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遊記// Day7 五百年老店的蕎麥麵、和果子&永觀堂夜楓

2021-02-17 Anny的旅行

2016年11月23日

在京都的第7天,是日本「勞動感謝節」。 我計劃避開人山人海的紅葉景點,悠閒地過一天。

睡到自然醒,看窗外,隔著玻璃似乎也能呼吸到清澈的空氣。遠處的東山清晰可見,地鐵九條站就在十字路口下。

糊裡糊塗地看了一個展——京都國立博物館

我是博物館迷,特別享受博物館裡的藝術之美。來到有千年歷史的京都,對它的博物館自是很嚮往。這天第一站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京都國立博物館"。

有些意外的是,博物館的兩棟大樓,「本館」是西式古典風格建築,另一棟「平成知新館」則是直線條簡潔的現代建築。兩棟建築都由日本著名的建築師設計。也許,這代表了京都現代的一面,用包容和革新來守護傳統。

售票人特別鄭重地說了一大堆,意思是舊館維修關閉中,新館舉辦特別展覽。英語聽個半懂的我,花了比日常價多一倍的錢買了特展門票。進得大廳,那看展覽的日本人數量之多,超出意料。紅葉季不應該去看楓葉嗎?京都人你們也如此熱愛博物館?!

排隊排隊,安安靜靜,跟著排隊。這是一個什麼特展?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是誰?特展將博物館三分之二的面積佔去,肯定是個大人物!孤陋寡聞的我,一頭霧水連忙百度。我當時的理解,他可能是日本的「孫中山」?為寫這篇遊記,我仔細查了一下。

原來,坂本龍馬是「近代日本改革的先覺者」,是享有幾項「第一」的日本人:第一個提出「日本國」概念;第一個帶新娘蜜月旅行;第一個穿靴子;第一個以萬國公法與外國公司打官司並且勝訴。

但是,坂本龍馬能夠備受推崇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幾項「第一」,而是因為他在日本從江戶時代向明治時代的歷史轉軌時,提出了著名的「船中八策」,對日本未來進行了全面設計,在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回答了「日本向何處去」的問題。

特別有意思的是,他生前並不知名,在被刺身亡幾十年後,坂本龍馬在日本突然名聞遐邇,受到各階層人士擁戴,被視為「平民英雄」、「日本近代商業始祖」、「民主先驅」、「尊王楷模」、「帝國海軍保護神」,等等,其受尊重程度甚至超越「明治維新三傑」。《朝日新聞》多年前就「日本1000年政治人物排行榜」進行民意調查,前四名依次是坂本龍馬、德川家康、織田信長、田中角榮。

坂本龍馬就是日本的神級英雄人物,受到日本人的狂熱崇拜。

稀裡糊塗看了一個展覽,沿著規定的路線,終於看到了精美絕倫的文物。一樓雕塑展廳的日本佛像精雕細刻,柔和細膩。我一向對美的物著迷,總看不夠,在雕塑廳流連了很久,只可惜,博物館禁止拍照!當我根據以往經驗「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允許拍照」,剛舉起相機拍了一張展廳時,就被制止了。

一碗蕎麥麵——御用蕎麥麵店「本家 尾張屋 」

離開這個保存京都文化精粹的地方,接近中午,我要去吃一碗「蕎麥麵」。

在京都吃與在北京吃真是大不相同。就像舒國治在《京都的門外漢》寫的:在京都吃飯,必須或專注於此,或專注於彼,今此店必須捨棄彼店,賣天婦羅的絕不賣壽司,並不能隨意地兼容並蓄地在一張飯桌上獲得。

為什麼我想吃蕎麥麵呢,因為日本的麵食中,在國內經常吃的拉麵和烏龍麵,都是從我大中華傳入日本的。而蕎麥麵,才是最有「日本純度」的麵食。蕎麥麵的出現是近幾百年的事情,對日本來說是相當新的食物。據說到了江戶時代初期,寺廟開始為香客們提供蕎麥麵。後來,僧人又將蕎麥麵帶入宮中,而一貫向宮中流行看齊的貴族和武士,一時間也對蕎麥麵趨之若鶩,隨後,蕎麥麵又逐漸在民間普及開來。

「本家 尾張屋 本店」創立於1465年。1465年沒什麼概念?那一年我國明朝第八代皇帝在位,這個店鋪傳承至今已有553年!  這家店被封為「御用蕎麥司」,專門為皇家御所蕎麥製品。「御用」這兩個字,代表了一流的品質。

