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陽曲縣姓氏人口統計及部分姓氏來歷

2020-12-25 家譜縣誌大全

經考古表明境內歸朝、南溫川地區在新石器時期即有先民在此居住,勞動,繁衍生息。在整個封建社會中,諸侯割據,長期混戰,災荒連年加之封建貴族的殘酷剝削和殺戮,致使人口大增大減,發展很不均衡。陽曲縣人口在明洪武24年全縣有15,718戶,82,888人。明萬曆元年至48年,因連年戰亂、災荒,人口流徙、死亡嚴重,人口降到22,747人。

清朝前期和中期,經過康熙、雍正、乾隆100多年的和平與安定,以及清政府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和「攤丁入畝」等政策,陽曲縣從根本上清除了匿報人口的隱患。

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爭頻繁,災疫不斷,民不聊生。民國元年,陽曲縣人口為26萬4779人,民國10年,人口數減為173,284人,民國28年人口減至113,997人。

陽曲縣境內所有姓氏:

1990年第4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表明,陽曲縣共有326個姓氏,其中複姓一個。萬人以上的姓氏有張、王兩姓,張姓為全縣之首姓,有17,03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2.6%;,王姓14,963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1%;,劉姓9242人,李姓8511人,趙姓6036人,郭姓4875人,白姓3848人,楊姓3509人。這6個姓氏佔到全縣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還多,8個大姓氏加起來佔到全縣總人口的一半。

5000人以上的姓氏有5個,共計5萬5782人:

張姓17,030人

王姓14,963人

劉姓9242人

李姓8511人

趙姓6036人

1000~5000人以下,共計23個姓氏,總共43,189人:

郭姓4875人

白姓3848人

楊姓3509人

陳姓2703人

田姓2415人

韓姓2069人

周姓1860人

馬姓1719人

胡姓1678人

高姓1669人

鄭姓1662人

孫姓1581人

武姓1501人

閻姓1403人

郝姓1355人

史姓1326人

吳姓1305人

喬姓1258人

曹姓1146人

任姓1121人

杜姓1103人

金姓1076人

梁姓1007人

100到500人以下共50姓氏,僅列其姓:

盧 孟 何 姜 冀 藍 祁 蕭 權 慕

和 戎 許 麻 茹 翟 米 邢 殷 吉

呂 樊 蘇 平 傅 沈 蘆 連 肖 溫

靳 苗 姚 謝 寇 聶 毛 羅 邊 黃

石 遊 蔡 寧 林 辛 郅 賀 朱 彭

10到100人以下,共65姓,列其姓,隱其數:

申 翁 鞏 弓 院 秦 韋 明 耿 雷

蘭 齊 令狐 郎 丁 霍 南 詹 解

尚 黨 屈 卜 畢 鄧 焦 曲 邸 左

萬 師 班 滿 顧 晉 檀 仲 汪 夏

狄 施 要 甄 降 臧 宮 仁 折 葉

仇 顏 姬 席

9人的有四姓:共36人

錢 嚴 魯 景

8人的有8姓,共64人

穆 季 薄 藺 譚 桑 營 谷

7人共9姓:

褚 戚 葛 陰 郤 蓋 亢 冠 代

6人共7姓,為

章 費 強 池 仉 原 界

下為餘下所有姓氏:

陶 熊 司 黎 從 索 燕 沙 相 奧

苑 竇 廉 樂 餘 記 鍾 龍 文 呼

奚 倪 單 隗 郗 易 艾 商 宜

粟 攀 揚 暢 耒 翼 尉 鄒 俞 鮑

湯 時 寥 步 關 逯 帥 阮 儀 婁

雒 鬱 諸 滑

以下為獨一人的姓氏:

獨 莫 符 冷 渠 延 阿 葦 優 鐔

女 修 母 蒙 宗 華 雲 宜 聞 荊

男 郇 駢 昌 洪 雍 塗 恭 朝 溪

學 豈 缶 況 瞿 龔 鄔 卞 糜 向

牟 善 豆 佐 惲 蓿 隋 佘 居 井

伍 刁 牧 都 陽 美 耀 邵赦 郄

巖 右 東 車 駱 凌 全 隆 藥 節

仝 恆

郭氏家譜淵源與簡介

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於西虢,西虢地在虞、鄭之間,後虢叔裔孫序,封於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諧也,因此以氏,足以證明陽曲縣為郭姓起源之地。

