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東輸」入皖十五年,整的都是大動作

2021-01-11 合肥網

  自2003年投產至今,西氣東輸已經進入安徽十五年,十五年來,這項舉世矚目的工程,為安徽的政經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作用。

  毫無疑問,咱們老百姓是這項工程的最大受益主體,不管是食、住、行,西氣東輸其實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柴米油鹽的日常背後,我們很難感受到「西氣東輸」具體而微的存在感,因為總覺得它太抽象,太宏大,太遙遠。西氣是怎麼東輸的,它在安徽境內又是怎麼分布的,為什麼平時很難看到想像中的那條望不到頭的鋼管巨龍?日前,在中國石油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的媒體見面會上,這些一連串的疑問才得以徐徐解開,原來,這十五裡,西氣東輸一直都是默默關心著我們的「超級暖男」。

  「西氣東輸」——安徽境內的能源大運河

  有意思的是,西氣東輸在安徽境內的管網走向,和當年的隋唐大運河非常相似。

  它共包括「一幹兩支」。

  一幹:就是主管道,叫西一線幹線,由河南入境,經太和、利辛、蒙城、懷遠、鳳陽、定遠、滁州、全椒進入江蘇,全長349.4km,境內設1座分輸壓氣站、3座分輸站和13座線路RTU截斷閥室。管道採用X70鋼管材,管徑Φ1016mm,設計壓力10MPa。

  兩支:就是這條洪流分出的兩條支脈,分別將天然氣從主脈分送到安徽腹地的合肥以及蕪湖。

  定遠—合肥支幹線

  從定遠分輸壓氣站到合肥市肥東縣,管道總長80.81km,管道材質X60,管徑Φ406mm,設計壓力6.3MPa,設合肥分輸站和5座監視閥室。

  南京—蕪湖支線(安徽境內)

  轄區內管道長度43.8km,管道材質為X60,管徑Φ508mm,設計壓力6.3MPa。轄區內設有馬鞍山分輸站、蕪湖分輸站,以及2座閥室。

  俯瞰蕪湖分輸站

  合肥——西氣東輸安徽段最寵愛之城

  西氣東輸到合肥的氣源,源自新疆塔裡木盆地,氣源純淨,質量好,目前,合肥市90%以上的天然氣主要通過西氣東輸定遠至合肥支幹線輸送,日最高輸量可達400多萬方。

  儘管這條支幹線一年365天源源不斷供氣,但隨著合肥地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煤改氣不斷推進,對於天然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去年底,定遠至合肥支幹線已滿負荷輸送,但市場需求仍存缺口。

  利辛站防冰堵演練

  合肥站雪中排查

  為了更好地「溫暖」合肥,定合複線適時而動,呼之欲出。

  計劃將於今年5月動工的定合複線管道,將起自西氣東輸一線定遠壓氣站,止於合肥市長豐縣羅集末站,全長67.5公裡,管徑711毫米,設計壓力10兆帕,年任務輸量34.89億方/年,設計日輸量將達到1395.6萬方/天,根據調研和分析,2025年目標市場需求總量預計達到46.89億立方米,2030年將達到65.77億立方米。

  定合複線的建設有利於拉動合肥地區沿線經濟,合理調整當地產業結構,有效改善沿途和周邊大氣環境,提供合肥市供氣可靠性和靈活性,對完善安徽省天然氣區域管網體系、解決合肥地區天然氣供應矛盾、推進天然氣管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來見見這些低調的「暖男」們

  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有一群工作上玩命、待人卻特別溫暖的員工們。

  圖中這位趴在雪地裡的帥哥,是合肥管理處合肥末站的員工,2018年1月5日,合肥地區暴雪過後,合肥末站按照作業計劃對場站過濾分離器進行在線排汙,員工們不畏暴雪嚴寒,精心操作,將頭貼近管線,仔細用心傾聽汙液流過排汙管線的聲音。

