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累計培育致富帶頭人5.07萬 貧困地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0.8%

2020-12-15 映象網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12月14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扶貧扶志專場,介紹河南省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全省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

在發布會現場公布了全省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2016年至2019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734.9元增加到13252.5元,年均增長10.8%,比全省農村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省貧困村全覆蓋,縣級融媒體中心和「百姓文化雲」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全省縣(市)全覆蓋、鄉村學校少年宮實現全省貧困縣所有鄉鎮全覆蓋。全省實現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動態清零。截至目前,全省縣級以上文明鄉鎮建成率91.74%、文明村建成率57.23%。

脫貧宣傳深入人心,為脫貧攻堅提振信心

2018年6月27日至29日,由中央對外聯絡部與河南省委共同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在河南舉行。這次專題宣介會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向外國政黨政要介紹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及其在河南的生動實踐,吸引了世界目光,有35個國家的近300名政黨、政治組織領導人和代表與會。這次宣介會把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蘭考縣為主會場,省委書記王國生向與會嘉賓講述了郟縣種糧大戶郭亞培成長為新型職業農民、欒川重渡溝依靠生態優勢發展鄉村旅遊、確山縣農民用勤勞雙手打造「中國提琴之鄉」三個故事。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6位同志也分享了他們的故事和體會,引發與會嘉賓的共鳴。哥倫比亞眾議長亞歷杭德羅·查孔說:「我們看到了中國政治力量通過先進的思想讓人民脫離貧困,通過技術的革新讓農業人口脫貧致富,河南在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就讓我們震驚。」

基層黨支部書記現場連線講述:一場鄉村婚禮,引領「移風易俗」新風尚

2019年9月30日上午,一場以「移風易俗·為愛減負」為主題的鄧州市首屆農村移風易俗集體婚禮在小楊營鎮平安社區廣場隆重舉辦。自覺抵制天價彩禮,摒棄盲目攀比的9對新人,在親朋好人和社會各界的見證下,舉行了一場終身難忘的零彩禮婚禮。集體婚禮儀式上,鄧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他們的主婚人和證婚人,市民政局領導現場為他們頒髮結婚證書。儀式現場,新人們在移風易俗集體婚禮籤名牆上莊重的籤下自己名字,並向全市適婚青年發出「婚事新辦我帶頭,移風易俗樹新風」的倡議。

根除貧困發生機制的有效途徑在於革除陳規陋習、涵養文明鄉風。這些年,河南堅持標本兼治,以文明鄉風助力全面小康脫貧攻堅。加大對鋪張浪費、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的教育整治力度,全省90%以上行政村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28189個行政村建立了「四會」;建成孝善理事會28311個,籌集孝善基金4億多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老人26萬餘人。同時,深化村容整治,協調民政、住建、農業農村等部門力量,推進「五美庭院」、「廁所革命」建設,深刻改變貧困鄉村落後面貌;統籌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中心協調聯絡的樞紐作用,深入開展「文化志願服務鄉村行」等活動,推進貧困村環境整治和文明鄉風建設協調發展。

文化下鄉、文旅富民讓群眾物質精神「雙脫貧」

2020年9月4日晚,一場以家鄉美、家鄉好、家鄉的新變化作為主題的《梨園村》節目在新密慢城幸福路遛娃廣場上演,吸引了無數鄉親前來觀看。

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最終要落腳於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化是其中重要內容。這些年,河南始終把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短板作為緊迫任務,統籌資源力量,持續加大資金、項目支持力度,注重推進硬體建設與提升使用效能相結合,不斷優化貧困地區文化供給能力水平,有效改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與此同時,堅持文旅富民,充分用好文化興業、旅遊富民等有關政策措施,幫助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拓展增收渠道、穩定就業收入。比如,研究制定旅遊扶貧示範縣、鄉村旅遊特色村、休閒觀光園區、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等扶持政策,加大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紅色旅遊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保護力度,支持引導省級高成長服務業專項引導資金向貧困縣文化產業項目傾斜等,以文旅融合發展助推全省產業扶貧。

