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殺!大中華橡膠廠、百代唱片的歷史變遷……內含百張美圖

2020-12-15 騰訊網

Part One

徐家匯公園的歷史沿革

1926

大中華橡膠廠是上海最早的橡膠工業企業,也是中國最早製造輪胎和出口輪胎的工廠。1926年旅日僑商餘芝卿和橡膠工業專家薛福基斥資8萬銀元籌建大中華橡膠廠。1927年在徐家匯路1102號租地建廠,1928年投產。

2000

徐家匯公園建於2001年,保留了橡膠廠煙囪、唱片廠辦公樓,傳承歷史記憶。一期工程於2001年1月開工,並於當年9月底竣工。二期工程於2001年9月正式開工,於2002年5月底竣工。三期工程於2005年竣工。

至今

徐家匯公園拓展了徐家匯地區的公共活動中心功能。佔地面積8公頃且全開放的徐家匯公園,位於人氣旺盛的徐家匯商圈內,人們在購物、餐飲等活動之餘到幽靜的公園休息,形成人與綠色自然的對話,滿足人與人的社交需求,對於調節人們心理、飽覽都市特色景觀、滿足人們多層次需要,對優化徐家匯地區局部生態環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把徐家匯城市副中心和高級住宅有機連接,從功能、景觀上發揮過渡作用。

Part Two

徐家匯公園的主要景點

Top7

No.1

大中華橡膠廠 煙囪

聳立在在肇家浜路、天平路路口處的紀念煙囪,原為大中華橡膠廠的排煙設備,煙囪與綠植相互映襯,是徐家匯公園內的一處人氣景觀。2001年,大中華橡膠廠爆破拆除,轉身成為今天市民散步放鬆、休閒鍛鍊的徐家匯公園一景。「大中華」的工廠和上海說了再見,但它的歷史和文化,城市記憶不斷傳承、延續,從這個角度看,「大中華」從來沒有消失。

>

No.2

百代唱片 小紅樓

百代小紅樓,二期原址解放前是百代唱片公司的所在地,它是中國唱片業的先鋒,是「 伶人歌唱可留聲, 轉動機頭萬籟生」 的留聲機時代的代表, 百代唱片公司內有中國第一座錄音棚 。中國現代藝術史上幾乎所有的重量級人物如聶耳、梅蘭芳、林黛、吳鶯音、張露、李香蘭、周璇、白光等都曾在這裡留下過足跡。

>

No.3

希望之泉

2005年5月16日,上海友好城市法國馬賽市政府送來的中法文化交流年禮物—「希望之泉」大型雕塑,選定落址於徐家匯公園。雕塑高9米,寬6米,坐落在面積達240平方米的噴水池內。雕塑為1999年馬賽建城2600周年紀念,由著名設計師貝爾納·於埃設計。公園內的雕塑是根據馬賽市的同名雕塑,在上海特別複製的。

>

No.4

景觀天橋

由大中華煙囪下的小廣場向宛平路延伸的景觀天橋,長愈百米。採用充滿現代氣息的鋼結構和玻璃,輕盈流暢。天橋是貫穿整個公園的空中走廊,也是公園觀景獨具特色的場所。

>

No.5

匯金湖

徐家匯公園裡的設計布局是上海版圖的縮小版,匯金湖則是黃浦江的微縮形狀,湖面上三座橋也正是當時跨江3橋的微縮版本。

>

No.6

新一代 雕塑

由美國著名雕塑家曼紐爾·卡博內爾(Manuel Carbonell)製作、授權的大型雕塑新一代,於2007年4月6日落址於徐家匯公園,雕塑新一代是大師1988年的作品,寓意新生命的誕生。

>

No.7

老城廂下沉式花園

老城廂下沉花園位於公園中心,配合黃浦江縮影水系,在上海縣城—老城廂的相應位置設置老城廂花園。花園運用下沉手法限定空間,模紋花壇勾勒出「老城廂」內交錯的道路網。紅木立柱、青石基、灰磚路言簡意賅地演繹出老上海的風情。

>

Part Three

徐家匯公園的花卉景觀

Top5

No.1

評比花境

位於匯金湖畔的評比花境,為單面觀賞花境,始建於2015年,總面積約250m ,使用植物品種約50餘種,該花境已經多次蟬聯了上海市花壇花境一等獎。

>

No.2

迎2018年進博會新建花境

為了迎接2018年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公園肇嘉浜路沿線公交車站處,開闢了一塊約300m 的花境,該花境面積大、品種多、層次強,細心的您一定可以發現裡面的網紅「粉黛亂子草」哦!

