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酒獨家】加稅、停止進口等傳言不斷,「雙反調查」陰影下的澳洲...

2021-01-08 騰訊網

文 | 邱夢思 編 | 白晨

8月31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35號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進行反補貼調查。此前,商務部已經對澳葡萄酒啟動反傾銷調查,這也意味著中國正式對澳葡萄酒開啟了「雙反調查」。

彼時,不少行業人士認為:澳洲酒的市場大概率會受到牽連和影響。

如今,距離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啟動「雙反調查」已兩月有餘,市場上關於澳洲酒即將加稅的傳言不斷,甚至有部分進口酒商發出了將根據市場行情進行調價的通知。而近日,還有彭博社發文稱:11月6日起中國停止進口澳大利亞葡萄酒。此消息雖未被證實,對澳洲酒在國內市場的發展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那麼,接連遭受政策層面「利空」消息的澳洲酒現在境況如何?對此,微酒記者展開了採訪調查。

商家曾「應激」囤貨

一位從業超過20年的進口商透露:「商務部啟動『雙反調查』後,進口商擔心要增稅,所以不少人在前段時間加緊訂貨並催促澳洲酒莊儘快發貨。

「澳洲酒在三季度末出現了有力反彈。」有知情經銷商認為:這與上述酒商訂貨在階段「激增」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微酒記者從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發布的最新出口報告中也找到兩點支撐:

第一,截至2020年9月30日,澳洲酒在過去年12個月對中國大陸出口額上升了4%至11.7億澳元,平均出口額上升了18%至9.54澳元/升(離岸價);第二,高價格區間特別是30澳元/升或以上價格的葡萄酒出口中國大陸創下矚目的漲幅。

此外,還有進口酒商進一步指出了數據背後的真相:「據粗略估計,富邑集團佔到澳洲對華紅酒出口額的近六成,也就是說,澳洲酒近一年來出口中國這份漂亮的成績單主要動力來源於富邑集團。」

「而8月和9月正是富邑集團新財年大量發貨的時間。」在上述酒商看來,8月18日商務部啟動對澳洲酒反傾銷調查的事件反而刺激了進口商在那兩個月加快囤貨。

「但那只是階段性的應激反應。」有酒商透露說:「其實到了9月後期很多人都不敢再訂貨,主要是因為算不準什麼時候增稅,以及增多少稅。」

渠道價在漲,奔富傳出「茅臺行情」

對於澳洲酒的市場情況,四川酒樂糖酒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宇表示:「我感覺今年澳洲酒的銷售情況較為理想,有部分澳洲酒的進口價格和批價一直在漲。」

「漲的只是渠道環節的價格,漲幅也不大,而且沒有傳遞到終端零售價。」有酒商指出:因為今年進口葡萄酒的整體環境確實不太好,除了奔富之外,其他的澳洲酒銷售情況相比往年只能說持平或者略差一些。

多位奔富進口商也告訴微酒記者:「今年7月以來,奔富的批價有小幅上調,不同產品的調價幅度不同。」

而對於澳洲酒「領頭羊」的奔富逆勢增長的表現,市場上甚至有其走出了「茅臺行情」說法。

不過,奔富進口商王亮(化名)卻認為:「實際並沒有那麼誇張。」

王亮還解釋說,「奔富的價格上漲一是和進入新財年價格上調有關,二是和產品庫存有直接的關係。另外因為『雙反調查』,讓不少進口商有看漲的預期;但實際上目前奔富多數系列產品的市場庫存充足,很多客戶拿到貨想要快速迴轉現金流,還是會往外賣。」

在一位行業觀察人士看來,「奔富雖然的確極具品牌力,但進口葡萄酒產品多且雜,可替代性產品有很多;如果漲的太猛,消費者也難以消化。」

四川朗雲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蕭欽月也告訴微酒記者,「其實不少酒商有漲價的預期和準備,但在葡萄酒進口數據連續下跌的背景下,但凡有庫存的廠家,都不會輕易選擇冒著損失客戶的危險率先漲價。」

而針對澳洲酒未來的價格是否會上調,一位進口商則認為:「當後期庫存逐漸減少,需求上漲的時候,價格自然會往上走。」

面臨「不確定」風險的持續影響

綜上來看,一方面是澳洲葡萄酒對中國市場有著極強的依賴性,另一方面是「雙反調查」可能將帶來的增稅甚至「停止進口」等不確定的風險。

而從市場層面來看,現在有不少酒商都處於觀望狀態,訂貨都變得更加謹慎。

有行業人士認為,「不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澳洲葡萄酒都將遭遇一定的挑戰。」

針對「雙反調查」可能會帶來的持續影響,微酒記者採訪了多位酒商以及行業人士,從正面影響來看,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幫助進口商去庫存。部分酒商可以用即將增稅和漲價的說法,來促使下遊客戶進貨。蕭欽月表示,「行業底價提升速度可能要取決於過去幾年的底價庫存的消化速度,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幫助消化社會庫存,長期可能是有利於市場發展的。」

