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利東街:「喜帖街」改造重建見證香港城市變遷

2020-12-13 新京報網

利東街又稱「喜帖街」,位於香港灣仔區,是香港著名的步行街,同時也是香港高檔住宅集中的區域。因為利東街過去是香港印刷品製作商店的集中地,其中又以製作喜帖最為著名,所以被市民叫做「喜帖街」。2005年特區政府收回利東街所有業權,原來破舊的「喜帖街」被規劃重建。嶄新的街區於2016年再次開張,成為一條長約200米歐式風格的步行街。

相關焦點

  • 從香港喜帖街的居民參與看舊城改造的另一種可能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權力的生成——香港市區重建的民族志》在去年出版,但有很多內容還沒被挖掘出來。我為什麼研究香港利東街(也叫喜帖街)的改造經驗呢?這個項目工程耗時六年時間,從2004年持續到2010年,花費35.75億港元(2004年數據)的發展成本。最重要的是,參與改造的居民提出了香港首個由下而上的規劃方案,影響廣泛。
  • 香港的108條街 | 舊時喜帖街——利東街
    △利東街現狀1950年代,為了防止商家印刷非法物品,香港政府把印刷店集中於利東街,方便監管。而這些印刷店逐漸印刷出各種各樣的印刷品,如信封、信紙和名片。而到了70、80年代,利東街就以印喜帖最為著名,幾乎每對新人都會到喜帖街比對和選購,同期備受歡迎的還有揮春(春聯),現在春節前在附近路邊揮毫潑墨的老先生,之前有香港朋友介紹說就是當年在利東街上的老店家。
  • 香港「喜帖街」往事: 輝煌時「印紅包袋如印鈔票」
    利東街,俗稱喜帖街或印刷街,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是香港著名的印刷品製作及門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喜帖著名。後由於香港市區重建計劃,利東街道的業權被收回,被改造為現代風格的商住區,喜帖印刷店「成行成市」的景象遂成歷史。
  • 香港利東街重建項目擬招標 將"變身"步行街(圖)
    香港利東街重建項目擬招標 將"變身"步行街(圖) 2008年07月14日 15: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香港灣仔利東街。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市區重建局旗下的灣仔利東街重建項目,將在未來3個月內招標,項目增設一條預算耗資1.5億元的地下通道,直達灣仔港鐵站,以配合利東街變身步行街後人流大增的需要。
  • 香江漫記⑦|喜帖街:一條舊街的新生
    在廣為傳唱的歌曲《喜帖街》中,利東街曾經「美滿甲天下」。利東街被規劃重建後,於2016年再次開張,廣告牌錯落、石階爬滿青苔的舊利東街已成為歷史,一條嶄新的步行街呈現在世人面前。儘管唐樓變大廈,但「喜帖街」的特色得以保留,而利東街所代表的街坊情誼,仍然被一代代香港人守望與傳承。
  • 每個人的心裡,都深埋著一條喜帖街
    喜帖街,原名「利東街」,位於香港島灣仔南部,莊士敦道與皇后大道東之間的一條小街道。街市不大,總長不過區區兩百米,卻是香港著名的印刷品製作及門市集中地,尤其以製作喜帖出名。往溯至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利東街是香港人新婚喜帖採購的首選之地,好幾代港人的婚姻記憶由去利東街那成排的唐樓採購喜帖開始,故而香港人更喜歡把利東街叫做「喜帖街」。2003年10月,利東街的商戶和居民接到香港市建局要對利東街進行重建的通知。根據以往香港其他區域的重建經驗,市建局一般都會選擇拆除舊有建築、重新建造新樓宇,以高樓大廈的新地產來推進商業化、城市化。
  • 香港利東街將變身"姻園" 打造"婚嫁"新地標(圖)
    新地標:利東街將重塑特色唐樓屋頂的主題公用空間設計。(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新地標:利東街將設立以婚嫁為主題的「姻園」。(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網站)中新網12月21日電  綜合香港媒體報導,香港市區重建局20日公布,決定把香港利東街命名為「姻園」,3幢獲得保存翻新的戰前唐樓則會翻新成「中西婚嫁傳統文物館」,展現歷代婚嫁傳統習俗,並附設婚嫁公園,打造充滿中西婚嫁文化的灣仔地標。香港市區重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即將重建的香港利東街,過去以婚嫁行業為特色,「姻園」計劃的構思,是重現這一特色。
  • 香港利東街煥然一新成為港島新地標
    香港利東街煥然一新成為港島新地標 2016-03-03 17:21: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翟璐     3月3日,香港陽光普照,不少市民和遊客到煥然一新的利東街遊覽
  • 香港旅拍 | 灣仔利東街的夢幻飄雪
    利東街的另一個名字聽港樂的朋友一定知道,叫喜帖街據說每年聖誕季利東街都會飄雪而2018
  • 「喜帖街」改名「喜歡裡」之爭
    香港也有類似風俗,最多人兜的是呈祥道,取其諧音「情長」。「好嘢自然受歡迎」,一個好的路名,對市民來說很重要。日前,香港就因一條街道改名而引發熱議。  利東街,又名「喜帖街」,曾是香港印刷品的製作及門市集中地,尤以印刷喜帖而聞名。由於市區重建計劃,利東街已於2005年11月6日零時起復歸政府所有,並於2010年2月25日零時起封閉。
