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濰坊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發布《濰坊市中心城市第二批歷史建築批前公示》,共47處建築入選名單!
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按照住建部和省住建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的通知》,2018 年 12 月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委託山東省建設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開展濰坊中心城市範圍內的歷史建築測繪評估掛牌工作。《濰坊第二批歷史建築認定測繪評估公布掛牌工作》通過了2020 年 10 月 30 日項目專家評審會。
為落實城鄉規劃的民主決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體制,增加規劃的公開性、透明性,現對濰坊中心城市第二批擬公布歷史建築進行公示,歡迎廣大市民積極獻言獻策。
公示時間自 2020 年 12 月 8 日截止至 2020 年 12 月 14 日,可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形式反饋意見。詳細內容可以登錄網站http://zyhgh.weifang.gov.cn 查詢。聯繫方式:0536-8095993,[email protected]。
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
通過整理分析和現場踏勘,對初步名單中和踏勘過程中發現的建築進行評價,確定第二批公布歷史建築名單。名單中包含不同時期、類型的建(構)築物共計 47 處,其中奎文區 14 處, 濰城區 9 處,坊子區 10 處,寒亭區 11 處,峽山區 3 處。
01.廿裡堡烤菸廠防空洞
車站二街 83 號院內,建於 20 世紀 60 年代,軍事設施建築,砌體結構,地下 1 層,建築面積 379.6m。防空洞主體保存完整,反映 出當年「深挖洞、廣積糧、不稱 霸」的社會背景,承載著濰坊人民甘於奉獻和堅韌不拔的紅色精神,具有較高的保存價值。
02.廿裡堡烤菸廠 9 號倉庫
車站二街 83 號院內,建於 1957—1958 年,工業倉儲建築, 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1485.7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建國初期菸草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3.廿裡堡火車站辦公樓
廿裡堡火車站內,建於 20 世紀 70 年代,辦公建築,磚混結構,共 2 層,建築面積 505.3m 。建築主體保存完整,風貌與鐵路片區協調統一,是老膠濟鐵路沿線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4.廿裡堡火車站站臺、貨臺
廿裡堡火車站內,建於 20 世紀 30 年代,交通設施構築物, 砌體結構,佔地面積 4718.2m。站臺、貨臺主體保存完整, 是老膠濟鐵路沿線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5.濰坊職業學院 1 號教學樓
東風東街 8029 號院內,建於 1975 年,教育科研建築,磚混結構 , 共 4 層 , 建築面積 6627.6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蘊含平衡、穩定的美感,為典型的 20 世紀 70 年代教育科研建築。是濰坊高等教育設施重要的歷史 遺存,見證了學院建校以來的發展歷程,具有較高的保存價值。
06.濰坊職業學院賈思勰雕像
東風東街 8029 號院內,建於 1990 年,天然石材雕刻而成,高 5.13m,佔地面積 61.2m。中國古代傑出農學家賈思勰的紀念雕像,雕塑整體大氣美觀,細部雕刻精緻細膩,人物生動飽滿。是世界現存最大的賈思勰全身單體雕像,具有較高的紀念意義和藝術價值。
07.新華印刷廠煙囪、水塔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5 年,工業構築物,砌體結構, 由煙囪和水塔組成,最高高度 33.4m。磚砌煙囪、石砌水塔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市建國後及現代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8.新華印刷廠物資倉庫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5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442.8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建國後及現代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9.新華印刷廠生產車間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5 年,工業生產建築,磚混結構,1—2 層,建築面積 9536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10.新華印刷廠6 號倉庫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9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424.6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建國後及現代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11.新華印刷廠 7 號倉庫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9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1236.1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建國後及現代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12.新華印刷廠 10 號倉庫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9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212.5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建國後及現代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13.新華印刷廠 11 號倉庫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9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202.9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建國後及現代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14.新華印刷廠 12 號、13 號倉庫
濰州路 738 號院內,建於 1968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946.3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建國後及現代印刷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15.南大營 6 號蘇式倉庫
青年路 1789 號院內,建於 1955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 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787.3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濰坊工商業發展的舊物遺存,是濰坊火車站周邊老濰縣商埠區倉儲產業文化的標 志,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16.南大營 7 號蘇式倉庫
青年路 1789 號院內,建於 1955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259.4m。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濰坊工商業發展的舊物遺存,是濰坊火 車站周邊老濰縣商埠區倉儲產業文化的標誌,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17.南大營 8 號蘇式倉庫
青年路 1789 號院內,建於 1955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798.7m。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濰坊工商業發展的舊物遺存,是濰坊火車站周邊老濰縣商埠區倉儲產業文化的標誌,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18.南大營 13 號、14 號蘇式倉庫
青年路 1789 號院內,建於 1955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1548.9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濰坊工商業發展的舊物遺存,是濰坊火車站周邊老濰縣商埠區倉儲產業文化的標誌,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19.南大營 15 號蘇式倉庫
青年路 1789 號院內,建於 1955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791.5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濰坊工商業發展的舊物遺存,是濰坊火車站周邊老濰縣商埠區倉儲產業文化的標誌,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20.南大營 20 號蘇式倉庫
青年路 1789 號院內,建於 1956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791.5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濰坊工商業發展的舊物遺存,是濰坊火車站周邊老濰縣商埠區倉儲產業文化的標誌,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21.大於河車站 1 號站房
北大於河村北部,建於 20 世紀初,德建,交通設施建築,砌體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54.7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老膠濟鐵路沿線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22.大於河車站 2 號站房
北大於河村北部,建於 20 世紀 60 年代,交通設施建築, 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56.4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老膠濟鐵路沿線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23.平壽村老磨坊
