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麥當勞啟示錄:等待報復性消費,不如提供真心優惠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2003年,SARS爆發後不久,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公司在它2005年的財報中,把「發生大流行病的可能」排在風險因素的第一位。它甚至超過了經濟疲軟、消費者喜好的變化亦或是成本的上漲。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簡稱「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時,餐飲行業再一次經歷了這樣的不可抗風險。

在疫情期間,餐飲大公司們數位化和外帶體系的成熟能夠對衝疫情所帶來的虧損。而在疫情逐漸平緩之時,餐飲行業則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恢復策略。一部分公司開始漲價,例如海底撈火鍋在4月將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其背後的邏輯是, 在疫情剛剛平穩的4月,整個消費行業都在討論甚至期待著「報復性消費」——當消費者能夠並且放心在外消費時,行業整體情況會出現一個「v」字型增長,而漲價策略則能夠在這樣的增長之中,填補部分由於疫情所帶來的損失。

但報復性消費並沒有發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表示,今年後兩個季度消費會有所增長,但消費增速不會超過GDP的增速,下半年不會出現報復性的消費。因為在前兩個季度中國的老百姓主要依靠儲蓄渡難關,在當前收入恢復增長的情況下,老百姓並不會把錢全部花掉,而是首先補充上半年花掉的儲蓄。

餘永定的判斷頗為客觀地反應了後疫情時代的消費局面。當消費者仍然在等待經濟與儲蓄恢復時,餐飲行業後疫情時代的另一種策略,則完好地順應了這樣的消費社會現狀,那就是提供「超值優惠「,而其中最具代表力的品牌則為麥當勞。

事實上,麥當勞這樣的品牌在後疫情時代,是能夠最快恢復的品牌。因為這樣龐大的餐飲企業,其規模化運作與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能夠體現出很高的抗風險能力。在當年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幾個月內,麥當勞的同店銷售僅下滑了4%。而在全球新冠疫情中,截至2020年6月,全球96%的麥當勞餐廳都開始運營,業績額平均高過4月份的75% 。而在本季度,麥當勞公布的銷售額為38億美元,領先於調查分析師的預估。

但麥當勞仍然堅持了在後疫情時代,給予消費者一系列的優惠策略。

在中國,麥當勞推出的「真心超值」優惠活動涉及了全天、全品類和全平臺,還有超出消費者預期的價格驚喜及超值平臺,包括0元產品,每周四天會員日、連續28天88會員節、28天早餐月等。而近期,麥當勞餐廳主推的「隨心配1+1=12」,自2019年上市起便備受消費者的歡迎,紅白區各選1款產品,統統只要12元。

「麥當勞利用強大供應鏈和營運體系,打造可持續的真心超值平臺。希望在艱難的時刻,陪伴每一位中國消費者一起過好日子。」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如此表示。

麥當勞之所以在整個行業都如此艱難的階段,還能夠提供如此巨大的優惠策略,需要從它供應鏈末端溯源。這不僅僅關乎企業社會責任,同是也是餐飲行業供應鏈話語權與成本管控的能力體現。

事實上,一個鮮為人知數據是麥當勞多年來漲價幅度均低於CPI。2019年,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的價格漲幅1.7%,而當年中國的CPI為2.9%。

麥當勞之所以能夠如此,首先是這家餐飲巨頭的供應鏈本土化策略。

《經濟學人》在2019年就開始探討「去全球化」 (deglobalization)議題,而在新冠危機之下,各國之間的旅行與進出口限制,讓更多政府和企業開始重新思考其生產模式,並且考慮如何應對「去全球化」趨勢。

但麥當勞則少了很多這方面的擔憂。從1990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麥當勞就已經開始摸索並且建立起自己的本土供應鏈。麥當勞在中國擁有包括首農集團、三元食品、聖農集團、光明乳業、鳳祥食品在內的國有和民營企業作為其供應商。而它在中國有90%的食品、包裝、玩具、制服和配送服務都由本土農場和工廠提供。

