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啤酒緣何在華折戟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朝日啤酒近日擬轉讓所持青島啤酒股權事宜引發行業對日系啤酒在華現狀的探討。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銷售場所發現,日系啤酒在商超渠道布局較少,消費者購買率仍較低,餐飲渠道則集中在日料店銷售。業內專家指出,從啤酒產品的特點及口感等方面而言,日系啤酒與中國啤酒差異化不明顯,競爭優勢不強。此外,日系啤酒在中國發展錯失了收購的窗口期,逐漸被歐美及中國本土品牌排擠。

  在華業務收縮

  在被譽為消費量第一的中國啤酒市場,日系啤酒似乎並未獲得較好發展。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京城終端銷售場所發現,日系啤酒在商超布局較少,家樂福超市(方莊店)僅朝日啤酒有售。在餐飲渠道,日系啤酒集中在日料店銷售。

  與日系啤酒在商超及餐飲渠道表現相對應的是日系啤酒企業在華業務持續收縮。近日,朝日啤酒擬清倉轉讓所持青島啤酒股份。朝日集團CEO泉谷直木稱,目前超七成中國啤酒市場已經被3-4家公司牢牢鎖住,並且市場增長開始放緩,朝日意識到要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十分困難,因而做出上述決定。事實上,朝日啤酒收縮在華業務並非孤例。2015年,三得利將旗下的三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青島啤酒與其合資公司的50%股權出售給青島啤酒。

  同為日系啤酒的麒麟在中國市場發展同樣不太理想。數據顯示,2011-2014年,麒麟在中國市場份額僅為0.15%,發展至2015年也僅佔比0.16%。

  數據顯示,在全球啤酒格局中,百威英博與SAB米勒合併後佔比超三成,麒麟、朝日分別佔比為2%、1%。對此,啤酒專家方剛指出,日系啤酒本身在世界範圍內競爭力不高,在中國市場更缺失競爭空間,基本已經退出中國市場。

  缺乏價格優勢

  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日系啤酒銷售不暢與價格不菲有直接關係。家樂福超市員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進口啤酒中,德國、比利時產品銷量較好,價格集中在5-10元,朝日啤酒超爽黑啤售價為14.8元/瓶,消費者購買率較低。此外,日料店中朝日及麒麟每瓶售價集中在30元左右。在東田之村料理店,選擇198元/位的自助僅提供青島和雪花兩款啤酒,選擇298元/位的自助則額外提供朝日和麒麟兩款啤酒。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系啤酒標價高於其他進口啤酒,就消費者角度而言,價格存在虛高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選擇。

  事實上,雖然日系啤酒同樣覬覦中國市場,但並未實現真正的快速發展。相反,百威英博及嘉士伯則通過攻城略地迅速搶佔中國市場。公開資料顯示,英博在中國市場集中在東部發展,百威業務集中在東北。2008年英博和百威合併,兩家企業合體進入中國啤酒五強。此後,百威英博在中國市場不斷進行併購。嘉士伯則通過先後投資拉薩啤酒、新疆啤酒、蘭州黃河、寧夏啤酒,最終控股重慶啤酒,控制中國西部啤酒版圖。

  據悉,相比於百威英博及嘉士伯的直接收購,日系啤酒在華發展集中在投資層面,例如此前朝日集團曾表示,朝日對青島啤酒的投資完全從財務角度出發。業內也分析認為日系啤酒偏重財務投資,雙方沒有品牌、渠道的合作,不具備管理權交織,很難借力開拓新市場。

  方剛明確指出,日系啤酒在中國發展錯失了收購的窗口期,隨著百威英博等世界啤酒巨頭在中國市場的加速布局以及國產啤酒品牌的崛起,日系啤酒逐漸被排擠,市場話語權缺乏。此外,從啤酒產品的特點及口感等方面而言,日系啤酒與中國啤酒差異化不明顯,競爭優勢不明顯。

  高端之路坎坷

  據悉,朝日預計將於2018年春季在中國銷售新納入旗下的歐洲老牌啤酒,主要面向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輕消費群體,渠道則選擇高端超市和餐廳。無獨有偶,麒麟早在2011年便打出銷售「日本品質」的口號,進軍中國高端啤酒市場。

  百威英博中國區超高端品牌副總裁徐嘉宏曾指出,過去三年進口酒的複合增長率大概超過45%,而百威英博超高端進口酒品類的增速遠超過此數字。與此同時,在中國,百威英博、嘉士伯等國際釀酒商押寶高端產品。朱丹蓬指出,在眾多品牌押寶高端產品的同時,朝日通過引進歐洲啤酒品牌爭奪高端市場,實際上面臨競爭更加激烈,同時新品牌缺乏消費者基礎。

