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管理東三省時的試鑄幣

2020-12-24 追尋歷史的春山富士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東北王張作霖被日本人謀害。同年6月21日,張學良主政東北,為抵制日本軍國主義,實現民族團結,於1928年12月29日宣布歸順南京中央政府,東北易幟。由於東北地區長期被日本軍國主義滲透,銅幣緊張,出現錢慌。張學良新政府,試鑄新銅幣 ,報送南京政府貨幣管理局審批。

東三省一分試鑄幣正面

正面圖案:上方是貨幣發行時間,中華民國十八年;中間是國徽,國徽外是珠圈;下方是製造地點,東三省。由於東北地區剛剛歸順中央,緊接發行貨幣,難免引起猜忌,所報錢幣圖案審核沒有通過,發回重新設計。退回的理由是:國徽被圈珠圈住,切與東三省並列。寓意欠佳。後來貨幣圖案略加改動,審核通過,開始正式發行貨幣。前期製作的貨幣就成了試鑄幣,沒有公開發行,鑄造量非常少。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汪精衛聯合閻錫山,馮玉祥 同蔣介石為首的南京政府爭奪中央政府的控制權。張學良的東北軍成交戰雙方拉攏的對象。9月18日,張學良站到南京政府一方,出兵關內,佔領平津地區。10月15日,馮閻宣布投降,中原大戰結束。由於張學良出兵關內,所鑄錢幣流入平津地區,一分硬幣得以存留。1931年9月18日,窺視東北已久的日本,趁張學良出兵關內,東北空虛,侵略東北,張學良依照南京蔣介石政府主張,採取不抵抗,把剩餘軍隊撤入關內,東北全部淪陷。張學良背負逃跑將軍的罪名,為日後西安事變的爆發埋下伏筆。日本侵佔東北後,扶持滿洲政權。發行新鎳幣,對銅幣兌換,搜刮,使各時期的銅幣幾乎絕跡。

偽滿洲國發行的鎳幣

目前世上東三省早期試鑄幣,大小寫一分銅幣,僅存數套,一套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院,上海和臺灣收藏家各有一套。還有一套出現在2016年秋拍會上。民間藏友或有所存,品相不好且仿品居多。我這枚流通品,包漿渾厚,品相完好,頗具收藏價值。

