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穎墨攜《小島》現身!唯一一部全方位展現西沙、南沙海防及海軍...

2020-12-25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你聽說過西沙的野牛嗎?你聽說過西沙的軍犬嗎?你聽說過西沙的老鼠和貓嗎?」 8月16日,著名軍旅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陸穎墨攜新書《小島》現身上海書展,從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切入,為現場的讀者展現了海軍戰士苦中作樂、積極奮進的形象,一曲曲真實且壯麗的愛國讚歌,使大家深受感染。

陸穎墨是當代著名軍旅作家。1987年在《當代》發表小說處女作,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魯迅文學獎、當代文學獎、中華文學選刊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小說選刊年度獎等各類文學獎三十餘項。著有《海軍往事》《尋找我的海魂衫》《白手絹,黑飄帶》《中國月亮》《遠島之光》《軍港之夜》等。《礁盤》收入湘教版《語文》教材,另有作品《潛浮》《歸航》《遠航》等收入各種中小學語文教輔教材。《小島》收入教育部統編《語文》五年級教材成為課文篇目。

此次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島》是陸穎墨短篇小說集,收錄《小島》等海軍題材作品二十餘篇,是唯一一部全方位展現我國西沙、南沙海防及海軍生活的小說。

陸穎墨還在現場分享了大家廣為關注的作品《金鋼》創作前後的故事,並透露他將以金鋼的前世今生為內容,創作一部長篇小說。

活動嘉賓、熱播劇《我是餘歡水》原著作者餘耕表示,他覺得現在的小朋友很幸福,能見到教材的作者,他問過一些身邊的小學生,都學過《小島》這篇課文,為小說中的將軍和戰士而感動。他自己在海邊長大,曾經有過做海軍的夢想,而未能如願,在讀《小島》的過程中,他沉浸其中,為戰士們愛國的情懷流淚。他說:「陸穎墨的寫作很廣闊,值得我們寫作者學習。《小島》也將成為海軍題材教科書式的作品。」

這場籤售活動由國家一級演員、《走西口》《大宅門》等劇的主演王靜主持。

原海軍駐西沙某部司令員徐世鋒參加了活動,他對《小島》一書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讀者將從這本小說的動人故事裡感受到當代軍人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他還就西沙海防的一些專業問題解答了讀者疑問。(出版社供圖)