不可避免的名店排隊。異於前兩天遊客眾多的名店,我觀察來這家店的大都是本地人。日本人排隊,那真是鴉雀無聲,一輛汽車開過的聲音都會感覺突兀。和媽媽默默地排,半小時不說話快憋死我了。咱媽一路還教育我來著:不要只顧攝影,擋了道路,影響了別人,不要丟我們中國人的臉。

店門上寫著:北海道新蕎麥入荷。「入荷」即「到貨」的意思。註明食材來源,這是第二次見了,前兩天吃的廣川鰻魚,門口張貼這鰻魚來自日本某地。在吃上面這麼有板有眼,也就日本人了。

踩著嘎吱嘎吱的木板,登上狹窄的樓梯後被引入二樓入座。

點了一份普通的蕎麥熱面1080日元(約64元),一份招牌「寶來」2160日元(約126元)。賣蕎麥麵的店鋪被視為「餐廳」等級,價位比拉麵要貴。

在日本蕎麥麵的傳統吃法,麵條煮熟後,以冷水洗掉黏液,放在竹器皿上。吃的時候,夾起一口量的蕎麥麵,沾放在稱為「蕎麥豬口」杯裡的醬汁吃。

我覺得這樣深秋寒冷的天,還是來碗熱蕎麥麵吧。若覺得清淡,可加芥末、山椒粉、七味粉。「七味唐辛子」,「唐辛子」即日語「辣椒」,是日本料理中一種以辣椒為主材料的調味料,是由辣椒和其他六種不同的香辛料配製的,我特別喜歡。

這道招牌的「寶來そば」,是店家十四代目(第十四代的老闆)研發出來的(目前已經傳到第十六代)。五層漆盒裝著蕎麥麵,八種配料,還有醬料和面高湯,喜歡重口味喜歡大米的我,竟然將這量巨大且清淡的蕎麥麵全部吃完了。

不起眼的蕎麥麵條,雖然是涼的,但有著恰到好處的軟硬度。先嘗嘗不加任何調味料的蕎麥麵條,有股清香。

店家看我們是用英語菜單點菜的遊客,貼心的給了一個說明,教我們吃蕎麥麵。

第一步,按照自己的喜愛任意搭配配料,配料有蔥、芝麻、雞蛋絲、香菇、炸蝦球、紅葉蘿蔔泥、海菜、木耳和芥末等。

第二步,淋上店家獨門醬汁。它雖然清淡卻超好吃,功勞就在這醬汁了,

第三步,喝高湯。

皇室御用和菓子店——虎屋菓寮

在旅行中為了美食專門拜訪某家店,感覺就像一種儀式,暫時忘掉那些瑣碎的日常,滿足自己內心的欲望。「虎屋菓寮」就是這樣一家店,我專程去拜訪。

對了,我們從蕎麥麵館出來後,步行向北,又去了一次京都御苑,在南部轉悠看大銀杏。從南向北穿過京都御苑,距離虎屋菓寮所在的一條就不遠了。

又是一家擁有500年歷史的老店,「虎屋菓寮」原為「禁裡」的皇室專用御用菓子,現任店主是第17代傳人,在明治期間日本遷都東京後不再執行僅限皇室御用、不得外傳民間的規定,目前在日本擁有三家工坊和約80家商店,以及一家巴黎精品店。

連續幾日拜訪的老店都設在上百年的面積狹小的老房子裡,「虎屋菓寮」則顯得與眾不同了。它由日本著名設計師設計,雖然還是傳統的日式風格,但空間高挑很有現代設計感,室外庭院雅致開闊。

和果子,在它的故鄉京都也被稱作「京果子」,一種日式甜點心,  主要原料包括:米、麵粉、紅豆、砂糖、葛粉,並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特殊食材。

很難不被和果子的美貌吸引,它們就像藝術品樣被展示在櫥窗裡。下圖拍自路邊一家不知道名字的和果子店鋪。

這是虎屋菓寮官網的圖片(為什麼我就忘記拍了呢?)