陽曲縣郭氏家譜很多,因年長日久,加之戰亂等原因,多有散失,現僅存有泥屯鎮白家社,高村鄉北社村和南社村郭氏家譜三部。

青龍鎮王氏族譜簡介

青龍鎮王氏原居住於陽曲縣北留鄉韓寨村,約在明朝時,有部分王氏遷往青蒿嘴,後改為青龍鎮。

大方山吳氏家史簡介

吳氏世居大方山,與郭湫最近,相距五裡。

相關焦點

  • 河北邱縣姓氏統計及部分姓氏來歷
    之後或因境遇並析,或因天災人禍,人口時增時減。明朝建文元年,燕王起兵北平,號「靖難之師」,境民慘遭殺戮,加之自然災害頻繁,中原地區赤地千裡無人煙,燕師兩掠邱境,村莊毀去十之八九,人口不足千人。明洪武年間曾從山西大批移民,新建村有:留固、常屯、南寨、大槐樹、潘坡、陳村、潘官寨等。
  • 甘肅慶陽姓氏統計表及部分姓氏來歷
    慶陽姓氏起源較早,距今約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姓與氏上古時有區別,姓是一種族號,起著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的作用。也是區別門第和尊卑的符號。在古代的時候,慶陽是一個多民族多部落的地區,其姓氏的來歷據有關資料記載,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
  • 河北靈壽縣姓氏統計及部分姓氏來歷
    明朝永樂年間,大批人口從山西洪洞、馬邑等地,遷居靈壽縣,繁衍生息。據靈壽縣縣誌辦公室1982年對全縣姓氏普查,共計有208姓。【時值1982首次使用戶口簿】萬人以上有:張姓,5207戶,20,960人。
  • 河北唐縣姓氏及部分姓氏來歷
    根據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唐縣416,435口,人共有姓氏478個。其中2萬人以上的有王,張,李,劉,趙,馬6個姓氏,王姓40,658人,佔總人口9.8%;,張姓39,788人佔9.6%;,李姓37,628人佔9%;,劉姓35,068人佔8.4%;,趙姓23,996人佔5.8%;,馬姓21,445人佔5.2%;,萬人以上的姓氏有陳、賈、楊三個姓氏,5000人以上的姓氏有邸、田、孫、崔、甄、高六個姓氏,僅有一人的姓氏,計142個。
  • 山東泗水縣姓氏錄及部分姓氏來歷
    1988年泗水縣共有姓氏453個,其中張姓人數最多63,607人,王姓次之59,192人。萬人以上者,尚有李,劉,陳等10個姓氏,千人以上者,有馮,馬,趙等59個姓氏。顧都泰秦索晏黨柴徐倔侯殷錢逢翁能欒家高容席唐康郭凌浩塗梁諸祥桑陶展票雪菊萄黃曹梅夢龔常崔盛戚緒姬商麻章寇蓋曾眷鹿渚騎隋逯韓葛敬蔣董葵惠彭博景喻傅儲焦程舒魯番童敦僱溫善普渠謝雷藍蒿楚甄勤靳鄢樓路慎嵩舜鮑簡解福靖褚廉竇滿群靜蔚藺蔡臧裴鋮管熊繆廖鑾譚禚翟樊暴滕潘顏闞霍薛燕薄冀穆澹糕鞠戴魏 【東野】另有 蒒部分姓氏來歷及分布如下
  • 青浦縣姓氏來歷和姓氏統計
    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人口保持在20~30萬,光緒年間有37萬之多,民國時期,全縣總人口25~32萬。青浦縣人口,隨著縣境開發逐漸增加,東漢末年,孫權在縣境建造青龍戰艦,匠人簇聚。晉時屯戍海口,袁山松重修滬瀆壘,縣境人口增加。北宋覆亡,趙溝南渡,隨宋室南來者極多。
  • 貴州綏陽縣姓氏統計及姓氏來歷與分布
    1990年7月1日,全國開展了第4次人口普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要求,綏陽縣普查後的人口為436,285人。據人口普查的戶主姓名底冊和行政管轄原則(,不包括駐3409、3531、3532、3533、3535廠、寬闊水茶廠和公安局所屬武警中隊人數以及在押人數人員),以戶為單位,對全縣435,360人的姓氏進行了統計。結果為全縣共有288個姓氏,其中單字姓286個,複姓兩個。
  • 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姓氏分布圖,你的姓氏在其中嗎?
    在很早的時候,姓氏代表的是某一群人擁有同一種血緣的標誌,通過姓氏可以分辨出不同的氏族,避免同一個氏族之間的人結婚,因此,姓氏出現之初的作用就是從種群內部結婚轉變為不同氏族的人才能夠結婚,這也對人類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今天我們給大家說的是咱們國家人口最多的10個姓氏。1. 李。
  • 古城當陽姓氏統計與人口現狀
    由於政局不穩、社會不寧、兵連禍接,自然災害頻繁,致使人口銳減,至清順治三年,全縣僅存老弱1884人,丁145名。清朝康熙年間,規定增丁不加丁口稅,雍正年間實施「攤丁入畝」,將丁口稅攤入田賦稽徵。當時的安撫政策是人口逐年回升,清朝乾隆57年編審戶口,全縣有24,847戶152,719人。
  • 四川榮昌縣姓氏統計表及人口狀況調查