相關焦點

  • 「課文作家」陸穎墨講述小島背後的故事,關於海軍,關於那片海……
    教育部統編《語文》五年級教材中《小島》一文的作者陸穎墨最近有新作出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小島》收錄《小島》等陸穎墨創作的海軍題材作品二十餘篇,是唯一一部全方位展現我國西沙、南沙海防及海軍生活的小說,生動地展現了海軍生活狀況,以及海軍官兵愛國奉獻的精神。
  • 課文作家陸穎墨講述《小島》背後的故事
    「你聽說過西沙的野牛嗎?你聽說過西沙的軍犬嗎?你聽說過西沙的老鼠和貓嗎?……」8月16日,著名軍旅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陸穎墨新書《小島》籤售會在上海書展舉行。陸穎墨從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切入,為現場的讀者展現了海軍戰士苦中作樂、積極奮進的形象,在碧海藍天下,海軍戰士們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愛國讚歌,使大家深受感染。陸穎墨是當代著名軍旅作家。1987年在《當代》發表小說處女作,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魯迅文學獎、當代文學獎、中華文學選刊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小說選刊年度獎等各類文學獎三十餘項。
  • 教材作家陸穎墨新書《小島》首發式在青舉行
    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島》出版,堅守軍旅文學為海軍「立言」□半島記者  孟秀麗11月23日上午十時,教材作家陸穎墨攜短篇小說集《小島》在青島書城舉行首發儀式及讀者見面會。陸穎墨1980年考入海軍工程學院,從此開始了數十年的軍旅生涯,多年的海軍部隊生活給了他創作的靈感。《小島》的創作背景,源於陸穎墨的一次西沙之行。行船途中風浪巨大,海軍戰士們一邊克服暈船的症狀,一邊繼續行駛;駐島戰士們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艱苦奮鬥、保衛祖國的這一幕幕深深觸動著他。
  • 「小島」上的陸穎墨:我放棄了「文藝」,堅持自己的粗糲
    陸穎墨,當代軍旅作家。江蘇常州人。著有《海軍往事》《尋找我的海魂衫》《白手絹,黑飄帶》《中國月亮》《遠島之光》《軍港之夜》等。短篇小說《小島》被收入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另有作品《潛浮》《歸航》《遠航》等收入各種中小學語文教輔教材。曾獲魯迅文學獎、當代文學獎、中華文學選刊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小說選刊年度獎等各類文學獎三十餘項。
  • 《小島》:中國海魂的詩意書寫
    海軍作家、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得主陸穎墨,一直凝望著那片遙遠的南中國海,執著地用文字記錄、講述海軍將士的生活。在最新推出的短篇小說集《小島》中,陸穎墨跳脫傳統英雄敘事的觀念與套路,將目光聚焦於真誠袒露自身不足的戰爭元勳、愛兵如子的將軍和沉著指揮的艦長,更深入到基層的飛彈兵、潛艇兵、軍犬和軍屬內心情感深處,以細膩的筆觸發掘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不平凡的側面,感人至深地寫出「水兵的生活、水兵的情感、水兵的韻味、水兵的追求」,立體地展現三代海軍將士對戰友、艦艇、海軍事業和祖國的深厚情感。
  • 西沙唯一有淡水的島嶼——甘泉島,中國海軍對外作戰收復的海島
    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這裡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曾在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第一名。位西沙群島永樂礁上的甘泉島,是西沙群島中唯一有淡水井的島嶼。從這些出土文物中,我們可以遙想中國先民勞動生活的情境,這對於我國研究西沙群島開發歷史有較為重要的價值。2006年,甘泉島成為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甘泉島因島上有甘泉井水而著名,是西沙群島中唯一有淡水井的島嶼,因此這裡也是漁民的臨時落腳點。水井呈圓形,直徑在一米五左右,井深五米左右,周邊用古磚砌就。
  • 作家出版社推出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島》,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陸穎墨短篇小說集《小島》,該小說集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小說集中的二十幾篇短篇小說代表陸穎墨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為《小島》的頒獎評語稱:一面「鏡子」、一條狗、一扇艙門、一艘老舊的軍艦,連接成一條記憶的河流,蒼涼而不失壯美,深沉中閃射著理想的光芒。海軍往事照耀著波濤洶湧的海面,深情地注視著我們今天的遠航。
  • 日本史料證明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歷來屬於中國
    日本政府在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期間,曾承認中國人在南海諸島上居住營生,並在公開報導和內部資料中承認西沙群島屬於中國。 上世紀30年代,法國先後入侵中國南沙「九小島」和西沙群島,其擴張行動引起世界各國關注。正謀劃侵略中國的日本政府內部協調了立場,決定以承認南海諸島歷來屬於中國、否定法國有「先佔權」的方式來牽製法國。
  • 旅日學者在日本史料中發現西沙、南沙屬於中國新證據
    鳳凰衛視2016年7月14日《總編輯時間》,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據新華社報導,日本東洋學院大學教授朱建榮近日從日本的官方史料中發現,日本政府在上世紀20至30年代,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內部資料,都曾經承認西沙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原始資料。