>

No.3

匯金湖南岸繡球花境

繡球花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左側飄帶參照了公園內匯金湖水系的形狀稍加修整(暨黃浦江的形狀)右側半月狀形狀是公園內老城廂景點的濃縮。整個設計意為黃浦江懷抱下的老城廂,黃浦江在上海老城廂的身邊蜿蜒而過,見證了上海的歷史變遷。這樣的寓意在徐家匯公園中第二次呈現出來,一灣彩色花帶在老城廂旁環繞,在輕輕敘述著那遠去的歷史。混色的繡球、紅色的礬根,紫色的鼠尾草等等代表著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

No.4

新品種試種花壇

該花壇開闢於2019年5月,總面積約150m 。種植了觀賞辣椒、禾葉大戟、紐幾內亞鳳仙、柳葉馬鞭草等多種在公園甚至綠地中都不常用的品種,闢該花壇意在小範圍試種,觀察各品種在公園中的表現。選擇更加多樣化的品種提升公園面貌。

>

No.5

40餘塊草花壇

徐家匯公園草花面積約1500m ,總計40餘塊大大小小的草花壇遍布公園的各個角落,主要品種有:洋鳳仙、天竺葵、一串紅、大花海棠、金魚草等等,讓您走到哪都有花看。

>

anything else

徐家匯公園精選美圖

櫻 花

美人梅

八仙花

鬱金香

黃 馨

白玉蘭

金絲桃

更多美景肇嘉浜路889號等你

來源:徐匯園林

相關焦點

  • 文史| 滿庭芳:百代唱片公司舊址
    上海英商電氣音樂實業有限公司鋼針唱片封套民國年間,中國最具實力的唱片公司有三家,分別是百代、勝利、大中華,均設址上海。於此,原先的法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更名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亦稱EMI上海分公司,繼續沿用「雄雞」商標;從錄音到唱片等一系列設備和技術升級換代,擁有正式員工300多名,成為東亞地區設備最先進、產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唱片企業。
  • 百代唱片公司:中國唱片的誕生地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但凡提及唱片,很少有人不知道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它從創辦之初至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佔據著中國近代唱片行業的主導地位。1908年,法國人樂浜生在上海設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其唱片商標為一隻報曉的雄雞。
  • 百代唱片公司:中國唱片的誕生地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但凡提及唱片,很少有人不知道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它從創辦之初至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佔據著中國近代唱片行業的主導地位。1908年,法國人樂浜生在上海設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其唱片商標為一隻報曉的雄雞。
  • 英國環球音樂重啟「百代唱片」名字,麗貝卡·艾倫掌舵
    新京報訊 2012年環球音樂集團(以下稱UMG)以19億美元從花旗公司收購了百代音樂唱片音樂部門。當地時間2020年6月16日,UMG宣布將集團旗下維珍百代唱片的英國營運部——維珍百代唱片(Virgin EMI)更名為百代唱片(EMI Records),立即生效。並任命曾在UMG工作20年的麗貝卡·艾倫擔任百代唱片總裁。
  • 旗袍、良友女郎和百代唱片,這個展覽「復刻」上海羅曼蒂克
    展覽中,7件由阮玲玉、上官雲珠、章子怡在電影中著過的同款旗袍、《良友》雜誌具有代表性的封面故事以及百代公司在上海發行的經典唱片,營造一個「上海羅曼蒂克」的復刻空間。記者從主辦方獲悉,這是繼2019年9月「時間開始了」電影主題展後,徐匯區文旅局和上海電影博物館的又一次合作展覽,也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移動博物館」項目再次走進商圈的實踐。
  • 中國唱片 --甕石齋讀書藏品
    藏書 讀書 甕石齋20世紀20年代後,上海的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唱片的銷售也進入黃金時期除百代和勝利(HMV)外,高亭、蓓開、歌林、寶塔等各國著名唱片公司紛紛在上海設廠開店,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唱機唱片廠也萌始於這一時期。
  •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畫說徐家匯》連環畫叢書由《徐家匯》《光影徐匯》《徐光啟傳說》《百代小樓》《土山灣》《馬相伯故事》,共6冊構成。整套叢書融合了歷史細節、掌故傳說、人物傳記,由一個個小故事匯集而成。
