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信生成記——做時代大事件裡的弄潮兒

2020-12-12 經濟參考網

  近日,中國華信以91億美元收購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14.2%股權達成協議,這是中國對俄羅斯的最大一筆投資,引起國內外同行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據了解,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油氣公司,在莫斯科、倫敦、法蘭克福多地上市,其油氣資源佔俄羅斯「半壁江山」。中國華信此次入股俄油成為其戰略合作夥伴,一舉奠定了自身在國際油氣上遊領域的領導者地位。同時這項合作還將會對中國能源戰略格局以及中俄經貿合作和國際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為一家年輕的中國民營企業,中國華信從小到大,短短十餘年,是怎樣在巨頭林立,講究出身的能源領域佔得一席之地,並且躋身國際能源核心「朋友圈」,其成功秘訣究竟何在?

  華信成長記一:做時代大事件裡的弄潮兒

  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企業能取得成功,一定是在這個國家一個時代大事件裡的成功。

  「華信的發展不神秘,就是緊隨國家戰略,服務國家戰略,以國家戰略為指向進行企業戰略謀劃。」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如是說。在2016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葉簡明也曾清晰地表達過類似觀點:「我們緊密關注,緊緊跟隨國家戰略。因此,我們將根據國家每一步的安排來制定我們的企業戰略。」華信的快速發展,與中國經濟近二十年來的高速增長是密不可分的。中國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需求增加,石油對外依存度空前提高。如何拓展海外能源資源,服務和滿足國家需求,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重大挑戰和機遇所在。如何做到這一點?華信採取的是「曲線救國」的路徑。面對國內油氣產業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和地方國企完全主導的局面,中國華信深入分析國內能源需求狀況,避免在國內與主導企業競爭發展,確立拓展海外資源戰略,公司通過多年國際能源業務合作和民間積累的深厚國際資源,產業與金融相結合打造有組織的能源產業國際投行。中國華信首先選擇在歐洲建立油氣終端業務布局,通過下遊終端來拓展獲取上遊油氣資源權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華信不僅在歐洲完成了銷售、煉化、儲運一體的終端體系,更是在中亞哈薩克斯坦、中東阿布達比、非洲查德及俄羅斯等多個世界重要油氣生產區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華信的成功,引來了各種解讀,其中,中國華信「藉助收購一家走私涉事企業而進入油氣行業發跡」的消息流傳最廣,也被認為是其原罪的有力證據。

  2006年,華信參與廈門華航石油有限公司拍賣被認為是該公司進入石油領域的開端。公開資料顯示,廈門華航石油有限公司是廈門政府公開拍賣的國有資產,該公司系福建省廈門輪船總公司控股的公司,福建省廈門輪船總公司為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資企業,屬福建省國資委。華信內部人士透露,這一活動雖然發生在廈門遠華案的大背景之後,但其不屬於廈門遠華集團資產,與遠華案件無關。2006年6月,福建省華夏拍賣有限公司受福建省產權交易中心的委託,公開拍賣廈門華航石油公司100%的股權。華信參與廈門華航石油有限公司拍賣是國有資產按照正規程序公開拍賣,不是收購遠華集團賴昌星資產。而且當時華信雖然贏得競標,但由於標的資產存在瑕疵,導致交易最終並未達成。公司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在與其上級公司多次溝通未果後,於2006年底向福建省國資委提出放棄標的,並收回了拍賣保證金。而華信在參與廈門華航石油的過程中,開始對石油、成品油業務的行業特點和操作有了深入了解和認識,同時通過競拍接洽,吸引了廈門華航石油部分管理團隊和業務團隊成員加入到中國華信。因此,雖然華信最終沒有收購廈門華航石油,但卻由此促使公司進入石油行業發展。

  中國華信的戰略是清晰的,其發展脈絡也一如其戰略一樣有跡可尋,絕非外界傳言的那種神秘莫測。葉簡明,中國華信創始人,出生於1977年,福建省建甌市人,1999年移居香港,2016榮登《財富》雜誌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第2位。葉簡明和中國華信是默默的耕耘者,在《財富》雜誌將他推高到這一位置以前,很難在財經媒體上看到關於他的報導。

