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RE3延申的美國東西大鐵路歷史

2021-02-15 蜜雪英語

每次講到這篇課文都會想到公路和鐵路修建對世界的重大改變。一起讀小標題的那句話--- A new road that connects the Pacific with the Atlantic could bring riches--- and environmental ruins. 一道貫穿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公路, 改變了命運。

課文講的是南美洲的這條著名的公路, 並稱為Transoceanic Highway ,也就是跨洲際公路。

無論一個地區還是一個城市想要發展,首先要做的是改善交通基礎設施,通過馳騁路上,人們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獲得發展的機會。

RE這個單元,講的主題是偉大的工業奇蹟。今天我還會來給大家講講,被英國BBC評為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美國太平洋鐵路歷史。

Transcontinental 這個詞的出現, 我會馬上想到----著名的美國跨洲鐵路的修建歷史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歷史的華麗與真實----南北戰爭

繼續接著,從南北戰爭結束後的美國說起。

南方的反動派舊勢力心理依然不服,產生了很多黨派和秘密組織,在那些黑社會性質的秘密組織裡,以3K黨最為出名,宗旨就是白人至上。

林肯總統被刺殺後, 直接上任的就是副總統安德魯·詹森。詹森在位最大功勞就是收購了阿拉斯加,給美國人留下的一筆巨大的財富。

接替詹森的新總統就是南北戰爭的北方功臣格蘭特將軍。

鐵腕總統格蘭特宣布取締3K黨,當時的美國政黨社會環境混亂,圍繞奴隸制和黑人的種種鬥爭不斷。 

南北戰爭之後,美國的另一個巨大變化就是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

中國人現在經常說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這其實是一條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那麼,美國人是如何開始修路的?

美國鐵路史話華工在美國修建鐵路的滄桑英雄史

中國的河流是東西走向的,南北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中國古代叫楊廣的隋煬帝開發南北大運河,這專門在RE3 UNIT8A 中以一篇文章介紹了京杭大運河。 

美國河流大部分都是南北走向的。到了19世紀中,廣闊的西部急需開發,從東部到西部,陸地上的交通幾乎就是零。

這時在美國開發的地區只是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那一部分,從密西西比河以西三分之二的美國大地,還屬於原始的蠻荒地區,主要是由印地安人,墨西哥人,美國的獵人,還有勇敢的礦工和不怕死的農人所組成。

當然, 東部的美國人也從沒放棄過努力,堅信美國被賦予了「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相信有一天能夠徵服、並且把文明傳播到西部的大片土地。這就是當時修建鐵路、開拓西部的歷史大背景。

他們現在考慮的是另一項大工程,修建特長鐵路。

186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籤署了《太平洋鐵路法案》The Pacific Railroad Act,這個法案確定要建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並且由兩家鐵路公司來負責實施。 

即位於舊金山的中太平洋鐵路公司(Central Pacific Railroad),另一家是位於美國東部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

美國最初的設想是,這段3000多公裡的鐵路至少需要14年,也就是大概在1877年左右才會完工,兩家鐵路公司的會合地點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內達華州的交界處-2500多公裡都是聯合鐵路的任務。

這基於一個事實,東邊的地形大部分是平原,鋪鐵軌很容易,西邊的地形實在是太惡劣了,一路上都是崇山峻岭,大漠深壑,險峻至幾乎不可能的內華達山脈Serra Nevada, 中央鐵路的任務那是相當艱巨。

中央鐵路公司,是一家私人公司。它的創始人有四個,號稱四巨頭。

泰德•猶大Theodore Judah 在1861年創立了中太平洋鐵路公司, 一心一意要建設橫貫美國的鐵路, 當時人認為他是一個瘋子, 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當時普遍的想法是,修建鐵路必須通過縱跨加州並綿延至內華達州的內華達山脈(Serra Nevada),而這根本不可能達到。

猶大先生這個「瘋子」不畏艱難,獨自一個人跑到高山上做各種路線測試。他也不斷地到處找適合的投資人。

他終於找到了四位投資人,第一位是利蘭•斯坦福先生(Leland Stanford),他後來成為中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董事長。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Central Pacific Railroad)董事長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後來創建了史丹福大學。

西部施工條件之艱苦是無法想像的,開工不久,他們要面對的就是海拔2100米的內華達山脈,在這麼高的山上鋪鐵路,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和橋梁。