  1月22日晚間暴風雪肆虐,第二天,雪停了,合肥站員工積極行動起來,做好冬防保供工作,清掃管線上的積雪。

  2月12日,過年期間,合肥管理處利辛站的小夥伴們堅守在一線,雨夜堅持巡檢排查問題,保證過年期間管道安全平穩運行。

  氣溫37攝氏度的炎炎夏日,合肥管理處生產運行科人員到合肥站工藝區更換合肥站電動執行機構比例控制板,有力地保障下遊用戶供氣。

  像這樣不舍晝夜、不分寒暑,將西氣東輸管道安全、保障順利供氣當作天大的任務的員工,在合肥管理處比比皆是。

  而他們時時為之操勞的,就是合肥乃至安徽能源供給的生命線。

  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現管轄管道為西氣東輸在安徽省內所有天然氣管道,主要包括「一幹兩支」,西氣東輸一線安徽段(西起安徽省界首市,東至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以及定遠至合肥支線和南京至蕪湖支線安徽段,所轄管道全長474.01公裡(其中西一線349.4公裡,定合支線80.81公裡,南蕪支線安徽段43.8公裡),現轄利辛、劉巷子、定遠、滁州、合肥、馬鞍山及蕪湖7個分輸場站,主要為合肥崑崙、合肥燃氣、蚌埠新奧、港華燃氣、安徽省天然氣、安徽博能、宿州中燃、安徽阜陽等33家下遊用戶分輸供氣,年分輸氣量近32億方,佔全省天燃氣消費量的80%以上。

  西氣東輸入皖十五載,定合複線開工在即,都是讓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所有員工特別開心的事,這麼多年,他們默默做的都是大事情,卻春風化雨,悄悄地潤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這些平民英雄們,值得我們為他們瘋狂打CALL。