第二,大規格包裝產品的機會來臨。據了解,商務部對澳洲酒啟動「雙反調查」的兩份公告都明確指出,調查對象是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蕭欽月認為,這對於類似於BIB(盒中袋)的大規模包裝產品是個不錯的機會;且國際市場對PET和BIB包裝葡萄酒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已經越來越高,疫情期間屢創銷售記錄。

從負面影響來看,王亮認為,短期不明顯,長期的影響會比較大,作為進口量最大的國家,未來澳洲酒的市場份額極有可能會被其他國家蠶食。

其次,在面臨加稅以及政策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進口商開始不願意冒風險進貨,當然要看最終是否增稅以及相應的幅度,有溢價能力的品牌商可以消化掉稅的波動,但有的也會選擇不做澳洲酒或者轉行。

對此,一位在法國擁有酒莊的莊主告訴微酒,「這兩天,已經有近20家經營澳洲酒的進口商諮詢業務合作,想要把經營重心從澳洲酒轉移至法國酒。」

「因為很多酒商都認為,後期如果加稅就要轉移品牌,越早做這個準備受到的損失越小。」上述酒商補充說。

整體來看,「雙反調查」已經迅速由政策層面傳導至了市場與終端,澳洲進口酒商的反應各不同:有人仍在觀望之中,也有人已經在著手尋找退路,也有人尋求新的機會以及業務增長點。不過,在政策壓力之下,有品牌影響力的澳洲酒也表現出較強抗壓能力,走出了「獨立行情」。

