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12月14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扶貧扶志專場,介紹河南省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全省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
在發布會現場公布了全省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2016年至2019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734.9元增加到13252.5元,年均增長10.8%,比全省農村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省貧困村全覆蓋,縣級融媒體中心和「百姓文化雲」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全省縣(市)全覆蓋、鄉村學校少年宮實現全省貧困縣所有鄉鎮全覆蓋。全省實現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動態清零。截至目前,全省縣級以上文明鄉鎮建成率91.74%、文明村建成率57.23%。
脫貧宣傳深入人心,為脫貧攻堅提振信心
2018年6月27日至29日,由中央對外聯絡部與河南省委共同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在河南舉行。這次專題宣介會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向外國政黨政要介紹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及其在河南的生動實踐,吸引了世界目光,有35個國家的近300名政黨、政治組織領導人和代表與會。這次宣介會把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蘭考縣為主會場,省委書記王國生向與會嘉賓講述了郟縣種糧大戶郭亞培成長為新型職業農民、欒川重渡溝依靠生態優勢發展鄉村旅遊、確山縣農民用勤勞雙手打造「中國提琴之鄉」三個故事。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6位同志也分享了他們的故事和體會,引發與會嘉賓的共鳴。哥倫比亞眾議長亞歷杭德羅·查孔說:「我們看到了中國政治力量通過先進的思想讓人民脫離貧困,通過技術的革新讓農業人口脫貧致富,河南在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就讓我們震驚。」
基層黨支部書記現場連線講述:一場鄉村婚禮,引領「移風易俗」新風尚
2019年9月30日上午,一場以「移風易俗·為愛減負」為主題的鄧州市首屆農村移風易俗集體婚禮在小楊營鎮平安社區廣場隆重舉辦。自覺抵制天價彩禮,摒棄盲目攀比的9對新人,在親朋好人和社會各界的見證下,舉行了一場終身難忘的零彩禮婚禮。集體婚禮儀式上,鄧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他們的主婚人和證婚人,市民政局領導現場為他們頒髮結婚證書。儀式現場,新人們在移風易俗集體婚禮籤名牆上莊重的籤下自己名字,並向全市適婚青年發出「婚事新辦我帶頭,移風易俗樹新風」的倡議。
根除貧困發生機制的有效途徑在於革除陳規陋習、涵養文明鄉風。這些年,河南堅持標本兼治,以文明鄉風助力全面小康脫貧攻堅。加大對鋪張浪費、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的教育整治力度,全省90%以上行政村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28189個行政村建立了「四會」;建成孝善理事會28311個,籌集孝善基金4億多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老人26萬餘人。同時,深化村容整治,協調民政、住建、農業農村等部門力量,推進「五美庭院」、「廁所革命」建設,深刻改變貧困鄉村落後面貌;統籌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中心協調聯絡的樞紐作用,深入開展「文化志願服務鄉村行」等活動,推進貧困村環境整治和文明鄉風建設協調發展。
文化下鄉、文旅富民讓群眾物質精神「雙脫貧」
2020年9月4日晚,一場以家鄉美、家鄉好、家鄉的新變化作為主題的《梨園村》節目在新密慢城幸福路遛娃廣場上演,吸引了無數鄉親前來觀看。
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最終要落腳於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化是其中重要內容。這些年,河南始終把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短板作為緊迫任務,統籌資源力量,持續加大資金、項目支持力度,注重推進硬體建設與提升使用效能相結合,不斷優化貧困地區文化供給能力水平,有效改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與此同時,堅持文旅富民,充分用好文化興業、旅遊富民等有關政策措施,幫助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拓展增收渠道、穩定就業收入。比如,研究制定旅遊扶貧示範縣、鄉村旅遊特色村、休閒觀光園區、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等扶持政策,加大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紅色旅遊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保護力度,支持引導省級高成長服務業專項引導資金向貧困縣文化產業項目傾斜等,以文旅融合發展助推全省產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