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紅樓夢》的魂

2020-12-21 中國青年網

施曉宇

有紅學專家認為,梅花是《紅樓夢》的魂,清心傲骨,獨立冰雪。曹雪芹寫到的有臘梅、春梅、紅梅、白梅,也有老梅、雪梅、金梅、銀梅。所以書中的詠梅詩深受讀者喜愛,單是在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裡就有四首詠梅詩,在我看來,這四首詩都可以看作是擬人、寫人的。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這是賈寶玉借梅花寓意妙玉,用「大士」「孀娥」形容超凡脫俗的妙玉離塵出世,品性高潔。

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喜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

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這是邢岫煙借梅花寓意薛寶釵,尤其最後一句「濃淡由他冰雪中」,最能代表薛寶釵波瀾不興的人生態度。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豔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這是李紈的妹妹李紋借梅花寓意林黛玉,從「酸心」「瑤池」「疑猜」可以看出林黛玉作為「絳珠仙子」下凡人間,既冰清玉潔又悽涼孤獨的命運。

疏是枝條豔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閒庭曲檻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這是薛寶琴借梅花寓意史湘雲「前身定是瑤臺種」,這樣一個聰明伶俐飽讀詩書,又憨態可掬的俏女子,誰人不喜歡?可見,唯有讀書,學養豐厚,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

而作為丫環的晴雯,儘管與襲人一樣,屬於服侍賈寶玉的「頭牌」丫環,儘管晴雯的言行如妙玉一般超凡脫俗,品性高傲,出淤泥而不染,曹雪芹也只以芙蓉來比喻她。雖然這可算對表裡一致的晴雯的高度讚美了,甚至曹雪芹不惜把單純聰敏的晴雯比喻為芙蓉花神,幾乎如同林黛玉是眾姐妹中的總花神(賈寶玉是總花主)一樣地相提並論,但是曹雪芹仍然不用梅花來讚美晴雯。

又好比《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曹雪芹把寧國府賈蓉的老婆秦可卿比喻為海棠花,也是有講究的。釋惠洪(字覺範)是北宋的知名和尚,著有《冷齋夜話》,寫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大清早召見楊貴妃的故事。由於楊貴妃前一晚大醉,到卯時(雞鳴五更)自然還在酒醉酣睡,待見到親信太監高力士命宮女攙扶而來「鬢亂釵橫,不能再拜」的楊貴妃時,唐玄宗不但不生氣,反而笑著打趣道:「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讀者都知道,楊玉環原來是李隆基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這個兒媳因為豐腴貌美被公公相中,強行霸佔冊封為貴妃。而賈寶玉隨賈母去寧國府賈珍家賞梅飲酒,中午困了,賈母趕忙讓秦可卿帶賈寶玉去午休。因為賈母:

「素知秦氏是極妥當的人,因他生得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

偏偏秦可卿細心安排的休憩房間,賈寶玉看見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覺得俗不可耐,不肯安寢。秦可卿只好安排賈寶玉到自己的臥室午休,賈寶玉這才滿意:

「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曹雪芹有意讓秦可卿的臥室出現這幅《海棠春睡圖》,是暗示秦可卿與公公賈珍的亂倫之事,因為古人把海棠花稱作「斷腸花」。所以,曹雪芹只能把秦可卿比喻為海棠,而不可能是梅花。由此高下立現,不言自明。