未來,面臨「不確定」風險的持續影響,澳洲酒會如何變化,微酒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近年來,隨著澳洲跟隨美國不斷發表不當對華言論,導致中澳關係走向不大好,如果澳大利亞依然對自己行為視而不見,自我感覺似乎太良好了。
  • 11月28日將被實施反傾銷,澳洲酒「凜冬將至」?
    原標題:【微酒獨家】明日起將被實施反傾銷,澳洲酒「凜冬將至」?11月27日上午,中國商務部發布了2020年第59號公告,即《關於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 美國光伏「雙反」再起波瀾 中國大陸和臺灣將合併調查
    索比光伏網訊:日前,美國方面要求對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進口的太陽能電池產品進行「雙反」合併調查。阻截了臺灣地區代工環節這一規避高額「雙反」稅的渠道,中國光伏組件在美國市場的性價比優勢或將進一步被削弱。中國商務部網站日前證實,2013年12月31日,美國SolarWorldIndustriesAmerica,Inc.代表美國內產業正式向美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進口的太陽能電池產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合併調查。2012年10月,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組件徵收「雙反」關稅。時隔一年多,正在逐步走出產業低谷的中國光伏再遭美國圍堵。
  • 秋糖會澳洲葡萄酒減少 經銷商尋找替代產區
    10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與去年相比,今年糖酒會期間澳洲葡萄酒商相對較少,反觀國產酒以及智利、法國等其他國家的葡萄酒產品相對增加。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來自於商務部啟動對澳洲葡萄酒「雙反」調查產生的一定影響,另一方面疫情對進口量也產生一定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商務部對澳洲葡萄酒「雙反」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勸退了部分葡萄酒經銷商。
  • 澳大利亞超60艘貨輪滯留海上,多個產業進口被叫停
    讓我們先把視線調回三個多月以前:8月18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自澳大利亞進口的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出人意料的是,原定於一年的調查裁定工作,竟在短短九十天內全部完成。不過,近年來澳大利亞對華態度驟然變化,不斷炒作涉華負面輿論,給中國發展製造障礙,也給雙方的貿易往來帶來負面影響。60艘澳洲運煤船滯留據《衛報》最新報導稱,隨著澳中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雖然中國將煤炭進口配額增加了約2000萬噸,但澳洲煤炭很有可能將被排除在外。
  • 【微酒獨家】豐谷事件調查簿:真相不止一個
    新機制下的豐谷能否適應這雙重巨變呢?由於豐谷少有在業內發聲,讓豐谷的真相顯得撲朔迷離。於是微酒帶著大量的疑問,對豐谷酒業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梁成進行了專訪。事件一:巨債下的豐谷,面臨新機制,新班子,新市場環境,豐谷特色和戰略方向是否會改變呢?
  • 善意的提醒,卻遭澳大利亞政客反擊,呼籲民眾:停止購買中國商品
    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支持開展新冠病毒全球調查,就中國疫情透明度問題提出異議後,中澳之間潛藏在合作表層下的矛盾似乎被徹底激化。對此中國駐澳成競業大使對澳善意提醒,澳洲態度或讓中國人民失望,從而影響兩國的經貿合作。
  • 對日本、新加坡、韓國最高加稅51.6%!
    而在去年6月,中國再次對原產於日本、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進口丙酮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覆審調查。現在結果公布!王爺說財經注意到,據公告顯示,對日本公司三井化學株式會社加徵反傾銷稅7.2%,而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加稅12.1%;其他日本公司加稅51.6%!至於新加坡,三井酚類新加坡公司加稅6.7%, 其他新加坡公司加稅51.6%!
  • 澳洲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 王毅外長做出明確表態
    澳大利亞選邊站隊的時間軸,幾乎與川普提出的「印太戰略」是同步的,澳洲是第一個跳出來指責中國應當遵守「國際仲裁」結果的國家。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澳洲為取悅川普也是第一個跳出來宣稱進行「疫情源頭」調查的國家,其還在5G、涉港等內政問題上屢屢向中國發難,其對華政策越來越具有進攻性。儘管澳大利亞不斷展現對華強硬政策,但可惜實力卻不允許。
  • 中國海外輪胎「雙反」來襲,如何應對
    導讀 日前,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提出對越南泰國「雙反」調查,將對國產輪胎出口造成沉重打擊。 不難看出,由於「雙反」國內小客車輪胎基本上已經失去了美國市場。 按國內經歷的過程推算,終裁前被調查的泰國、韓國、越南、臺灣地區出口量將出現下滑,目前正值疫情期間,美國市場需求低迷,對於這四個地區的輪胎出口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 「微酒獨家」年份原漿系列全線提價,古井貢為何「盤中」加速?
    來源:微酒傳媒文 | 張強 編 | 吳弩近日,微酒記者從市場層面獲悉:古井貢調整安徽省內年份原漿全系產品的終端成交價。對於古井貢的這次提價,微酒記者試圖通過採訪來對其進行解讀。有行業人士表示,在這兩年中,古井貢在安徽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2019年,古井貢在安徽省內的全年銷售額約為61億元,遠超省內其他競品。
  • 「對抗中國」言猶在耳,澳洲官方卻突然服軟,死不悔改只想賺錢?
    如今豪言壯語尚猶在耳,澳洲官方卻突然服軟。目前,澳方包括大麥、葡萄酒在內的多種商品都無法順利出口中國,澳大利亞現在態度軟化,顯然和錢有關。不過,澳大利亞死不悔改只想賺錢,卻是異想天開。 據報導,本月13日,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峰會上,澳方代表通過視頻表達了請求,表示對澳大利亞商品出口中國受阻感到深切擔憂。
  • 澳洲專家建議:強迫中國進口澳洲紅酒
    今年因為衛生事件的影響,各個國家的貿易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出口大國遇到的困難還是比較嚴峻的,貨物出口不出去就會出現滯銷的情況,經濟也沒有辦法發展起來了,很多出口國都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但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解決的辦法,畢竟他們在出口的時候有很多的方向,每個國家出口一點,自己的壓力也就減少了,但澳洲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情況!
  • 美國宣布對法國商品加稅25%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0日宣布,美國擬向從法國進口的化妝品、手提包等價值13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但起徵時間將推遲180天,即2021年1月6日生效。法國去年宣布徵收3%數字服務稅,引起美國不滿。美方去年7月對法國數字服務稅啟動「301條款」調查。根據調查結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去年12月認定,法國數字服務稅歧視谷歌、臉書和蘋果等美國科技公司,並列出價值24億美元法國商品清單,威脅加徵高至100%的關稅。
  • 經典相機:有特色的武漢友誼雙反相機
    友誼中畫幅雙反相機是武漢照相機廠 1970 年代的主要產品。其生產數量遠遠不及我國雙反相機的鼻祖「海鷗」,比起當時國內雙反相機生產「大戶」丹東照相機廠的產品,也難以望其項背,但其產品頗有特色。從 1975 年研製出樣品到 1979 年小批量生產的5年間,他們的研製人員反覆設計、試製,不斷降低成本、完善產品,以推出一款不同於海鷗 4B 的雙反相機。1970 年代,我國國民平均收入水平很低,買得起相機的很少,更談不到普及。
  • 香港食安中心跟進澳洲進口哈密瓜疑受李斯特菌汙染事件最新進展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三月六日表示,一直密切跟進有關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出產的哈密瓜可能受李斯特菌汙染事件,中心經調查後確認本地有四間進口商曾於本年一月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期間進口涉事哈密瓜。業界如持有受影響產品,應停止使用或出售。
  • 因澳洲藏針事件,新加坡一連鎖超市已停止進口澳草莓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9月24日報導,新加坡連鎖超市「全國職工總會平價合作社」(NTUC FairPrice)24日宣布,繼最近有報導稱從澳大利亞進口的草莓裡藏針之後,該公司已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草莓。
  • 伯明罕表明澳洲態度,莫裡森對呼籲視而不見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依舊堅定支持遭疫情打擊的行業以及被中國所摧殘的澳洲葡萄酒生產商,並且澳大利亞正在和歐盟以及英國達成新的貿易合作協議。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也於採訪時證實,澳方正在積極考慮就中國加徵的「雙反」稅問題將中國告上世貿組織。
  • 湖州市貿促會赴安吉開展 「雙反」應對專題調解
    本報訊 近日,加拿大調查機關發布立案公告,決定對中國和越南的軟墊家具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本次「雙反」調查期內涉及安吉出口企業約160家,涉及出口金額約5000萬美元。為進一步了解企業具體情況,協助企業做好自我排查及應訴準備,1月4日,湖州市貿促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吳靜一行赴安吉進出口企業就「雙反」應對開展現場諮詢受理服務,並進行專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