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這麼一款車,它個子不大,小小的身材卻讓眾多年輕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它就是寶馬BMW MINI。而這也僅僅是它的一個開始,在BMC 1959年第一輛mini誕生至今,幾經易手最後在新東家BMW手裡重獲新生,最終於2001年全新的BMW MINI正式與世人見面。開啟了MINI不斷創新的新徵程。
在1994年BMW成功收購羅孚集團(Rover)後,讓BMW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終在2000初BMW將Land Rover、Rover及MG等品牌出售給福特汽車(Ford),但卻將MINI保留了下來,並出資3.6億歐元重建了英國牛津工廠。而BMW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更多的考慮是因為MINI本身有著相當可觀的群眾基礎,並且在歐洲市場很受歡迎;只要BMW把握好分寸便能獲得成功。最後的事實也證明了BMW選擇是正確的,通過傳承與創新讓MINI再次席捲全球,成為一款精品小車。
2000年9月最後一輛老mini駛下生產線,結束了一個傳奇。而這個傳奇一共生產了5387862輛mini,而這些車輛長度的總和足有156504個足球場之多。不過在同年BMW全新設計的MINI在蒙特羅車展亮相,圓潤可愛的造型得以保留,而更大更長的車身以及更具現代感的造型讓MINI有了自己全新的定位。
正如對手甲殼蟲一樣,全新的MINI繼承了經典;而前臉造型上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再配合永遠都是笑臉迎人大嘴進氣格柵又再次創造了經典。在2001年,全新MINI ONE(R50)、MINI Cooper(R50)、MINI Cooper S(R53)正式開售,在2005年MINI敞篷版Cabrio(R52)車型問世。當然,為了將MINI打造成一款精品小車,BMW時常推出特別版車型以及與各大品牌聯手推出限量版車型,獨特的車身配色、更為奢華的用料以及超一流的做工,令其成為不少高端車友的首選。而且MINI還常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其中《偷天換日》(The Italian Job)這部經典電影中的出色表現讓車迷不禁對MINI刮目相看,也通過影片讓MINI成為主演之外的一位大明星。
圖:全新的BMW MINI Cooper車型。
圖:寶馬MINI 與義大利最頂級酒代名詞的Sassicaia(西施佳雅)推出的限量版車型。此車與如今的勞斯萊斯版MINI一樣,都使用了勞斯萊斯最好的零部件進行組裝,最重要的是全球只限量12臺,並且每臺車均有特別編號,而且價格不菲。
寶馬MINI COOPER S 系列專門為1985年份、12個編號的西施佳雅設計生產了限量特別珍藏版,為了生產這款MINI,寶馬幾乎用了勞斯萊斯最好的零部件,在其後排也特地安裝了可隨時品嘗西施佳雅的裝置。這款MINI每臺車均有特別編號,且價格不菲。
圖:BMW MINI 出品的Checkmate版車型。擁有獨特的車身配色以及內飾裝配。
圖:Checkmate版車型標識。
圖:MINI推出的Park Lane車型。
圖:Park Lane標識。
圖:MINI Cooper車型在偷天換日中的出境給電影增添了不少看點。
而MINI Cooper S(R53)車型則是一臺採用了伊頓(Eaton)M45機械增壓器的1.6T(W11)引擎,缸徑、衝程與1.6LNA版本的Tritec引擎同為77mm、85.8mm,而壓縮比則由之前的10.5:1降低至8.3:1,最終將動力輸出提高至160匹馬力以及21.4公斤米扭矩輸出。與如今MINI Cooper S使用的1.6T N18B16渦輪引擎24.4公斤米並沒有太大差距。
圖:MINI Cooper S車型。
圖:內飾方向盤與如今的MINI車型不同,這樣的設計總感覺很彆扭,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至於本代車型中最為強勁的非MINI Cooper S John Cooper Works GP Kit莫屬。全新的空力套件、底盤調教、更加平整的車底讓MINI GP操控性得到了提升;而為了減重犧牲掉後排的實用性,甚至連後雨刷器也被無情的拋棄,最終為MINI GP成功減重約40Kg。動力方面同樣的Tritec機械增壓引擎又一次被工程師玩弄,將動力提升至218匹馬力、25公斤米扭矩輸出,0-100公裡/小時加速僅6.5秒便可完成。讓MINI GP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小鋼炮。
圖:原來可愛的笑臉在MINI GP車型上卻莫名有種笑裡藏刀的感覺。
圖:減重以及重新調校的底盤讓GP車型的動力與操控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完美。
圖:內飾細節。
就在MINI GP推出的同一年,2006年8月,全新MINI(R53)迎來了第一次換代。而這次MINI(R56)換代外形上變化不大,更主要的改變則是MINI的心臟。全新的心臟則更換為BMW與PSA集團合作開發的Prince系列引擎,BMW稱其為N1X四缸引擎。包括一款代號為N12B16自然吸氣引擎以及一款N14B16渦輪引擎;其中N14B16渦輪引擎替代了老款1.6L Tritec機械增壓引擎,雖然缸徑、衝程依舊是77mm、85.8mm,但博格華納(BorgWarner)出品的K03渦輪、Valvetronic可變氣門正時、升程系統、降低壓縮比以及缸內直噴技術的應用,讓N14B16輕鬆獲得了175匹馬力、25.2公斤米動力輸出。
圖:MINI Cooper車型。
圖:MINI Cooper S車型。
到了2008年,一款能夠提供210匹馬力、2000-5300轉達到峰值扭矩26.5公斤米的N14B16TO引擎被安置在了高性能版本的MINI John Cooper Works車型上,0-100公裡/小時加速同上代MINI GP車型一樣,可以在6.5秒完成。
而到了這代最強的MINI JCW GP車型,動力方面只是小幅提升,動力提升至220匹馬力以及28.5公斤米扭矩輸出。並且將後座拆除加裝一根粗壯的加強杆來保證車身強度,而首次使用的絞牙避震則可以提供更好的側向支撐,幫助車輛在過彎時保持穩定。駕駛艙內的Recaro座椅、Sparco方向盤則時刻提醒著駕駛者,這不是一臺普通的MINI,想要駕馭我要有真本事才可以,不然你會吃不了兜著走!