借用梅花來形容一個人的高潔品格和為人,曹雪芹筆下《紅樓夢》裡一個個性格迥異的女子就是範本。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榮國府賞花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人間四月天,走進榮國府,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的拍攝地,再看當年榮國府繁華盛世場景,聽瀟湘妃子一首《詠白海棠》,看滿院海棠花盛開!榮國府主要景點有榮國府景區、寧榮街景區、曹雪芹紀念館等景觀組成,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是根據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榮國府」設計和建造的 。
  • 《梅花魂》教學設計
    在小學教師招聘資格考試中,《梅花魂》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陳慧瑛這篇《梅花魂》,寓情於事,由故鄉的梅花又開放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回憶,藉助與外祖父相處的一個個片斷,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深切思念。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廈門歸僑作家陳慧瑛 散文集《梅花魂》推出「人教版」
    近日,散文集《梅花魂》,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列入「課文作家作品系列」出版發行。本報記者特地採訪了陳慧瑛,聽她講述《梅花魂》背後的故事。【A、滲透鄉情和赤子之心】讓青少年感受家國情懷《梅花魂》是「統編語文教材配套閱讀課文作家作品系列」五年級下冊中的一本。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在文中我還談到,據周汝昌先生的研究,葉紹袁(葉燮父親)編的《午夢堂集》一書「頗予《紅樓夢》以一定的影響」。葉燮的一位姐姐葉小鸞,既美麗又有才華,不幸十七歲就夭亡,林黛玉身上有葉小鸞的影子。林黛玉的詩句「冷月葬花魂」,「葬花魂」三字即出自葉小鸞的詩「戲捐粉盒葬花魂」。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曹雪芹對葉燮一家的作品非常熟悉,曹雪芹受葉燮思想的影響是極有可能的。
  • 梅花香,50張梅花圖,50首詠梅詩珍藏好
    5,墨梅·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15,梅花絕句·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金聖歎對曹雪芹的影響
    在文中我還談到,據周汝昌先生的研究,葉紹袁(葉燮父親)編的《午夢堂集》一書「頗予《紅樓夢》以一定的影響」。葉燮的一位姐姐葉小鸞,既美麗又有才華,不幸十七歲就夭亡,林黛玉身上有葉小鸞的影子。林黛玉的詩句「冷月葬花魂」,「葬花魂」三字即出自葉小鸞的詩「戲捐粉盒葬花魂」。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曹雪芹對葉燮一家的作品非常熟悉,曹雪芹受葉燮思想的影響是極有可能的。
  • 《紅樓夢》裡的六首白海棠,說盡紅樓兒女百種情意
    《紅樓夢》中詩詞眾多,紅樓女兒們用詩詞展現才華時,同時也反映了她們的性格、情感和人生遭遇等,這也是作者曹雪芹的天才之處。今天我們從《紅樓夢》中的海棠詩來探尋其中的「奧秘」吧!《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議結社受到大觀園眾人的贊同。
  • 「全網最佳」紅樓夢經典語錄30句(好詞好句)
    曹雪芹的《紅樓夢》成書於1784年,距今已有146年,傳承和影響了7代人。《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名著之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具體展現,通過抨擊舊社會的黑暗與腐敗,彰顯人世間的友情和愛情。一個成功的作品取決於它能讓人們記住多少人物,《紅樓夢》裡的很多人物家喻戶曉,比如賈母,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賈迎春,史湘雲襲人,1.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 《紅樓夢》以花喻人——花人幻化,花人神三位一體
    「花人幻化」使《紅樓夢》「以花喻人」的創作手法更具神秘感、奇幻感與宿命感。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花人幻化」絕非空洞將花神與人聯繫起來,它做到的是花的特質與人的特質完美融合,花中有人,人中有花,隨即再攝入花神元素,用人們對神的敬意與愛慕,使大觀園女兒的形象更添一分高貴,更增一分純潔,使「花落人亡」的寓意更加深刻。
