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軍士兵其實並沒有統一的裝備,因為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一直是軍閥割據的狀態,雖然民國完成了名義上的統一,但私底下依然是混亂的。
抗戰爆發時,除了蔣介石的中央軍以外,還有桂系,奉系,晉系,粵系等各路軍閥。這些軍閥部隊,雖然同屬國軍作戰序列,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以國民黨中央軍為例,這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可以說是蔣介石的親生兒子。他們的裝備自然是最好的。
中央軍有德械裝備師,普通士兵裝配原裝德國毛瑟M1942步槍,輕機槍以捷克式為主,中央軍班級別有一挺24重機槍,迫擊炮,可與日軍媲美。
也因此中央的中央直系部隊最為日軍所重視,1939年11月,岡村寧次在「關於迅速解決日華事變作戰方面的意見」中曾判斷:
「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於中國4億民眾,亦不在於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於包括若干地方雜牌軍在內之200萬抗日敵軍,而只在於以蔣介石為中心、以黃埔軍官學校系統的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直系軍的抗日意志。只要該軍存在,迅速和平解決有如緣木求魚。
而軍閥部隊則遠遠不能與中央軍媲美。
一開始,其實張學良的東北軍實力是各路軍閥之最。人數佔優,武器裝備佔優,連蔣介石的中央軍都不能與之相抵。但因為「九一八事變」,東北被日軍所侵佔,張學良奉軍軍大部分武器裝備都丟在了東北,還有飛機,兵工廠全拋給了日本人,
所以他們的武器裝備後來並沒有得到機會改良,落後於中央軍。
再加上西安事變以後,東北軍成為了蔣介石的心頭之患,在抗戰中也是處處受排擠,日子是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而軍閥部隊中又屬川軍最為悽慘,川軍出川之時各式武器裝備都有,從中正槍,漢陽造,還有三八大蓋,最多的一開始還是清朝留下來的毛瑟槍和四川人自己土造的79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