圖:MINI JCW GP(R56)車型。
圖:內飾細節。
圖:拆除後座為了就是降低車重,而粗壯的車身加強杆增加了車身強度和抗扭曲性;而直接與車體相連更有效抑制了來自地面的衝擊,對車體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圖:降低壓縮比至10.0:1、將增壓值從0.9Bar調整至1.3Bar,再配合ECU調教,最終小鋼炮擁有了220匹馬力以及28.5公斤米最高扭矩輸出。
曾經堅持了百年之久的美國《華爾街日報》頭版也被迫在2007年作出了重大改版,「報紙是用來閱讀,而不是觀看的」則是改版設計師加西亞的口頭禪,幫助讀者最便捷地獲取信息才是最為重要的目的。通過這個經典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經典如果一直堅守卻沒有創新是不可行的。所以BMW也早早的看出了這一點,自2007年開始先後推出了MINI Clubman(R55)、MINI Coupe(R58)、MINI Roadster(R59)、MINI Countryman(R60)、MINI Paceman (R61)等車型來滿足車友的不同需求。而讓小編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MINI Countryman(R60),一個粗獷帶著野味兒的小夥子出現在眼前,徹底顛覆了小編對MINI那圓潤可愛的印象。但就是這樣的顛覆才可能真正的將經典繼續發揚光大,不然死守陳規則是死路一條。
圖:小編認為MINI Clubman(R55)更多的重點還是實用性。
圖:但MINI Clubman卻常常被稱作「關財」車,大家認為它像麼?
圖:MINI Clubman JCW版本。
圖:MINI Clubman 50周年紀念版本。
圖:MINI Cooper S Coupe車型。
圖:MINI Roadster車型。
MINI Countryman(R60)作為MINI的第一款擁有四驅系統車型,更粗獷、高大的外形讓它一度被小編鄙視為怪胎。不過隨著對它的接觸漸漸增多,似乎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自己開始能夠接受它;並且它高大的身軀以及裝配的四驅系統讓小編對這個怪胎有了好感,難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日久生情?
而在2011年BMW以MINI Countryman為原型,經過賽車界的領軍品牌Prodrive公司打造出一臺WRC戰車。戰車搭載的1.6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經過BMW Motorsport 進行開發、測試並且符合Super 2000組別標準。
當然在另一個國際賽事中MINI同樣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那就是達喀爾拉力賽。同樣選擇MINI Countryman ALL 4為原型,搭載一臺3.0L柴油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15匹馬力,而轉速自1900轉開始便可輸出71.4公斤米的峰值扭矩,強悍的低扭表現讓它的越野能力表現更加出色。
圖:MINI Countryman車型。
圖:MINI Countryman WRC戰車。
圖:MINI Countryman 達喀爾拉力賽戰車。
圖:MINI Cooper S Countryman all4 Accessorized特別版。
圖:MINI Countryman 達喀爾紀念版。
在2013年MINI發布了最新的MINI Paceman(R61)車型,也是MINI在創新之路上的又一次大膽嘗試。與CountryMan那種SUV典型的四四方方相比,Paceman車型取消了後門;並且將前門以後的車身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一款具有濃烈跑車味道的MINI SUV就此誕生了。它會不會再次引領一個風潮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圖:在創新的道路上MINI Paceman應運而生,更動感的尾部造型是全新的最大亮點。
圖:內飾細節。
圖:後排設置了兩個獨立座椅,但可不要指望它能有多麼舒服,做上去可要保護好你的腦袋。
在2008年11月19日和20日的洛杉磯車展上,在全球綠色環保的大環境下,MINI全球首發旗下第一款零排放車型,MINI E。BMW為MINI E裝備了一臺輸出功率高達204匹馬力的電動馬達,通過一組可充電的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提供電能,並通過單級螺旋齒輪變速箱將動力傳輸至前輪。而且在充滿電情況下能夠續航200公裡,真正做到了零排放。
圖:MINI E與普通MINI在外形上差別不大,只是尾部排氣管沒有了。
圖:拆除的後座用來放置電池組。
圖:Mini Cooper Ray版本。
圖:Mini Cooper Saville Row版本。
圖:Mini Cooper Avenue Package 版本。
圖:Mini Cooper Green Park版本。
圖:Mini Cooper London 2012版本。
圖:MINI Cooper Lulu Guinness版。
圖:Mini Cooper Mat Edition版本。
圖:Mini Cooper S Rainbow版本。
圖:Mini Cooper S Bayswater版本。
圖:Mini Cooper S Bayswater版本。
圖:Mini Cooper S Inspired by Goodwood版本。
圖:MINI E Race版本。
圖:Mini One Minimalism Line版本。
圖:Mini One Baker Street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