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投產至今,西氣東輸已經進入安徽十五年,十五年來,這項舉世矚目的工程,為安徽的政經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作用。
毫無疑問,咱們老百姓是這項工程的最大受益主體,不管是食、住、行,西氣東輸其實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柴米油鹽的日常背後,我們很難感受到「西氣東輸」具體而微的存在感,因為總覺得它太抽象,太宏大,太遙遠。西氣是怎麼東輸的,它在安徽境內又是怎麼分布的,為什麼平時很難看到想像中的那條望不到頭的鋼管巨龍?日前,在中國石油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的媒體見面會上,這些一連串的疑問才得以徐徐解開,原來,這十五裡,西氣東輸一直都是默默關心著我們的「超級暖男」。
「西氣東輸」——安徽境內的能源大運河
有意思的是,西氣東輸在安徽境內的管網走向,和當年的隋唐大運河非常相似。
它共包括「一幹兩支」。
一幹:就是主管道,叫西一線幹線,由河南入境,經太和、利辛、蒙城、懷遠、鳳陽、定遠、滁州、全椒進入江蘇,全長349.4km,境內設1座分輸壓氣站、3座分輸站和13座線路RTU截斷閥室。管道採用X70鋼管材,管徑Φ1016mm,設計壓力10MPa。
兩支:就是這條洪流分出的兩條支脈,分別將天然氣從主脈分送到安徽腹地的合肥以及蕪湖。
定遠—合肥支幹線
從定遠分輸壓氣站到合肥市肥東縣,管道總長80.81km,管道材質X60,管徑Φ406mm,設計壓力6.3MPa,設合肥分輸站和5座監視閥室。
南京—蕪湖支線(安徽境內)
轄區內管道長度43.8km,管道材質為X60,管徑Φ508mm,設計壓力6.3MPa。轄區內設有馬鞍山分輸站、蕪湖分輸站,以及2座閥室。
俯瞰蕪湖分輸站
合肥——西氣東輸安徽段最寵愛之城
西氣東輸到合肥的氣源,源自新疆塔裡木盆地,氣源純淨,質量好,目前,合肥市90%以上的天然氣主要通過西氣東輸定遠至合肥支幹線輸送,日最高輸量可達400多萬方。
儘管這條支幹線一年365天源源不斷供氣,但隨著合肥地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煤改氣不斷推進,對於天然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去年底,定遠至合肥支幹線已滿負荷輸送,但市場需求仍存缺口。
利辛站防冰堵演練
合肥站雪中排查
為了更好地「溫暖」合肥,定合複線適時而動,呼之欲出。
計劃將於今年5月動工的定合複線管道,將起自西氣東輸一線定遠壓氣站,止於合肥市長豐縣羅集末站,全長67.5公裡,管徑711毫米,設計壓力10兆帕,年任務輸量34.89億方/年,設計日輸量將達到1395.6萬方/天,根據調研和分析,2025年目標市場需求總量預計達到46.89億立方米,2030年將達到65.77億立方米。
定合複線的建設有利於拉動合肥地區沿線經濟,合理調整當地產業結構,有效改善沿途和周邊大氣環境,提供合肥市供氣可靠性和靈活性,對完善安徽省天然氣區域管網體系、解決合肥地區天然氣供應矛盾、推進天然氣管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來見見這些低調的「暖男」們
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有一群工作上玩命、待人卻特別溫暖的員工們。
圖中這位趴在雪地裡的帥哥,是合肥管理處合肥末站的員工,2018年1月5日,合肥地區暴雪過後,合肥末站按照作業計劃對場站過濾分離器進行在線排汙,員工們不畏暴雪嚴寒,精心操作,將頭貼近管線,仔細用心傾聽汙液流過排汙管線的聲音。
1月22日晚間暴風雪肆虐,第二天,雪停了,合肥站員工積極行動起來,做好冬防保供工作,清掃管線上的積雪。
2月12日,過年期間,合肥管理處利辛站的小夥伴們堅守在一線,雨夜堅持巡檢排查問題,保證過年期間管道安全平穩運行。
氣溫37攝氏度的炎炎夏日,合肥管理處生產運行科人員到合肥站工藝區更換合肥站電動執行機構比例控制板,有力地保障下遊用戶供氣。
像這樣不舍晝夜、不分寒暑,將西氣東輸管道安全、保障順利供氣當作天大的任務的員工,在合肥管理處比比皆是。
而他們時時為之操勞的,就是合肥乃至安徽能源供給的生命線。
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現管轄管道為西氣東輸在安徽省內所有天然氣管道,主要包括「一幹兩支」,西氣東輸一線安徽段(西起安徽省界首市,東至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以及定遠至合肥支線和南京至蕪湖支線安徽段,所轄管道全長474.01公裡(其中西一線349.4公裡,定合支線80.81公裡,南蕪支線安徽段43.8公裡),現轄利辛、劉巷子、定遠、滁州、合肥、馬鞍山及蕪湖7個分輸場站,主要為合肥崑崙、合肥燃氣、蚌埠新奧、港華燃氣、安徽省天然氣、安徽博能、宿州中燃、安徽阜陽等33家下遊用戶分輸供氣,年分輸氣量近32億方,佔全省天燃氣消費量的80%以上。
西氣東輸入皖十五載,定合複線開工在即,都是讓西氣東輸合肥管理處所有員工特別開心的事,這麼多年,他們默默做的都是大事情,卻春風化雨,悄悄地潤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這些平民英雄們,值得我們為他們瘋狂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