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性寒且高膽固醇勿多食 一次吃一對最合適

2020-12-23 東方網

  晨報記者 徐妍斐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人們大量「消費」大閘蟹的季節。中國有著古老的食蟹傳統,雖然美味,但如果沒有吃「對」,還是會有食品安全乃至健康風險。因此,吃大閘蟹需要更講究一點,有安全,才有美味。

  本周,上海水產研究所水產專家陸錦天介紹,一頓能吃多少大閘蟹依據個人體質而定,但一般不建議食用過多。大閘蟹性寒且高膽固醇,對於脾胃虛寒、胃病、「三高」或者過敏體質的人群來說,應謹慎食用。

  蒸熟煮透要徹底

  吃蟹要記得蒸熟煮透,勿食用生蟹。這是因為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類細菌和排洩物,只有徹底加熱,才能殺死這些細菌。對於一般3兩母蟹、4兩公蟹來說,水開了後應該再煮12分鐘,如果是蒸蟹,那需要15分鐘。蟹的大小不同,需要的蒸煮時間長短也不同。

  吃大閘蟹切記要吃活蟹,因為蟹死後體內的細菌毒素會迅速繁殖並擴散到蟹肉中,讓食用者出現身體不適。活蟹的外殼呈青黑色,臍部飽滿,蟹會吐泡泡,蟹眼會動;死蟹不會動,外殼呈黃色,蟹腳軟。對於精神不濟、垂死的蟹,則要分情況來看,打開蟹看其中的肝胰臟狀況,如果蟹殼內較空,肝胰臟也就是俗話說的「黃」已經發黑,那這隻蟹就不宜再吃了。

  大閘蟹性寒,且蟹黃脂肪膽固醇含量偏高,雖然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已經取消了膽固醇的每日限量,但一餐大閘蟹勿食用太多。「食用大閘蟹數量的多少根據個人體質有所不同,雖然有些人吃上五六個大閘蟹也沒事,但通常不建議吃那麼多。一般人一餐食用一對蟹,一公一母,公四兩、母三兩是比較合適的。」

  對於脾胃虛寒、胃病、「三高」人群來說,建議少吃或不吃大閘蟹。過敏體質的人謹慎食用大閘蟹。

  四個部位需去除

  大閘蟹有四個部位不宜食用,分別是蟹心、蟹腮、蟹胃、蟹腸。

  蟹心,也叫蟹六角板,寒性最重。它呈白色六角形,藏在蟹腹中間黃膏最厚的地方。掀開蟹殼,將兩瓣蟹掰開,可以在黃膏與黑色膜衣之間尋找這片「白色六角形」,務必丟棄不要食用。

  蟹腮則是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是蟹的呼吸器官,用來過濾水質的。因此蟹腮的清潔程度受養殖環境的影響很大。但即使是乾淨的養殖水質,蟹腮也沒有營養,建議去除。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要去除。

  蟹腸很容易分辨,掰開蟹身之後,看到蟹黃、蟹肉處有一根黑色的東西就是蟹腸,裡面有蟹的排洩物,也應去掉。

  蟹胃不能吃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識。通常掰開蟹殼,蟹殼裡多蟹黃,而埋在蟹黃堆裡的那個三角包就是蟹胃,裡面常有泥沙等不乾淨的東西,應摘出來扔掉。

  勿與啤酒共食用

  眾所周知,姜醋是吃大閘蟹的好伴侶。姜屬於熱性,有辛辣味,可以祛寒溫胃,姜中的薑汁還有殺菌、去腥和解毒的作用。

  其實,溫酒和大閘蟹也是比較好的搭配。古語中有「把酒持螯」的說法,就是指大閘蟹和酒一起食用。很多人在吃大閘蟹的時候,都喜歡溫一點酒喝,由於酒有熱性,這樣就可以中和大閘蟹的寒性。但是,並非所有酒都適合配大閘蟹,這對酒的品種有要求。