結果他們很快發現愛爾蘭工人靠不住。

公司的二號人物克洛克提了一個建議---僱傭華工----來自中國的勞工。

1849年加州發現金礦以後,有不少的廣東人遠渡重洋來加州淘金,也有很多廣東人留了下來。


在極端歧視中國人的情況下(那時中國人被稱作「中國佬(Chinaman)」),克魯克找到了50位中國人,想試用看看。

中央鐵路公司以做實驗的態度先僱了50名華工,結果他們極其能吃苦耐勞,而且,要求的經濟回報最低。馬上,他們就決定大量僱傭華工。 

於是,150年前的第一代華裔移民大量的廣東人, 參與美國西部開拓、修建美國第一條跨洲洲際鐵路。

沒有華工參與的前2年,中央鐵路公司的西段工程實際只完成了80公裡,華工加入之後,在4年半時間裡,完成了大約1000多公裡的鐵路建設,而原來的計劃是,用14年的時間在西部鋪設600公裡。

有了華工之後,中央鐵路用了原計劃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了接近原計劃2倍的工作量。

1865年底到1866年初,加利福尼亞接連5個月的暴風雪使雪崩頻繁發生。整個營地的華工都被埋沒,幾個月後冰雪融化,人們才能找到遇難華工的屍體,很多人的雙手依然緊緊握著工具。

(圖:太平洋鐵路公司中國勞工)

在1866年塞拉嶺通道施工時,據信有大概500名到1000名的華工在施工事故中死亡。

(美國太平洋鐵路日鋪軌新記錄,一天十英裡,牌子仍然豎立。)

等到了1868年,工程進展到最為艱險的內華達山,大約有1000多名的華工在這最艱苦的環境裡死去,一直到今天,美國人還把這段鐵路稱為「內華達山上的中國長城」

1869年5月10日,東、西向鐵路建設的工人們在猶他州普羅蒙特利小城會合,第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橫貫美國大陸的洲際鐵路終於完工。

中午12點30分,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總裁、前加州州長斯坦福先生把一枚純金的道釘放在釘孔中,一錘子砸下去,舉國歡騰,各地教堂鐘聲悠揚,芝加哥還進行了群眾大遊行,國歌響徹在整個美國大陸上。

之後的1869年至1900年,上從加拿大邊界下到墨西哥邊界,美國總共建了五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和無數的支線,總長度達七萬英裡。很多參加了第一條洲際鐵路的華工也繼續參加了後來的鐵路修建。


由於鐵路帶來的各種, 美國這個小國終於奠定了世界大國的地位,並在後來超越了英法德俄等國際上的老牌強權,成為世界超強,150年前的這些廣東年輕人應該與有榮焉。

這條花費了六年時間建成的鐵路。從這一天起,東海岸的紐約到西海岸的舊金山,只需要6天時間,而原來,需要6個月。

太平洋鐵路——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被英國BBC評為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太平洋鐵路為美國的巨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條鐵路成就了現代美國。



它全長3000多公裡,穿越了整個北美大陸,是世界上第一條跨洲鐵路,這條在美國人心目中被看成是奇蹟的鐵路。在當時的條件下,建設過程極其艱難。其中西拉內華達山地勢險峻,是修築太平洋鐵路的最難關。

然而, 華工的貢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像是被內達華州的雪山覆蓋住了一樣,無人提及。

