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亂重創港餐飲業:經營困難堪比非典期,多隻餐飲港股盈轉虧

2020-12-13 澎湃新聞

暴亂重創港餐飲業:經營困難堪比非典期,多隻餐飲港股盈轉虧

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2019-11-30 18:42 來源:澎湃新聞

香港暴亂重創飲食業,多隻餐飲港股經營狀況受衝擊。

近日,多家香港餐飲上市公司紛紛發布截至今年9月底的半年報(4月1日至9月3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發現,首灃控股(01703.HK)、大快活集團(00052.HK)、翠華集團(01314.HK)、大家樂集團(00341.HK)、富臨集團(01443.HK)等多隻港股年中財報利潤出現下滑甚至虧損。

11月29日,翠華集團公布財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整體收益同比下跌6.4%至8.38億港元,期內錄得4540萬港元虧損,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447萬港元,由盈轉虧。該集團主要經營餐飲和食品銷售,截至2019年9月底,總共擁有84家餐廳(包括合營企業),其中在香港擁有41家。

2019年6月7日,香港翠華茶餐廳夜景。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對於虧損的原因,翠華集團解釋「此乃收益大幅下跌以及營運成本(包括食材及人力成本)持續上漲所致」。該集團表示,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香港一直面對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除人民幣貶值及消費氣氛轉弱外,到港旅客數目亦大幅下降,加上大部分餐廳因香港近期發生的社會活動而臨時改變或縮短營業時間甚或關店,該等不利因素對香港整個零售及餐飲業的業務及財務表現構成嚴重影響。

另外多隻餐飲港股也同樣沒有逃離由盈轉虧的命運。截至今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富臨集團收益同比下跌約15.1%至10.84億港元,主要由於香港地區收益下跌所致,期內整體錄得虧損約63.8百萬港元,而2018年同期則盈利12.7百萬港元。

大家樂集團亦於報告期內股東應佔溢利同比減少34.5%至1.50億港元,主要由於市場環境充滿挑戰,香港業務收入增長減弱;大快活集團股東溢利也同比減少43.1%至573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為1.007億港元,撇開採用新會計準則的影響,利潤也仍同比大幅減少29.4%,主要因為租金及工資成本持續上升、市場消費氣氛偏弱。

首灃控股有限公司虧損則進一步擴大,期內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約42.5百萬港元,而去年同期約28.5百萬港元,增加49.3%。首灃控股稱,面對過去數月的艱困業務狀況及環境,本集團同比收益較去年同期下跌,為四年來首見。

餐飲港股財報「難看」,均提到了香港「修例風波」帶來的持續暴亂。根據香港政府數據,今年第三季度香港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按年下跌 11.7%,錄得自2003年第二季沙士(非典)爆發以來最大的按年跌幅。訪港旅客半年來持續急跌,八月及九月份旅客人數按年跌幅有39%及34%之甚,打擊沉重。本地社會事件對餐飲業務構成了嚴重幹擾。

10月29日,李嘉誠基金會亦稱,目前香港飲食業經營困難,較沙士(非典)時更嚴峻,除整體營業額大跌三成,兩個月間約200家食肆結業及遣散員工。

這並非危言聳聽。近日香港網絡流傳的一封彩福婚宴集團內部信件稱,11月至12月全體員工減薪5%。據港媒報導,若按市場薪金推算,減薪5%意味著涉及員工每月工資減少600港元至逾千元不等,香港工聯會飲食業職工總會擔心今次有連鎖飲食集團宣布減薪,會引發骨牌效應造成減薪潮。香港餐飲業界希望儘快平息暴亂,否則全港將有1500間酒樓食肆倒閉。

為解飽受打擊的香港飲食業燃眉之急,財團參與「派錢救火」。10月份,李嘉誠基金會宣布捐資10億港元支持香港中小企業,其中動用2億元支持飲食業,合資格的中小型食肆每間可獲6萬港元「應急錢」,款項預期於11月底前發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香港經濟,餐飲業

相關推薦

評論(87)