寒紅梅、木の花、 月ヶ瀬 、下田の春和果子還都有很美的名,光看就覺得風雅浪漫得不行。甜品控的我真是感覺選擇困難症要爆發了。最後,點了季節限定的照紅葉羊羹+抹茶1188日元(約70元),季節供應的三盆糖蜜1404日元(約82元),價格可真不便宜。

羊羹是虎屋菓寮最有名的果子,非常非常非常甜!很像口感偏硬的豌豆黃。

舒國治先生在《門外漢的京都》書中:「我人在京都,見到果子,不免這嘗一塊、那嘗一塊,頓感口中甜不可耐,幾乎要責備於它了。」男人是不那麼喜歡甜品的。可他怎麼沒寫抹茶呢?拿竹籤去切割一小塊放入口中,甜到膩的時候,來一口苦苦的抹茶,嘴裡餘下的甜味頓時回味無窮啊。茶與和果子相互融合,才是打開和果子的正確方式,而虎屋菓寮的抹茶是我在京都嘗到的最棒的抹茶。


虎屋菓寮也是要排隊的。看到籤名的表格上,除了我的英語籤名外,清一色的日語 。這家店在日本人心目中是正宗和果子的代名詞。排隊不會太枯燥,旁邊有一個廳展出虎屋的藝術藏品,另外一條通和烏丸通交叉路口設有商店,可以買到果子做伴手禮。

京都老店的"老"

京都橫平豎直棋盤似的街道,會讓人誤以為這就是一千年前「平安京」仿長安的格局。

木格子架構的町屋散布在京都迂迴而狹窄的巷弄內,質樸的外表給人以好幾百年歷史的錯覺。而實際上1864年禁門之變戰鬥中,大炮被投入使用,京都市區的戰火燒毀了約3萬戶民宅,算下來,京都的町屋老的也就150年歷史。

可我仍然感覺到它充滿了「古意的美」。城市的格局,街上的房子不斷地變化,而京都人對文化和傳統的執意保留,讓這個城市不愧「古都」之稱,也讓我們這樣的遊客真切地感受到京都的古典美。

這天到訪的兩家店均是500年歷史,而在京都,100年以上的店鋪有500家,1000年以上的店鋪有6家,雖然不知道數字是否準確,但確有一家叫做「一文字和助」的店鋪,創店至今已有1018年歷史。1000年的老店,只賣烤麻薯,25代傳承,多麼不可思議。

上個月我回了一趟老家重慶,去了一個叫做「下浩」的老街,面臨著拆遷。當你去過京都這樣唯美古典的城市之後,再面對家鄉老街的拆遷,真是感慨萬分,我們自家遺失了,別人卻將文化保存完好。哎!

我剪輯了一段視頻,插入這個遊記,用對重慶老街的感懷,來感嘆京都人對傳統和古老的守護。

迷人的京都街巷

都說京都人傲慢,可我讀壽嶽章子的《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津津樂道的是自家周邊的掃帚店、榻榻米行、鞋店、和服店、藥鋪子,記述家人和這些店主的幾十年交情,那種溫暖特別打動人。

於是,走在京都的街頭,我總是忍不住鑽進尋常人家居住的小街小巷,你看那電線滿天扯,可任何角落都一塵不染,那美也是目不暇接,不遜於古寺紅葉帶來的享受。

別致的夜楓——紅葉的永觀堂

「紅葉的永觀堂」美名遠播,境內有3000棵楓樹,在紅葉名所聚集的京都,也是可以數一數二的。

離開虎屋菓寮,我們搭地鐵到蹴上站後,還需步行十幾分鐘,路過南禪寺後抵達禪林寺(永觀堂)。排隊的人之壯觀,一時沒找到隊伍的尾巴在哪裡。此時距離夜間開放時間還有10分鐘。一個舉牌子的工作人員引導我找到了隊尾,一問,可能要排隊1.5-2小時才能買到票入場。

這可真是炙手可熱的紅葉名所啊。當即決定先附近找找餐館,晚飯後再來。南禪寺這個區域,餐廳特別少,巧的是路過了八千代,一家口碑不錯的高級日式旅館,在這裡和一個北京旅行的女生搭桌,又吃了一頓豆腐料理。

晚上19:40再回到永觀堂大門,排隊僅僅十幾人。

永觀堂的楓葉,不負盛名,在燈光下,特別刺激視覺神經。只可惜,人多不允許帶三腳架,夜間拍出來的楓比實際所見遜色了許多。

這就是最著名的放生池夜景。

古建築在燈光紅葉映襯下,古樸莊重更多大氣。

密集的楓樹煞是好看,但我最喜歡的是一樹紅楓探出牆頭,別有情趣的楓景。

這篇遊記涉及一些實用信息,我都在前面的攻略中有詳細介紹:

