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漢字是從中國傳入的。當你初次接觸日語時,會發現日語中有很多的漢語詞,並因此油然產生一種自豪感。但是,如果告訴你漢語中有許多的日語詞時,你會作何感想呢?
漢語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精髓所在。能夠形成一種語言,說明使用該語言的群體具有數量的優勢,並且其生活區域也需要一定的廣泛性。近現代的亞洲發展歷程中,日本文化逐漸發揮著其相對應的能力。作為日本的鄰國中國,也慢慢開始接納日本文化方面的積極所在。近段時間就有人討論近代漢語很多詞彙均來源於日語。下面小編先給各位展示一組詞語這些詞語全部都是來自於日語——
雜誌、哲學、邏輯、證券、
知識、直觀、植物、紙型、
指標、質量、終點、主觀、
專賣、資料、自然、綜合、
組合、作品、注射、電話
如果長期發展下去,那麼中國人離開日語詞彙就難以進行基本的溝通與表達。這個論據是否成立呢?答案是否定的。
【1】 日本文化的「西進」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大量的日本動畫片與電視劇進入我國。一時間,我國的青少年都在業餘時間討論著日本漫畫中的故事人物與情節。因此,一些日本特有的詞彙逐漸進入我國青少年的頭腦之中。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更多帶有日本文化的精神「糧食」進一步「養育」著當代的青少年。
來自日語詞【オタク(御宅)】,指的是待在家裡一個勁地玩遊戲或看視頻,不過日語的「オタク」不分性別,中文將性別分開了。 「宅男」、「腐女」等一大堆詞彙與相關聯的生活方式與意識,不自覺的影響著當代的青少年。可以說這種日本文化的「西進」運動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2】語言要符合實際情況
語言終究要符合實際情況,日本是一個文化與歷史較為長久的國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知不覺已經使用了這麼多日本的流行詞彙了,大家是不是覺得很驚訝呢?其實很多近現代的科技名詞,法律用語,經濟用語都是來自日語。
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實事。但是,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根基更為悠久。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來看,出現了多次外來文化的進入。不管何種門派到最後都會被中華文化所吸納與融合。翻開中國歷史看一看都變為了漢文化的「一家人」。
漢語中源自日本的主要是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名詞、術語,有70%是從日本輸入的。這些都是日本人對西方相應語詞的翻譯,傳入中國後,便在漢語中牢牢紮根。因此,日本文化即使再有語言魅力能夠吸引年輕人,都難以撼動漢語與其代表文化的本質所在。在現代社會中,漢語是唯一我國指定語言。
升學、就業、晉升等等完全要採用標準的現代漢語簡體字與相關的標準發音,作為一切內容的表現方式。這種環境下,少量的日語詞彙難以有著比擬的優勢。所以,現代詞彙是否被替代,需要依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判定。
【3】日語究竟有哪些魅力?
日語的魅力,表面上看是發音方面與詞語組合的特點。日本近代為了進一步發展自己,而不斷學習西方各國的文化。因此,在各類事物的翻譯方面採用了音譯為主的形式。而當時,我國也採用了同樣的特點。只不過,日本採用的是詞義與音譯的結合。
我國是單純的音譯,所以後者不是很成功。由於兩種語言在發音與組成結構的差異,導致了表現形式上的不同。實際上,日本經濟在近代的不斷發展也造就了該國語言似乎是一種「高級語言」的態勢。反觀之,中國在近代史上暫時的落後,影響了本國語言的全面推廣與普及。
因此,日語在東亞地區的推廣佔了一定的優勢。簡單來說,語言的魅力主要表現在自身的發達與否。
【4】庸人自擾之
這個詞照搬了日語詞【達人】的意思。甚至還有「中國達人秀」這種節目直接使用了這個來自日本的詞作節目名字。 以上幾個方面的展現,進一步說明了漢語難以被近代日語豐富的新詞彙取代的相關依據。實際上,我國有著眾多的地域。每一個地區所使用的方言也有著眾多的群體。
按照目前媒體與權威們的調查,至少超過三十種以上的主要地區方言,活躍於當下社會。普通話則是一種正在被推廣的標準漢語。大多數人都以本地區的方言作為主要溝通的方式。因此,被引入日語詞彙再怎麼多,真的難以達到影響大眾生活的地步。這種使用日語詞彙的群體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小眾群體。例如,酷愛日本漫畫或遊戲的青少年,以及學習日語準備赴日求學的人士。
這些群體所佔據的人口基數,實在難以和十三億國人總數形成「風水嶺」。
實際上,在日本也有很多日本人在學習漢語與漢文化。我國對日外貿活動,旅遊業,以及其它行業,都在日本有著廣泛的知曉度。尤其是近年來眾多的中國影視劇進入日本,引起了日本國民對於中國文化與歷史的高度關注。所以說,認為近代太多的日語外來詞會影響到漢語其實是一件庸人自擾的想法。
日語的詞彙的大量引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是現在至今沿用著而已。現代漢語中的新詞基本都是原創的,一個西文詞彙,臺灣香港大陸的翻譯都不同的情況也有。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比率只會比70%低。而日本呢,近代時的日本書籍還基本上一大片漢字的,現在相反,漢字少了很多不說,大量的西文直接音譯。老一輩的日本人很難聽懂年輕人會說的話。在這個角度,中國在本土化方面做得好太多了。
最後,小編還是真誠的倡議大家好好學習漢語,好好遵循與繼承傳統。同樣身為漢字系語言的我們不必覺得這是一種文化侵略,只是日本人先翻譯了,然後我們也採用了,反而省了很多力氣。而且日本為東亞的各種標準(包括翻譯以外)做的努力都是於目共睹的。要知道老祖宗流傳的東西,可不是那麼輕易就能被取代的。聽了這麼多,不知道屏幕前的小夥伴們對這個日語詞彙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有沒有膽子大的小夥伴想去看一看呢?喜歡今天的神秘海域的話別忘了關注哦!本期內容到這裡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