這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最為新鮮的食材與產品,也能夠讓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市場逐漸打牢地基,並且與供應商一同成長。農戶通過與麥當勞的合作,更容易獲得貸款投資農機,節省成本,提高產量。同時,麥當勞的採購量和價格穩定,幫助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獲得穩定收入。

根植於本土,麥當勞建立起了一個頗為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除了上述本土企業之外,麥當勞的全球供應商都是行業「隱形冠軍」,如麵包供應商怡斯寶特與賓堡等。從2018年起,麥當勞就位列連續權威諮詢機構高德納Gartner「大師」級行列——只有在過去十年中七次以上獲得總分前五的企業,才能獲得「大師」的稱號。

事實上,從麥當勞的故事之中,你會看到那些曾經被奉為經典的理論正被發揮出實實在在的商業價值。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學者麥可·波特在《競爭優勢》一書提出了「價值鏈」的概念,也是「供應鏈管理」理論的前身。「價值鏈「將企業分解為戰略性相關的許多活動,基本活動包括供應鏈條、生產作業、物流等。這些價值鏈條相互聯繫,每個環節的價值可以流動並且作用於整個企業的整體發展。

在麥當勞,除了供應鏈的把控,你也能夠看到生產作業與物流上的價值傳遞與成本控制。以土豆為例,在食材加工過程中,機械化削皮會造成土豆損耗,而麥當勞中國通過蒸汽脫皮和水切工藝則可以減少損耗,每年至少可節省5000噸土豆原料;土豆皮去除水分後可作堆肥處理,薯條生產線上留下的土豆邊角廢料則被用來做成沼氣,為工廠生產提供清潔能源。

水流切割工藝降低食材損耗

而在物流管理上,麥當勞在一些地區將麵包廠、肉類加工廠相應的配送中心相連,省去裝載、運輸過程。此外,麥當勞還優化了從產地到餐廳的整個物流配送環節,減少了諸多沒有必要的包裝與運輸過程,不僅僅能夠縮短食材配送的周期,增加餐飲運作的周轉率,保證食材新鮮,更能夠進一步控制運輸成本。

工廠和配送中心相連省去不必要中間環節

毋庸置疑,正是這般強大的供應鏈及營運體系,才能讓麥當勞可持續地提供真心超值。但在你明白麥當勞能夠提供支持性優惠背後的原因之後,也許會提出一個疑問,麥當勞為什麼要這麼做。事實上,這是一種後疫情時代的應對策略,更與麥當勞品牌內涵與溫暖的體現。

麥當勞創始人去世時,成立麥當勞叔叔慈善基金,在部分醫院附近設立「麥當勞叔叔之家「,以提供給異地就醫病童及家屬就醫期間暫住。而在中國內地,麥當勞以「因為熱愛,盡善而行」的品牌理念,在環保、社會公益等方面都付出了諸多努力。

麥當勞在中國內地的首間「麥當勞叔叔之家」位於湖南長沙

如今這一些的超值優惠也是如此。在經歷了嚴峻的疫情之後,中國的經濟也在逐漸恢復之前的發展節奏。諸多本土投資機構預測消費市場的整體情況時稱,雖然眼下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的戲劇性變化,但消費社會將呈現出一個勾型逐漸上升的趨勢。

毋庸置疑,所有的企業都在等待回暖,消費者也同樣期待著生活回歸常態。而在這樣一個等待下一個春天的過程裡,麥當勞則希望以最為實在的方式,提供跨越全年各種方式的真心超值優惠,與消費者好在一起。