相關焦點

  • NIRAKU(01245-HK)中期盈轉虧 計劃停止營運5間虧損遊戲館
    原標題:NIRAKU(01245-HK)中期盈轉虧 計劃停止營運5間虧損遊戲館   NIRAKU
  • 香港餐飲大困局
    由於首波疫情,香港餐飲業的生意已經普遍暴跌六到七成,如今疫情又在全球再次爆發,更是讓眾多還沒喘過氣來的餐飲業雪上加霜。「3月27日,政府公布飲食不可以超過4人同臺,餐廳只可以做50%的座位,現在大部分酒樓都開始停業了。」
  • 北京發布精準幫扶餐飲業政策措施 支持餐飲企業外擺經營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發布精準幫扶餐飲業政策措施,支持餐飲企業外擺經營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9月21日,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精準幫扶餐飲業有關政策措施》日前發布,共10條措施助力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 澳門勵駿(01680)中期業績由盈轉虧至1.07億港元
    公告 澳門勵駿(01680)中期業績由盈轉虧至1.07億港元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澳門勵駿(01680)發布2019年中期業績,該集團於期內收益為
  • 餐飲業有序恢復經營服務
    建議市民平時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居家多打開門窗通風,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時正確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注意手衛生,勤洗手。市商務局:中山八成餐飲企業已開放堂食市商務局副局長鄭凱旋介紹了促進餐飲企業做好疫情防控情況下恢復堂食營業和市場復興的相關措施成效。
  • 部分知名餐廳「觸雲」陷尷尬:上「雲」是虧 不上「雲」更虧?
    4月初,北京牛街一家知名清真餐廳外,雖然排隊取餐的外賣員越來越多,但餐廳總經理吳剛(化名)依然愁眉不展。   「餐飲業難做,清真餐飲更難。」這家年營收超千萬元的餐廳曾擔心外賣降低服務品質而拒絕「上雲」。
  • 餐飲業不好做,為何還有人做餐飲?網友:吃飯壓根找不到位置!
    根據目前餐飲業的情況,整體處於賠本的狀態,現在僅有5%的餐飲店是盈利的,10%的餐飲店是不賠本也不賺錢的狀態,剩下的85%基本都在賠錢。根據目前的情況,餐飲行業應該是越來越不好做才對,可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加入餐飲行業?我認為,主要有以下這幾點原因。
  • 普匯中金國際(00997.HK)年度盈轉虧至1.3億港元
    格隆匯 6 月 30日丨普匯中金國際(00997.HK)公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實現總收入4.25億港元,同比減75.23%;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虧損1.3億港元,去年則溢利1888.7萬港元,盈轉虧;基本每股虧損8.9港仙;不派息。
  • 購物中心熱衷餐飲業態 餐飲店鋪經營冰火兩重天
    從事商業地產多年的中原地產江門片區營銷副總監莫志華稱,如今,江門的城市綜合體越來越多,其對餐飲業態也越來越重視。實體零售業受網際網路衝擊較大,餐飲業受到的影響較小,而且城市綜合體可以靠餐飲業來聚攏人氣,因而越來越重視。城市綜合體與餐飲商家互利共贏城市綜合體牽手餐飲業,是一個雙向選擇、互利共贏的結果。
  • 港股公告:光大銀行獲遠洋海運減持2108萬股H股
    08225)(08225)首季淨利210.3萬元 同比增加37.45%  裕元集團(港股00551)(00551)4月綜合經營收益淨額約8億美元 同比增加01238)(01238)前4月合約銷售總額為55.32億元 同比增加46.7%  寶勝國際(港股03813)(03813)前4個月綜合經營收益淨額增15.91%至65.81億元
  • 永州分區分級開放餐飲業經營
    永州分區分級開放餐飲業經營華聲在線3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嚴萬達 通訊員 左亞軍 唐一平)3月13日,夜幕降臨,寧遠縣城九億街夜市逐漸熱鬧起來。據了解,寧遠縣分區分級逐步開放餐飲業經營,目前復工率居永州市各縣區首位。永州市市場監管局介紹,目前,該市有持證餐飲服務單位19408家。省市場監管局提供的大數據分析顯示,永州市餐飲業復工率達70%,居全省第一。近期,永州市分區分級精準穩妥推進餐飲業恢復與發展,相繼出臺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等一系列激勵政策。