  • 紅樓夢裡四首梅花詩的寓意
    紅樓夢之所以被稱為迷宮,就是因為裡面 的寓意太多,有些寓意通過脂硯齋批語透漏了出來,有些卻需要讀者去善察能悟。在第五回中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子領他見了很多仙姑,其中點出名號的有四位,第一個是痴夢仙姑;第二個是種情大士;第三個是引愁金女;第四個是度恨菩提。
  • 《沈園梅花陸遊的愛不變》 作詞:申衛東
    《沈園梅花陸遊的愛不變》作詞:申衛東沈園梅花香如故伉儷情深卻無助啊啊沈園唐琬啊啊陸遊梅花紅酥手錯錯錯啊陸遊唐琬啊淚灑紅梅花春如舊莫莫莫啊陸遊五十年歲歲來看她默默含情釵頭鳳寒梅花啊迎冷風送暗香給他啊陸遊年年來探梅花孤獨吟詩一樹樹花愛她紅酥手錯錯錯啊陸遊唐琬啊淚灑紅梅花春如舊莫莫莫啊陸遊五十年歲歲來看她默默含情釵頭鳳寒梅花啊迎冷風送暗香給他啊陸遊年年來探梅花孤獨吟詩一樹樹花愛她《鐵掌幫幫主裘千仞》作詞:申衛東《
  • 北京花訊|梅花
    《紅樓夢》中的踏雪尋梅《紅樓夢》第五十回寫道,大觀園眾姊妹齊聚蘆雪庵中,李紈擺下酒菜,一面為新入園的邢岫煙幾人接風,一面又吟詩聯句,好不熱鬧。李紈說,只是今日聯句寶玉又落第了,不管你昨說險韻、不會聯句,今天必定罰你。
  • 探佚學:《紅樓夢》在流傳的過程當中到底丟掉了什麼?
    秦可卿之死上篇文章我們說了研究《紅樓夢》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學問叫「探佚學」。什麼叫「佚」?就是丟了。「探佚」就是把丟的東西找回來,那根據脂硯齋的批語我們可以有很多探佚的收穫了。《紅樓夢》在流傳的過程當中到底丟掉了什麼?探佚分很多層次了,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那麼後面的他打算怎麼寫?可以寫什麼?這些都可以探佚,是有線索的。雖然資源不是非常豐富,但是絕不是零開始。另外前八十回要不要探佚?前八十回也可以探佚。認真讀《紅樓夢》的人都可能感受到,第六十四,六十七回不太像曹雪芹本人寫的。那到底是怎麼回事?會不會是高鶚續改的,又會不會是脂硯齋幫他補完的呢?
  • 解讀花草:小寒時節說梅花
    小寒過後就是三九,就進入最寒冷的天氣,而各地大雪紛飛,梅花也在雪中綻放,可是,我們這裡沒有雪,寒風中也只有臘梅綻放。梅花還沒有動靜。 梅花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新中國的60後來說,太熟悉了。熟悉得陌生。我們當年所接觸的第一首有關梅花的詩歌就是毛澤東的《卜算子 詠梅》。
  • 關於梅花的詩句:留春令·詠梅花
    《留春令·詠梅花》原文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今後夢魂隔。相思暗驚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樹三百。」訴說與梅花溪畔相識,鍾愛情深,別後夢魂相隔,相思暗驚,弄得多情鬢白,剪愁不斷,沾恨淚新。這首《留春令》在詞意和感情上與此極為相似,由詞意可知詞人是大約在春天的一個傍晚來到梅花溪的。此時太陽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見那梅樹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銀光素輝,清奇幽絕,分外動人。
  • 插了梅花便過年了!
    曾見一幅舊畫: 一間茅屋,一個老者手捧一個瓦罐,內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題目:「山家除夕無他事,插了梅花便過年。」折梅入瓶,喜迎新年。是呀!歲末時節,梅花便開了,「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那是古人心頭的一份喜悅,讀此詩我們能感受到王安石心中微微蕩漾的暖意,盼雪,盼春,因為一縷淡淡的幽香,在寒冬歲末有了清雅的詩意,雪落了,梅花就開了,年也就近了。宋代詩人張孝詳曾說:「人間奇絕,只有梅花枝上雪。」
  • 梅花引
    寒冬臘月,被古典梅魂招引
  • 漫談 | 又是一年冬來到,曾念梅花心頭好
    提到了梅花那自然就少不了《紅樓夢》了,曹雪芹先生筆下榮國府的冬天,跟梅花可是密不可分的。而其中最經典的,當屬踏雪尋梅了。《紅樓夢》的踏雪尋梅是一張「豔雪圖」。在第四十九至第五十回踏雪尋梅達到了最高峰。
  • 「林妹妹」來廈門了,「三朵梅」豪華陣容演繹越劇《紅樓夢》……
    正如同文學界「說不盡的《紅樓夢》」一般,越劇界則是「演不盡的《紅樓夢》」。論演出頻次之高、社會影響之大、對越劇藝術品位之提升,可以說沒有哪出戲能超過《紅樓夢》。
  • 趙利峰:千古絕唱《紅樓夢》(外一首)
    國家博物館《紅樓夢》展館前,心潮奔湧......——題記作者簡介:趙利峰,詩人,有多首詩作見諸報端及各大網絡平臺。強盜 儒者的影子十二釵徘徊奈何橋孟婆的碗公正等候清淡如水的測試人性永久刻骨的記憶生死渡口 擠滿來者幾人歡唱幾人愁千古絕唱《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