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民擔心最大保障房小區選址偏遠成貧民窟

2021-01-12 騰訊網

最大保障房小區惹幾問

疑惑:選址太遠?將成另一個「金沙洲」? 官員:三年後交通成型,絕非貧民窟

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燕華、實習生譚抒茗報導:佔地34.5萬平方米、可建近2萬套保障房、能入住5萬人的廣州規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區,將選址白雲區龍歸。有關規劃方案昨日公布後,引起各界熱議。

有市民擔心:選址龍歸是否偏遠?集中龐大的中低收入人群居住,會否成為貧民窟?

有市民疑惑:廣州擬在奧體中心附近的廣氮板塊興建大型新社區,這個規劃已說了多年,為何遲遲未見動作,現在卻忽然冒出個「龍歸城」來?

還有人問:將來龍歸,會是北部的另一個「金沙洲」?抑或是北部的「華南板塊」?

昨日,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黃信敬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表示,目前而言,龍歸城項目的確有點遠,但三年後建成之時,該區域的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已經運行。另外,未來龍歸城將是混居綜合社區,人群不再單一,更顯得和諧,不會產生「貧民窟」現象。

離市區25公裡往返三小時?

相對於金沙洲來說,位於白雲區的龍歸,離市中心更為偏遠,而該社區距離未來最近的地鐵站也達2公裡。在前天的研討會上,已有專家擔心,住在龍歸,往返市區上班,距離起碼在25公裡以上。居民代表則坦言,希望小區交通能更方便點,不然來回市區要3個多小時,太麻煩了。市政協委員劉惠萍舉了個例子:2009年北京推出公共租賃房,反響並不理想,其中就有交通不便的原因。

還有專家提醒,儘管地鐵三號線北延長線今年將開通,龍歸亦有站點,但該線路從機場往白雲再到市區,人流量非常大,今後能否承載,值得考慮。

對於各界的疑慮,黃信敬昨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很理解,目前來講龍歸城項目是有點遠,但三年後項目才建成,屆時該區域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已經運行,出行方便多了。

「為解決龍歸城居民的交通出行問題,我們計劃在社區內開行『環城』的公交車,與地鐵站進行接駁,也擬開通幾條直達市區的公交專線。對於低收入家庭,將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交通費用補助。」

「混居社區」人群不單一

按規劃,龍歸城將來入住5萬人,差不多是廣州人口的1/200。若住進去的都是低收入人群,會否變成『貧民窟』?」有市民擔心。

對此,黃信敬表示,龍歸城社區裡既提供經適房,也有公共租賃房,還有人才公寓、限價房,居住在這裡的,不單有低收入家庭,也有中等收入的家庭,他們都是有上升發展空間的群體。不會出現單一的「貧民窟」現象。「比如目前最大的金沙洲新社區,此前也有人擔心過這個問題,但事實上,廣州市的保障性住房小區都沒有出現這種現象。」

商業氛圍需較長時間培育

此前,金沙洲新社區的配套問題一直被質疑,龍歸城的將來會是怎樣?

黃信敬表示,商業氛圍需要一個較長的培育過程,但商業配套設施可以先進行建設。通過低租金甚至免租金吸引大小商戶進駐,等待商業氛圍濃厚以後再逐步提高租金,這些租金可考慮補貼小區的物業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黃信敬還透露,為了防止出現學校建起來但是師資跟不上,龍歸城將考慮一些優惠政策,實現與名校資源互補共享,也可考慮引進港澳臺地區的教育服務機構進駐,為小區居民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專家:保障房規模不宜太大

知名地產專家韓世同建議,龍歸城的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配比可以更合理一些。「我覺得應該多建設一些商品房,而發展保障性用房的規模不宜太大。結構平衡了,日後發展才有基礎。」韓世同表示,若以後住在龍歸城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低收入者,商家可能會權衡是否在龍歸進行投資。

合富輝煌首席分析師黎文江也認為,並非大家都擠破頭在市中心才是好,主要還要看政府配套是否規劃好。「如果附近的學校、醫院都已經在規劃配套之內,就沒有距離太遠之虞。我覺得在龍歸建保障小區是很合理的決定。」

