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物質水平都逐漸提高,對孩子教育方面也都備受關注,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庭都想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環境、教育方式。現在就特別流行親子活動,還有一些親子家庭作業。其目的是讓父母和孩子有更多接觸、更多交流以及更多溝通與配合,但是近日網上的一張照片引發網友們深刻的討論,親子活動的意義到底何在?
某幼兒園的一位教師布置了親子家庭作業,內容是晚上回家,父母與孩子一起做一道拿手菜,第二天上學時把菜帶到學校裡進行展示,與同學分享作為第二天的午餐,老師想著第二天一定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樣子,但是第二天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桌子上不約而同全都是雞蛋,看得出這樣的作業並沒有得到家長們的重視,也沒有任何一道菜可以看得出來是家長與孩子們一起攜手完成的。
桌子上擺滿了各種蛋炒飯,雞蛋柿子,還有的孩子們直接把最簡單的水煮雞蛋拿到桌上,還有更過分的孩子直接領著外賣來的。本來很有意義的一次親子作業,卻搞成了這樣無奈的場面。
很多不同的幼兒園反映,其實這樣無奈的事情經常發生,本質在於家長們把老師布置的親子作業當成了家長們自己的作業去完成,覺得隨意應付一下就完事兒了,也壓根兒沒有領悟到親子作業的意義何在?所以才會總是發生這種無奈又尷尬得交作業場面。
要解決這樣的尷尬,首先應該向家長們普及親子作業真正的意義
1.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
不管是親子作業也好,親子活動也好,其實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時間。在現在的家庭中,父母大多都忙著掙錢,忙著自己的事業,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時間相對來說非常少,親子作業和親子活動,恰好幫父母與孩子之間提供了互動時間。
2.幫助父母更好地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
很多家長常常抱怨與現在的孩子代溝太大,不懂年輕孩子們的追求,不懂他們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甚至有很多家庭為此與孩子吵鬧,而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們更多、更全面地去了解孩子的需求,讓家長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減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代溝。
3.讓孩子更好地體會到溫馨的家庭環境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獨生子,即使二胎政策的開放,也很少有家庭願意去生二胎。獨生子的孩子,除了與父母之間,很少能感受到親情,因此,親子活動尤其是全家出動這樣的親子活動,能讓孩子感受到更加溫馨的家庭氛圍,更加利於孩子的成長。
為了避免這樣尷尬的家庭作業,老師們在日後可以相對降低親子作業的要求,家長們也應該更多地去配合老師完成對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