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10月24日報導,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已正式籤署《巴黎協議》。此舉意味著全球僅有美國與敘利亞兩個國家不支持這項國際氣候協議。
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 圖源:東方IC
6月1日,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圖源:BBC視頻截圖
本月早些時候,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Daniel Ortega)一改反對立場,宣布將加入《巴黎協定》,自願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發展中國家尼加拉瓜僅有600多萬人口,只生產了世界溫室氣體排放中的一小部分。但根據2017年全球氣候風險指數,該國經濟支柱為農業,咖啡豆在全球頗受歡迎,地處中美洲中部極易受太平洋和大西洋颶風侵襲,是世界上第四個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
2000年,世界銀行宣布允許尼加拉瓜成為「高負債窮國計劃」的受益國,世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意向尼加拉瓜提供援助計劃,免除其約65億美元外債的80%。
尼加拉瓜此前沒加入《巴黎協定》,並不是因為該國不相信全球在氣候方面的行動,而是因為他們認為協定「不公平」,主張發達國家應該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上採取更嚴苛的措施。
《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次年4月22日,包括美國等17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籤署《巴黎協定》 ,承諾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範圍之內。
《巴黎協定》提供了一個全球合作的框架,各締約國致力於逐步棄用化石能源,採用清潔能源,以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今年早些時候有報導說,在尼加拉瓜正式籤署前,全球197個國家中,《巴黎協定》已經對147個國家生效。另有48個籤約國尚待國內批准協定,只有尼加拉瓜與敘利亞兩個國家沒有在公約上簽字。
敘利亞之前是中等收入國家,以石油、天然氣出口為主要收入,但是自從2011年陷入曠日持久的內戰,國家四分五裂,加上最近幾年石油麵臨枯竭,在這種境況下要敘利亞開展減排計劃,並不現實。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以對美國人就業和經濟發展不利為由,宣布該國將退出《巴黎協定》,隨後遭到了全球廣泛的指責。本周一,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稱美國站在了歷史的對立面。
《中國氣象報》報導稱,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暖的陣營中,美國將越來越孤立無援。要知道,其產出的二氧化碳每年約有520萬噸,相比之下,尼加拉瓜只產生了大約4569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