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空軍米格-23戰機
敘利亞米格-23機群的真實表現:1981-1982
1974年4月,「贖罪日戰爭」/「齋月戰爭」翻過了它的最後篇章,敘以在戈蘭高地正式停火,敘以之間總算出現了較長時間的和平。然而,到了1979年、1980年的時候,敘以之間又爆發了新一輪的衝突。當時,以色列飛機經常對位於敘利亞的巴解組織陣地進行偵察和轟炸,而敘利亞空軍試圖對以色列的這一行動進行幹預。在黎巴嫩上空的戰鬥中,敘利亞空軍起用米格-23MS相對較晚,他們剛開始選擇的是米格-21。然而,隨著米格-21的傷亡的不斷增加,形勢發生了變化,很快,敘利亞地面控制攔截雷達(GCI)就開始在空中搜索一個合適的目標來重新讓米格-23MS參戰。
1981年4月26日下午,機會首次出現了。當時,以色列空軍的一個編隊轟炸了位於黎巴嫩南部城市西頓的巴解組織陣地。敘利亞當時有2架米格-23MS在黎巴嫩北部上空低空盤旋,GCI導引它們對以色列飛機進行了攔截,任務中,2架米格-23成功的擊落了2架以色列的A-4天鷹攻擊機。此次衝突,還包括另外幾次衝突過後,黎巴嫩上空的局勢變得非常緊張,但暫時來說,以色列空軍還沒有三頭六臂,當時他們正忙於準備對伊拉克位於圖韋舍(Tuweitha)的核反應堆展開行動,行動時間是1981年6月。敘利亞米格-23MS殲滅以色列飛機的下一個機會一直到1982年6月6日才出現,這天以色列開始大舉入侵黎巴嫩南部,行動代號為「加利利和平」。
最初,以色列總是儘量避免與敘利亞交火,因為以色列國防軍/空軍一直在集中力量為其地面部隊向貝魯特推進提供支援。然而,敘利亞空軍明顯不願意作壁上觀,就這樣讓以色列裝甲部隊準備繞過敘利亞位於貝卡谷地的陣地側翼的想法輕易得逞,敘利亞空軍也不會讓以色列空軍的偵察機探清己方薩姆飛彈陣地的位置。因而,以色列「加利利和平」行動展開後不久,敘利亞空軍的首批截擊機就出現在了黎巴嫩的上空。6月6日,敘利亞的幾架米格-23MF成功的擊落了以色列的一架BQM-34無人駕駛偵察機,並擺脫了以色列4架F-15發射的數枚麻雀空對空飛彈的襲擊;第二天,它們又擊落了敵軍一架F-16。雖然取得了驕人戰績,隨後這些米格-23飛機退出了黎巴嫩上空的戰鬥,在戰爭最初的一段日子裡一直沒有再參戰。
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三天後,形勢完全發生了改變,以色列軍隊與部署在貝卡谷地以及貝魯特周圍的敘利亞部隊的前沿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了。為了在戰場建立空中優勢,以色列國防軍/空軍於1982年6月9日下午對黎巴嫩東部的薩姆飛彈陣地發起了進攻。
以色列空軍採取的此次行動非常有名,2點14分,他們調遣了26架攜帶AGM-78標準、AGM-45百舌鳥反輻射飛彈的F-4E戰機對敘利亞雷達陣地發動了襲擊。在以軍第一波次的攻擊中,不一會兒就摧毀了敘利亞19部雷達。
這對敘利亞空軍來說是簡直就是一個災難性的攻擊,因為被摧毀的這些防空飛彈雷達同時也負責為敘利亞戰鬥機提供必需的地面導航控制,現在敘利亞空軍的眼睛完全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