平壽村中部,建於 1964 年, 工業倉儲建築,磚木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46.8m。是平壽古村歷史悠久和建國後建設時期濰坊典型手工業作坊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24.寒亭區烈士陵園牌坊
永安巷 4 號,建於 1957 年, 宗教紀念建築,砌體結構,高 7.5m,佔地面積 21.8m。牌坊主體保存完整,是緬懷革命英烈,傳承革命精神,弘揚 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物依託,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文化價值。
025.楊家埠 1 號民居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內, 建於 20 世紀 80 年代,居住建築, 磚木結構,由 3 間平房組成,一進院落,建築面積 192.7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改革開放初期濰坊國際風箏會帶動濰坊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見證, 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26.楊家埠 2 號民居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內, 建於 20 世紀 80 年代,居住建築, 磚木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68.3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改革開放初期濰坊國際風箏會帶動 濰坊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見證, 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27.楊家埠 3 號民居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內, 建於民國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41.3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民國時期濰坊典型的民居建築,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28.於家大院 1 號民居
寒亭二村南部,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 由 3 間平房組成 , 建 築 面 積 110.6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承載於家大院周邊寒亭老街區傳統生活氛圍和歲月痕跡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29.於家大院 2 號民居
寒亭二村南部,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 共 1 層,建築面積 27.4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承載於家大院周邊寒亭老街區傳統生活氛圍和歲月痕跡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30.於家大院 3 號民居
寒亭二村南部,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 共 1 層,建築面積 49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承載於家大院周邊寒亭老街區傳統 生活氛圍和歲月痕跡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31.於家大院 4 號民居
寒亭二村南部,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 由 2 間平房組成,一進院落,建築面積 82.7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承載於家大院周邊寒亭老街區傳統生活氛圍和歲月痕跡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32.於家大院 5 號民居
寒亭二村南部,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 由 9 間平房組成 , 建 築 面 積 610.7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承載於家大院周邊寒亭老街區傳統生活氛圍和歲月痕跡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33.於家大院 6 號民居
寒亭二村南部,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 共 1 層,建築面積 62.1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承載於家大院周邊寒亭老街區傳統生活氛圍和歲月痕跡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34.於家大院 7 號民居
寒亭二村南部,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居住建築,磚木結構, 共 1 層,建築面積 67.7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承載於家大院周邊寒亭老街區傳統 生活氛圍和歲月痕跡的實物遺存,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035.文魁大院門樓
湧泉村舉人胡同南首,建於清代,居住建築,磚木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16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清代科舉制度和文化氛圍的歷史見證,是濰坊人民崇文尚武傳統的實物體現,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36.武魁大院倒座
湧泉村舉人胡同北首,建於清代,居住建築,磚木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61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清代科舉制度和文化氛圍的歷史見證,是濰坊人民崇文尚武傳統的實物體現,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037.坊子炭礦鉗工車間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73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908.3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時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38.坊子炭礦精密製造車間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73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2 層,建築面積 1283.6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時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39.坊子炭礦機加工車間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36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1090.4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民國時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40.坊子炭礦鑄造車間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36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749.4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民國時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41.坊子炭礦鍛造、機電維修車間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76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由 2棟1 層建築組成,建築面積 820.1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時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42.坊子炭礦鍋爐房、動力車間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78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262.6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時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43.坊子炭礦物資倉庫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75 年,工業倉儲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518.7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時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44.坊子炭礦綜合辦公室
南井採礦作業區內,建於 1953 年,辦公建築,磚混結構, 共 1 層,建築面積 173.3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濰坊煤炭工業發展 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護價值。
045.大圈村二級 揚水站、水渠
大圈村北部,建於 1984 年, 水利設施建築,無筋磚發券結構, 由揚水站和水渠組成,建築面積 51.6m,佔地面積 214m。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典型的水利基礎設施建築,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046.城子揚水站、 水渠、一號渡槽
城子村西部,建於 1967 年, 水利設施建築,石砌發券結構, 由 2 座管理用房、水渠和渡槽組成,建築面積 254.4m,佔地面 積 1705m。主體保存完整,是濰坊典型 的水利基礎設施建築,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047.丈嶺火車站站址
丈嶺站村北部,建於 1902 年,德建,交通設施建築,磚混結構,共 1 層,建築面積 49.1m。建築主體保存完整,是老膠濟鐵路沿線發展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時代意義和保存價值。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