    建縣不久,州縣治所均被焚毀,因為戰亂不斷,人口流動較大。唐代建縣按規定需在千戶以上,但直到元和年間,昌州編戶才1109戶。晚清時期,榮昌縣人口增加較快,據宣統二年統計,全縣已有64,118戶。民國初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人民負擔深重,榮昌縣人口相繼減少,直到民國中後期,全縣人口陸續增多。榮昌縣解放以後,全縣人口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歷經高峰,低谷,持續,高峰增長和計劃增長4個變化階段,到1985年,全縣總人口為723,472人。
  • 客家姓氏與人口
    客家姓氏與河南    客家人有多少個姓氏,難以進行精確統計
  • 姓氏分布與人口遷移
    姓氏分布與大規模人口遷移     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會增加遷入地的姓氏多樣性,導致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姓氏分布呈現較高的相似性,因此,通過考察不同地區姓氏分布的特點,能夠判斷哪些地區曾發生過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從而為史料中記載的人口遷移事件提供佐證
  • 23個姓氏:人口超過1000萬,有你的姓嗎?
    在這上萬個姓氏中,其實常見的姓氏僅有幾百個,從各姓氏人口數量來看的話,常見的100個姓氏佔據了全國85%以上的人口規模,簡而言之,15%的人口為上萬個不常見姓氏所共有,各姓氏人口數量懸殊,多者人口上億,少者人口僅個位數。
  • 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姓氏:張姓!
    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大省,河北省擁有7500萬左右的人口。河北的姓氏和根脈文化也是十分的深厚,河北省有近1200個姓氏,超過百萬人口的姓氏有11個。那麼,問題來了,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哪一個?你是這個姓氏嗎?
  • 你的姓氏是什麼?你知道它的來歷麼?
    你的姓氏是什麼?你知道它的來歷麼?提到姓氏,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百家姓》,並可以張口就來的背上兩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發展姓氏的發展也在不斷演變,不同姓氏的人口也在不斷的變化。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重慶發布消息,龔灘、郭家沱、童家橋、詹家溪、覃家崗、陳家橋、曾家鎮、楊家坪、謝家灣、陶家鎮、蔡家崗、童家溪、李家沱……在重慶,以姓氏為名的地方較為普遍。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重慶發布消息,龔灘、郭家沱、童家橋、詹家溪、覃家崗、陳家橋、曾家鎮、楊家坪、謝家灣、陶家鎮、蔡家崗、童家溪、李家沱……在重慶,以姓氏為名的地方較為普遍。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甘肅第一人口大縣(甘谷)有多少姓氏及人口
    甘谷縣又是甘肅第一人口大縣,在1572平方公裡的西域面積上,如今居住著近70萬人,主要由原著居民及古代經常發生戰爭結束之後遺留下來的當兵人員,及漢族和少數民族通婚人口,那麼甘谷縣究竟有多少姓氏,每個姓氏都有多少人呢?據不完全統計,甘谷縣共有姓氏282個,其中王,張,李三姓人數最多,分別佔統計人數的13,03%,10,26%,10,09%,楊,馬,劉次之,謝,黃,趙姓又次之。
  • 中國人口最多的八大姓氏,你的姓氏在其中嗎?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我國上古時期就有著「上古八大姓」,分別是姬、姜、姒、嬴、妘、媯、姚、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中國歷史上人口最多的八大姓氏。第一、李姓李姓是唐朝的國姓。
  • 中國姓氏大揭秘,這兩個姓氏太古老,常被當做日本人
    大家好,首先謝謝大家觀看寫篇文章,小編主要為大家寫一些歷史人物的奇聞野史,大家茶餘飯後看一下打發時間,希望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評論寫下,小編感謝大家的關注在2017年人口普查統計中,咱們中國人口為14億左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自己的姓氏,姓名是咱們每個人的身份最直接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