  一般認為,黃酒比較適合配大閘蟹,因為大閘蟹性寒,吃多易傷脾胃,而黃酒較溫和,具有活血暖胃功效,可抵消大閘蟹的寒性。此外,葡萄酒也是不錯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吃大閘蟹勿配啤酒。大閘蟹和啤酒都屬於高嘌呤的食物,同食會使人尿酸升高,易患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無法解大閘蟹的寒性。

  需要注意的是,大閘蟹不宜與柿子、柚子、橘子等許多寒性、酸性的水果同食。以柿子為例,雖然少量兩者同食未必會引起身體不適,但柿子和蟹同為寒性,且柿子中的鞣酸和蟹肉中的蛋白相遇會凝固為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如果同時大量食用這兩類食物,就可能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現象。

  此外,大閘蟹也不宜與冰水、冰激凌、冰可樂等寒涼之物同食。

  「腥香味」顯「蟹味」

  一般認為,國慶到元旦的這段日子最適合吃大閘蟹。大閘蟹品鑑講究肥、鮮、腥、香、甜五個字。

  肥,是指肥滿度,厚蓋凸背,打開蟹殼裡面膏肓蟹肉滿滿當當的就是好蟹,分量重,但不一定追求個頭大。大閘蟹的香味自不用說,蟹味的「鮮」主要來自於游離胺基酸,「甜」則是甘氨酸和丙氨酸。

  至於「腥」,可能有人要問:腥不是缺點麼?陸錦天介紹,這裡的腥指腥香味。天然的水產,肯定會帶些腥味,大閘蟹有腥香味才有「蟹味」。當然,如果大閘蟹出現腥臭味,那可能就是蟹體內有不正常的微生物細菌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蟹。大閘蟹的優劣很依賴其養殖環境,汙染物是否超標主要跟蟹類的生長環境有關。因此,關注產地的水質和土壤,建議從正規途徑購買大閘蟹。