  據華信內部人士稱,2000年,葉簡明與蘇衛忠、葉向東等合夥成立福建華信進出口公司。2005年,成立福建華信控股公司,作為金融性投資公司。2006年,公司進入石油領域。2008年,由陳秋途、臧建軍、莊苗忠等在上海設立上海華信能源控股公司,總部在上海設立,2012年組建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根據公開財務數據顯示,中國華信2010年營業收入是526億元人民幣,2013年達到2099億元人民幣,正是從這一年的業績開始,中國華信首度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349位。

  藉助於中國華信官網和網絡上公開的信息,我們可以梳理出華信發展幾個不同階段。2006年,董事會主席葉簡明提出建立有組織的共同經濟體的合夥模式,以貿易帶動經濟,經濟帶動人才,以人才為本進行能源產業國際投行投資,在華南、華北、華東地區,由主要股東代表各自進行合夥,通過國企代開證、下遊大客戶管理大客戶等模式,開展石化產品的國際貿易。在2006-2012年間,整個石化產品保持了穩定的增長,華信股東代表都獲得了較高的收益。

  2012年,葉簡明提出打造一個母公司,建立國際品牌和運營管理,進行社會化的管理,避免股東之間的爭鬥。這是中國華信的由來。公司集中所有股東代表的子公司資源,共同為母公司服務,做大母公司。母公司做大後,通過子公司進行合夥,以北京、山東、廣東、香港區域為代表。當時確定2012年後的5年,股東代表可在各自子公司按其淨資產的40%獲得股權,之後再5年,這些子公司資產證券化上市,屬於股東代表的各自股權可直接轉換成股權收益。

  葉簡明在2014年底的一次講話中有這樣一段總結:曾經有一個階段,我們石油組份的化工產品是壟斷的,佔市場70%、80%的份額。第一個階段我們想整合下遊,跟很多小企業打交道。當時提出了共同經濟體,是缺乏組織的。後來發現很多人出問題,用華信的品牌到社會融資,到銀行融資,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雖然我們的化工產品很厲害,但是我們的品牌也被這些人砸了。我當時就開會提出,進行有組織的、以客戶管理客戶的形式。這就到了第二階段,原來很多華信的老闆們,因為理念不一致的,把名利當作目標的,完全追求利的,完全追求名的,這些人我們逐步剝離了。我們用客戶管理客戶的模式,在各省沿海城市,用當地的大型國有企業,或者比較大的企業來代理我們的產品。我們在海外建立庫存,跟海外大的能源寡頭、世界五百強形成戰略合作,只控制上遊。對於下遊來講,用客戶管理客戶的模式,變成是有組織的了。但是隨著房地產商越來越困難,化工產品、大宗貿易的很多產品都變成融資屬性的時候,我們又進行了調整轉變,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化工產品我們重點跟下遊比較大的合作……然後轉身做原油、天然氣和汽柴油的海外儲備。

  2015年有媒體對華信的報導稱,這一家並非國內地煉、並非國有資本的公司,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石油中間貿易商之一。而觀察中國華信的發展戰略可知,近幾年,該公司的步調與國家發展戰略保持高度一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華信準確把握大勢,迅即抓住機遇,積極拓展海外能源合作。最近,葉簡明在中國華信總部機關系統管理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企業能取得成功,一定是在這個國家一個時代大事件裡的成功,是國家宏觀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現在這個時代最大的機遇就是「一帶一路」,誰抓得住,誰的事業就能取得大的成功。過去的成功模式是不可複製的,那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我們的事業必須抓住當下的機遇。

  華信成長記二:避開民企陷阱 成就民族品牌

  中國華信的集體制民營形式,避免了民營企業內部矛盾爭鬥的問題,同時又通過有組織的分配,保持企業強勁的發展活力,保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

  在中國華信的官網上,公司簡介第一句是這樣寫的: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是集體制民營企業。眾所周知,中國的企業所有制形式集體制代表著公有,民營則是私有企業。這兩個互不相容的要素是怎麼在中國華信的企業形式裡融合在一起的呢?

