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啤酒第一品牌:趕超百威喜力青島,連續9年蟬聯全球銷量冠軍

2020-12-21 逸雲財富

文:陳陳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酒桌上喝酒已經成為一種相互交流的方式。啤酒是中國人最喜愛的飲料。這些年來,許多品牌的啤酒被生產出來,有些被追捧,有些則被被淘汰。在炎熱的夏日,約一群好友,喝一瓶冰鎮清爽的啤酒,一起談笑風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內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達到1948.8萬千升,同比增長0.8%。華潤啤酒作為行業龍頭企業,銷量、收入、利潤均有增長,其中銷量約637.5萬千升,營業收入182.25億元。

8月17日下午,華潤啤酒控股公布了其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此也是完成喜力中國業務收購後的第一份「成績單」。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額188.2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為18.7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2%及24.1%。整體毛利較去年同期上升12.7%至71.25億元。

作為雪花啤酒多年的老對手,青島啤酒的銷量達到473萬千升,營收實現165.51億。想比起來,雪花啤酒的表現各方面都要略勝一籌。值得一提的是,華潤旗下雪花啤酒的銷量連續13年位居中國第一,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擊敗了青島啤酒、百威啤酒、科羅娜、喜力等知名品牌。

真正的國產啤酒之王

華潤雪花啤酒,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是一家集生產與經營為一體的全國行專業啤酒公司。目前,該公司在中國經營80家啤酒廠,年生產能力約2160萬千升,其中包括雪花啤酒和其它30多個品牌。去年銷售總額為1128.5萬千升,平均每天賣出3萬千升。佔國內市場份額的29.6%。

下面,小編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雪花啤酒的發展歷程,20世紀60年代誕生於瀋陽啤酒廠。當時這種新型啤酒因其香氣四溢,口感如雪清涼,故名「雪花啤酒」。到20世紀80年代,國內啤酒廠迅速發展,達到800多家。但受保存技術和運輸條件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偏於一隅的區域品牌。

進入90年代的快速發展,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華潤啤酒開始進軍啤酒領域,與原瀋陽啤酒廠合作,成立華潤雪花啤酒。同年,青島啤酒廠接收揚州啤酒廠,並正式進入併購過程,提高生產能力。

要把26隻貓變成一隻老虎

1994年是中國啤酒結構性變化的標誌年,華潤雪花成立、青島啤酒收購揚州啤酒廠,中國啤酒行業開始了跑馬圈地,併購提升產能的過程。為做透「點」市場,華潤雪花收購了26個強勢品牌,即區域第一大啤酒企業,之後增加到40多家,最終到百家。在雄厚資本的支撐下,通過「蘑菇戰略」與「沿江、沿海中心城市戰略」完成收購過程,雪花的產能得到了飛速成長。

對比外資啤酒公司都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品牌,當時的華潤集團總經理寧高寧先生提出「要把26隻貓變成一隻老虎」,也就是要統一一個全國性品牌來面對競爭。因為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市場上有很多狼(競爭對手)在伺機而動,想吃掉這26隻貓。

於是華潤雪花開始了聚貓成虎的過程。收購每一家企業之後,除了注入資本,更換設備,提高產品品質以外,華潤雪花也致力於提高企業管理的能力。華潤對區域進行劃分,在各區域公司中實行統一管理、優勢互補、協同發展。2002年開始,華潤雪花啤酒所有銷售區域均以雪花品牌進入市場,避免了困擾其他企業的品牌混亂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使企業得到迅猛發展。

雪花啤酒在國內的併購看上去比外資同行們要順利,頻頻報出的併購新聞甚至給大眾一種感覺:因為華潤雄厚資本的支撐,華潤雪花能夠獲得快速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併購。事實並非如此。2012年底,華潤雪花啤酒內部測算發現,併購進來的工廠的銷量僅佔總銷量的35%,其餘65%則來自華潤雪花市場擴張和新建工廠。

併購對雪花而言只是部分解決了產能和管道資源,雪花啤酒的市場份額,更多的是自己打下來的。

做到極致的渠道管理

為了讓消費者隨時購買,雪花積極拓展全國渠道。不僅可以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看到,而且在一些偏遠的村鎮也提前布局。同時,採用「低價策略」尋求最大的市場份額。雪花啤酒憑藉渠道和價格的雙重優勢,迅速打開了市場。2005年,單品銷量158萬千升,反超所有競爭對手,成為國內啤酒銷售的冠軍,並一直保持至今。

近年來,品牌已開始加速高端市場的布局。你可以看到,去年已經推出了兩個核心產品:勇闖天涯superX和匠心營造。這些產品通過綜藝節目和人氣明星的代言,將年輕群體定為目標消費人群。並結合美食紀錄片,藉助智慧財產權效應,實現文化注入的品牌戰略。

2013年,華潤雪花突破「雙千萬千升」(公司銷量和雪花品牌銷量),創下中國啤酒銷量新紀錄,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品牌銷量過千萬千升的啤酒企業,這一切只用了20年。20年,一個企業從無到有,雪花啤酒從20萬噸到千萬噸,並成功登頂世界單品銷量第一的位置。這種成長速度,的確值得驚嘆。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低端啤酒市場已接近飽和,各大品牌已向高端市場發起進攻。但現在外國品牌佔高端市場份額的60%以上。隨著生產和銷售的穩步發展,產品結構的升級將成為今後國內啤酒企業的主要主題。