中央鐵路公司的巨大利潤讓過起了鐵路巨頭斯坦福先生無比舒適和愜意的生活,1883他的獨子去世,為了紀念兒子,他拿出250萬美元,創立了史丹福大學和一個博物館。

10年後,在他去世前夕,他決定把所有財產捐贈給社會,並且在他的遺囑中附有永久僱傭華人在他的產業上工作的條文。

他說在那些修建鐵路的工人身上,看到了一種「安靜而偉大的力量」

今天的史丹福大學,已經連續很多年是世界QS大學排名榜上的亞軍了,僅次於麻省理工,比哈佛,牛津還牛。

在全世界留學生在網上填寫史丹福大學的錄取申請表格時,會不會想到,這所學校的背後,站著一位美國歷史上的鐵路大亨,斯坦福先生。

而在他的背後,是連接到天邊的,無窮無盡的枕木,而這些枕木下面,也許就埋葬著一具具中國勞工的屍骨。

相關焦點

  • 學者講述美國鐵路華工往事:歷史照映當下 精神需要傳承
    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題:學者講述美國鐵路華工往事:歷史照映當下 精神需要傳承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5月10日是美國太平洋鐵路竣工150周年紀念日。這條全長3000多公裡的鐵路連接美國東西兩岸,為美國近代作出巨大貢獻。然而,參與鐵路修建的上萬名華工就如「沉默的道釘」,鮮為大眾所知。「華工參與了中央太平洋鐵路最困難時期和最艱巨地段的興建,也是完成鐵路基礎性工程的主力軍。正因為華工的辛勤勞作,太平洋鐵路得以提前7年竣工。」
  • 145年前建鐵路連接美國東西華工貢獻終獲認可
    圖片來源:《鹽湖城論壇報》海外網5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為了紀念145年前修建橫貫全美大陸鐵路的華工,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上周五在猶他州議會大廈召開,這些中國工人不可或缺,但卻扮演著經常被忽略的角色。
  • 美國鐵路運量崩盤,但鐵路股卻在衝刺歷史新高
    鐵路行業展現的最為淋漓盡致。自3月23日美股整體反彈以來,美國鐵路板塊也大幅上漲,道瓊鐵路指數上周五一度漲至2576.55點,與歷史高點2637.93點僅剩2%的距離。儘管該指數最近兩個交易日有所回調,但3月23日累計漲幅仍然超過50%。在個股表現上,堪薩斯南方鐵路股價同期漲幅為46%,CSX運輸漲幅為48%。那麼基本面是什麼情況呢?
  • 中國大陸首部全景展示美國鐵路華工歷史著作在廣東出版
    據介紹,《金釘》作者沈衛紅博士歷時15天時間,從舊金山到普羅蒙特雷,重走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進行田野調查,回國後又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史料收集工作,歷時兩年完成這部20多萬字、包含465張圖片的專著。  沈衛紅表示,《金釘》試圖用現場感和故事細節,全景式還原美國鐵路華工歷史。她說:「我努力用歷史遊記的形式,用紀錄片的情懷,去寫作《金釘》。
  • 「金色道釘——美國鐵路華工展」亮相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冉文娟)「金色道釘——美國鐵路華工展」6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19世紀下半葉,主要來自廣東江門地區的華工遠赴美國,作為主要建設者參與了北美中央太平洋鐵路最困難時期和最艱巨地段的修築工作。
  • 如今衰落的美國鐵路,如何塑造了現代美國?
    然後,我們便乖乖地聽從那人的指示,上了大馬車。」此時金先生還不知道,他和他的同胞們將在這片遙遠的土地上完成一項偉大的成就——建造一條橫跨整個大陸的鐵路,而這項工程會徹底改造這個國家的面貌。▲美國主要河流分布,可見越往西河流流量越小分支越少,運河難以承擔溝通東西經濟的作用此時的美國急需一種新的交通方式為東西部領土「接骨」,而最合適的無疑就是鐵路。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個修建鐵路的國家,1830年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通車,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美國在1850年鐵路總裡程已超過9000英裡,約等於世界上其他國家鐵路裡程的總和。
  • 上海鐵路博物館開館 記載中國首條營業鐵路歷史
    中新社上海八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常惠英)記載中國第一條營業鐵路歷史的上海鐵路博物館,今日正式開館。  這座按照九十多年前滬寧鐵路上海站原樣以一比零點八比例新建的博物館,陳列著晚清修建滬杭鐵路時豎立的界碑、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製造的鋼軌、上世紀二十年代製造的老式蒸汽機等一批珍貴文物及千餘件展品和圖片。
  • 講座回顧|如何書寫無檔案歷史:幽靈般的中國鐵路工人和美國歷史
    如何書寫無檔案歷史:幽靈般的中國鐵路工人和美國歷史 2020年11月這本書記錄了中國鐵路工人修建美國橫貫大陸鐵路/太平洋鐵路的歷史。這群中國鐵路工人幫助鍛造了現代化的美國,但是他們卻消失在歷史的陰翳中,直到最近才被發現和討論。
  • 路上的美國史︱地下鐵路:黑奴的逃亡史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這場戰爭中,美國以極為慘痛的代價,最終維護了聯邦的統一。南北戰爭的爆發,原因頗多,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個方面,而其中南方的蓄奴和北方的廢奴之爭,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大臨鐵路明日開通:臨滄結束不通鐵路歷史、未來直達緬甸
