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腳步已近在咫尺,秋的色彩還未完全褪去。秋很短暫,卻很美好,讓我們從詩詞裡感受最後的秋色——深秋紅葉。
深秋之美,美在紅葉經霜而絢爛,讀書君翻了古詩詞,精選出8首紅葉詩詞,首首都是經典,都具有代表性,誰是你心中的第一?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富生機: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提到紅葉,這首杜牧的《山行》應該是首先出現在腦海裡的一首詩。杜牧筆下的紅葉,一振詩歌中悲秋之哀情,將深秋之美書寫得絢爛淋漓。這滿山滿目的紅葉,經霜而更顯豔麗,秋並不衰敗,紅葉也可與春花爭色,秋之多彩,盡在其間。
而這紅葉,不僅可與春花比美,還比春花更能經歷風霜,更能歷遍寒冷。多少人追逐山行的步伐,去追尋這深秋的一抹絢麗色彩,如果你愛秋,一定也愛秋的這一抹火紅吧。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空靈: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同樣寫山行時的所見所感,杜牧的詩名為《山行》,王維這首詩名為《山中》。王維詩如畫,此詩也如此。
紅葉美好,深秋初冬而落,所以王維寫山中「天寒紅葉稀」,紅葉疏疏,卻全無蕭瑟之意,只多了王維詩歌所特有的空寂與空靈。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悽涼: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紅葉雖美,也會墜落,比之前兩首直寫枝頭紅葉之美,紅葉之墜地更讓人心生惋惜。白居易《秋雨中贈元九》中的「紅葉青苔地」,「涼風暮雨天」,正是秋之景,也正是秋思題中意。
此詩是白居易寫給元稹的,後兩句為「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詩人為什麼會從紅葉滿地感到秋思苦?因為白居易比摯友元稹年長7歲,見紅葉落,即起秋思,思念友人,同時悲嘆年華逝去,華發生。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疏離: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紅葉如此絢爛,在詩人筆下,卻常作為書離情的對象。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寫紅葉蕭蕭,長亭酒一瓢,秋意之蕭瑟,旅況之況味,盡在他的筆下。
嗯,這的確是寫「滿天風雨下西樓」的那個許渾。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惋惜: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春光短暫,春花易謝,誰知秋光亦短暫易逝,同樣留不住?悲秋情緒在「詞帝」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中,更顯悲愁籠罩。
詞寫重陽,秋正濃,詞人開篇這兩句卻奠定全詞基調,如此秋光,卻是留不住的,滿階紅葉墜落,更何況,已至日暮。秋色之褪去,時光之流逝,在李煜的筆下,見景知情,深知「愁恨年年長相似」。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到深秋,楓樹與槭樹等樹木樹葉會變紅,都稱為紅葉。相思比天高,卻隔著山萬重,更兼煙水迷濛,而我的思念,卻如這一片火紅的楓葉,熾熱,真摯。
見紅豆知相思,見這紅葉,你可知思念的濃烈?李煜《長相思》中紅葉的這一點豔紅,長留讀者心間。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高妙: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雲共一舟。
在寫紅葉的詩詞句中,姜夔《憶王孫·番陽彭氏小樓作》這兩句句法是極為特別而高妙的。詞人起筆寫紅葉,卻用一個「冷」字形容:冷風中,紅葉片片飄落至秋塘,悽冷之秋境盡出。下句「長與行雲共一舟」,則寫出羈旅漂泊之感,船行至哪裡,便載著一船行雲常伴左右。
深秋,一船紅葉、一舟行雲,雖悽冷,卻高妙。
經典紅葉詩詞之最動人: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在紅葉詩詞中,戚繼光《望闕臺》中這句或許不是詩歌寫紅葉最藝術的,卻是最激蕩人心、最動人的。詩言志,抗倭英雄的一腔熱血與赤誠丹心,在詩人這遙遙一望中盡皆展現:這滿山滿目的紅霜啊,就是我這一碗心頭血,灑向這千峰萬壑,染紅萬千楓葉。
十年如一夕,一片丹心,日月可昭,天地可鑑!
這8首經典紅葉古詩詞,從唐詩到宋詞,均有選取。你最喜歡哪首?把全詩找來讀一讀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