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良友女郎和百代唱片,這個展覽「復刻」上海羅曼蒂克

2021-01-06 界面新聞

9月20日,由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上海電影博物館承辦的「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開幕。

展覽中,7件由阮玲玉、上官雲珠、章子怡在電影中著過的同款旗袍、《良友》雜誌具有代表性的封面故事以及百代公司在上海發行的經典唱片,營造一個「上海羅曼蒂克」的復刻空間。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這是繼2019年9月「時間開始了」電影主題展後,徐匯區文旅局和上海電影博物館的又一次合作展覽,也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移動博物館」項目再次走進商圈的實踐。

作為海派文化的發源地,上海電影的搖籃,上海徐匯與電影有著天然的淵源,從早期電影製片廠原址,到百代唱片公司舊址,再到衡山電影院等電影文化空間,徐匯在中國電影史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上海電影博物館策展總監王騰飛告訴記者, 「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依託徐匯區多樣的文化生態,結合上海電影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策展經驗,以電影為核心,融合服裝與音樂兩大元素,打造生動、豐富的「電影+」內容,促進優秀文化資源的整合與交流,打響徐匯的文化品牌。

當日的展覽包含「花樣年華」旗袍展示區、「聲臨其境」黑膠試聽區、「電影博物」互動裝置區、「封面女郎」良友畫報區四大板塊,精選出電影同款旗袍、珍貴良友雜誌、黑膠唱片、復古唱機、費納奇鏡等多樣展品,實物、圖像、影像、黑膠音樂等多種呈現形式,讓觀眾通過真看、真聽、真感受的體驗方式,感受海派文化的魅力。

在不同時代國產電影中,旗袍的剪裁、設計暗含著當時社會的審美取向、女性地位乃至文化開放程度。

比如阮玲玉在電影《神女》中的旗袍主打素色、高領、拖地裙擺,但在數年後,她給《良友》雜誌拍攝的封面照中,一襲綠色格紋長旗袍中既有鮮豔的顏色,更有更為大膽、前衛、中西兼具的剪裁,展示了當時社會的包容與開放程度。

在「花樣年華」旗袍展示區,一組關於經典海派旗袍的現代化展陳裝置,將經典電影、旗袍與電影明星完美結合。來自《神女》《一江春水向東流》《長恨歌》等電影的7件同款旗袍,與影像畫面相對應,經典的海派時尚與現代簡約的藝術裝置形成動與靜、新與舊的對話。

中國近現代的百年電影藝術中,音樂是繞不開的一部分。

展區中的「聲臨其境」音樂館以「5+5」的形式,展現包含周璇、白虹、姚莉、吳鶯音、張露五大明星及大中華唱片等五家唱片公司的黑膠唱片。

展區內的黑膠音樂均來自電影原聲。這些音樂內容由上海膠集黑膠文化共享圖書館支持,這也是目前全國首家、上海唯一的黑膠文化共享圖書館。

同時,展覽配備了四場名家講座,以電影為中心,交流徐匯區電影文化、黑膠文化和旗袍文化,豐富展覽內涵。

開幕當天,電影學者、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亦中,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常務理事湯惟傑帶來了開幕對談「徐匯電影文化空間」,著名表演藝術家梁波羅作為特邀嘉賓也出席了該場對談。