相關焦點

  • 大閘蟹是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嗎? 一次可以吃幾隻?最佳品蟹季...
    大閘蟹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嗎? 一次可以吃幾隻呢? 新華醫院臨床營養科談韜指出, 大閘蟹的營養價值可以用「低脂、低能量、高膽固醇、高優質蛋白和維生素」來概括。
  • 大閘蟹性寒,女性最好不要吃?
    正值吃大閘蟹的時節,網上有說法稱:大閘蟹性寒,不能多吃,女生尤其是孕婦最好不要吃。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闢謠者:阮光鋒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大閘蟹,中文叫"中華絨螯蟹",除了大閘蟹,河蟹、毛蟹也是常見的俗名。由於大閘蟹生活在水裡,而成熟到適宜吃的季節一般都是十月、十一月左右,所以,一直都有說法稱,大閘蟹是寒性的,女生尤其孕婦不能吃。
  • 史上最全吃蟹須知,大閘蟹這四個部位絕對不能吃!
    4、刷完大腿,在用牙刷蟹蓋兩側及兩隻蟹鉗,特別是蟹鉗一定要多刷幾下,因為蟹鉗上多毛,容易藏汙納垢。 5、接著,就是最有難度的一步了。左手拇指、食指和無名指三指並用,抓住螃蟹的一對蟹鉗後翻轉,右手拇指和食指將蟹臍翻開,將贓物擠出。
  • 鮮活的大閘蟹,怎麼保存,才新鮮
    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對皮膚的角化有幫助,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螃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螃蟹富含蛋白質,有高膽固醇、高嘌呤,痛風患者食用時應自我節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
  • 一靚女食大閘蟹,差點把命給吃沒了...
    大閘蟹要放在冰箱貯存,烹飪時注意蟹如果不能動,最好不要再吃,會引起肚痛。大閘蟹最好現蒸現吃,不能隔餐吃,更不能隔夜吃。二、不能少了姜和醋!姜和醋有一定的殺菌解毒作用,可以進一步抵抗蟹身所攜帶的多種病菌,保證胃腸道的安全。
  • 吃大閘蟹,注意這些
    ● 看雄雌:十月前,吃母蟹,蟹黃多;十月後,吃公蟹,膏較多;雌蟹殼凸黃滿,肉質細嫩;雄蟹膏脂厚膩,肉豐味美。 二、怎樣吃蟹最合適? ● 食量:一次2隻以內 成年人每次的食用量保持在2隻以內,孩子適當減量更為合適。
  • 男子吃大閘蟹突發腎衰竭 這些吃蟹禁忌得清楚
    醫生接診後發現,李先生的尿酸非常高,肌酐明顯增高好幾倍,已經發展成為腎衰竭。吃蟹的這些禁忌你知道嗎?每頓別超過三隻螃蟹北京華信醫院營養科主任王玉梅表示,蟹黃裡的膽固醇含量較高,每100克蟹黃含460毫克膽固醇,而人體一天的膽固醇攝入量不能大於300毫克,有血脂高、有冠心病的人尤其要少吃。
  • 謝謝有你|感謝您和我們一起了解什麼是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
    吃蟹絕配:巧家紅糖煮姜水吃完螃蟹喝生薑紅糖水能緩解胃部不適、促進消化、驅寒暖胃這是因為螃蟹性寒,脾胃虛寒的人吃後可能引發胃痛、腹瀉等而紅糖性溫,二者互補3.胃、腸、鰓、心勿吃大閘蟹的胃俗稱「蟹和尚」為三角形囊狀物在頭胸部前端;大閘蟹的腸子為一條黑色條狀物,裝著消化食物和糞便;大閘蟹的鰓位於頭胸部兩側俗稱「蟹胰」,上面常有汙物和寄生蟲;蟹心是寒性最重的器官,吃了傷身,其位於胸部中央,為一六角形包囊。
  • 二兩大閘蟹相當於半斤肥肉 三高人群忌多吃
    二兩大閘蟹相當於半斤肥肉 三高人群忌多吃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10-15     「西風起,蟹腳癢,金秋正好吃蟹黃」。眼下正是吃大閘蟹的好時節,白皙的蟹肉,油油的蟹黃,讓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 錯過等一年 | 12月的陽澄湖大閘蟹,蟹膏濃鬱無比,且吃且珍惜!
    大閘蟹有四不吃,即蟹鰓、蟹胃、蟹腸、蟹心不能吃,因為這些「性寒」。但是拋開中醫上的解釋,蟹腮、蟹胃、蟹腸這些呼吸消化器官也最好不要吃,因為容易積累重金屬和汙染物。如果不巧,養死了,那就建議不要吃了,因為大閘蟹屬於高蛋白質且含水量高的食材,死亡後會極快的腐爛變質,除了發臭口感不好外,非常容易吃壞肚子。
  • 細數秋季吃大閘蟹的好處
    秋季是陽澄湖大閘蟹上市的季節,成熟的大閘蟹肉質細嫩且黃紅膏膩,味道鮮美而又營養豐富。大閘蟹的營養價值陽澄湖大閘蟹的蟹肉潔白,清香爽口,其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脂肪和糖類物質的含量卻非常少,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食物。
  • 大閘蟹如何挑選?如何保存不易死?死蟹能否吃?怎麼做最好吃?