——Day7 行程:

2016年11月23日

10:12—10:35  櫻花臺酒店至京都國立博物館,搭京都Bus,用IC卡。

10:35—12:00  參觀京都國立博物館

12:00—13:00 京都國立博物館博物館至「本家尾張屋本店」 ,搭京阪電車本線轉京都地鐵東西線,京阪電車用IC卡,買京都地鐵一日券

13:00—14:10  午餐,蕎麥麵,本家尾張屋本店

14:10—15:20 京都御苑南半部賞銀杏

15:20—16:45 和果子店虎屋菓寮

16:45—17:20  虎屋菓寮至永觀堂,搭京都地鐵,用地鐵一日券

17:20—19:25  晚餐 八千代豆腐料

19:37—20:57  永觀堂賞夜楓

20:57—21:35   回酒店,用京都地鐵一日券

—— 本家尾張屋本店、虎屋菓寮兩家店鋪的相關信息,你可以查這篇:《攻略//Anny的京都美食攻略和京都紅葉季自由行其他準備事項 》有餐廳信息,網站,菜單,消費金額,我的評價等。

——永觀堂的紅葉景點攻略,你可以查這篇:《京都紅葉季自由行攻略// 關於紅葉景點的分區(上)》 

      永觀堂的楓葉什麼時候紅,你可以查我寫的這篇:《京都紅葉季自由行攻略// 什麼時候紅?關於出發時間和行程設計》,永觀堂的紅葉紅得早,見頃持續時間長。一般11月15號左右見頃,可持續到11月下旬。

——永觀堂的一些tips:

(1)極樂橋上是拍攝放生池一帶紅葉的最佳位置,由於人太多,極樂橋有工作人員維持秩序,禁止停留拍照。你只要等到8點半之後遊客少了,就可以在這裡自由拍攝了。

(2)如果你想了解詳細的路線,可以參考這篇帖子(需翻牆)http://change84.pixnet.net/blog/post/40632388  

(3) 建議晚去,免去排隊之苦。八點之後遊客就慢慢離開,八點半之後遊客散去一大半。

(4)不能帶三腳架,拍美麗的夜楓,需要好相機。

—— 在京都怎樣搭bus、地鐵、京阪電車等市內交通攻略,你可以查我寫的這篇:《攻略//京都自由行的交通心得(下)——京都市內交通工具搭乘經驗 》   有我的經驗總結。怎樣用Icoca卡,你可以查:《攻略//京都自由行的交通心得(上)——務必掌握:京都交通基礎常識》