相關焦點

  • 旗袍、電影和唱片 這個展覽「復刻」純正老上海
    9月20日,由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上海電影博物館承辦的「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開幕。,7件由阮玲玉、上官雲珠、章子怡在電影中著過的同款旗袍、《良友》雜誌具有代表性的封面故事以及百代公司在上海發行的經典唱片,營造一個「上海羅曼蒂克」的復刻空間。
  • 電影、旗袍、黑膠,這個展覽帶你看到、聽到、感受到海派文化的魅力
    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內,一場題為「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正在進行中,七件由阮玲玉、上官雲珠、章子怡在電影中著過的同款旗袍、《良友》雜誌具有代表性的封面故事以及百代公司在上海發行的經典唱片,以經典的海派時尚與現代簡約的藝術裝置形成動與靜、新與舊的對話。
  • 當旗袍走出電影 「膠聲入影」主題展覽亮相美羅城藝SPACE空間
    作為海派文化的發源地,上海電影的搖籃,徐匯與電影有著天然的淵源,從早期電影製片廠原址,到百代唱片公司舊址,再到衡山電影院等電影文化空間,徐匯在中國電影史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9月20日下午,由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上海電影博物館承辦的「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開幕。這也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移動博物館」項目再次走進商圈的成功實踐。
  • 微遊上海|電影女神們穿的旗袍,錄製的黑膠,你可曾了解?
    上海旅遊節正開展得如火如荼,除了各大景點特惠和旅遊線路的推廣,城中核心商圈的活動也不容小覷。9月20日在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開幕的「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就為徐家匯帶來「銀幕女神」的優雅格調。敞亮的展廳裡,一組如同時裝秀場的光影裝置最為奪目。七款顏色、風格各異、來自經典電影中的海派經典旗袍一一陳列。
  • 電影女神們穿的旗袍,錄製的黑膠,你可曾了解?
    上海旅遊節正開展得如火如荼,除了各大景點特惠和旅遊線路的推廣,城中核心商圈的活動也不容小覷。9月20日在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開幕的「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就為徐家匯帶來「銀幕女神」的優雅格調。 敞亮的展廳裡,一組如同時裝秀場的光影裝置最為奪目。
  • 膠聲入影丨老上海Cover Girl的電影款旗袍,件件美翻!第二期名家講座開啟報名
    走進徐家匯美羅城5樓極簡風的藝SPACE空間,一排氣度雍容的旗袍惹人矚目,一旁的「復古電視」裡,播放著這些旗袍出現在電影裡的場景。牆上精選出的良友畫報封面女郎,同樣身著旗袍,嫋嫋婷婷,各具風韻。伴隨黑膠唱片獨有的淳厚音色縈繞耳畔,這場「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
  • 報名丨《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開幕對談請你來~亮點搶先了解!
    ·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即將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開幕。這是繼2019年9月《時間開始了》電影主題展後,徐匯文旅局和上海電影博物館的又一次合作展覽,也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移動博物館」項目再次走進商圈。
  • 百代唱片公司:中國唱片的誕生地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但凡提及唱片,很少有人不知道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它從創辦之初至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佔據著中國近代唱片行業的主導地位。1908年,法國人樂浜生在上海設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其唱片商標為一隻報曉的雄雞。
  • 英國環球音樂重啟「百代唱片」名字,麗貝卡·艾倫掌舵
    新京報訊 2012年環球音樂集團(以下稱UMG)以19億美元從花旗公司收購了百代音樂唱片音樂部門。當地時間2020年6月16日,UMG宣布將集團旗下維珍百代唱片的英國營運部——維珍百代唱片(Virgin EMI)更名為百代唱片(EMI Records),立即生效。並任命曾在UMG工作20年的麗貝卡·艾倫擔任百代唱片總裁。
  •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畫說徐家匯》連環畫叢書由《徐家匯》《光影徐匯》《徐光啟傳說》《百代小樓》《土山灣》《馬相伯故事》,共6冊構成。整套叢書融合了歷史細節、掌故傳說、人物傳記,由一個個小故事匯集而成。
  • 大中華橡膠廠、百代唱片的歷史變遷……內含百張美圖
    大中華橡膠廠是上海最早的橡膠工業企業,也是中國最早製造輪胎和出口輪胎的工廠。1926年旅日僑商餘芝卿和橡膠工業專家薛福基斥資8萬銀元籌建大中華橡膠廠。
  • 聖誕快樂,紅衣女郎|深夜唱片店 Vol.4
    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出於節日的需求,讓客人在蘋果和淘寶地攤貨之外有更好的禮物選擇。另一方面其實是為了彌補我的遺憾。準確來說,可能也是一位紅衣女郎的遺憾。紅衣女郎似乎見慣了路人閃躲的眼光,她徑直走到我面前發號施令一般地說道:「推薦幾張聖誕唱片給我。」聲音爽朗而乾脆。「自己聽?」我回應道。「不,送人,」她不動聲色地說,「或和別人一起聽。」「送給男朋友?」
  • 十九世紀末留聲機和唱片傳到中國,在中國唱片業,是歷史性的進步
    十九世紀末,留聲機和唱片一路從外洋傳入中國。早先,國人把留聲機叫做「唱戲」,把唱片叫做「戲片」。上世紀20年代,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大城市播送電臺逐步鼓起,藉助播送的氣力,唱片的收聽人數不息增添,社會影響也日趨擴充。
  • 這個展覽不容錯過:百件旗袍藏品 與民國旗袍美女「穿越」合影
    「梅品蓮韻」旗袍文化校園展正在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展出,展覽展出了晚清、民國100件(套)旗袍,以及與旗袍相關的配飾、老照片、手包、月份牌……這些經歷了歲月的老物件,展現了當時女性的優雅和知性,每一件旗袍的材質、款式、工藝均有其獨特之處,這也側面展示了中國服飾的演變史。
  • 上海衡山路811號,大隱於世的百代唱片小紅樓
    這座小洋樓,即是:中唱小紅樓(百代公司舊址)代公司舊址:建於1921年,佔地面積約192平方米,屬荷蘭式建築風格的獨立花園住宅。建築為假三層磚木結構,北立面中部表面用石材處理,南部陽臺雙柱支撐。方形門窗,清水紅磚外牆,俗稱小紅樓。紅樓是東方百代唱片公司亞太地區總部,也是中國唱片業的誕生地。
  • 從《旗袍美探》種追尋民國的旗袍風情
    旗袍原是寬身窄袖低領直筒式,兩側或四面開衩,便於馬上活動。最初的旗袍袍長一般不過腳,但是姑娘出嫁時穿的旗袍衣長過腳,貴族女子和宮廷裡的嬪妃因穿高底鞋需要遮掩,因此袍長也過腳。後來隨著山海關門戶洞開,清兵長驅直入,奪取了明朝天下,入主中原,旗袍也被一併帶入。
  • 「紅唱片」裡的紅色經典
    心醉夜色·黑膠金曲 在這個秋風送爽、茉莉芬芳的季節,坐落於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學的錢學森圖書館內一曲曲悠揚的老歌響徹耳畔,2020「心醉夜色——黑膠金曲」音樂黨課活動舉行。
  • 老上海的一張張唱片[圖]
    《乳娘曲》在上世紀30年代曾由百代公司灌成唱片,但發行數量很少,故外界流傳極罕,今天已成為見證中國電影一段光榮歷史的珍稀之物了。    2.中國革命的早期音響文物    除了供人欣賞、娛樂之外,唱片也是政治鬥爭的有力武器。
  • 羅曼蒂克的消亡與重生
    上海這個曾經的"十裡洋場",中國最繁華和西化之地,曾讓多少人"心花意亂"。結果一場繁華落盡,"空手而歸",一切歸於沉寂。就像最近熱映的一部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英文名稱為"TheWastedTimes",用來形容那段歷史再貼切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