相關焦點

  • 西氣東輸20年
    2000年2月28日,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播發消息:國務院聽取西氣東輸工程論證匯報,肯定工程是造福新疆人民的大好事。新聞媒體開始正式對外介紹西氣東輸工程。同日,西氣東輸項目天然氣購銷及管道運輸意向書籤字儀式在北京舉行。2000年3月2日,集團公司印發《關於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領導小組的通知》。
  • 西氣東輸:福起南疆 惠澤東海
    「西氣東輸剛運營一年,對地方經濟有所帶動,但不是特別明顯。三年後,應該會有一個顯著變化。」新疆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二處副處長馬建華告訴記者,新疆凡是有石油、天然氣的地方,經濟發展都非常快。  新疆紅旗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66年建成的新疆紅旗機械廠,主要生產軍工產品。「1998年,廠子破產清算後進行了股份制改造。」
  • 西氣東輸
    西氣東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7日 21:19 來源:   我國西部地區的塔裡木、柴達木、陝甘寧和四川盆地蘊藏著26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約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的87%。
  • 十年巨變的西氣東輸
    原標題:十年巨變的西氣東輸   央廣網北京9月25日消息(記者季蘇平)今年是西氣東輸十周年。那麼作為我國萬眾矚目的重點工程之一,十年來,西氣東輸供氣能力到底怎樣?作為清潔能源,同等熱值,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油的三分之二,煤的三分之一,西氣東輸帶來了怎樣的生態效益?沿線的生態環境恢復的情況如何?帶著一些列疑問,我們重走西氣東輸之路。
  • 激蕩四十年 西氣東輸,偉大的歷史「遺產」
    基於西部地區的天然氣儲量豐富,以及東部沿海地區對於天然氣能源的需求短缺,西氣東輸工程頁從1998年開始醞釀。圖為更加有效地開發油氣資源助力中國經濟發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挖潛西部勢開倉: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2000年2月國務院第一次會議批准啟動"西氣東輸"工程,這是僅次於長江三峽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資項目,是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誌性建設工程。中國中西部地區有六大含油氣盆地,包括塔裡木、準噶爾、吐哈、柴達木、鄂爾多斯和四川盆地。
  • 西氣東輸三線正式入閩 福建即將用上新疆天然氣
    西氣東輸福建段走向示意圖傑清/製圖 海峽網12月13日訊(海都記者 袁麗群 包華)昨日下午2點,在位於閩侯縣青口鎮聯豐村的福州末站,管道閥門被打開,來自中亞和新疆塔裡木氣區的天然氣順利進入福建,這標誌著國家西氣東輸三線(下簡稱「西三線」)東段工程,正式建成通氣並進入調試階段。
  • 橫貫東西的能源動脈——西氣東輸工程
    2005年3月,新疆庫爾勒塔裡木盆地西氣東輸第一集輸站。(資料圖片) 中新社發 孫延德 攝  2004年10月1日全線建成投產的西氣東輸工程,是長江三峽工程後我國的又一重大投資項目,是拉開西部大開發序幕的標誌性建設工程。
  • 龍脈之西氣東輸:穿越百年夢想
    每年由西向東輸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  「輸氣管比輸油管更危險。」範莉說,輸氣管中推動氣體前進的壓力是10兆帕,如果鋼管破裂一個小洞,噴出的氣體足以將人體射穿,遇到明火甚至會引起爆炸,將鋼管撕裂。  作為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生產運行處的高級主管,範莉曾參與撰寫了西氣東輸的管道事故應急預案,熟悉西氣東輸管道工程中每一個角落。
  • 我國「西氣東輸」累計輸送天然氣逾5400億方;記者從國家管網西氣東...
    我國「西氣東輸」累計輸送天然氣逾5400億方;記者從國家管網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相關活動中獲悉,國家累計投入4000多億經20年持續建設完善的「西氣東輸」工程,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造福人民群眾的能源大動脈,全國5億人直接受益。
  • 西氣東輸工程全線正式商業運營
    西氣東輸工程全線正式商業運營   2004年12月30日,西氣東輸工程全線正式商業運營,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一年西氣東輸先後6次穿越古長城,3次過黃河,1次過長江,穿跨越其他大型河流3次,鐵路、公路118次,是國內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達到國際水平的天然氣管道工程。   西氣東輸東段工程的啟動氣源長慶氣田,天然氣資源豐富,先期擔負了西氣東輸陝西靖邊—上海段供氣任務。塔裡木盆地的克拉2氣田供氣後,長慶氣田將作為西氣東輸的儲備氣源。
  • 西氣東輸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紀實
    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西氣東輸曾以「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條世界級天然氣管道,首次推廣應用全自動焊接和相控陣自動超聲波檢測技術,首次大規模推廣應用X70、X80型鋼管」等多項第一,實現了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由追趕者到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的跨越。
  • 西氣東輸工程通過環保驗收
    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常志鵬)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日前通過國家環保驗收。至此,西氣東輸工程產生的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日益明顯。    西氣東輸工程沿線途經戈壁、沙漠、乾旱半乾旱、黃土高原、草原林地、晉豫土石山區及黃淮、江淮平原耕地、水網等7個宏觀生態類型,143個微觀生態類型,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生態功能區,4個環境敏感區及大量文物古蹟區。
  • 西氣東輸三線東段工程建成通氣 福建用上中亞國家天然氣
    【解說】12月12日下午2點,來自中亞國家和塔裡木氣區的天然氣到達福建省福州市,西氣東輸三線東段工程建成通氣,開始進行調試。  【解說】西氣東輸三線是繼西氣東輸二線建成投產之後的又一條橫貫中國東西兩端的能源戰略通道。
  • 西氣東輸三線工程開工有何戰略意義?
    我國又一條陸上能源運輸大動脈西氣東輸三線工程16日在北京、新疆和福建三地同時開工。這一工程建成後,每年將為我國不斷增長的天然氣市場增加3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惠及上億人口,對於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節能減排,助推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我國「西氣東輸」累計輸送天然氣逾5400億方
    央廣網銀川12月4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從國家管網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相關活動中獲悉
  • 西氣東輸3000餘家企業用氣提供了保障
    為保障天然氣供應,西氣東輸主力氣源地之一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馬力全開,目前日產天然氣超過9500萬立方米,為西氣東輸下遊居民和新疆南部百姓「加氣」禦寒。目前,塔裡木油田已經建成克拉2、迪那2、克深、英買力、牙哈等多個大型氣田,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生產總量的六分之一。
  • 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幹線順利投產運行
    歷經72小時試運行結束後,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幹線(廣州-潮州段) 於1月21日12時18分正式投產運行。閩粵支幹線(廣州-潮州段)是西氣東輸三線在廣東地區的首條支幹線,粵東地區首條天然氣長輸管道,國家重點互聯互通工程之一。
  • 西氣東輸累計實現天然氣管輸氣超過5400億立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2月4日記者從國家管網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相關活動中獲悉,國家累計投入4000多億經20年持續建設完善的「西氣東輸」工程,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造福人民群眾的能源大動脈,全國5億人直接受益。
  • 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正式投產 年輸氣能力達30億立方米
    參建單位慶祝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完工建成。 華聲在線12月31日(通訊員 馬寧 記者 龍騰)12月30日凌晨,備受矚目的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工程全線開始進行氮氣置換,實現了新管線與正在運行的忠武線潛湘支線管道的連通,標誌著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工程完工建成。
  • 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完工建成 年輸氣能力可達30億立方米
    12月30日凌晨,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工程完工建成。   紅網時刻12月30日訊(通訊員 馬寧 記者 盧欣)12月30日凌晨,備受矚目的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工程全線開始進行氮氣置換,實現了新管線與正在運行的忠武線潛湘支線管道的連通,標誌著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西氣東輸三線長沙支線工程完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