相關焦點

  • 永觀堂和梅小路公園,是日本京都夜晚賞楓的好去處
    導語:永觀堂和梅小路公園,是日本京都夜晚賞楓的好去處。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一位多年的朋友給我介紹,永觀堂和梅小路公園,是京都夜晚賞楓的最好去處,我幾次到京都賞楓,就算已經到過永觀堂,但還是又安排了永觀堂的行程,因為這次考慮到老人和孩子的體力問題,就只安排了近處夜晚賞楓的幾個景點,當然就聽朋友的介紹,永觀堂和梅小路公園就成為了首選之地。
  • 菊的日本遊記(7)春風沉醉京都抹茶和果子
    抹茶必須用石磨碾碎,用各類機器碾碎的細度不如石磨的效果,此外石磨奇特的溫度 是抹茶的最後一道提香工序,經過石磨碾磨的抹茶,帶有海苔和粽葉的香味。若用其他方法粉碎的粉末狀綠茶,被稱為綠茶粉,香氣和價格都與抹茶相差甚遠。 京都宇治是日本抹茶最有名的產地,有幾家名氣頗大的百年老店,都路裡茶寮和中村滕吉在京都都有分店,這次到京都專程去了,抹茶香氣果真不同凡響。
  • 秋日紅葉 | 京都7日賞楓遊記(超多圖)
    全程用iPhone手機拍了很多渣照片,今天寫個推送和大家分享一些。這是我第17次去日本、第2次去京都。可以確定的是,以後有機會還想紅葉季的時候再去京都。因為真!的!很!美!3、在京都的寺廟看紅葉,因為要不停地脫鞋穿鞋,因此儘可能穿不需要繫鞋帶的鞋。否則太累了。4、京都有一千多座寺廟,我想一般人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全部都去看看。不是說有些寺廟不漂亮,而是說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去那些更漂亮的寺廟,就可以了。有些寺廟,如果時間有限,舍掉也無妨。
  • 景點|遍地都是楓葉名所的京都,我們為你挑出了夜楓的好去處
    清水寺始建於778年,早於京都建都,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寺院,也是京都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基本要早上七點過來才能夠避開人群。寺廟位於京都市內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以來,曾數次被燒毀,現在的建築物幾乎均為江戶時代初期(1631年~1633年),由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重建而成。1994年,清水寺作為「古都京都文化遺產」之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京都紅葉季自由行攻略// 關於紅葉景點的分區(1)——Anny和媽媽的2016京都奈良行2
    更多圖片參考以下網頁和遊記:【京都】如夢似幻的高臺寺夜楓: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96a6e0102v8qs.html*** 行程安排建議: 推薦景點:永觀堂、南禪寺(天授庵)、銀閣寺、真如堂。熱愛攝影的,可以選小眾的幾個景點。永觀堂白天夜楓都非常美麗,紅葉的規模和品質均非常出眾,我最終選定夜楓。永觀堂夜楓的品質大大超過清水寺的。但是這裡的人潮著實嚇著我們了。
  • 說走就走的奈良和進不去的永觀堂
    因為我們需要第二天一早回到機場坐JR去 京都 ,便問了一下怎麼去,原來,酒店去機場很方便,有直接到航站樓的班車,而且只需要15分鐘,省去了我們近半個小時的時間。果斷訂了第二天7點45的班車(請記住這個時間),便回房休息了。
  • 徐州美食大V的京都紅葉之旅!外加兩頓米其林三星、500年蕎麥麵店……
    本文側重京都部分,作者的其他日本遊記請點擊以下連結▼▼▼《櫻花季親子之旅:徐州超級吃貨帶著閨女吃遍東京!玩轉迪士尼!》《徐州美食大V的衝繩親子遊,7天22頓美食,每一頓都有貼心的親子餐!》 行 :1、飛大阪的機票應該是打折頻次最高的了,春秋樂桃一類的廉航就不多說了,可以重點關注全日空,日航和南航的機票,有時候打折甚至比廉航還划算。
  • 旅行 | 邂逅令和年的京都紅葉狩
    我在東京看過剛剛開放的櫻花、在北海道感受過皚皚白雪的寒冷,這一次終於可以去京都邂逅令和年的第一場楓葉,我想下一次,就是去看花火大會了吧。身邊的朋友們都很愛日本,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關係,我和三個閨蜜有個微信群,一直都叫「小東京」,相識20多年的情誼現在就沉浸在這個小小的微信群裡,聊著家常。
  • 紅葉滿京都
    2、夜楓:不少寺院都有賞夜楓的活動,一般是白日的開放結束後,會清散遊客(也有不清場的比如高臺寺),清場後再另開夜場,不能一票通用。永觀堂、清水寺、高臺寺、青蓮院、醍醐寺和嵐山的夜楓都非常有名,後面兩者路線稍遠。
  • 京都遊記// Day9 打卡京都名片 ——清水寺的夜與晨、三年坂二年坂、錦市場、光明院