  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談企業機制創新中分析道,中國企業很多不能長久,除了經營本身的風險,很重要的一個風險就是內部股權的爭奪。很多企業在還沒有完成戰略目標的時候,已經在內部的爭鬥中倒下了。企業每個時期加入進來的人是不同的,創業時來的第一批人,發展壯大中又會來一批人,到了企業轉型,又進來新的人。這些人在企業裡到底發揮什麼作用,怎麼進行企業效益的分配,股權就這麼多,這裡面就會形成很多內部矛盾。

  他認為,中國華信的集體制民營形式,避免了民營企業內部矛盾爭鬥的問題,同時又通過有組織的分配,保持企業強勁的發展活力,保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這個集體制民營機制,母公司的股權不分,實行社會化資產管理,同時公司通過二級子公司合夥制度,形成三級法人和三級合夥,進行團隊持股和獎勵分配。公司規定,股東代表不參與母公司的經營管理,不派任何家庭成員參與公司運營,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行政管理體制。

  同時,設立上海國際能源管理中心對公司進行管理,按照公司淨資產2%收取管理費,淨利潤的20%作為團隊獎勵。母公司定位是能源加金融,平臺加功能,能源是獲取海外上遊資源和石化特殊材料。除上遊資源和銀行平臺作為核心資產不分,其他功能性平臺,將由股東代表分區設立的子公司分別進行合夥和證券化,由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為核心的董事會,按照股東的資源貢獻度,進行有組織的分配。最後母公司進行社會化管理,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開拓上遊資源權益,服務「一帶一路」。未來將引進國企、央企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和股東。所以中國華信定位是集體制民營企業,既不是國有的,也不是個人的,是社會化的。公司以國家法律為根基,結合商人契約精神,類似西方國家的股東與經營層關係。股東代表的資源通過這個機製得到全面整合,同時又根據不同的貢獻度,在核心資源不分的前提下,對功能性平臺進行分拆證券化,通過子公司合夥進行分配。

  華信成長記三:石油之後是什麼?華信的新戰略

  油這一步,我們已經很成功了。第二步是氣,第三步就是智能電力。今後所有的能源都要轉變成電力來使用,將來汽車全部都要改成電動,包括飛機,這是最大的革命。

  據報導,目前中國華信收購俄油股份項目已經得到國家批准。這意味著一旦交易完成,中國華信將直接從股份中獲得每年4200萬噸以上的石油權益和總共26.7億噸油氣當量的儲量。同時另據報導,中國華信還與俄油籤署有長期供油和遠東、西伯利亞油氣區塊開發協議,華信油氣權益規模未來將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加上早些時候華信在阿布達比、查德和哈薩克斯坦獲得原油權益和供應合同,粗略估計,其年油氣權益量將超過8000萬噸。正如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產業投行協同會議上所說的「我們(華信)的戰略是能源和金融,能源就是獲取上遊的資源……油這一步已經很成功了。」照此銷量計算,參照2016年世界最大石油公司的產品銷售量,華信已經接近世界前十大石油公司的銷售水平。

  對此,葉簡明卻保持著一貫的清醒認識和高瞻遠矚,他在內部會上告誡同僚:「這件事做得這麼大,不要給別人一種誤導,認為俄油這件事做好我們就成功了,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享受,那就壞了,整個事態立即會發生變化。事態的方向如果轉變了,事物的發展就是無力的。古人有句話講得好,叫『委曲求全』,圓滿的東西都不是直來直去的,這樣才能求全,不然不可能圓滿。當你譽滿天下的時候,也是你要身敗名裂的時候,歷來都是這樣。華信通過俄油這件事,已經在能源界進入了全世界最大的公司行列。自古講『名要副實』,『實』要如何做來配『名』,要做到德能配位,如果失德,就會變成名不副實。」

  據悉,中國華信在9月初就召開了內部產業投行協同會議,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此次會議上明確了華信「三步走」戰略,「油這一步已經很成功了」,第二步是氣,第三步就是智能電力。今後所有的能源都要轉變成電力來使用,將來汽車全部都要改成電動,包括飛機,這是最大的革命。這個電是怎麼來的,無非就是水電、火電、天然氣發電、太陽能發電、核電,最後核聚變產生的反應堆,更高的就是雷電。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天然氣發電和水電,水電基本上也是國家控制,那就是天然氣發電,所有全國的火電都要改成天然氣發電,那就要掌控天然氣資源。下一步,我們通過俄油獲取海外天然氣,卡達也要跟我們戰略合作開展天然氣開發,也將很快完成。