相關焦點

  • 廣州廉租房項目多在市中心 偏遠保障房規劃地鐵
    ■新快報記者 黃穎 陳齊 李琳 謝蔓 楊金霞 實習生 林楷燕  在歷時兩個月的廣州保障房調查中,新快報記者走遍了廣州在建的26個保障房項目,採訪各項目負責人,考察項目的規劃、工程進度和配套。
  • 廣州隱蔽的小區:鬧市之中的「富人區」,卻常被當作「貧民窟」
    當然在所有開發商們看來,既然針對群體是富人來建設,那麼大多優先考慮環境的優越性,畢竟富人大多擁有著各自的私人交通工具,外出的交通便捷便成為了相對來說考慮較後的因素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富人區都在那些稍偏遠僻靜的地方,在廣州就有一個小區隱藏在繁華的鬧市之中。你可能會說這樣的小區大多都是人來人往的,有錢人是不會選擇住在這裡的。
  • 深圳調整公交線路 5條線路進駐最大保障房小區
    記者昨日從市交委了解到,《2013年第一批公共汽車線路規劃方案》(徵求意見稿)將公示並徵求市民意見。在這批調整的公交線路中,深圳裡程最長的310—315路環線公交車或將切割為三段運營,深圳最大的保障房小區龍悅居則將進駐5條公交線路,一些受軌道交通影響較大、人流量下降明顯的公交線路將被取消。  市交委負責人強調,所有取消的公交線路都不會產生新的公交空白區域,取消後都有可替代的公交線路。
  • 廣州芳和花園保障房沒有「暗房」
    重點項目巡禮  保障房樣板  芳和花園綠色低碳  保障房建設是今年廣州市重點項目的頭等大事。10月底,廣州市今年8.5萬套保障房籌建任務已宣告完成,總共籌集保障房89174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5%。
  • 我國保障房初現「貧民窟」隱患
    北京市民小陳七年前在北京西南片以42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了套80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雖然處於西南三環之內,但交通並不便捷,「別說地鐵,直到現在整個小區附近只有一輛公交車經過,到最近的地鐵站陶然亭站都要換乘兩輛公交車。」小陳告訴記者。   七年過去了,小陳一家幾乎每次出門都得坐門前唯一的公交車到最近的交通樞紐轉車,達官營或灣子是他們最常去的換乘站。
  • 全國最大保障房青島白沙灣片區 因太偏僻成「空城」
    新華社 發   原標題:太偏僻青島一保障房社區成「空城」  新華社發  近日,據南方網報導,青島白沙灣片區保障房因為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設施而遇冷,全國最大保障房社區成了一座空城。  保障房申請兩年不足200份  據報導,全國保障房建設的典型、青島市重點民生項目,包含公共租賃房3797套,限價商品房6253套的青島白沙灣保障房社區正在變為一座空城。其中的公開銷售的限價房從2012年底公開銷售至今,僅收到了不足200份申請。若再除去審核不通過的申請,銷售情況將更不理想。
  • 山東棗莊保障房難題:沒錢的買不起,有錢的不願買
    祝寶峰可以一口氣說出一連串經濟適用房不受歡迎的原因:地理位置太偏僻,交通不便利,配套不完善,暖氣供不上,造成很多人棄選,「人家寧願加錢去買商品房,」他向南方周末記者感嘆,「我們宣傳也挺到位的,廣播電視都上了,價格也比商品房便宜一半還多呢,但市民還是不積極、不感冒,覺得那是窮人住的地方」被點名的保障房小區運河人家的均價約為市場價的一半,房屋建造成本也不便宜
  • 保障房,讓惠民暖流激蕩高原寒冬
    連續多日,我們相繼赴海北門源回族土族自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和格爾木市,走訪了保障房建設。  在門源,遠處連綿雪山映襯的一處處廉租房建設分為醒目。站在規劃有序、環境整潔的安居工程康樂小區,門源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馮永茂說,為確保保障房建設質量、加快建設工期,門源縣積極推廣節能保溫新型材料,努力讓一戶戶困難家庭在第一時間住進廉租房。
  • 保障房審計:5.75萬套為空置房 一些僅是紙上工程
    5.75萬套為「空置房」,一些僅是「紙上工程」--透視多地新一輪保障房審計結果數以萬套的已建成保障房,在江西、河南、吉林、湖北、貴州等多地卻成了「空置房」。國家審計署日前發布的審計結果公告顯示,有5個省已建成的5.75萬套保障性住房閒置。
  • 保障房:青海高原寒冬裡的春景
    連續10天時間,記者走訪了青海海北門源回族土族自治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和格爾木市,了解當地保障房建設情況。  在門源,遠處連綿的雪山映襯著一處處正在建設的廉租房分外醒目。站在規劃有序、環境整潔的安居工程康樂小區內,門源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馮永茂說:「為確保保障房建設質量、建設工期,我們在建設中積極推廣節能保溫新型材料,努力讓每一戶住房困難家庭在第一時間住進廉租房。」目前,門源已建設廉租房、公租房3800套,入住2500套。  從寬闊的草原到茫茫戈壁,一項項保障性安居工程肩負著青海高原改善民生的重任,不斷滋潤著百姓的心田。
  • 深圳30多個保障房小區盼公交配套改善