東三省一分試鑄幣反面

相關焦點

  • 九一八事變後,如果張學良率東北軍抵抗,日本還能佔領東三省嗎?
    九一八事變後,如果張學良率東北軍抵抗,日本還能佔領東三省嗎?提到中國近代愛國將領張學良這個人,不少人對他是既敬又恨。恨的是他在九一八事變後,沒打不放一槍一炮就將整個東三省拱手送給了日本人,就連他父親耗盡心血創建的兵工廠也被日本人佔領。如果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能率領東北軍去抵抗,那麼日本還能佔領東三省嗎?想要知道日本能不能順利佔領東三省,就要先了解下張學良當時所擁有的軍事力量以及當時日本關東軍的軍事力量。
  • 中國第一枚使用的機制鑄幣,也是我國最為精美鑄幣之一
    為1901年吉林造幣廠的試鑄樣幣,為銅元十珍之一。其正面中心滿文,凹邊小字,底版平整光潔,壓力一流,背坐龍,品相極美,古玩收藏美品。吉林二十個坐龍屬短期流通幣,光緒三十四年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奏請「將寶吉局歸併銀圓局,搭造銅圓」,而這銀圓局就是已歸屬於東三省局的原吉林銀圓局。
  • 張學良晚年拿著中國地圖凝視東三省許久後說了6個字,字字戳心!
    張學良晚年拿著中國地圖凝視東三省許久後說了6個字,字字戳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使全中國的愛國志士團結起來一致抗日,中國人民用了整整14年的時間才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而促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功臣張學良將軍卻被整整關了54年。
  • 假如張學良全力抗日,東北能堅持多長時間?「答案」出乎意料
    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中國東三省發起了抗日歷史中最出名的九一八事件,當時張學良身為東北軍的少帥,在日軍侵佔中國東三省時,張學良選擇率領軍隊離開對日軍採取了不抵抗的政策,從而導致我國東三省被日軍輕易佔領,當時的日本因為佔領東三省太過容易,因此你定下妄言,聲稱要三個月拿下中國,但最終在經歷了十四年的兩個交戰後,日本最終已向中國投降返回日本告終
  • 九.一八事變時,少帥張學良在哪?東三省為什麼會淪陷的那麼快?
    1931年9月18日,是整個中華民族都難以忘懷的日子,在那個夜晚日本人炸毀瀋陽附近一段鐵路誣賴是東北軍所為,於是日本人以此為藉口炮轟北大營,得知情況的東北軍參謀長榮臻立刻打電話向當時任中華民國副司令長官,東北實際領導人張學良請示是否還擊,張學良下達的命令居然是把軍械鎖進庫房不予抵抗
  • 銅幣試鑄幣、樣幣
    一近代私版銅元的背景與成因私鑄幣特指在特定歷史時期,由集團或個人仿照官方流通貨幣非法鑄造的各種貨幣。私版銅元指晚清民國時期國內外各種勢力非法仿鑄的銅輔幣。因當時銅元流通範圍最廣,私版銅元也就成為近代中國鑄幣史上數量最大、流布最廣的非法貨幣。
  • 張學良改旗易幟前,土肥原向他提出一個要求,張學良一聽怒了
    策劃皇姑屯事件張作霖雖然和日軍合作,但是在主權領土方面一直不肯鬆口,在利用顧問的同時治理東三省的方針從不聽他們的意見,很多事務都是「顧而不問」,日軍因為張作霖的不配合十分惱怒,於是策劃了「皇姑屯事件」用炸彈炸死了張作霖。
  • 張學良曾說,茂宸不死,日本人未必敢進犯東三省,茂宸是誰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一次對張學良的訪談中,張學良坦言道:茂宸在時,奉軍戰鬥力很強。若他不死,日本未必會進犯。張學良這裡說的茂宸,是指郭松齡。可是,張學良為什麼卻說出這樣的話呢?郭松齡於1883年出生在奉天,族譜記載他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裔。在人生的頭二十年裡,郭松齡繼承了父親的志向。他想要考取功名,復興祖上的輝煌。然而在1905年,日俄戰爭的爆發,使得郭松齡無法繼續專心致志去研學。他的家鄉處於日俄交戰區中,無數房屋被毀,無數居民被殺。郭松齡受到很大的觸動,他由此改變了入仕的想法,轉而進入了陸軍學堂。
  • 遊張氏帥府,看《百年張學良》——遼寧遊(17)
    張氏帥府院內陳列《百年張學良》展,展覽分關東驕子、主政東北、兵諫救國、幽禁歲月四大部分,採用編年史的體例,以張學良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為主線,在大量翔實的檔案史料的基礎上,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照片200餘幅和百餘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再現了張學良這位世紀老人的一生。
  • 瀋陽兵工廠有200多架飛機,上千門大炮,全都被張學良送給了日軍
    瀋陽兵工廠建好後,張作霖就把它交給了兒子張學良管理。 1928年4月,北伐軍馮玉祥、閻錫山等軍閥聯手對奉軍發起進攻,奉軍全線崩潰。5月9日,張作霖發表聲明願意同南京國民政府議和。5月24日,各路北伐軍發起總攻擊。此時的張作霖不僅要處理各路軍閥的進攻,還得和日本人周旋。日本提出要在滿蒙修路、開礦、租也、移民等無理要求,被他拒絕。
  • 張作霖死後3人有資格掌控東北,張學良資歷最淺,為何最終成功
    但張作霖之死事發突然,並未明確指定張學良的繼承人身份,加上張學良畢竟還僅僅是個27歲的年輕人,如果局面能夠長期平穩,那麼讓這位年輕人繼位,慢慢等待其成長也未嘗不可。但當時的東北外有北伐軍步步逼近、內有日本關東軍虎視眈眈,張學良的年輕就容易讓大家產生極大的不信任感。
  • 松花江上——令張學良「不抵抗」的密電
    1931年7月6日,張學良致電東北政務委員會稱:「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我要求割地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避免衝突,以公理為周旋」。蔣介石對於當前的中日形勢,表示此時不是對日作戰的最佳時機。1931年7月12日,蔣介石密電張學良:「對日軍在東北之挑釁,須極力忍耐,勿生事端,此非對日作戰之時」。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了「西安事變」的少帥張學良。張學良的來到立刻在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 張學良辜負了她一輩子,臨死時說的三個字,忍不住淚流滿面
    其父趙慶華(字燧山)是浙江蘭溪人,在北洋政府時代,歷任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曾任東三省外交顧問,並官至交通次長,為人耿介不阿,為官清廉。1928年(一說1927年)與張學良相識於天津,後歷經瀋陽、北平、西安事變、幽禁。經過半個世紀的苦戀,1964年7月4日,張學良與趙一荻正式結婚。
  • 9.18事變如果張作霖還活著,日本能佔領東三省嗎?
    但是也有不少人說如果張學良的老爹張作霖不死的話,那麼東北會丟掉嗎?如果張作霖不死,東北三省不會丟的!我們首先先從局勢來看,東北佔據了中國的一個邊緣,不是四戰之地。實際上並不是如此,不管是東邊的日本還是北邊的蘇俄,還有關內的南京政府,都對東北虎視眈眈,企圖併入自己的體系之內。
  • 文章《少帥》45、46集:張學良表明抗日決心 電視劇全集1-48集劇情...
    原標題:少帥43-45集文章電視劇全集演員表1-48集劇情介紹大結局 少帥第31集劇情 防備楊宇霆 張學良獨自回奉奔喪 張學良帶領三四軍團退守到灤縣,按規矩逢大喪四十九日不理髮,但是為了不讓楊宇霆起疑,他忍痛讓徐副官給他剪掉了由父母所賜的頭髮。
  • 張學良四兒子回東北老家探親
    袁世凱表示疑問,那位小首領還說不信大可一試,整座人都哈哈大笑,沒想到袁世凱拔出手槍,就朝那人頭上開了一槍,應聲倒地,剩下的義和團首領全都震驚了,全都在發抖。隨後袁世凱下令,所有義和團組織撤出山東,否則以邪教名義鎮壓,最後所有義和團被迫撤離這裡,不過在其他地區也都興起,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正壓,僅僅一年從興起到衰敗,義和團便消失了。
  • 如果當年張作霖沒有死,日本人敢攻佔東三省嗎?
    有很多人說東三省是完全葬送在少帥張學良手中,但是我們沒有處於哪個年代,沒有經歷那個環境,也不知道張學良處於什麼困境,所以對張學良也不好做過多的批判,但是一槍不放就逃到關內,怎麼也說不去嗎?如果是張作霖呢,他面對日本關東軍呢?
  • 揭秘斧頭幫大哥王亞樵因何事要殺張學良,原因令人敬佩
    對於張學良可以說他是一個十分具有爭議性的人物,雖然他主張西安事變兵諫蔣介石對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及最後抗戰的勝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之前所做的事情確實是讓很多的中國人十分的不能理解和原諒,而也正因為在他帶著將近20萬的東北軍駐防期間不僅導致熱河淪陷,更是讓日本人沒有遭到任何的反抗就是佔領了我們富饒的東三省,這是張學良對於中國的來說最大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