  電力之後就是電池,在葉簡明看來,電池無非就是充電的時間和續航的能力。「電池的這個技術突破以後,要看到發展方向。生產電池也要原材料,上遊資源是最重要的,全世界是不多的。電池的上遊資源我們已經在布局了,像鈷、鎳、石墨烯這些都是電池最重要的東西,這些是我們要做的上遊資源。無論什麼電池,誰能電價最便宜那就是資源。現在要做的事情我們都在弄,為什麼和俄羅斯基礎元素合作,為什麼和嘉能可合作?我們的重點就是電力和上遊資源。所以我們要獲取上遊的資源,這是上端。」

  上端之後就是終端,終端無非就是物流和貿易。葉簡明認為,物流所產生的物流設施,比如汽車充電,充電樁,還有國家電網的最後一公裡,這叫智能電力,就像網際網路一樣。這個智能電力裡,首先電要便宜,第二是充電站,這是終端。終端是技術為核心的,我們自己的重點是上遊,終端就要發揮靈活的合夥機制,進行新技術的研發和獲取。這方面誰最強?我們首先要去獲取信息,天使投資就要投這樣的企業。

  今後的油最後會變成什麼?油作為燃料不需要了,但是作為材料產品還要用的,這個就要有遠見了。化工產品一直是緊缺的,要把油作為原料進行精細化工的加工,俄油和阿布達比在這方面就非常強,就要在國內、國外的戰略要地把油氣作為精細化工進行加工處理,建立這些精細化工的物流設施,和國內的進行對接。「我們計劃和俄油、阿布達比,把原油製成化工品進入到國內,這一點現在已經很成熟了。要有戰略分析,搞終端要搞這些事情。國外哪些合夥團隊是相關領域最強的,就要去找出來布局,根據時代的轉變要有這個遠見。」葉簡明稱。

  物流設施完了之後,中間環節就是貿易。貿易最原始的形態就是線下交易,這是傳統的貿易。這其中與之相關的物流設施是最重要的,要對戰略物流設施進行布局,哪裡要建庫,哪裡要建點,要參股進去,才能進行傳統貿易。產業網際網路未來是基於信息技術的共享平臺,華信就是要立足未來,構建基於網際網路共享平臺的產業大數據,建立企業內部共享平臺和行業共享平臺,通過供應鏈共享、產業鏈整合共享打通產業鏈上下遊,並通過產業大數據的金融創新,促進產業的併購整合,引領產業和行業協同。

  目前在傳統貿易之上,很重要的是一個撮合貿易,就是電商平臺和交易平臺。「如果有很強的撮合平臺、撮合商,有交易平臺,我們又有上遊資源,那國際貿易就會非常厲害,能在最短的時間把資源變成交易利潤。」葉簡明表示,這個要發揮合夥的優勢。物聯網是今後發展最重要的趨勢。物聯網也有很多基礎設施平臺,與物聯網有關的智能基礎設施平臺就可以投。如果不懂得往時代發展的方向去投資,所有的投資都叫盲目投資,我們拿的這些項目都是沒用的。我們就做上遊,之後圍繞著整體的投資方向,可以跟當今世界上最好的前臺合夥,通過這樣的合夥,掌控住新的物聯網時代、新的能源時代中的發展。

  金融是做什麼?葉簡明的答案是:中國華信的金融是為合夥產業服務的,我們的目的是獲取上遊資源,一切其他的金融手段都是為這個相關產業進行服務,甚至進行投資,這是功能方向。我們所有的功能要通過一個平臺,要有核心技術,這就是我們的投資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在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能源的清潔化是首要任務,目前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產業和以燃油為主的汽車產業都將面臨新的轉變。國家提出將「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發展分布式能源,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目前,德國、法國等7個國家均已表態明確未來會禁售燃油汽車,我國工信部近日也做出類似表態。據悉,目前中國華信已經把天然氣資源開發和貿易作為與俄油戰略合作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同時,中國華信還計劃與天然氣重要輸出國卡達開展深入合作。葉簡明認為,汽車要改成電動,汽車產業會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內發生實質性變化,相關產業日趨成熟,技術還會有質的飛躍。