  數據顯示,2011-2016年,中國啤酒進口量由0.64億升增長至6.46億升。與此同時,以進口啤酒為代表的高端啤酒市場發展迅速、消費趨於大眾化,進口啤酒價格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平均單價由2011年的1411.3美元/千升下降至2016年的1029.95美元/千升。

  朱丹蓬指出,中國進口啤酒市場體量逐漸增大,利潤逐漸變薄,高端市場領域競爭態勢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本身實力不足的日系啤酒恐難以藉助高端新品獲得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劉一博 李永梅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日系啤酒是這個春天的最大熱門?
    適合春天的酒有很多:帶著青蘋果香氣的長相思,冒著浪漫氣泡的桃紅香檳,可以一杯接著一杯的gin tonic……但是,iTaste預測今年春天最大的贏家,將會是:日系啤酒。相比於絕大多數的國產系工業啤酒,日系啤酒的風味會更加濃鬱。簡單來說,既日系啤酒具有更高的酒精度、麥芽香氣和苦度。
  • 日系品牌11月在華銷量排行榜 本田第二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今年11月,日系品牌在華銷量整體表現良好,處於第一梯隊的日產、本田、豐田都有不錯的增長,一直較為弱勢的鈴木、斯巴魯則繼續下滑。2016年11月日系品牌在華銷量(單位:萬輛)排名
  • 千島湖啤酒緣何「獨霸」杭州美食街?
    「現在這條街上只能賣杭州千島湖啤酒有限公司生產的千島湖啤酒,別的牌子的啤酒不能進來了。」浙江杭州勝利河美食街一名安保人員表示。日前,筆者在杭州勝利河美食街一家夜排檔內看到,美食街一名安保人員正在勸阻前來送扎啤的某品牌啤酒送貨員。一個安保人員怎麼有權力阻止供貨商正常供貨呢?
  • 經濟型酒店起家的華住緣何認真發力中高端?丨CEO說
    &nbsp&nbsp&nbsp&nbsp2020年1月,華住集團完成了對德國第一大本土酒店集團DH的全資收購。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三季度,華住集團不計入德意志酒店集團,淨利潤為4.82億元,比2019年同期略有增加。
  • 歐美汽車巨頭 緣何折戟共享汽車業務
    這意味著通用汽車成為最新一家折戟共享汽車業務的大型車企。 通用汽車旗下的Maven於2016年首次推出,主要在北美運營,涉及的共享服務模式包括分時租賃、私家車租賃等,同時也將車輛出租給優步、Lyft等應用平臺的司機。Maven曾在美國17個城市使用,此前在北美8個城市當中,Maven業務已經終結,包括紐約和芝加哥兩個大都市。
  • 羅森在中國門店總數突破3000家 成為在華最大規模的日系便利店
    人民網東京11月4日電 據日本《食品新聞》報導,日本連鎖便利店羅森日前宣布,10月13日,在中國的最新一家門店在武漢開業,至此在華店鋪數突破了3000家。自2014年以來,羅森在中國各地大力推行與當地零售企業開展加盟合作,加速擴張開店區域並增加門店數,如今其效果逐漸顯現出來。
  • 國風塑業押注「黃金薄膜」折戟
    原標題:國風塑業押注「黃金薄膜」折戟 摘要 【國風塑業押注「黃金薄膜」折戟】國風塑業(000859.SZ)的產業轉型升級遭受重大挫折。
  • 日系車企1月在華銷量點評,兩田超一日,馬自達延續常態
    眾所周知,日系車是國內最受歡迎的車系之一,尤其在南方地區,幾乎每條街道都有日系車的身影。而日系車備受歡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品牌的體系能力強,即便產品的車身鈑金厚度、底盤質感和隔音降噪性一直備受詬病,但也無傷大雅。
  • 去年在華「風生水起」的日系車,在歐洲「掙扎」於退市邊緣
    在全球需求下滑和疫情突襲之下,去年,日系車在歐洲市場正面臨一個史無前例的糾結境地:「撤退還是繼續掙扎?」去年7月,日本三菱汽車宣布,將不會再在該市場投入任何新車型。至此,這家自1975年就開始在歐洲地區經營的日本車企,正式從歐洲(包括英國)撤離。
  • 麒麟啤酒欲購千島湖啤酒 在華分食高端啤酒市場
    繼英國啤酒商SAB米勒啤酒公司稱要將旗下米勒品牌引進中國,打入中國高端啤酒市場後,另一個啤酒巨頭日本也醞釀著進入中國高端啤酒市場。上周末,日本第二大啤酒製造商麒麟啤酒公司宣布,該公司準備以3800萬美元收購杭州千島湖啤酒有限公司25%的股份,並擁有優先購入49%股份的權利。
  • 日系三大汽車品牌在華11月銷量對比,誰的表現最為強勢?_易車網
    2020年,可以稱得上是日系車的大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無論是豐田、本田還是日產品牌,銷量表現都相當不錯。來到年末,整體車市更是呈現出較旺的銷售態勢,在過去不久的11月份,日系三強的市場表現究竟孰強孰弱?