從成立之初,到今天的輝煌戰績。華潤雪花伴隨著中國啤酒行業的結構調整,伴隨著加入WTO後的社會變革發展壯大起來。20餘年間,締造了行業傳奇,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啤酒的速度,也讓中國領略了雪花的速度。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啤酒銷量世界排名,百威無緣冠軍,中國這個品牌連續9年冠軍
    啤酒銷量世界排名,百威無緣冠軍,中國這個品牌連續9年銷量冠軍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是聚餐吃飯必不可少的東西,尤其是到了夏天,一瓶冰啤酒,一盤烤串兒,簡直是人生一大享受。但你知道,在眾多啤酒品牌中,什麼啤酒才是最受歡迎的嗎?
  • 全球排第二,擁有150多年歷史的歐洲啤酒巨頭,收入是青島啤酒7倍
    炎炎夏日,又到了啤酒銷售旺季。19世紀80年代,啤酒首次傳入國內。到02年的時候,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市場。去年全國啤酒產量為3765萬千升,同比增1.1%;消費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同樣高居第一。國內的華潤雪花、青島、燕京,不可避免要與國際品牌展開激烈的競爭。全球排名前三的啤酒巨頭分別是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這三家企業佔據全世界啤酒產量的近一半。今年6月,喜力在中國推出了主攻夜場和高端餐飲的「蘇爾SOL」產品,再加上此前上新的清淡型全渠道產品「喜力星銀」,滿足時尚年輕人的需求。
  • 全球第一的啤酒品牌,價值561億,力壓喜力、百威、雪花
    從該子榜單可以看到,科羅娜、喜力和百威位列前三名。中國品牌有5個上榜,分別是雪花、哈爾濱、青島啤酒、燕京和雪津。 其中,雪花以41.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8億元)的價值位居我國第一,全球第7位。
  • 2020年全球啤酒排行榜:有5個中國品牌上榜,青島啤酒排第14位
    2020年8月消息: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20全球酒類品牌」排行榜。其中,在「50大啤酒品牌」榜單上,科羅娜、喜力、百威名列前三位。此次上榜的50個品牌,總價值達到959億美元,百威英博集團佔據了最多的品牌。
  • 全球啤酒銷量排行前4,中國佔兩,排第一不是青島是這個中國品牌
    正逢秋天到來,啤酒也成為了我們飯桌上的首選,吃飯的時候來一瓶啤酒,一天的疲勞都不算什麼。而啤酒在世界上的銷量也是極高的,下面我們來盤點下世界排行前四位的啤酒,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全球啤酒銷量排行top4,中國佔兩,排第一不是青島是這個中國品牌!TOP4 科羅娜啤酒科羅娜啤酒,擁有獨特的口味,是世界上銷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2001年,墨西哥總統福克斯訪華,特意選用科羅娜特級啤酒作為宴會的唯一指定啤酒。
  • 華潤啤酒:決戰高端市場,5年趕超百威
    01華潤啤酒:決戰高端市場,5年趕超百威華潤啤酒完成了對喜力中國的併購,這是2019年的一樁行業大事。據《證券日報》報導,近日,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啤酒行業的競爭一定是企業間的高端之爭。華潤啤酒收購喜力中國,一方面幫助華潤啤酒在高端化方面進一步提速,另一方面,藉助喜力全球渠道參與到國際化競爭中去。事實上,在高端啤酒市場,雪花啤酒一直是跟隨者。
  • 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啤酒企業和最暢銷的啤酒品牌
    全球主要啤酒製造商2014年銷售份額根據英國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全球主要啤酒製造商2014年銷售份額排名第一的是百威英博,市場份額為20.8%,排名第二位的是南非米勒,市場份額為9.7%,喜力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9.1%。
  • 中國啤酒之王誕生!低調超越百威喜力青島!銷量連續九年全球第一
    推薦語 在炎炎夏日,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來一瓶冰鎮啤酒是最爽快的事情了。中國消費者,對啤酒的熱愛絲毫不比白酒弱。當然,龐大的消費市場,自然也誕生了眾多的啤酒品牌。今天要介紹的這家企業,就是新的啤酒之王,其銷量超越了百威中國、青島等眾多品牌。
  • 兩年關掉18間工廠,它仍是中國啤酒領頭羊,單品牌銷量全球第一
    中國市場銷量最大的啤酒品牌是誰?當然是雪花。雖然其清淡的口味也常被人詬病,但卻不影響它連續12年穩坐全國銷售冠軍。根據「中信建投」整理的數據,華潤雪花啤酒的銷量份額已達到28%,超過第二名8個百分點,華潤雪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啤酒大王。若以單品牌銷量來論,世界巨頭百威也是服氣的,2015年歐睿國際曾發布過一個全球十大啤酒榜單,雪花以5.4%的份額獲得單品牌銷量全球第一,而當年百威的品牌份額只有2.3%。
  • 啤酒市場高端對決 喜力追百威
