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廣安,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鄧小平的家鄉,偉人故裡、川東門戶、濱江之城、紅色旅遊勝地,自然的山水和獨特的人文,想必大家都很好奇,在這個養育了一代偉人的故土上,會藏有怎樣的美食,我們一起去看看!
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啟動「尋找21道川味」以來,不少網友在後臺留言推薦廣安美味。川網集團地方部廣安分中心根據網友的推薦,尋找了這些代表廣安的美味,大家快來一睹為快吧!
前鋒手撕雞
前鋒手撕雞
前鋒手撕雞屬於涼拌菜,但又和其他的涼拌雞截然不同。手撕雞顧名思義,是將一整隻雞清煮後,用手把雞肉一條一條的撕下來,以大量的蔥姜蒜作為主要調料,通過不停攪拌揉捏,使佐料的香味慢慢浸入雞肉,這樣吃起來味道才更加鮮美。它和傳統的涼拌川菜最大的區別在於少用紅油,這樣既不會油膩,又能保留雞肉的原香。
食材選用山林裡散放的野山雞,運動量充足,肉質鮮美!除了原生態食材和獨到的製作工藝外,其所選用佐料也很考究。手撕雞杜絕使用食用化工添加劑,摒棄川菜中大麻大辣的傳統調料,主要突出菜品的清香、味純,所採用的佐料都是較為常見大蒜、姜、蔥、醬油、白糖、醋、香油等,這樣製作出來,留住了食材鮮香的本味。
嶽池米粉
嶽池米粉
「嶽池好,好嶽池,嶽池米粉越吃越好吃。」每天清晨,嶽池縣各粉館內的食客絡繹不絕,對嶽池人民來說,「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粉」。自清康熙年間開始,嶽池人就自製米粉做早食,或者待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從一份待客、自食的普通早餐,發展至今,已然成為嶽池的一張亮麗「名片」。
嶽池米粉小吃分肉粉和素粉兩大類。其味鮮美,質地細軟,不易斷碎,入口微嚼而爛,易於消化,備受喜愛。只有在嶽池,才能吃到正宗的嶽池米粉。
黃龍貢米
黃龍貢米
黃龍貢米,四川省嶽池縣黃龍鄉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黃龍米成為皇家貢米,相傳源於清朝(1636年~1912年)時期。乾隆皇帝下江南,偶然聽說用黃龍米煮出的飯特別清香,便想方設法弄來一點黃龍米,煮成米飯後下咽,頓覺粑糯柔和,清香四溢。回京後,乾隆悄然派駙馬駐守嶽池黃龍寨,負責為朝廷收購香米,黃龍貢米之說便由此而來。
黃龍貢米主產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間,其地質生長條件特殊,香米禾稈細長,株型鬆散,分櫱力差,不耐肥,易倒伏,但耐漬、抗病,成穗率高。抽穗整齊,成熟一致,不易落粒。該稻加工的米粒橢圓,呈油浸色,半透明,做成米飯酥軟清香,略帶粘性。
麻哥面
武勝麻哥面
武勝麻哥面是由武勝人馮基民首創。因其外貌特徵被人謔稱為「麻哥」,故稱「麻哥面」,麻哥面的臊子,用肥瘦適中的豬肉絞成肉末,冷鍋熟油,菜籽油和豬油各半,加入肉末一同加熱翻炒至開鍋,加入甜麵醬,繼續翻抄,混合均勻後,加入四川本地豆瓣醬,翻炒至熟透,肉末鹹鮮嫩滑,澆在面上,安逸慘了!麻哥面柔而不稠,味道獨特,以「麻、辣、香、鮮」而聞名,是武勝一大特色小吃,深受人們喜愛。
渣渣魚
武勝渣渣魚