    「小區只有一條公交線路,上下班尖峰時段才有,平均得等20分鐘。一旦錯過了就得到觀瀾城區換乘,起碼得多花一個半小時,」在愛心家園住了一年多的市民李小姐說起小區出行難就一肚子苦水。 愛心家園是位於觀瀾的保障性住房小區,目前已經有三四百戶居民入住。但由於小區缺乏配建場站,難以安排始發公交線路,居民普遍面臨公交出行不便的難題。
  • 未來通2條地鐵 南京岱山保障房配套惠及周邊小區
    原標題:未來通2條地鐵 南京岱山保障房配套惠及周邊小區   入住雖有幾年,可小區配套設施仍不齊全,南京西善花苑的居民生活有點煩。不過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緊鄰的岱山保障房片區入住率的逐步提高,整個岱山新城的各項生活配套正在逐步完善,西善花苑居民們也正迎來實質性的利好。
  • 姑蘇區最大保障房小區打造「家門口」的休閒場所 祥和鄰裡廣場開建
    本報訊(記者 吳麗婷)「聽說我們小區中心廣場要改造了,鄰居們都很激動。我們都盼著建好後,小區環境提升,配套更完善,我們住著更舒心。」60歲的張晴阿姨高興地說。近日,姑蘇區最大的保障性住宅小區——寶祥苑小區約25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全新的「祥和鄰裡廣場」。
  • 臺灣經濟日報:亞洲最大貧民窟就在孟買
    臺灣經濟日報:亞洲最大貧民窟就在孟買 2008年12月22日 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這個面積僅2.5平方公裡的區域位於通往孟買市心中的鐵道旁,緊臨孟買的黃金地段,卻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  文章摘錄如下:  孟買居民柯九瑞有資產,沒現金。雖然他家位於價值200萬美元的土地上,但他在印度人口最稠密的孟買市區遞送包裹,每日只賺約6美元。
  • 廣州新火車站擬選址番禺 41億建亞洲最大火車站
    按專家的意見,為了方便市民出行,新火車站不能離市區太遠,但又不能太靠近市民居住區,而且還要照顧到佛山、中山、珠海等地市民的出行。因此鐵四院新客站設計小組前後提出了四大選址方案供專家組選擇。  目前,新火車站的造價已經初步設定,造價將在41億元至51億元之間。
  • 南京「貧民區」環境引市民不滿 將行貧富大雜居
    隨著地鐵1號線的開通,步行15分鐘能到地鐵站,超市、酒店等各項小型商業設施也發展起來了,郵局、銀行、小型醫院也相繼進駐小區。  位於棲霞區的攝山星城則是另一個典型例子。2004年10月動工建設,總佔地面積超過110萬平方米,一期佔地43萬平方米。2007年建成落戶時,堪稱江蘇省最大的經濟適用房小區。
  • 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和苑保障房小區配套幼兒園舉辦權招標項目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GZZJ-FG-2020455(招標文件編號:GZZJ-FG-2020455)  二、項目名稱: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和苑保障房小區配套幼兒園舉辦權招標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廣州工控健康教育投資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鶴洞路22號四樓  中標(成交
  • 廣州隱藏的「富人區」,處於鬧市之中,卻被當作「貧民窟」!
    廣州隱藏的「富人區」,處於鬧市之中,卻被當作「貧民窟」!大家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正因為我們國家發展了,才有了我們現在這樣好的條件的生活。很多城市有很好的發展,現在有錢人也越來越多,它在城市裡一定有很多高級住宅區,甚至有別墅區,很多有錢人也選擇住在這樣的小區,所以出現了「富裕階層區」的說法。 那也是大家努力工作,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掙的錢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大家認為這些「富人區」的位置是城市中地區最好的嗎? 其實不是一切。 也有隱藏在城市「繁華街」中的小區,不要認為這樣位置的房子不好。 其實不是。
  • 關注南京最大保障房片區:共建共治共享創出"岱山之路"
    上輪建設中規模最大的岱山保障房片區,自2013年陸續交付以來,通過頂層設計和系統創新,初步探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本報今起推出關注「岱山保障房治理創新」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鱗次櫛比的高樓在藍天白雲下蔚為壯觀,星羅棋布的綠地遊園點綴其間,學校、醫院、銀行、菜場配套齊全,人們的生產生活悠然有序……這幅畫面的坐標在岱山——南京最大的保障房片區。
  • 廣州科學館選址廣州塔南側
    外形將被設計成「懸浮城坊」,分九大主題展區 14日-15日,廣州市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組織人大代表展開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