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作為全球主要的大米供應國之一,泰國去年僅出口了758萬噸大米,為該國近7年來的最低出口水平。而在今年1月裡,泰國依然未能改變大米出口低迷的情況,單月出口量僅57萬噸,同比銳減40%。在此情況下,泰國向中國市場發出了呼籲。
據18日消息,泰國食品加工商協會表示,由於中國市場庫存量的減少,預計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從泰國進口的食品數量將增加一倍,其中大米的佔比有望達到17.5%,其次是雞肉、蝦、白糖的食品,因此,該協會向中國市場呼籲,希望能夠如願提高泰國對中國的食品出口量。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生產國,但由於國內需求多種多樣,我國每年依然會向其他國家進口部分大米,東南亞地區就是其中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是泰國第二大大米買家,但由於近年來越南將中國、菲律賓等國視為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市場,再加上越南大米價格低於泰國大米,因此泰國正面臨越南的加速追趕。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指出,如果當前情況持續,泰國有可能在今年內失去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的頭銜。
不難看出,越南和泰國都在競爭對華供應的機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相對於泰國而言,越南的價格優勢更為明顯,但就越南近期的出口趨勢來看,該國的對華供應情況並不樂觀。
眾所周知,中國是越南最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但是據越南工貿部本月公布的消息,中國已決定在2月底之前暫停廣西與越南之間的邊貿活動,除此之外,雙方關於越南榴槤、紅薯等農產品對華出口的討論也已經暫時停止。再加上越南此前截停口罩的決定,越南要想獲得中國買家青睞,恐怕並不容易,而留給越南解決問題的時間,似乎也不多了。據越南媒體報導,近日越南多個口岸出現車輛滯留的情況,部分口岸滯留的農產品車輛已多達數百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