  • 成行成市街趣:從「喜帖街」變「囍歡裡」說開去
    中新社香港7月14日電 題:成行成市的街趣——從「喜帖街」變「囍歡裡」說開去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從灣仔地鐵站鑽出來,踏過電車穿梭的莊士敦道,面前街口挨著街口,窄窄一條利東街稍不留意就走過了。
  • 「叮叮車」:見證香港發展與變遷
    央視網消息:在香港,電車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叮叮車」,因它在行駛到站時會發出「叮叮」聲而得名。「叮叮車」是香港最具歷史感的交通工具之一,作為香港特有的城市符號,這種雙層電車,也見證著香港的發展變遷。
  •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直播香港】 「叮叮車」:見證香港發展與變遷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直播香港】 「叮叮車」:見證香港發展與變遷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香港是一座五光十色的城市香港「叮叮車」「叮叮車」是香港最具歷史感的交通工具之一,作為香港特有的城市符號,這種雙層電車,也見證著香港的發展變遷,港島西部的屈地街電車廠是「叮叮車」的兩大總站之一。「叮叮車」承載港人記憶 亦是香港名片
  • 香港百年老街拆遷,寫成歌曲刷新獲獎記錄,成了家喻戶曉的經典
    內地城鎮化進程,搭配《喜帖街》來聽,也很令人唏噓。世代生息的村莊因為城鎮化被夷平,大家都住上樓房,但是我們懷念的還是早起時的炊煙味道,還有黃昏時稚子奔跑在鄉間小路上的情形。喜帖街,正名為利東街,位於香港島灣仔區,莊士敦道及皇后大道東之間。因為是香港印刷品製作及門市聚集地,尤以印刷喜帖著稱,香港民眾口口相傳,便成了喜帖街或印刷街。
  • 香港投巨資改造深水埗
    新華網香港2月18日電 香港市區重建局日前宣布斥資25億多港元,綜合發展深水埗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三個相連項目。地盤總面積約8萬平方尺,是市建局自2002年以來在深水埗推動的重建項目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也是繼灣仔利東街項目之後第二大重建項目。
  •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直播香港】「叮叮車」:見證香港發展與變遷
    央視網消息:香港是一座五光十色的城市,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每一幀每一景,都講述者香港的人情風韻。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繼續通過鏡頭,和大家一起走進香港的街頭巷尾,感受真實、充滿活力的香港。香港「叮叮車」央視記者在屈地街電車廠進行採訪在香港,電車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叮叮車」,因它在行駛到站時會發出「叮叮」聲而得名。「叮叮車」是香港最具歷史感的交通工具之一,作為香港特有的城市符號,這種雙層電車,也見證著香港的發展變遷,港島西部的屈地街電車廠是「叮叮車」的兩大總站之一。
  • 下課等我,牽著你的手走過喜帖街
    謝安琪演唱《喜帖街》在2008年在香港一經發售便引起了很多老城情節的共鳴,喜帖街原是香港的一條老街,上世紀80年代逐漸為人所知,幾乎每一對舉辦婚禮的新人都會去喜帖街選購新婚用品。這條街大部分建築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唐樓,整齊劃一,極具傳統特色。
  • 香江漫話:在地圖中消失的島嶼見證香港變遷
    香江漫話:在地圖中消失的島嶼見證香港變遷 2008年08月24日 2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題:消失的島嶼見證香港變遷  作者 張鶴群 國華  香港是個沿海城市,其水域面積達一千六百平方公裡,佔全港總面積的六成,因海域面積大,香港的島嶼特別多,有二百六十三個。
  • IU香港獻唱粵語歌《喜帖街》
    IU網易娛樂10月22日報導 韓國國民妹妹IU(李智恩)於21日在香港舉行了個人演唱會。期間,她誠意滿滿的翻唱了一首謝安琪的《喜帖街》,讓在場的粉絲大呼「太有誠意了」。據悉,IU親自錄了這首歌的伴奏。在最後安可的時候,帶來了成名曲《好日子》,粉絲的賣力應援也讓IU大為感動。演唱會結束後,許多粉絲在網絡上表示,「原來不是IU的粉絲都被圈了」,「聲音真的好好聽,太有誠意了。」還有一些香港業內人士也給予了IU肯定。
  • 謝安琪:喜帖街
    今天推送一首讀者留言的歌曲,也是一首道盡變遷的作品,當時幾乎是橫掃了香港樂壇的獎項。謝安琪也是憑這首歌正式躋身一線天后。 別再看塵封的喜帖,你正在要搬家 築得起人應該接受,都有日倒下 其實沒有一種安穩快樂 永遠也不差 喜帖街原是香港的一條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