  華信近來與俄羅斯基礎元素集團、國際資源巨頭嘉能可集團都有密切的接觸。據報導,9月7日,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上海會見來訪的俄羅斯基礎元素集團董事會主席奧列格•傑裡帕斯卡和嘉能可執行長伊萬•格拉森伯格,圍繞整合三方優勢資源進行深入交流,就共同開展新能源、智能電力開發及國際資源投資等戰略合作達成共識。據最新消息稱,俄羅斯能源巨頭En+集團正計劃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中國華信正考慮入股,尚未透露出資規模。En+集團的項目包括煤和鈾礦開採、核能、電解鋁的下遊生產等。而最近,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又造訪了道達爾巴黎總部。道達爾不僅是傳統能源領域的巨頭,在天然氣、電力、太陽能及風能等方面也具有領先技術優勢,據悉華信和道達爾將在天然氣開發利用、電力、新能源、原油精煉與化工等領域開展深入戰略合作。

  由此不難看出,中國華信作為新晉的國際能源巨頭,在玩轉傳統能源之後,其未來格局和新戰略已經初顯形態。

相關焦點

  • [大事件]華信國際: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
    [大事件]華信國際: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 時間:2016年02月04日 21:02:39&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002018 證券簡稱:華信國際 公告編號:2016-021 安徽華信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做時代的弄潮兒,獨特燈具設計,盡顯文藝氣質
    它僅僅是代表一種態度,以筆墨為刀劍、刺破灰暗的天空,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當時代的弄潮兒。如果你胸中有一團火焰,如果你願意高舉光榮的旗幟,如果你願意和時代一同前進,西北燈城的燈具願意陪在你身旁。對於文藝青年來說,家是一個裝修的品味一點、藝術一點的浪漫之地,這樣才夠逼格。
  • 思政微課 (十)|倪煒銘:做時代的弄潮兒——新時代的青年可堪重任
    今天,抱抱為大家帶來第10件優秀展播作品   《做時代的弄潮兒——新時代的青年可堪重任》   在開始學習之前   團團先向大家介紹這一期   思政微課的主講人   倪煒銘(麗水學院) 其事跡曾被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報導。   本節思政微課圍繞「新時代的青年是否可堪重任」展開。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席捲全國。青年大學生們也因此過上了「史上最長寒假」。在這個特殊的學期裡,青年朋友們向社會展示了青春的力量,展現了青年的擔當。
  • 出海記|大連華信與日本NEC共建SDN平臺 加快雲服務布局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美媒稱,3月29日,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華信」、DHC)與日本IT巨頭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宣布啟動戰略合作,共建「DHC-NEC SDN聯合創新中心」。
  • 中國華信十五問
    三、中國華信主要領導是誰? 中國華信最高領導為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華信五屆一次會議上再次當選新一屆董事會主席。葉簡明, 1977年生人,福建浦城人,中國華信創始人,經濟學學士。 四、中國華信組織架構是怎樣的? 中國華信在董事會領導下,實行三級會議體制,最高為董事會會議,其次為監事會會議和總經理制度會議,董事會下設戰略決策委員會、財務部、人事薪酬部、審計法務部、辦公廳五大總部機構及上海華信國際集團,設立華信歐洲集團作為第二總部。
  • 2015華信家人旅遊小記
    青山蜿蜒連綿,白霧繚繞其間,孫權故裡、瑤琳仙境、富春江小三峽,大奇山美不勝收……山腳普通的農家籬笆小院,低矮的茅簷挨著地面,屋邊老樹開著新花。清澈碧綠的溪水,茂盛的野草,碧綠的油菜田……深深的讓我們醉在這個清新秀麗的畫卷中,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 經典地產股東變更:楊氏徹底出局 華信時代全面開啟
    如今,一直諱莫如深的華信「入主」經典的方式終於明了,13年楊永宏時代的經典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華信時代的經典地產。   昆明樓市裡一定還有不少人依稀記得2013年3月,「經典集團2013年品牌戰略信息發布會暨經典系七項目亮相儀式」的繁華似乎還沒有遠去,歷經2014年突如其來的樓市深度調整,直接擊碎了經典地產的美夢,七盤亮相的擴張大勢在和樓市調整的PK中讓經典地產敗下陣來,眼看著崩盤危機的逼近,歷經周折,最後華信「入主」,且「入主」很徹底,楊永宏、楊永華徹底離場自己一手締造起來的經典地產。
  • 阿爾卡特朗訊企業通信開啟新時代 由中國華信收購
    法國巴黎2014年10月2日電 /美通社/ -- 阿爾卡特朗訊(巴黎證交所和紐約證交所:ALU) 今日宣布已成功與中國華信郵電經濟研究中心(簡稱「中國華信」)完成價值為202 百萬歐元的交易,剝離旗下企業通信業務部門,售予中國華信。