相關焦點

  • 麥當勞、熱乾麵、奶茶爆單,餐飲業的報復性消費來了?
    對於吃貨和餐飲行業而言,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真的這麼快就來了嗎?海底撈漲價上熱搜,報復性漲價來了?近期,不少網友在微博發布消息稱,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後漲價,且菜量變少。星瀚資本董事總經理趙豪表示,餐飲報復性消費時效較短,飲食習慣不支持長期高頻消費,會很快進入厭倦期。「多地並未解除疫情警報,線下集中用餐的場景短期內很難出現,更多集中在線上消費,且疫情導致大量人員失業、減薪,消費力降低,漲價可能會引起部分人對品牌認可度降低。」
  • 疫情後餐飲行業現報復性漲價,這家企業打折力度卻在加大
    來源:一財網新冠肺炎逐漸消退後,中國的餐飲行業迎來了一波漲價潮,漲價的邏輯在於,不少企業寄望或多或少可以填補疫情期間蒙受的損失。然而,有這樣的一家企業,卻逆流而上,近期宣布全年推出一系列「真心超值」的優惠活動,讓利給消費者。
  • 麥當勞在中國多年價格漲幅低於CPI,如何做到的?
    來源:小食代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平緩,兩種截然不同的復興策略在餐飲業界出現:一部分餐飲企業開始漲價,將整體價格上調;另一部企業則推出各種優惠活動,來刺激消費者「報復性消費」,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哄搶。西式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顯然選擇了後者。
  • 不等「報復性消費」 麥當勞主動送出12元「超值」優惠還能賺錢嗎?
    (高度機械化的麥樂雞廠)優價促成規模規模創造效益在中國,麥當勞推出的「真心超值」優惠活動涉及了全天、全品類和全平臺,還有超出消費者預期的價格驚喜及超值平臺,包括0元產品,每周四天會員日、連續(農戶在獲得麥當勞背書後貸款購得農機提升灌溉效率)這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為新鮮的食材與產品,也能夠讓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市場逐漸打牢地基,並且與供應商一同成長。
  • 海底撈漲價式自救輸給了麥當勞「虧錢」策略?後疫情時代餐飲啟示
    從大眾點評提供的南京該店菜品價格來看,招牌蝦滑價格下降最明顯,比去年7月還低了6元一份。4月1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也在微博上道歉,承諾恢復價格並提供優惠券。這樣一番令人「迷惑」的舉動引來網友熱議。海底撈漲價背後,折射出餐飲業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損失。中國烹飪協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春節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損失慘重。
  • 【歐法堡漢堡】麥當勞小程序崩了#報復性消費下的漢堡市場
    這幾天的麥當勞都是人、人、人、人、人…… #麥當勞小程序崩了#大逆轉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營收增長了,而是在這個2020中國零售業應該怎麼走的徘徊期點燃了從業者的信心。
  • 疫情後有沒有報復性消費,你心裡沒點數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3日電(閆淑鑫 常濤)有人一次下單77杯奶茶,有人一次點了「一本兒」烤肉,海底撈恢復營業首日線上排號爆滿……疫情還沒結束,報復性消費已經來了?江蘇省一項消費調查顯示,疫情過後,近九成居民將出現補償性消費和報復性消費。
  • 麥當勞算的
    在後疫情時期,適度讓利,贏取客流,是餐飲企業與消費者的一種平衡模式。因此在市場環境與消費者行為和偏好不斷變化的餐飲行業,如何利用會員信息跟消費習慣對進行會員分類,提供差異化服務和消費體驗,同時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1對1精準化營銷,才能不斷提高顧客回頭率、忠誠度、活躍度。在剛剛結束的「88金粉節」後,麥當勞繼續推出「周周會員日」活動,即每周四天會員日優惠,為顧客提供更多的權益和福利,大幅讓利每一位顧客,讓大家體會到隨時隨地的美味優價。
  • 疫情下滑雪產業的瀕死體驗!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裁員開始了
    疫情之下小人物的無助和迷茫 張強是一名滑雪教練,每到冬天,都要穿梭於幾個滑雪場,為愛好者提供教學指導,疫情發生之前,他正和朋友策劃一個滑雪培訓的項目,如果沒有疫情,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然而現在,一切似乎都沒有了......黃土嘴村是距離崇禮萬龍滑雪場最近的村落之一。
