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山東精彩,你我期待。
即日起,大眾日報客戶端重點推出「山東熱榜」欄目,致力於以專業獨到的評論分析,聚焦16市及各縣市區中心工作,挖掘特色亮點,總結典型經驗,提煉工作方法,通過全媒全案形式,講述各地好故事。歡迎16市及各縣市區、各界用戶讀者提供線索、案例、稿件等。
今天,「山東熱榜」欄目推出首期文章,聚焦煙臺市最新區劃調整。
山東熱榜|蓬萊長島合併!它們的歷史淵源有多深?
作為山東「三核」城市之一的煙臺,迎來了最新區劃調整。
6月22日,山東省政府網站通報,國務院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
調整後,煙臺境內再無「縣」,煙臺市區人口將新增約45萬。這一區劃調整,也意味著山東人口最少、陸地面積最小的長島縣成為歷史,山東陸地面積最小的縣由此變為德州慶雲縣。
隔海相望的蓬萊和長島,相距僅7公裡,一個是「人間仙境」,一個是「海上仙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據公開資料,蓬萊市位於膠東半島北端,瀕臨黃、渤二海,自古有「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美傳,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轄區陸域面積1007平方公裡,海域面積506平方公裡,海岸線長64公裡,人口約41萬。先後榮獲國家生態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等榮譽稱號。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6.95億元。
長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又稱「廟島群島」,是「京津之門戶」「渤海之鎖鑰」,向來為海防要塞和交通要衝。長島位於膠東、遼東半島之間,黃渤海交匯處,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連接帶,東臨韓國、日本。由151個島嶼組成,其中有居民島10個,南距蓬萊7公裡,北距旅順42公裡,全縣總人口4萬人。島陸面積56.8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541平方公裡,海岸線187.8公裡。素有「海上仙山」和「天然氧吧」之稱,是首批中國旅遊強縣。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37億元。
蓬萊和長島的「聯姻」,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
1958年11月,蓬萊、黃縣、長島三縣合一,併入蓬萊,縣委和縣人委機關設在蓬萊縣城。1963年10月,長島從蓬萊析出,恢復長島縣,隸屬煙臺專區。
2012年,蓬萊、長島兩地的縣(市)委書記坐在了一起,共商「蓬長兩地聯姻謀共贏」。這並不是兩地「一把手」首次會商。此前,蓬長兩地在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有過多次合作並達成共識,「蓬長聯姻」一詞一度走紅。
近年來,調整縣級行政區劃,「撤縣設市、撤縣改區」,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據媒體報導,煙臺推動設立蓬萊區,正式文件最早見於2018年2月27日的中共煙臺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中共煙臺市委下發了關於調整蓬萊市、長島縣行政區劃的決議,同意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
決議指出,煙臺目前的行政區劃是1994年實行部分區劃調整時確立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不能適應全市經濟、社會、城鄉結構發生的重大變化。
2018年7月,山東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支持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蓬萊區。
據了解,此次區劃調整前,煙臺市轄4區、1縣、7個縣級市,分別是芝罘區、福山區、牟平區、萊山區、長島縣、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蓬萊市、招遠市、棲霞市、海陽市。區劃調整後,煙臺市轄5區6市,總面積13851.5平方公裡,戶籍人口655.4萬人。其中,市轄區面積3933.5平方公裡,戶籍人口237萬人。
早在區劃調整前,「蓬長一體化」已是煙臺發展戰略中的關鍵詞。
2018年1月1日起,蓬萊至長島客運航線實施一體化監管模式改革。旅遊高峰客船等待進港時間,由先前最長40多分鐘縮短到10分鐘以內。蓬萊至長島航線年客流量高達440萬人次,滾裝運輸車輛近30萬臺次,已成為山東省最繁忙的陸島運輸客運航線。
今年2月,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到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實地調研現場辦公。他強調,要紮實推進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蓬長一體化發展。
今年5月19日,膠東五市共同籤署《膠東經濟圈文化旅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正式成立文化旅遊合作聯盟。在加強文化旅遊合作方面,協議提出「加快養馬島提升改造、蓬長一體化等重點板塊升級發展」,打造濱海旅遊黃金海岸帶。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單青 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