  • 追憶西沙海戰,正是當年的小艇,開啟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徵程
    (1)缺席的大艦——西沙海戰的遺憾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對中國海軍在西沙海戰中到底是有備而來,還是倉促應戰存在不小的爭論。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雖然說從中央軍委到基層官兵都抱有將南越侵略者趕出西沙的覺悟,但在具體的戰前準備中,缺乏外海作戰經驗的人民海軍還是無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最為人感到可惜的便是南海艦隊的五艘主力護衛艦在均處於維修狀態。
  • 海軍司令吳勝利祭奠西沙海戰烈士 1974年西沙海戰回顧
    【海軍司祭奠西沙海戰烈士】這份資料也評價道,「西沙海戰是一場維護中國領土和領海主權的正義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戰,是海軍聯合陸軍、空軍及民兵在西沙永樂群島海域為還擊南越軍隊侵略進行的一場聯合作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戰爭之一。」
  • 林遵:林則徐侄孫,率艦收復南沙西沙群島,先後被國共兩黨授予少將軍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曾侵佔我西沙和南沙群島,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徹底退出南海。1946年10月,國民黨政府根據聯合國規定,派林遵率「太平」號、「永興」號和「中建」號、「中業」號四艘軍艦收復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林遵將軍由此載入民族英雄史冊。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進行渡江戰役時,林遵將軍果斷率部起義,給人民政府帶來了一支海軍艦隊。
  • 中國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島歷史與現狀(圖文)
    一、歷史沿革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分布在遼闊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國南海諸島的主要組成部分,習慣上合併稱為西南中沙群島。西南中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當時出現的海防著作,無不把南海諸島作為我國海防的「門戶」和「天塹」。如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海防輯要》一書,就把西沙群島等島嶼列為我國的海防區域。從方志方面來說,明清兩代是方志鼎盛的時代,由官方修纂的《廣東通志》、《瓊州府志》、《萬州志》等等許多地方志書,都輯錄有西南中沙群島的資料,列為海南島的附屬島嶼。其《廣東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營於萬州」的記載。
  • 中國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無可爭辯
    這些事實證明:中國人民至少自唐、宋以來就已經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生活和從事捕撈等生產活動。隨著中國人民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開發經營,中國歷代政府對這兩個群島進行了管轄。早在北宋(公元九六〇年至一一二七年),中國的海軍就已巡海至西沙群島一帶。
  • 劉偉強攜《建軍大業》現身香港昂船洲海軍基地
    劉偉強攜《建軍大業》現身香港昂船洲海軍基地 導演劉偉強日前現身香港昂船洲海軍基地,與300多位軍人共同觀看新片,現場不時傳來掌聲。劉偉強在活動現場分享了拍攝經歷,並與大家深入交流,其中一位軍人留意到電影配樂的細節,令劉偉強感到非常驚喜。
  • 組圖:官方公開西沙群島壯美全貌
    新華網消息:由著名軍事攝影家、新華社高級記者查春明創作的大型攝影畫冊《西沙 西沙》,近日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發行。作為新華社駐海軍攝影記者,查春明從1995年開始多次搭乘海軍航空兵多種機型的飛機在南海上空航拍,南到曾母暗沙、南沙群島,北至西沙群島,覆蓋了約幾十萬平方公裡的海域,拍攝照片數萬張。
  • 臺灣在南沙趕建機場 考驗海峽兩岸共守南海默契
    南沙趕建機場專為陳水扁?  根據臺灣「國防部」的說法,南沙太平島不僅有臺灣海防官兵駐守,也常有臺灣漁船在附近作業甚至停靠,由於不時傳出有人因意外或病急而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所以在軍方人員及經費都允許的前提下,便考慮以「人道考量」之名進行太平島機場跑道興建的作業。  然而這種解釋仍讓外界疑惑重重。
  • 中越西沙海戰揭秘!中國海軍奪得主權改變南海格局
    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發生一場「西沙海戰」,中國與當時的越南共和國海軍(南越海軍)爭奪西沙群島控制權,南越海軍在美國的支持下,試圖以噸位較大的船艦來發揮強大火炮取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則以靈活的戰略技術猛攻敵方艦面。這場戰役最終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取得勝利,也為中國控制中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70年代南越軍佔我西沙 中國海軍以弱勝強(組圖)
    專題:中國海軍60年  1973年8月底,南越軍隊已侵佔了中國南沙、西沙群島的6個島嶼,並於9月宣布,將南沙群島中的南威、太平等10餘個島嶼劃歸其福綏省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