    那麼要想吃大閘蟹,首先要到市場上挑選大閘蟹,如何分辨雌雄和挑選鮮活的大閘蟹?如何保存不易死?死蟹到底能不能吃?大閘蟹怎麼做最好吃?大閘蟹味道雖然鮮美,但也有人不適宜吃,飲食禁忌是什麼?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一一介紹。
  • 螃蟹有益但脂肪含量較高,吃大閘蟹的這五大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家最喜歡吃的部位蟹黃和蟹膏,其營養成分相似,主要含脂肪和膽固醇,脂肪的含量較高,可以達到15%及以上。這也正是蟹膏和蟹黃吃起來很香的原因之一。此外,每100克蟹黃中的膽固醇含量可能高達400毫克,蟹膏的情況也差不多。不過也不必過分擔心,一是一年之中吃大閘蟹的時間有限,不過量食用就好;二是這些脂肪中有不少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 大閘蟹如何挑選?如何保存不易死?怎麼做最好吃?哪些人不能吃?
    導語:又到一年一度吃大閘蟹的季節,金秋十月稻花香,此時的大閘蟹肉質細嫩,蟹黃蟹膏豐滿厚實,讓無數吃貨為之著迷,無論大閘蟹的價格多麼昂貴,也阻擋不了人們吃大閘蟹的熱情。那麼要想吃大閘蟹,首先要到市場上挑選大閘蟹,如何分辨雌雄和挑選鮮活的大閘蟹?如何保存不易死?死蟹到底能不能吃?
  • 清蒸大閘蟹,簡單幾個步驟,蒸好的螃蟹肉質細嫩且不腥
    清蒸大閘蟹秋風起,蟹腳肥,秋季是吃蟹的黃金季節。清蒸的原汁原味,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大閘蟹的清鮮美味和營養。原料:大閘蟹、姜、蒜、生抽、冰糖、醋。做法步驟:第1步、將大閘蟹放水中吐淨髒東西,用牙刷刷乾淨螃蟹身上的泥沙,剪去指環標記,捆綁大閘蟹的繩子不用解開。第2步、鍋中放入水,加切好的薑片和黃酒,大火燒開後將大閘蟹肚子朝上放入蒸鍋中,蟹上放一些薑絲。
  • 一年一度吃大閘蟹的日子將至,蟹傳奇吃法全攻略奉上!
    下邊我也奉上一篇大閘蟹吃法攻略大全,讓你無法浪費每一滴蟹膏蟹黃!怎樣優雅的幹掉一隻大閘蟹大閘蟹是寒性,因此吃螃蟹的順序十分講究。剪下來蟹腳、蟹鉗後,再打開大閘蟹蓋,享受大閘蟹膏或黃,再吃大閘蟹肉,一點也不浪費,且那樣就不會跑掉熱氣。
  • 大閘蟹雖美味,這些蟹不能吃,這幾類人要少吃
    隨著大閘蟹的地位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大閘蟹成了餐桌上常見的美味。其公蟹膏體晶瑩肥美,母蟹鮮香細膩,吃上一口便讓人讚不絕口,但是我們也要警惕,吃大閘蟹也是有講究的。三、不要貪嘴多食大閘蟹很鮮美,有些人往往控制不住會暴食暴飲,但大閘蟹恰恰是不能多吃的食物,它含有很高的嘌呤,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且苷酸也很高,像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吃多了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尤其像啤酒和螃蟹一起吃就容易將尿酸升高,從而導致疾病加重。所以我們建議一頓最多吃兩隻為宜。
  • 大閘蟹再好吃,6類人都不能吃,養生虎教你怎麼安全健康地吃
    千百年來,我們不但暢享著螃蟹提供的美味,在養生方面對螃蟹也有非常多的研究。吃大閘蟹有什麼好處?大閘蟹營養豐富,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約含有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鈣126克,鐵2.8毫克,比公認營養價值高的動物類食品如牛肉、魚肉高出好幾倍。中醫認為,螃蟹性寒,味鹹,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養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溼退黃的養生功效。
  • 蟹太太|大閘蟹文化源起
    古人有「一腹金相玉質,兩螯明月秋江」詩句,表達了對螃蟹的喜愛;也有「未識陽澄愧對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的詩句,體現了食蟹在秋天是不可或缺的事。早在戰國時代的《逸周書》裡就有「且甌文蜃,其人玄貝,海陽大蟹」的記載,說明至少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經將螃蟹作為餐桌上的至鮮美味了。
  • 月餅肥魚大閘蟹:中秋節你需要消耗掉多少卡路裡?
    那麼,無論你吃了月餅還是魚蝦、大閘蟹,吃下多少,相當於多少卡路裡?動享小編告訴你答案。這裡的鮮魚,指的是各種淡水魚。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除非你住在海濱漁場,否則幾乎不可能吃到鮮活的海魚。無論哪一類淡水鮮魚,中秋前後都是身體最肥、體脂率最高的時候。魚類多會在秋天大量積累體內脂肪,以應對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