    來自國鐵集團的想消息,作為雲南「十三五」期間「交通扶貧重點項目,大理至臨滄的大臨鐵路將於明天12月30日開通運營。至此,臨滄市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我國西南地區也新增一條鐵路進出大通道,未來將直達緬甸。大臨鐵路自大理市一路向南,經大理州的巍山縣、南澗縣跨越瀾滄江後經雲縣進入臨滄市,新設巍山、雲縣、臨滄等客運車站,為國鐵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全長201公裡,設計時速160公裡,新建橋梁69座、隧道35座,橋隧比高達87%。
  • 美國為什麼不建高速鐵路?
    美國為什麼不建高速鐵路?美國作為老牌工業國家,二戰時期工業就高度發達,鐵路網也很發達,很奇怪為什麼不建高速鐵路呢?簡單一句話:因為不需要吧。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美國鐵路歷史。早在1826年,美國人就建造了他們的第一條鐵路。
  • 美國客運鐵路「老大難」
    美國客運鐵路發展滯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原因,也與自然條件、社會結構、經濟體制,特別是鐵路公司的私營性質有密切關聯;此外,龐雜繁複的利益集團博弈、勞資博弈、國內政治走向等,都深刻影響著美國客運鐵路的發展。
  • 美華人陳燦培舉辦「華工修建美國鐵路血汗史圖物展」
    修鐵路太苦,找華工替補陳燦培介紹說,150年前包括杭廷頓(Huntington)和斯坦福(Stanford)在內的美國4大富豪發起修建橫貫美國東西兩岸的鐵路,因修鐵路太累,他們找不到工人,所以不得不從中國招收華工。
  • 落後的美國鐵路:至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鐵,美國不需要高鐵?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鐵路的國家之一,在1869年的時候,橫貫美國東西的鐵路大動脈建成,可是到了現在美國鐵路的基礎設施正在迅速老化,身為世界最強國家的美國居然沒有高鐵。你千萬別驚奇,美國至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鐵,難道說美國不需要高鐵?
  • 66號公路,美國的母親之路,見證了西部大開發的歷史
    曾經美國中西部還經歷過一場大乾旱,這條路就成了窮困潦倒的農民的救命線,他們沿著這條惟一能通往加利福尼亞的生命之路逃亡至西部,開拓新生活。發表於1940年的小說《憤怒的葡萄》作者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曾這樣描述它:66號公路是母親之路,是飛翔之路……它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之一,不僅僅是貫穿東西美國的交通大動脈,更見證了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歷史,也承載了無數人的美國夢。
  • 中國人在百年前徹底改變了美國的命運:一條鐵路貫通美洲大陸
    這條線路將整個美國的東西海岸連接在一起,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壯舉,它將穿越整個美洲大陸的旅行時間從幾個月減少到大約一周。這對於一個當時剛剛從內戰中恢復過來的國家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恩惠和福利。
  • 埃裡克·方納 | 重訪「地下鐵路」——美國黑奴的一段隱秘歷史
    研究地下鐵路的學術史始於19世紀90年代,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威爾伯·西伯特終身痴迷這一研究主題。西伯特向當時仍然在世的數十名廢奴主義者發放調查問卷,請他們回憶地下鐵路的運營情況。他還開展訪談,遍搜當地報紙,重新尋訪逃奴們走過的路線。西伯特享年九十有五,1896到1951年間,他在研究美國革命時期的效忠派和撰寫俄亥俄州州史之餘,還出版了多卷關於地下鐵路的研究。
  •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紀念華工建築美國鐵路150周年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紀念華工建築美國鐵路150周年
  • 茅海建:張庫大道與西伯利亞大鐵路
    我之所以這麼做,是想能實地考察一下清朝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張(家口)庫(倫,即今烏蘭巴託)大道」和世界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張庫大道起點西伯利亞大鐵路無論是張庫大道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都不屬我專題研究的範圍,也不是今天能夠看到或體會到其偉大功用的壯麗景象。
  • 張家口將新建一條鐵路 結束張北地區無鐵路歷史!
    該線與錫多鐵路、崇禮鐵路、京張鐵路,構成錫林郭勒盟快速進京通道,貫通內蒙古自治區東西向便捷客運通道,與北京、呼和浩特等地形成快速通達的交通網絡,工程預計2020年開工。 新建鐵路支線重點項目 加快建設張呼鐵路、張大鐵路、京張鐵路及崇禮支線等。謀劃建設石張城際鐵路。 張家口將直通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