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立面」在20世紀30年代已完工,表達基督誕生的喜悅主題,上面的雕塑講述了一系列相關故事。建築風格上借鑑了大量的自然元素,細節之處也是栩栩如生。「受難立面」完成於20世紀70年代,不同於誕生立面的喜悅氛圍,這裡的景象充滿了悲傷基調,簡單的幾何形狀勾勒出一個個關於耶穌受難的故事,比較引入注意的是十字架上痛苦的耶穌像,很別致,每一個細節刻畫都入木三分。
受難立面的大門上客滿了字符浮雕,其中JESUS特別凸出。走進教堂,開始被眼前的景觀所深深震撼,大殿的立柱十分特別,與穹頂組合成奇特的幾何形狀,使整個頂層設計充滿了魔幻感,高貴典雅,高度對稱的結構又充滿了未來科幻風格。兩側窗上的彩繪玻璃十分漂亮,其中不乏高迪擅長的拼貼手法,教堂採光極佳,柔和的陽光透過彩繪玻璃投射進瑰麗的色彩,帶來了美妙的色彩變化,仿佛所有光束變成了彩虹,美輪美奐。
耶穌像懸掛在教堂上空,供人祈禱。這裡沒有一般教堂的莊嚴肅穆,但是更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極度虔誠,講解器裡播放天籟般的悠揚聖樂,使人徹底淪陷在如此時刻中。參觀完主殿,按預定時間登塔,一般需要排隊等候電梯10分鐘。到了塔頂,巴塞隆納城市景色一覽無遺,之後通過螺旋下降的走道下塔。教堂下面還有博物館和高迪的墓室供人參觀。受難立面附近有個高迪設計的小學,是難得的由高迪設計的民用建築。聖家堂並非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篤於2010年11月造訪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目前的家堂已經如此驚豔、令人流連忘返,而包括耶穌塔在內的6座高塔和榮耀立面還在施工修建,很期待它在2025年徹底完工的那一時刻。
聖家堂,是歐洲最具爭議的教堂,被認為是代表個人主義的象徵。來自於自然、追求原始韻味的靈感,它是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代表作。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的洞穴、山脈、花草、動物等為靈感。高迪曾經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在聖家堂的設計裡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都是以曲線的形態出現,螺旋形、錐形、雙曲線、拋物線等各種變化組合,讓聖家堂成為了一個成充滿韻律動感十足建築。聖家堂的建築初中是為了當時的廣大勞苦百姓而建。聖家堂始建於1882年,一年後年僅31歲的高迪接手興建。高迪本想將耶穌的誕生立面面向日出,耶穌死亡立面面向日落,正如傳統記載的。
但地穴已經開始建設,使他無法實施自己的設計,而使立面的方向有所偏離。地下墓室由7座小教堂形成圓形,其中有一座是聖禮和聖母卡門的小教堂。高迪非常信奉聖母,所以他希望被埋葬在她的腳下。1926年高迪去世就被埋葬在這裡。高迪最初建造聖家堂時雄心萬丈,現代的人們也利用了很多現代先進的技術來力爭完成這一建築夢想。聖家堂由三個立面組成分別是誕生立面、受難立面和榮耀立面。誕生立面是高迪親自建築的,也是聖家堂最大的看點,現在在建的是受難立面,榮耀立面還沒有建。
聖家堂是一個沒有政府資助的項目所有款項都是來自於捐贈和門票,所以它的建築進度和何時完成也是要看捐贈和門票收入來訂。聖家堂共計18座塔樓,中間的一座象徵著基督耶穌的塔樓將高達170米,高聳入雲,它將是教堂的最高點,餘下的塔樓一座是像徵聖母瑪利亞的塔樓將有130米高、四座是像徵四位福音傳道者塔樓也將有130米高和像徵耶穌十二個門徒的12座塔樓將有90米高,其中十二門徒的塔樓有8座已經建好,分別位於誕生立面和受難立面。聖家堂也是唯一一座還在建築中就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在世界十大教堂排名中第一。如果您來巴塞隆納旅遊那麼聖家堂一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它這些年一直處於維修的狀態,估計近幾年很難看到它的全貌了,去的時候有和朋友約好,在有生之年,如果可以等到它完修的那天,會再去一次。教堂的神聖,是自己給予的。我目前是一個還沒有明確信仰的人,我的寄托在於我的內心。但我是非常尊敬別人的信仰。周圍各種的朋友有著各種的信仰,偶爾還會羨慕,他們有如此強大的內心支撐,神秘而不可侵犯。當我在教堂裡,夕陽透過花窗,變成彩色灑在做彌撒時候的椅子上,本身就神秘而溫暖,教堂頂部極度完美的幾何設計,色彩搭配,如果你還不是教徒,那她就只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品,帶著她與生俱來的神秘,她溫文爾雅的安靜,她是你所敬仰的,期盼的,不能稍有褻瀆的。用『她』字,是覺得她像母親一樣溫暖。我將我的靈魂放在了那裡,拿出來洗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