相關焦點

  • 河南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萬餘人
    記者從12月14日召開的河南省「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省已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實現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動態清零。據介紹,2016年至2019年,河南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734.9元增加到13252.5元,年均增長10.8%,比全省農村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
  • 河南貧困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超10% 義務教育學生輟學清零
    來源:河南商報原標題: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清零 來源:大河網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萬多元;全省實現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動態清零……12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 河南衛輝的致富帶頭人!
    這其實是衛輝市致富帶頭人鄭新峰在山區打造的皂刺中藥材生產基地。皂刺為皂刺樹的枝刺,藥用價值極高,同時葉、枝、皮都是不可多得的優良藥材。近年來作為抗癌、抑癌的主要中藥,臨床效果顯著,副作用小,市場上貨缺價高。致富帶頭人鄭新峰正是看中這一商機,利用漫山遍野的野生皂莢資源嫁接皂刺,改良品種,風險小、見效快,能夠在短時間內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出爐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
    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出爐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 2018年07月31日 10:05:00來源:中新網   所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
  • 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累計培訓產業扶貧帶頭人83.3萬
    原標題: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累計培訓產業扶貧帶頭人83.3萬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積極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開展科技扶貧,幫扶和培育雙發力,將特色資源變為特色產品,將特色產品變成特色產業,全面助力脫貧攻堅,科技扶貧成效明顯。
  • 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
    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8999億元,增長10.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932億元,增長11.8%。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68621億元,增長10.6%;餐飲收入額32310億元,增長11.7%。
  • 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
    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 2019年11月11日 16:5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9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0%,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6個百分點。
  • 上饒市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廣豐區開班
    11月21日上午,上饒市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廣豐區開班。廣豐區委常委、上饒衛校黨委書記許信雲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上饒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王仁輝主持開班儀式。  該區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目標,深入開展致富帶頭人帶貧益貧工作,培養了一批具有高度責任感、較高創業能力,有能力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特別注重將貧困村「兩委」帶頭人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兩個帶頭人」的培育相結合,確保遴選出來的創業致富帶頭人留得住、帶得了。該區42個貧困村致富帶頭人中,村「兩委」帶頭人16個。
  • 東營、煙臺、濰坊篇 | 尋找「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 候選人風採...
    她始終堅持科技引領,引進桂建芳院士等3個高層次專家團隊,共建山東省院士工作站等省市級漁業科技創新平臺8個,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取得自主智慧財產權14項,獲批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通過推廣先進養殖技術模式帶動企業及農戶累計增收1.8億元。她心懷感恩回報社會,累計開展培訓服務1000餘人次,慈善捐款200餘萬元,安置婦女就業120名,樹立了新時代創業女性自強自立的新形象。
  • 培育現代農業帶頭人「河南做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最終獲獎選手將出席9月22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主會場活動。    培育現代農業帶頭人,「河南做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幾年來,河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資料顯示,2012年,河南成為全國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第一批試點省份。2016年,河南成為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8個試點省份之一。
  • 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0.5%
    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一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6元(全國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5%(全國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0%(全國下降3.9%)。
  • 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 威海...
    原標題: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威海交出亮眼 「成績單」   從威海市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威海市生產總值預計今年達到
  • 坡頭山嘴村致富帶頭人接力助推鄉村振興
    五大致富帶頭人 提供各種幫扶山嘴村委會村幹部陳世華告訴記者,為了給山嘴村貧困戶帶來穩定的收入,更為將來全部村民提供農業發展帶動及技術幫扶,山嘴村樹立了五大致富帶頭人,即使駐村工作隊撤了,這五大致富帶頭人也能從各個特色領域帶動全體村民走上小康生活,打造一支永不退幕的扶貧隊,為村集體經濟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 深晚報導|2020年上半年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小幅增長,消費支出降幅...
    7 月 23 日,深晚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獲悉,據深圳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774 元,較 2019 年同期增加 437 元,名義增長 1.4%,增幅與一季度持平;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 2.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 1.2
  • 2019年河南68.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1169個貧困村退出
    王中舉 攝中新網鄭州1月10日電 (記者 劉鵬)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部省份河南實現了68.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169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1月10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於鄭州開幕。河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長尹弘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時稱,2019年,河南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初步預計全省生產總值突破5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左右。據介紹,2019年,河南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統籌推進產業扶貧、金融扶貧、交通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等政策落實,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 臨沂、聊城篇|尋找「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 候選人風採展示
    在農場建立了有機蔬菜標準化產業化生產技術體系、有機蔬菜HACCP加工和配送技術體系、蔬菜安全可追溯體系。與省內外高等院校合作,承擔了國家星火計劃,省有機蔬菜標準化生產的項目研究,先後獲得兩項發明專利,參加起草發布臨沂市地方標準三項,獲得臨沂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在中國農學通報和農學學報發表兩篇論文。合作社吸收社員130多戶,其中婦女80%以上,帶動10餘戶貧困戶,吸收貧困人員20餘人。
  • 可支配收入有多少?
    從收入來源看,全體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0697元,同比增長3.3%;人均經營淨收入7515元,增長1.2%;人均財產淨收入5058元,增長3.8%;人均轉移淨收入5557元,增長11.9%。   分城鄉看,前三季度全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6827元和24177元,同比分別增長2.8%和5.5%,工資性收入以及經營、財產和轉移淨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
  • 天津廈門等東部四市助力甘肅省186萬貧困人口2020年如期脫貧
    《計劃》明確,我省將通過與東部協作四市(天津、廈門、福州、青島)共同努力,助推甘肅省2020年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實現摘帽退出,186.8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年度資金要圍繞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到村到戶項目,重點用於未脫貧、已脫貧、新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持、就業培訓、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項目,在確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的前提下,也可用於「扶貧車間」建設、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幹部和基層專業人才培訓等項目。
  • 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8%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十三五」,威海...
    5.8%;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9.7:40.4:49.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41175元,年均增長7.6%。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等七大產業集群,形成了醫藥醫療器械和碳纖維等複合材料等10條優勢產業鏈。實施企業衝擊新目標「雙百工程」,96家衝擊新目標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佔規上工業企業的73.3%。
  • 義烏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8121元 工資性收入增長5.9%
    資料圖今天(1月22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義烏調查隊了解到,2019年義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21元,同比增長8.6%。從收入構成看,人均工資性收入29104元,比上年增加1629元,增長5.9%,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