嘉陵江——長江最大的支流,從北至南縱貫武勝,境內全長117公裡。"九曲迴腸"的嘉陵江中盛產獨特而豐富的各種天然魚類。如果厭倦了城市的喧譁,到沿口古鎮走走,吃盤渣渣魚下酒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四川人謙虛,特別是形容小時,稱為渣渣,如成都人自嘲,說「打打小麻將,吃點麻辣燙,炒點渣渣股,逛逛府南河」,渣渣股,便是自謙,形容其少,不值一提。所以武勝渣渣魚,不是一種魚叫渣渣,而是形容魚特別小。
武勝渣渣魚,食材不一、口味不一,可炸、可燒、可燜,可家常、可麻辣,是廣安的一道名菜。
豬肝面
武勝豬肝面
起源於武勝縣飛龍鎮段氏祖傳秘方。採用多種特色原料,歷經幾十年的改進。武勝豬肝面一進入市場,就在眾多的小吃中更勝一籌。武勝豬肝面色澤亮麗,口感舒適,具有補氣、補血、明目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巴適特色小吃。
麻辣牛肉
武勝麻辣牛肉
抗日戰爭時期,武勝縣回民馬識周由重慶引進牛肉食品工藝,經過多年刻苦鑽研,創造出武勝地方名特食品「沿口麻辣牛肉乾」系列食品。其色澤棕褐,油酥浸潤,麻辣濃鬱,鹹甜適中,幹香化渣,味美可口。享有「百味之王」、「杯前皇后」的美譽。1994年,醉仙牌麻辣牛肉乾榮獲中國保健品金獎和四川省名特優產品博覽會優質獎。
鹽皮蛋
廣安鹽皮蛋
鹽皮蛋在廣安的地位相信就不用多說了吧,鹽皮蛋起源於廣安,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作為廣安的特產,鹽皮蛋不僅可以當做零食,還可以做菜。表面光滑,味道鹹香,兼具「皮蛋的清、鹹蛋的黃、滷蛋的香。」
別看鹽皮蛋小小一個,配料足著呢,新鮮鴨蛋輔以桂皮、茴香、八角等10多種中草藥和天然香料醃製而成,做成涼拌皮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粉蒸鯰魚
粉蒸鯰魚
肖溪的粉蒸鯰魚堪稱一絕,其色、香、味俱佳,是前往肖溪古鎮遊覽的客人必須品嘗的美味佳餚。將此魚切成肉條,拌以米粉,米粉中加上辣椒麵、花椒麵、薑末等蒸而食之,上桌前再淋以芝麻油,撒上蔥花即可。粉蒸鰱魚肥美無碎刺,獨具風味,口感極好。目前市區各地都有以此菜招徠顧客的餐館,但比起巴河天然鰱魚來,總覺略遜一籌。
生滾鯽魚
生滾鯽魚
取鮮活土鯽魚,去內臟,姜鹽醃味,與豆苗、鮮蔬放入盆器,熬湯汁,燒熱油,蔥、辣椒,一併淋入盆器,生燜五分鐘即食,魚肉甘甜細嫩,其為粗放中不乏細膩原香,焦香、魚香、菜香餘味綿綿不絕。
龍安天鵝柚子酥
龍安天鵝柚子酥
廣安區盛產龍安柚,龍安柚口感酸甜、非常適合做甜點。看這一隻只白色脖頸、鮮紅色身體的天鵝,真是讓人忍不住嘗一口。
御臨龍鬚茶
御臨龍鬚茶
御臨龍鬚茶的原料來源於無汙染的華鎣山龍鬚溝旅遊區生態茶園早春幼芽,經香薰玉焙而成,品質清純高雅,清香自然,湯清色翠,形美味爽。
茶芽衝泡於玻璃杯中,上下沉浮直立於杯中,寓意小平同志不平凡的政治生涯,象徵著偉大事業欣欣向榮,繁榮昌盛。品一杯御臨龍鬚茶,體驗勤勞智慧的小平家鄉人民純樸、善良、真誠的品格。
酸辣蕨根粉
酸辣蕨根粉
滑嫩爽口、酸辣鮮香。酸是陳醋的酸、辣是近幾年流行起的小米辣的辣,而且帶有麻油的香味,有一點點辣,卻又不會太刺激,醒胃適口。
蕨根粉是當地的特產,採鮮蕨菜,用木棒擊打至出漿,把漿烘至成粉狀,吃起來很有韌勁,黑乎乎的蕨根粉上有了紅紅的小米辣,令這道菜平添了幾分「姿色」。而且蕨根粉富含鈣、鐵、鋅、磷、硒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具有滑腸通便、清熱解毒、消脂降壓等功效,還有防癌、護肝等藥用功能。