  • 後疫情時代,冰城秋季遊不斷升溫,「報復性」旅遊來了
    後疫情時代,冰城秋季遊不斷升溫,「報復性」旅遊來了2日,哈爾濱市道裏區中央大街上,許多遊客一邊品嘗冰城特色口味的冰棍,一邊觀賞著美麗的街景。近一段時間,哈爾濱秋季旅遊不斷升溫,省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如今已進入後疫情時期,國外比較亂套,國內形式一片大好。
  • 奶茶火鍋店排隊,多地推出「消費券」,「報復性消費」真來了?
    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中國在防疫這方面的措施可以說給世界做出了「榜樣」。由於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各個行業也陸續開始復工,餐飲等服務業也逐漸開業。對此不少人之前表示,疫情結束之後可能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討論這一情況會不會到來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報復性消費」。
  • 麥當勞會員日金桶半價 門店被擠爆;海底撈「報復性」漲價米飯7元一份
    4月6日是麥當勞會員日,麥當勞在之前發放了半價金桶優惠券,僅限4月6日當天可以使用。原本平日裡售價達80元的金桶,4月6日當天憑優惠券只要39元!如此優惠,使得大批消費者前往麥當勞點餐。麥當勞的門店頓時開啟「人從眾」模式。首先,由於活動太過火爆麥當勞的微信小程序出現了大面積崩潰,甚至出現了無法下單的情況。
  • 「報復性消費」要來了?疫情之下,蝦米蝦麵打造極致海鮮燜食
    未等到「報復性」消費來臨,餐飲巨頭企業「海底撈」就漲價事宜進行了道歉。疫情之下,有人說「漲不漲價,那是餐飲店的事,問題是我去不去吃?」也有人說:「豬肉漲價了,飯店不用豬肉嗎,養豬場老闆會道歉嗎?」消費仍在回暖中,苦於經營壓力,各行各業都在嘗試各類方法進行自救。多地政府發放消費券,作為促進消費的方式,蝦米蝦麵作為海鮮自助簡餐的行業標杆,響應號召,不斷創新升級,為每位食客提供新鮮美味的蝦米蝦麵。
  • 國慶消費額達上萬億!是報復性消費,還是消費假象?
    原因之一是歷年長假都是旅遊高峰,原因之二是受今年疫情影響,大家壓抑已久的消費欲望終於可以釋放了。有人稱原因二的這種現象為報復性消費。什麼是報復性消費呢?其實傳統經濟學裡並沒有這個概念,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人們的消費需求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的壓抑之後,開始釋放和反彈。就像孩子們準備完緊張壓抑的期末考後,肯定想要好好玩一番。
  • 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有人現在就等不及了?網友:錢包它不允許啊
    疫情造就的超長「假期」讓大家長期宅在家,阻止了不少人的「剁手」消費,「疫情快點過去,我要報復性消費」的呼聲不絕於耳。資料圖 攝:吳鏑疫情過後?我現在就等不及了當很多人還在喊著「報復性消費」的口號時,部分人已經付諸實踐。
  • 報復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到了?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
    有網友評論「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就先到了」。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就漲價發表道歉聲明並表示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業內人士指出,「海底撈們」漲價的背後,折射出餐飲業因疫情造成巨大損失而急切經營的心理。既然客流量減少了,提高客單價,似乎成了餐飲企業的首要選擇。
  • 疫情還沒結束,怎麼年輕人開始搶起麥當勞了?
    在虎撲,搜索麥當勞,「頂」和「衝」成為了關鍵詞。豆瓣反應最為迅速,不同小組將宣傳口徑一一對準了麥當勞,優惠信息廣泛傳播。不論是四線小縣城,還是一線北上廣,一時間,年輕人們紛紛出動,像螞蟻感知到信息素一樣聚集在了各大金拱門門店,排隊等候。
  • 國慶節「報復性消費」,是喜,還是憂
    疫情後的消費市場,在雙節同慶的映襯下,重新得到反彈,加之許多旅遊景區實行免收門票的政策,「報復性消費」的出現不足為奇。畢竟,因為疫情原因,人們宅太久沒有出門了,消費的欲望變得更為強烈。畢竟,報復性消費」背後也隱藏著三點憂慮:第一點,這樣的報復性消費能持續多久?真的可持續嗎?了解過經濟學的朋友,很可能聽過一個詞,叫做「邊際效用遞減」,指的是當一個人持續消費某種商品時,該商品帶給他的享受感會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