  • 煙臺啤酒回購股權,朝日在華業務進一步收縮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自上世紀90年代便進入中國市場的朝日啤酒,早前在中國曾成立多個合資公司拓展業務,但在中國啤酒行業集中度較高、局面難以打開的情況下,從2017年起其在華啤酒業務開始逐漸收縮。
  • 收購喜力在華業務 華潤啤酒豪賭高端
    國內啤酒巨頭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啤酒」),與世界第二大啤酒釀造集團喜力集團的交易終於落地。前者斥資23.54億港元收購後者在華的7家工廠,達成了在中國內地和港澳的長期合作關係,共同發展中國業務。   只是,此次交易背後,兩大巨頭均有難言之隱。
  • 華潤啤酒欲收購喜力在華業務 藉機進軍高端市場
    3月8日下午,路透社消息稱:「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正在與HeinekenNV的中國業務進行談判,該交易的價值可能超過10億美元,原因為中國最大的啤酒製造商在尋求高端品牌的新增長。」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此次收購成功,中國啤酒市場就只剩下兩個巨頭了,雪花喜力和百威英博。路透社報導稱,消息是由5位匿名消息人士提供。
  • 日系兩廂車有哪些
    【太平洋汽車網】日系兩廂車有雅力士、飛度、驪威、馬2、雨燕、SX4、騏達、馬自達3等車型。日系車的優點:是質量比較穩定可靠,省油省心。日系車多自然吸氣車,耐久性比較好,後期的維護保養成本也比較的低。
  • 韓國3月對華出口啤酒猛增201% "星星"功不可沒(圖)
    《來自星星的你》2014年火爆螢屏,劇中女主角全智賢的一句:「下雪了,怎麼能沒有炸雞和啤酒」讓「炸雞和啤酒」好好火了一把。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4日訊(記者 袁志麗)據韓聯社消息,隨著中國國內重現韓劇熱潮,韓國啤酒對華出口出現大幅增加。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1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韓國啤酒對華出口額同比增加201%,達到103.6萬美元。
  • 賈新光:日系車在華產銷下降 但並未崩盤
    9月下旬以來,受釣魚島事件影響,日系車產銷出現大幅下降,9月份日系車的銷量同比降幅達四成,成為導致9月份我國汽車銷量同比負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有人認為,日系車在在中國市場崩盤。  日系車在中國銷量下降,主因是釣魚島事件,但是關鍵原因並不是抵制日貨,而是「砸日本車」行為很少受到懲罰,,被砸車輛無法從法律渠道得到補償.《新京報》報導:「在廣告公司上班的姜女士原本打算購買一輛東風日產新推出軒逸,現在卻不得不放棄。姜女士並非想真正地抵制日系車,而是擔心購買日系車後自己要承擔可能被砸的風險。在西安發生的事件中,一位日系車車主被人打成重傷。」
  • 日系在華發動價格戰 應對液晶電視蠶食
    為捍衛等離子電視在40英寸~60英寸主流地位的優勢,近期日系品牌業者包括日立、先鋒紛紛展開一波自救行動,在中國市場發動一波價格割喉戰,降幅高達35%~40%,使得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競爭更趨白熱化。  不過,從2005年3月初開始,日立等日系品牌開始大舉展開另一波價格戰,42英寸等離子電視零售價由人民幣2.5萬元大幅調降至1.59萬元,已逼近中國品牌報價約人民幣1.39萬~1.5萬元,在土洋品牌同步展開價格割喉戰後,中國數字薄型電視顯得熱鬧非凡,市場銷售量呈現倍數增長。
  • 比利時啤酒緣何味道濃濃的
    對許多人來說,在炎炎夏日、口乾舌燥之際,暢飲一杯冰鎮啤酒堪稱絕佳享受。而在龐大的啤酒王國中,比利時啤酒以其悠久的歷史、深邃的文化、繁多的品種獨樹一幟,搖曳生姿。   論產量,比利時年產啤酒約20億升,雖然在歐洲位列德國、荷蘭等國之後,但出口量名列前茅。
  • 韓系車、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以及國產車,各有什麼特點?
    日系車以豐田為例,10萬的車無論是卡羅拉、雷凌還是威馳,大家都公認的好開、好用、省油,當然銷量也都不錯而且折扣一般都非常低。本田的飛度,日產的軒逸等等口碑也非常不錯,一句話日系車耐用性好,故障率低。然並卵,任何品牌,任何一種商品,無論怎麼熱銷都還是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日系車機都相當考驗人,比如日系車真的是皮薄,容易導致刮蹭,再比如10萬的車日系的隔音也真的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