  • 中國華信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籤署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12月29日下午,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中交大廈舉行。中國華信董事會葉簡明主席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劉起濤董事長出席儀式並見籤,中國華信副總裁吳紅兵、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執行董事傅俊元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簡介(二)
    五、公司領導中國華信董事局會議主席:葉簡明總裁:陳秋途執行董事:葉簡明、陳秋途、臧建軍、李勇中國華信戰略委會議董事:葉簡明、陳秋途、臧建軍、李勇外部董事:李揚、盧津平、王海亮、劉懷彥中國華信監事會監事:董進強、熊鳳生、林玉霞、車林根中國華信總經理制度會議執行董事:陳秋途、臧建軍、李勇、蘇衛忠、莊苗忠、葉向東、邱偉國、鄭雄斌、陳強、蔣春餘、陳海平、魏巍、陳愛國
  • 中原華信集團2019年「愛在華信正能量」主題慈善活動成功舉行
    11月30日上午,中原華信集團2019年「愛在華信正能量」主題慈善活動在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三樓匯報廳溫情上演。河南電視臺、鄭州電視臺、鄭州晚報、醫藥衛生報、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中國都市報、慈善公益報、鄭州日報、豫記新媒體等十餘家媒體蒞臨現場對活動盛況進行報導。主題慈善活動在歌伴舞《愛在華信正能量》中拉開序幕。中原華信集團總裁徐朝陽發表致辭。徐總首先對各位領導、各界愛心人士的到來表示歡迎!
  • 杭州:從「西子」到「弄潮兒」
    近年來,杭州轉變發展思路,向東部擴展,擁抱錢塘江,從「西湖時代」邁入「錢塘江時代」。作為城市東擴的橋頭堡,杭州江幹區連續三年舉辦錢塘江文化節,為杭州擁江發展戰略注入文化基因。今後,杭州的畫像,也許除了「西子」,還有「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弄潮兒」。
  • 中國華信的國際化布局:棋過中盤,豁然開朗
    「我對名利沒有任何想法,我做任何事的目的都是為事業服務,名利實際是為社會價值服務的工具。」葉簡明坦言他對名利的淡泊,他受《財富》訪談完全是出於企業在國外拓展的品牌需要,因為華信的主要業務都在國外。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婉辭了《財富》的訪談。 創業15年來,葉簡明謝絕了所有媒體的訪談,也謝絕了各種社會職務的邀請。
  • 收購阿朗企業通信的背後 揭開中國華信神秘面紗
    然而,就在今年的「十一」國慶,中國華信卻躍然於聚光燈臺前,以2.02億歐元的對價順利完成對阿爾卡特朗訊企業通信業務的收購。看似突然舉動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玄機?收購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和故事?中國華信又將布出一個怎樣的棋局?
  •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簡介(組圖)
    2014年,中國華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第349位,中國企業500強第65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23位。  一、公司簡介: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CHINA CEFC ENERGY COMPANY LIMITED,英文CEFC詮釋:華夏魂,信用本,簡稱:華信或中華。)
  • 中國華信百億巨資投向捷克
    你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主營能源、貿易與金融服務業的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信」)也將在第一階段於捷克投資200億克朗((1克朗約合人民幣0.7845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在捷投資,總額將達到380億克朗,即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 誰是中國華信能源?董事局主席為葉簡明
    (三)化學工業  2013年,中國華信入主國內A股上市公司——華星化工,著力推進化學工業板塊,做大做強華星化工核心業務,注資年產30萬噸離子膜燒鹼項目,並增強倉儲和配送能力,滿足公司快速供貨需要。  中國華信將依託華星化工,進行整體布局,併購、整合上下遊化工企業,打造國際領先的農化、化工品平臺,服務國家產業發展戰略。
  • 熱搜|世界500強的騙局:中國華信葉簡明的政商關係網
    【財新網】2019年7月15日,雲南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002053.SZ)發布了關於公司董事長楊萬華辭職的公告,這家國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成為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信)神話被戳破後一個最新的犧牲品。
  • 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接受《財富》採訪
    2016年7月22日,《財富》(中文版)記者高揚對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進行了專訪,專訪全文記錄如下: 記者: 恭喜華信今年又大進了一步,每年榜單出來在中國的輿論裡都會有一種聲音,上榜的國有企業佔大多數,民營企業是極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