御臨榨菜
御臨榨菜
據傳明建文皇帝途經鄰水縣么灘,夜宿於老嫗家,吃到一種清香可口的鹹菜,大加讚賞。四鄰婦女聞之,盡皆仿製。於是,民間製品得以流行,故稱御臨榨菜。其獨特的醃製工藝相傳至今,極負盛名,遠銷重慶、甘肅、江蘇、廣東等省市。
顧縣豆乾
顧縣豆乾
顧縣豆乾,又名顧縣牛皮豆乾或顧縣五香牛皮豆乾。食之綿軟柔韌,純香可口,回味悠長,其味無窮,讓食客過口不望,佐酒三杯,其樂賽神仙,乃請客、送禮之上乘珍品。
顧縣牛皮豆乾歷史悠久,始於清光緒年間。 嶽池縣顧縣鎮位於縣城北部邊緣的金城山南麓,屬丘陵地帶,盛產黃豆,每戶農家能製作豐盛的豆腐宴席。舊時顧縣場鎮及周邊廟子多,豆腐宴為寺廟招待客人的主菜。比較有名的禹王宮住持為了表達對當地宗教信奉者們的誠意,常請到廟中聚會。在齋席上,雖有陳年老酒,又有各種蔬菜,還有品種繁多的豆腐類。飲酒亦須最佳佐餐品,才會酒興更濃。席中的豆腐乾,也不失為下酒菜,但終不理想,不管是色是味,顯得平淡無奇,總令人食慾不佳。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探得有工匠經過自己多年實踐摸索,做得一手豆腐乾的技能。於是用高薪聘請,到顧縣場禹王宮秘密製作。
工匠選用優質黃豆細磨成漿,過濾取汁放鍋中燒沸加鹽滷成豆腐,再倒入放有過濾布的木箱中榨去一定水分,經五香(八角、山柰、茴香、丁香、花椒)水煮後晾乾,再上滷香花椒油。因色、形如牛皮故名,其光潔油亮,芳香可口,質軟而綿,回味無窮。
顧縣場最早得到豆腐乾製作工藝的是兩戶人家,一家姓楊,一家姓姚。後來其他鄉民依樣畫葫蘆,也做起牛皮豆腐乾來,工藝不斷改進,手工操作由機器代替,既減輕了勞動強度,也提高了功率。從生產、包裝到保存,實行一條龍生產,採用先進技術,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而且可存放百日不變質。
徵集令!尋找21道川味
安逸四川,味在民間,你,我,一起尋找「21道川味」吧,快到碗裡來!
當前,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發起「尋找21道川味」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各地網友積極推薦你認為最能代表四川21個市州特色的美食,我們將派出採集體驗團隊對大家推薦的美食美味進行相關宣傳和推廣。還將對大家推薦的市州美食美味進行推薦,邀請廣大網友和專家為最能代表四川煙火氣息的21道川味「加冕」。
歡迎廣大網友踴躍推薦代表自己家鄉的美食美味,也歡迎廣大餐飲企業報名參加活動。
來源:廣安微新聞
本號申明「原創」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非原創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幸福華鎣整理髮布,不代表編輯觀點,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虛假信息舉報電話:18982617073
法律顧問:胡律師1354752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