調味的得力助手。
近年來,「中和醋」在外名聲赫赫,更是可與國內「老陳醋」、「保寧醋」等幾大名醋相媲美,其產品遠銷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南京、天津、湖北等省內外多個大中小城市,深受消費者喜愛。
樂至烤肉
樂至是陳毅元帥的故鄉,這裡不僅有紅色革命的遺蹟,還有廣受大眾所喜愛的民間美食。樂至烤肉更是為樂至帶來了「美食休閒城市」的美譽。
起源早、風味獨特的民間美食樂至烤肉,在「資味」乃至川味中佔一席之地, 據傳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張飛曾經用樂至烤肉來犒賞三軍。
現在樂至烤肉以其香、辣、脆、麻等特色受到了國內外食客的喜愛,「樂至燒烤」,麻辣香脆的風味在四川燒烤系列中獨樹一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川中民俗飲食文化。2018年,樂至烤肉製作技藝被評為資陽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天池藕粉
天池藕粉是樂至本地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民國時期,樂至的「天池藕粉」就已經名聲大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花開並蒂,藕貫七心」,說的就是樂至蓮藕。和外地蓮藕不同的是,樂至蓮藕只有大小一樣的7個孔,不產蓮子多開雙花,蓮藕質地肥厚,細嫩清香。
用樂至蓮藕生產出的藕粉,色澤白中微紅,細膩滑潤,用沸水衝調後呈半透明膠糊體,色澤鮮亮,芳香甜醇,具有化食生津、清心明目、補髓養血、鎮靜解煩的功效。食用時搭配橘紅、冬瓜糖等佐料,更有一番風味。
熊滷鵝
說起樂至縣中和場鎮的熊滷鵝,不少當地人都知曉這是一個百年老字號,在解放前就小有名氣。食客慕名而至,品嘗後無不稱讚其色香俱全,回味無窮。1958年,陳毅元帥回鄉品嘗後,也讚不絕口。
熊滷鵝選材講究頗多,鵝源全系農家自然飼養的土鵝,飼料以青草、糧食為主。要求鵝齡須在一年以上、兩年以下,做出的滷鵝製品色澤鮮亮、味道香濃,肉質鮮嫩,加上八角、三奈、茴香等上百種草藥為配料。獨特的製作工藝和上乘的名貴草藥使滷鵝油而不膩、口感滑嫩、營養滋補,令人唇齒留香,回味悠長。
安嶽檸檬
安嶽是「中國檸檬之都」,檸檬種植規模、產量、市場佔有率均佔中國的80%以上,是中國唯一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安嶽檸檬多次獲得國優、省優水果、中國馳名商標、全國50佳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等殊榮,並作為四川省第一個農產品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檸檬鮮果和加工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遠銷俄羅斯、美國、英國、日本、阿聯、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中國檸檬看四川,四川檸檬看安嶽」的美譽。2020年7月20日,安嶽檸檬還入選中歐地理標誌首批保護清單。
安嶽檸檬富含肌醇、檸檬烯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檸檬油含檸檬醛4%,檸檬烯95%,各項指標均超過美國、義大利檸檬,是理想的既能鮮食又能加工的優良品種。它對增強血管韌性、強化皮膚代謝、增強肝腎功能、排出膽結石、降低膽固醇具有一定療效,還可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口腔潰瘍、壞血病、少兒及老人缺鈣等多種疾病。
安嶽罈子肉
安嶽罈子肉也是安嶽縣的經典特色菜之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早期。當時由於食物短缺和儲藏條件的限制,為達到保質、防腐、方便食用的目的,智慧的安嶽先輩們便巧妙將豇豆乾、青菜乾等各種乾菜和豬肉,拌以五香,八角等植物香料,以一層乾菜,一層烙制後的豬肉脯入土壇中,數月之後,逐漸形成了風味獨特、醇香可口,營養豐富,方便自己和待人接客食用的傳統美食,俗稱罈子肉。
如今,安嶽罈子肉的選材有很大提高,加工工藝與以前相比也有較大變化,但是它的味道還是一如既往香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對人體有益處的有益菌,肥而不膩,有著濃濃的安嶽特色。
安嶽米卷
安嶽米卷因其口感獨特做工精細,獨霸著安嶽人民的味蕾舌尖。相傳200多年前,安嶽人蒙吉安去雲南經商,見一雲南米線店人流如織生意紅火,便進店吃了一碗,味道的確相當獨特。頗具生意頭腦的蒙吉安與老闆一番交談,發現那米線的做法也不甚複雜,幾經思量,一種全新的小吃樣式便在大腦裡成型了。他用上等大米磨成細漿,放入蒸籠薄攤均勻,蒸熟切條並加入各種調料拌均,這便是後來的安嶽米卷,眾人均稱讚其味鮮色美。
安嶽米卷有白米卷、黃米卷、黑米卷等品種,其做工精細,富有彈性,色澤光亮,味道嫩滑。吃時將米卷切成寸許小節,散開後加入蔥、姜、蒜、豆油、醋、紅油辣椒、芝麻、白糖、麻油、香料,令食客讚不絕口。
周禮傷心涼粉
周禮傷心涼粉,是安嶽縣周禮鎮的著名特色小吃,融入了川菜特有的麻、辣、香、脆的特色,使其更加香辣可口,是遠近聞名的「傷心涼粉」。傳統黃涼粉興盛於清朝末年,歷史悠久。從古到今,是老百姓所喜愛的傳統民間小吃。直至二十世紀初,由文江源在保持傳統黃涼粉風味基礎上進行改進,進而研製出獨門調料配方,使涼粉更加香辣可口,因而又被取名為「傷心涼粉」。
檸檬酥排骨
檸檬酥排骨,是地域性很強的一道美食。安嶽盛產檸檬,而檸檬通過各種工藝的加工和排骨融合製作出來,可以說是口味一絕,帶給食客別樣的味蕾體驗。製作時先蒸後炸再烤,成菜後色澤鮮明,檸檬味濃,排骨酥香,最地道的檸檬酥排骨有著獨特吸引力,咬上一口回味無窮,是一道外觀與美味都讓人垂涎的美食。同時,檸檬酥排骨還獲得了中國西部國際美食博覽會「最佳製作獎」。
徵集令!尋找21道川味
安逸四川,味在民間,你,我,一起尋找「21道川味」吧,快到碗裡來!
當前,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發起「尋找21道川味」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各地網友積極推薦你認為最能代表四川21個市州特色的美味,我們將派出採集體驗團隊對大家推薦的美味進行相關宣傳,還將邀請廣大網友、美食大咖、食品飲料行業專家為最能代表四川煙火氣息的21道川味「加冕」。
》》》推薦方式
歡迎廣大網友通過文字、圖片、短視頻等多種方式推薦代表自己家鄉的美食美味(菜品菜系,土特產,食品飲料),也歡迎廣大餐飲企業報名參加活動。
》》》報名方式
微博:關注「四川新聞網」微博,後臺留言報名。
客戶端:下載「大四川」新聞客戶端,後臺留言報名。
微信:關注「川網觀察」微信公眾號,微信後臺留言報名(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川網觀察」)。
QQ郵箱:405260738@qq.com
電話:028-85153399
手機:楊女士 13880363933 陳先生 1860288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