  • 2020中國餐飲數位化發展大會:美團推出餐飲商戶線上經營體系
    大會通過解讀湖南餐飲大數據,為湖南區域內餐飲企業的經營提供更加科學的決策參考;同時,美團宣布升級「春風行動」商戶成長計劃,發布餐飲商戶線上經營成長體系 (ROS,Restaurant Operation System),幫助商戶升級線上經營水平。 湖南省餐飲人群:男女口味來自「兩個星球」美團大數據顯示,湖南省的餐飲增長高於整體餐飲市場。
  • 營業怕虧,不營業發愁!「後疫情」期,遵義餐飲業這樣破局
    房屋租賃費用和員工工資,是店面經營過程中的兩大主要支出。實際上,在2月26日,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同意小李燒上海路分店恢復營業。餐飲業盈利與否,與其他行業的經營狀態密切相關。目前,仍有不少餐飲店因擔心營業後入不敷出甚至造成更大損失,遲遲不願恢復營業。
  • 深圳餐飲為什麼能代表餐飲業未來?
    樂凱撒陳寧說過,餐飲業的底層密碼已經改變:「餐飲企業不再只是美食公司,還應該是品牌公司、科技公司、供應鏈公司和設計公司的總和。「深圳為什麼成為餐飲創業熱土?深圳餐飲為什麼能代表餐飲業未來?深圳餐飲消費者年輕人居多,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2.5歲,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人口來源地的多元化接納包容各種餐飲業態、口味、菜系;2、年輕人多消費力強,求新求變。
  • 大家樂嘆餐飲業經營續艱難
    期內,香港新開36間門店,並於內地多開2門店。  拒評加價推應節餐幫補  集團執行長羅德承表示,上半年集團合共多開38間新門店,加上5月時最低工資提高,令餐飲業平均工資提高,集資為填補人力缺口,須調高薪金「搶人」,令上半年人力成本增加,相關開支佔收入約32%。
  • 海南取締餐飲業4項違法項目 多繳稅款可辦理退稅
    海南取締餐飲業4項違法項目 多繳稅款可辦理退稅時間: 2013-08-14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減輕餐飲業稅費負擔支持餐飲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依法依規集中清理涉及餐飲業的稅費項目,包括取締違反法律法規的消防報建費
  • 上半年虧慘了下半年還要開店,海底撈能從餐飲大海裡撈點啥?
    餐飲巨頭大虧,網友卻喜大普奔近日,餐飲業巨頭海底撈發布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比2019年同期下降20%左右。而這也是海底撈上市以來出現的半年度首次虧損。海底撈這一消息爆出後,網友似乎悲喜交加。
  • 上「雲」是虧 不上「雲」更虧?——疫情下北京部分知名餐廳「觸雲...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倒逼下,北京一些知名餐廳「轉戰」外賣後陷入「上『雲』是虧,不上『雲』更虧」的尷尬境地,引發外賣平臺應否「降低佣金」的討論,更折射出危機面前餐飲業亟待加速轉型。一份醋溜木須套餐背後的「尷尬帳」「上平臺做外賣是想嘗甜頭,但我們吃的全是苦頭。」
  • 世紀浪人:巨頭震撼來襲,百勝中國即將登陸港股,餐飲業寒冬過去了嗎?
    二、餐飲業的特點 「民以食為天,食以飯為先」,沒有人能離開一日三餐,餐飲屬於創業門檻低並且前景可觀的行業,吸引了許多人出資經營。隨著現代人對用餐體驗與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市場需求以及飲食結構逐漸發生變化,餐飲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市場是存在而穩定的,關鍵在於如何做出特色和品牌特點, 重要的因素在於必須結合前人所積累下來的經營經驗,不斷提高出品質量和服務要求,凸顯品牌風格,而餐飲業的有什麼經營特點呢?
  • 香港餐飲業炎夏遇「寒冬」
    不少受訪的香港餐飲從業者對記者表示,兩個多月以來,香港餐飲業的生意受到很大影響,營業額減少,甚至有一些餐廳停業、員工失業。「近兩個月客人少了六七成」橋底辣蟹是位於香港銅鑼灣的一家餐廳,8月本是旺季,晚上7時本該是就餐的高峰期。記者抵達時發現一樓生意較冷清,二樓和三樓都已經熄燈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