    並且,在2019年四季度收入下降3%,原因主要系3.9%的每百升收入增幅被6.6%的銷量下降所抵銷。事實上,隨著近年來中國市場消費升級不斷提升,導致中高端消費市場不斷釋放紅利。百威亞太方面表示,公司已加大商業投資,以加快百威品牌擴展至其他渠道。
  • 中國銷量第一的進口啤酒,每年賣掉1800萬噸,超越嘉士伯喜力
    近些年,時代變遷帶來了不少消費觀念的變化,國內年輕消費群體逐漸青睞進口啤酒的顏值與口感。而在剛剛過去的雙11,啤酒品類成交額遠超去年同期。在銷售排行榜上,前三名分別是百威、青島、科羅娜。
  • 百威剝離700億業務 華潤啤酒能否突圍「三國殺」?
    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國內啤酒行業產業升級的快慢和競爭格局的演變是影響行業利潤的主要驅動。  年報顯示,在國內啤酒銷量穩居第一的華潤啤酒連續三年營收增速緩慢,營收一直在300億量級,淨利潤也連續三年在十億量級徘徊,此外營業利潤連續三年下滑,2018年營業利潤大幅下滑23.32%。
  • 打敗喜力、嘉士伯,國內進口啤酒銷量王誕生:一年產銷1800萬噸
    在國內,凡是有宴席的地方,就必定有酒。據說國人一年喝掉的酒換算起來約等於一個西湖,這些都足以證明,喝酒對於國人來說,是一項多麼重要的社交活動。而在剛剛過去的雙11,啤酒品類成交額遠超去年同期,在銷售排行榜上,前三名分別是百威、青島、科羅娜。
  • 喜力啤酒中國遭遇滑鐵盧
    但對「銷量是否下滑」這樣的問題,喜力表現出一貫的低調。記者就喜力在深圳銷量下滑之事多次向喜力深圳辦事處求證,該辦事處員工稱,只有主管領導周總才能向記者解釋這一情況,但直到發稿為止,記者未能直接聯繫上周總。  而喜力在深圳的主要分銷商——冠生園銷售公司負責人則稱,喜力一直是高端啤酒的第一品牌,與青啤大眾化定位不同的是,喜力要的就是金字塔最尖端的部分。
  • 中國新高端啤酒之王出現?前三季度淨賺36.5億元,挑戰百威青島
    最近幾年,啤酒行業陷入增長放緩、增量下滑的局面。「黑天鵝」衝擊之下,2020年1-11月,國內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累計產量3201.15萬千升,同比下降6.45%。競爭加劇,各大品牌布局高端市場的步伐明顯提速。
  • 國內暢銷的5款啤酒品牌,第一款連續8年排名第一!你喝過嗎
    國內暢銷的5款啤酒品牌,第一款連續8年排名第一!你喝過嗎雪花啤酒華潤雪花以高達1172萬噸的年銷量連續8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銷量第一桂冠。雪花啤酒品牌銷量以1062萬噸,連續9年居中國啤酒品牌銷量第一。2013年雪花啤酒品牌銷量率先突破1000萬噸,華潤雪花繼2011年企業銷量突破1000萬噸後,成為中國啤酒行業第一個「雙千萬噸」企業。青島啤酒青島啤酒選用優質大麥、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軟硬適度、潔淨甘美的嶗山礦泉水為原料釀製而成。
  • 真正的中國啤酒之王:一年賣出114.34億升,連續14年銷量排名第一
    來源:金融八卦圈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飲料之一,啤酒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啤酒產量為376.53億升,同比增1.1%;消費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高居第一。在琳琅滿目的品牌中,華潤啤酒無疑是行業的領頭羊。
  • 百威、喜力高端市場狹路相逢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線下終端商超發現,在啤酒產品展架中,百威啤酒常與喜力啤酒、嘉士伯等進口啤酒擺放在一起。在北京宣武門附近的沃爾瑪超市內,設置酒類產品促銷專區,其中有設有啤酒特價專區。啤酒特價區內擺放了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多款進口品牌啤。值得專注的是,百威啤酒在整體貨架的佔比較高,且有部分百威啤酒貨架出現產品售罄情況。
  • 收購喜力在華業務 華潤啤酒豪賭高端
    同時,華潤啤酒將獲得由喜力授予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獨家使用喜力品牌。   這是巨頭之間的合作。根據歐睿國際提供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華潤啤酒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為26.1%,位居第一。喜力集團則是世界排名第二、歐洲第一的啤酒釀造集團。   「市場規模雖然大,但獲利低是華潤啤酒的硬傷,喜力藉助華潤可以增強適應中國本土的能力。
  • 深度|啤酒觀察之一:一季超過半年 國產老大華潤啤酒盈利首超百威亞太
    但啤酒畢竟才是主業。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第一條路才是正道。要想把中高端產賣出去也要選擇路徑。一是自我推新品或產品升級,二是收購外資品牌或買下外資品牌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三是代加工外資品牌。和第一條路的自我創新相比,第二和第三條路都是走本土加外資品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