  • 為一個人 逛一座城|姚莉與百代唱片的情緣
    被嚴華發掘進入百代唱片圖說:姚莉 網絡圖享有「銀嗓子」美譽的姚莉,出道時只有13歲。有一次她在電臺唱歌恰巧被周璇的先生嚴華聽到,覺得這姑娘把周璇的歌唱得別有一番味道,因此對其頗為賞識,遂推薦至百代唱片公司。在百代唱片公司站穩腳跟以後,姚莉鼓勵哥哥姚敏一起參與音樂創作。姚敏擅長寫歌,於是兄妹倆一起搭檔創作出了許多經典的歌曲。
  • 她年輕時曾是百代唱片創作型歌星
    梁萍在百代公司錄製唱片時,對她幫助最大的是黎錦光。他是湖南湘潭著名的「黎氏八駿」的老七,他和其餘七個親兄弟組成的「八駿」,要不就是學者,要不就是中國流行歌壇的開拓者和奠定者。大哥黎錦熙,漢語言文字學家、詞典編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他曾經做過毛澤東的歷史老師)。老二黎錦暉,是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中國舞蹈之父、兒童歌舞劇的創始人。
  • 【原創】少年張君秋從藝之路(八)百代灌錄唱片
    張君秋《御碑亭》張君秋解放之前所灌錄的唱片只有4張,包括《甘露寺》2面、《緹縈救父》1面、《拜壽算糧》1面、《清風亭》2面、《四進士》2面。這一批唱片是百代公司1937年4月在北平的錄音棚進行錄音,後來以麗歌公司的名義發行的。
  •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畫說徐家匯》連環畫叢書由《徐家匯》《光影徐匯》《徐光啟傳說》《百代小樓》《土山灣》《馬相伯故事》,共6冊構成。整套叢書融合了歷史細節、掌故傳說、人物傳記,由一個個小故事匯集而成。
  • 中國戲劇出版社併入中國唱片總公司
    本報訊 (記者白煒)12月21日,中國戲劇出版社整體併入中國唱片總公司籤約儀式在京舉行。重組後,中國戲劇出版社成為中國唱片總公司全資子企業,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成為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通過大力推進觀念、體制、機制創新,將中國戲劇出版社培育成導向正確、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的專業化圖書出版企業。中國戲劇出版社成立於1957年,首任社長是著名戲劇家田漢。
  • 上海-香港-臺灣:音樂裡讀中國歷史上的政治變革(上)
    究竟華語流行音樂的「三遷」命運與大陸新中國的成立暨港臺身份認同的變遷有何關係?1990年代後流行音樂界在「大中華圈」重新整合的趨勢,是否也將帶動兩岸三地的經濟乃至政治上的整合?早在1950年代的百代唱片中,就有「將近二十年的過程,始終獨步歌壇,後起者無出其右」的描述。換言之,姚莉在華語流行樂壇的地位早在一甲子之前就已奠定,而她從樂壇引退時,筆者也還未出生,所幸姚莉姐長壽,見證了華語流行音樂90年來的變遷,也成了自己在研究上彌足珍貴、不可多得的「活的歷史」資料。
  • 中國唱片博物館開館 鼓浪嶼收藏「好聲音」
    他聆聽的這張唱片可不一般,為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於上世紀30年代聯袂獻唱的《四五花洞》,這是中國京劇「四大名旦」唯一合錄專輯。 8月15日,中國唱片博物館在「音樂之島」廈門鼓浪嶼上開館。這是中國首個國家級綜合性唱片主題博物館,館中這樣的曠世珍品還有很多。 這一博物館是由中國華錄集團及旗下中國唱片總公司籌建的。
  • 探秘黑石公寓唱片集室,這裡是聲音與歷史的交點
    尤其是在音樂層面,幾個開創歷史的事件賦予了構成老上海印象不可或缺的元素。這裡誕生了最早的交響樂隊:1879 年,上海交響樂團的前身——上海公共樂隊成立,這是中國最早的交響樂隊。有最早流入中國的唱片:1897年,南京路的洋行將留聲機和唱片帶到上海。一個法國人在路邊播放一張 《洋人大笑》的唱片,這被認為是流入中國的第一張唱片。對了,還有最早的唱片公司。
  • 十九世紀末留聲機和唱片傳到中國,在中國唱片業,是歷史性的進步
    第一部分、唱片的角色轉換二十世紀初,當唱片和留聲機方才傳入中國時,就被看成「唱戲機械」,引起了中國大眾的極大樂趣。一九一七年,上海西方百代唱片廠投產,中國從此開端自行創造唱片。自此當前,英、美等國資源前後在中國投資唱片業。
  • 橡膠的歷史及發展現狀
    橡膠的歷史及發展現狀(一)  1.早期的歷史  考古發現南美洲印第安人早在1000
  • 李時珍醫書、「江南」珍檔、黑膠老唱片:刻印下歷史的記憶
    自此,寄託了幾代中國人強國夢並創造了中國工業史上無數個第一的大型近代企業,走上了歷史舞臺。江南製造局大門(上海市檔案館藏)江南製造局大廳(上海市檔案館藏)1905年,江南製造局經營困難,於是實施了局塢分離,把原廠劃分成機器製造局和江南船塢兩個獨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