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距今約2.28億年!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被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作為...
人民網訊 9月27日,距今約2.28億年的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正式亮相三亞,作為「鎮館之寶」被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永久收藏,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當天上午,王者「龜」來— —中國始喙龜特展暨新聞發布會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召開,現場展出了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以及復原模型。
-
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讓遠古生命「活」起來
王金玲攝1建館收藏,遠古生命重新綻放光彩走進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就走進了一座侏羅紀公園。其實,這些看似鮮活的生命,早已定格在1億3千多年前的某次地質運動中。億萬年後,是這座不足300平方米的展館,賦予了它們新的生機。「這是中華鱘魚,不同於長江裡面的保護動物,也不是從菜市場買到的同名魚類;這是卡勒萊新蘆木,蘆葦和竹子的祖先,看,它已經有結了。」
-
到三亞,看兩億年前的海龍
利用自有資源、資金和土地,加快以海洋古生物博物館為龍頭的三亞花梨穀神秘地球村建設,可以讓近百個門類、上萬件藏品生動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及演化過程,有望成為國際海洋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時向中外遊客奉獻獨具特色的旅遊景觀。
-
億年古生物化石「花落」上海自然博物館
億年古生物化石「花落」上海自然博物館 2017-08-15 15:,生活在大約1.5億年前的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時期。
-
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陳列改造完成 將與觀眾見面
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陳列改造完成 將與觀眾見面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19日15:26 新華網你見過1米大的蜻蜓嗎?你摸過3億年前的化石嗎?歷時1年、斥資600多萬元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陳列近日改造完成,將於8月底前正式與觀眾見面。 「改造後的古生物陳列增加了數百件展品,其中包括轟動世界的澄江動物群和熱河生物群的展品。」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李建軍介紹說,改造前的古生物陳列是1984年完成的。19年間我國和世界的古生物科學有了很大的發展,新的發現層出不窮。
-
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落戶三亞
新華網三亞11月25日電(記者王英誠)中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三亞卓越天涯古生物化石博物館25日落戶海南省三亞市。博物館館長、中國著名民間收藏家李躍卓表示,博物館將建成一座集科研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
-
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 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 姿態萬千的飛鳥展現色彩之美。
-
自然博物館399件生物標本展現「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姿態萬千的飛鳥展現色彩之美。
-
5.3億年前寒武紀,比恐龍還早1億年的地球霸主就在帽天山
5.3億年是什麼概念?人類才出現500萬年;早寒武紀是什麼概念?比侏羅紀早了3億年。你能想像曾經的地球霸主是什麼樣的嗎?帽天山地質公園,跨越5.3億年的問候。這裡埋藏著大量距今5.41億年的寒武紀生物化石,該化石群再現了距今5.41億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實面貌,為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奧秘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
-
展陳昇級,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於元旦起正式開放
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於2021年元旦起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升級後的新展陳以38億年生物演化史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為參觀主線,全面介紹生命從地球上誕生以來所經歷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演化故事。
-
參觀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有感
白龍江小學三年一班孫悅琳指導教師吳蕾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在瀋陽師範大學院裡,我已去過多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的感受略有不同。今天我又體驗了一次「地球的歷史」。博物館主要設有8個展廳、16個展區,內容包括地球與早期生命、30億年來的遼寧古生物、熱河生物群、國際古生物化石、珍品化石、遼寧大型恐龍等主題。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季強、唐治路、王麗霞、王永棟、郭建崴、江新勝、李建軍、吳宏堂等專家院士作為我館科學顧問,開展包括地質礦物、古生物標本和地質與生命科學普及等工作。1萬年前的地層中產出的史前各門類古生物化石和舊石器標本及模型,包括無頜類和有頜類魚形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和古人類化石及舊石器等,全面展現了史前動物和古人類的自然遺存及其生命演化的宏偉歷程。
-
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展重開(文化看臺)
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展重開(文化看臺) 新的古生物陳列圍繞著「生命的歷程」這一主題展開,分為《生命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無脊椎動物的繁榮》、《恐龍的進化》、《哺乳動物的大發展》四部分內容。 據了解,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展最初是在1984年開放的,而在近20年中,我國的古生物研究又有了很大的發展,新發現層出不窮;不僅在遼西發現了「帶羽毛的恐龍」以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還在雲南發現了轟動世界的「澄江動物群」化石。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陳昇級 2021年元旦起免費對外開放
龍虎網訊(通訊員 盛捷)大型斑彩菊石等從未對外展示的精品化石標本現身展廳,自2021年元旦起,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新展陳以38億年生物演化史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為參觀主線,輔以各門類動物化石、微體古生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等專題展區,向公眾全面介紹生命從地球上誕生以來所經歷的跌宕起伏的演化故事。此外,博物館還新增了不少展區,比如對古生物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應用等進行了專題介紹。
-
一個古生物化石,距今至少有3億年歷史,卻無人知道它是誰?
我們都知道,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早期的地球也是一個煉獄世界,環境比金星還要惡劣。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種種的巧合之外,地球的環境逐漸變好,在40億年前成為了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完美的生態系統形成之後,地球也就具備了生命誕生所需要的各種條件,於是在38億年前,第一個生命從地球的原始海洋中誕生。
-
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元旦全新亮相,市民紛紛打卡點讚
恐龍蛋、麒麟蝦、琥珀博物館最值得看得是它們「我上午9點多就過來了,為了早點一睹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新貌。」1月1日,歷經一年封閉式修繕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重新開放的博物館煥然一新,市民陸續進館參觀,感受波瀾壯闊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奧秘。
-
黃金時代的光輝:莫斯科古生物博物館遊記
但和前面介紹過的兩座動物學博物館相比,這座古生物博物館的教科書感更為強烈,尤其是植物與無脊椎動物展區。這裡的展示,多會用一幅古舊的彩色復原圖,配上相應的化石,讓人更直觀的感受到化石在活著的時候的風採。而這些手繪的彩圖,有很多都進了教科書。當我發現那些黑白教科書裡簡略的圖片,原作竟然是彩色的,而且竟然如此漂亮的時候,突然心生了一種朝聖的興奮感。
-
古生物博物館明年元旦起免費開放
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格外吸睛。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毛慶 實習生 張君儀) 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於2021年元旦起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升級後的新展陳以38億年生物演化史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為參觀主線,全面介紹生命從地球上誕生以來所經歷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演化故事。 此次展陳昇級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展出了大量從未對外展示的精品化石標本,如大型斑彩菊石、三葉蟲集群、魚龍海百合牆、大型棕櫚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