    越鄰近清水寺,商業氣息越濃,密布著售賣清水燒、京扇子、和果子以及各種手信的店家,人流漸漸擁擠,熱熱鬧鬧。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論歷史比遷都平安京還早。清水寺曾數次被燒毀,現今的建築幾乎為江戶時代初期,由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康依原有建築樣式重建而成,距今約400年歷史。1994年,清水寺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一期一會,一口氣逛遍日本京都的百年老店!
    建築物比老舊、店鋪比誰創業的早,因此在京都掛著百年老店招牌是件平常的事。帶著歲月和故事的老店,值得旅人一一探訪! 1|出町ふたば京都超人氣排隊點心!百年傳統和果子店出町ふたば,豆餅是招牌,Q彈麻糬加滿滿紅豆餡,還帶淡淡鹹味,甜鹹恰到好處。除豆餅外,其他如結婚、成人禮等重要日子,都能找到相對應慶賀和果子。每日新鮮現做,數量有限~
  • 京都紅葉七宗「最」
    具有1100年以上歷史的淨土宗禪林寺,供奉主尊阿彌陀佛。在京都有著「紅葉的永觀堂」之稱,可以說是我心目中的京都紅葉No.1。如果沒有去永觀堂看過一次紅葉,是沒有辦法真正領略到京都之美的。永觀堂和東福寺可以說是京都紅葉的絕代雙驕。一踏進東福寺的大門就被震驚了,維持秩序的保安不斷的驅趕著遊客快速地從臥雲橋上通過,不許停留拍照。
  • 圖說八道之於京都,有一種回憶叫做「永觀堂的一年四季」!
    永觀堂位於京都市中心,是日本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本山,建於平時代初期。永觀堂裡有一尊罕見的「回首阿彌陀佛」,被譽為「京都六大阿彌陀佛」之一。
  • 清水的舞臺,欣賞夜櫻與夜楓的絕佳地點——清水寺
    去了兩次,清晨和夜晚。清水寺建在東山三十六峰之「音羽山」上。去清水寺,得爬坡。清水寺周邊有五條坂、二連坂、三連坂、清水坂等。「坂」就是日語裡的「斜坡」。越鄰近清水寺,商業氣息越濃,密布著售賣清水燒、京扇子、和果子以及各種手信的店家,人流漸漸擁擠,熱熱鬧鬧。無論是奈良還是京都,建築、佛教、書畫、文學、飲食...... 都深受大唐的影響。
  • 京都五花街藝舞妓體驗和果子製作
    藝妓和舞妓需要通過學習京都傳統文化,加強自身的修養。(網站截圖)中國網1月28日訊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月27日,90餘位京都五花街的藝妓、舞妓以觀光的形式學習京都傳統文化,親身體驗和果子的製作過程。由於平日裡忙於宴會表演,藝妓與舞妓們需要多學才藝加強自身修養,為此京都傳統技藝振興財團自2007年起每年定期舉辦相關活動。
  • 京都賞楓地圖出爐!15大小眾紅葉景點全攻略,再不出發就晚了!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 伊蓮137古韻、脫俗、空靈,這一系列唯美的詞彙,構成了京都這座讓人心都得以沉澱的城市,燦燦火紅籠罩下,整個京都煥發了別樣的光彩。現在京都區域的劃分仍然以「洛」字開頭按方位分為「洛西、洛中、洛北、洛東和洛南」,可以按照這幾個區域安排你的賞楓行程~
  • 攻略//Anny的京都美食攻略和京都紅葉季自由行其他準備事項
    生果子主要用白糖和豆蓉製作而成,造型精緻美麗,色澤鮮豔,一般配合抹茶食用,甜度比較高;半生果子和乾果子含水分更少,甜度適中,能夠較為長久得保存,銅鑼燒、日式饅頭、仙貝等等都很適合作為手信選購回國。作為和食的一個分枝,和果子將日本茶道文化和糕餅技藝巧妙結合,表達了一種別致的和式情結。提到和果子就不得不提京都——這座孕育著最深的日式情懷和果子的故鄉。
  • 本家尾張屋美食創業550年,在京都品嘗歷史悠久老字號蕎麥麵
    在京都的街道上,介紹了長久以來受人喜愛的蕎麥麵和使用蕎麥粉製作的點心。品嘗到了只有在這裡才能品嘗到的老店的味道!從京都市營地鐵·烏丸御池站步行約5分鐘。「本家尾張屋(以下簡稱尾張屋)」距離二條城和京都御所也很近。創立於寬政5年(1465年)。應仁之亂開始後,應仁元(1467)年2年前,在京都也是屈指可數的老字號。
  • 遊走於京都的傳統風情裡 遊記
    木質高臺下滿山谷的樹木,春天櫻花漫漫,夏日綠茵遮天,秋天楓葉似火,冬日白雪皚皚,因此連四季的開放時間都不一樣,春秋季能夠在晚間來賞夜櫻和夜楓。京都小店都關的挺早的,基本日落而息,華燈初上,已是紛紛落門走人,因此逛店的要趕早,吃飯和拍照都不急,沿著二年坂往下,小巷子裡都是精緻的日料店。
  • 傳承約550年!快來嘗嘗不斷進化的京都老字號的蕎麥麵吧
    應仁之亂開始的應仁元(1467)年的2年前,在京都首屈一指的老店鋪。本來是在尾張國(owarinokuni※現在的愛知附近)經營的ㄧ家點心店,依據古代文獻記載是因「被皇族所邀請」而搬到京都。在那之後大約過了550年,ㄧ直都以京都作為據點守護著老店鋪的味道。可以感覺到歲月痕跡的店鋪外觀▲光從外觀就可以感受到店鋪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