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高鐵」:中國最快火車是日本人製造

2020-12-18 搜狐網

  80年前的「高鐵」

  1934年11月1日,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亞細亞」號列車開始投入運行。由一臺鮮藍色的流線型機車牽引六節深綠色的車廂,從大連到偽滿洲國「國都」新京(長春)只需要8小時30分鐘,平均時速82.5公裡,遠遠超過當時日本國內最快的「燕」號列車(時速69.55公裡)。

  南滿鐵道會社(簡稱滿鐵)是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為了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開發而成立的機構,其肩負的使命是「依靠滿洲、開發中國的產業」,被視為「日本的東印度公司」。滿鐵的經營活動範圍涉及鋼鐵、煤炭、電力、農業、金融、公用事業、土地開發等多個領域。但是就其經營主旨來說,仍然是一家以鐵道為主的公司。亞細亞號列車就是為了誇耀滿鐵的實力以及當時日本的鐵道技術而設計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亞細亞號一開始的設計目標就是「趕超世界水準」,並為此不惜工本。

  為了抵禦大陸春季的風沙,亞細亞號採用全封閉式車廂,除了靠近車頭的行李車外,其他五節車廂(兩節三等車廂、一節餐車、一節二等車廂,以及車尾的一等展望車廂)全都裝有冷暖空調和雙層玻璃。為了隔絕來自外界的噪音,在底盤與車身之間加入了橡膠層,車廂內部還包裹一層隔音絨布和一層壓縮木棉板。車內裝潢請來專門的設計師,大量使用鎂、鋁合金,以體現「高速、輕快」的感覺。車身也使用重量較輕的高張力鋼板,以提高速度。

  亞細亞號的三等車定員88人,每排有兩張雙人座椅,中間是過道。二等車廂定員68人,採用絨面沙髮式座椅,可以像日本新幹線及中國的高鐵列車一樣用按鈕來電動調節,將方向掉轉45度、90度或180度。位於車尾的一等展望車設有30個座席,一間能容納4人的小型會議室、一間閱覽室、3間盥洗室,以及定員12人的車尾瞭望沙龍,每節車廂的製造費用是54萬日元。這是非常高的價格,因為1934年滿鐵修建高三層、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的撫順新車站,總投資也只有9.2萬日元。按當時日元的價值來換算,54萬日元相當於47.55公斤純金,合今天的1346萬元人民幣(根據筆者查閱的資料,目前國內比較好的鐵路客車車廂一節造價約600萬元人民幣,動車車廂一節造價約3000萬元人民幣)。

  亞細亞號的餐車定員36人,還帶有一間吸菸室,使用的餐具全都是從新潟縣燕市定製的銀器,上面刻有南滿鐵路的紋章。餐車裡供應的食物以西餐和茶點為主,包括麵包卷、黃油、荷包蛋、咖喱飯、沙拉、蛋肉蓋飯、三明治、咖啡、紅茶等等。亞細亞號餐車食品的價錢是普通餐廳的三倍,一個火腿三明治要60錢(相當於今天的3000日元),在當時大連的餐館裡可以點一客牛排。就像今天的飛機餐一樣,亞細亞號所有的食品都是加工好之後再送到餐車上,因此餐車只需要將其重新加溫就可以了。

亞細亞號餐車上的菜單

  「亞細亞」號的命運

  亞細亞號的運行圖是每天一次,從大連和新京(長春)對開:下行的第11次列車早晨9點從大連發車,17點30分抵達長春;上行的第12次列車10點從長春出發,18點30分抵達大連。中間只在大石橋、奉天(瀋陽)、四平街各停靠5分鐘。瀋陽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而大石橋和四平街是滿鐵的兩處主要鐵路調度場。1935年日本從蘇聯手中收購中東鐵路後,亞細亞號的運營區間向北延長至哈爾濱,全程變為13小時。

  亞細亞號標誌性的PASHINA(PASHI是日語「太平洋」的音譯縮寫,NA意為第7型)流線型機車由川崎車輛製作所生產,裝有施密特式給水預熱裝置和自動加煤機。其流線型外殼曾經在日本川西飛機株式會社的風洞裡進行風阻測試。PASHINA型機車在測試平臺上的最高時速能達到140公裡,但在實際路軌上時速超過135公裡時會發生振動,所以將130公裡/小時作為最高運營速度。由於從長春到哈爾濱的「京濱線」沿途橋梁沒有經過改造,因此在長春站要把重達203噸的PASHINA機車更換為150噸重的PASHISHI(太平洋-3型)和180噸重的PASHIRO型(太平洋-6型)機車。

  亞細亞號從1934年一直運營到1943年,其間在1941年7月「關特演」(關東軍特別大演習)期間一度停止運行五個月。到1943年2月,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面臨的戰局一步步惡化,滿鐵的運營方針從「提高速度」轉為「增加運力」,亞細亞號「超特急」列車終止運行,機車和車廂被改為普通列車使用。

  1945年蘇軍出兵東北後,將一部分客車車廂運往蘇聯,殘留下來的機車和客車被中國接收。在瀋陽的蘇家屯鐵道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臺改名「SL-7」(勝利-7)型的PASHINA機車。亞細亞號的一等展望車改為鐵道部的公務用車,但是沒能保留下來。如今在北京的中國鐵道博物館能看到一節與之相似的「大陸」號展望車。

  日本本土「新幹線」的登場

  受到滿鐵亞細亞號的刺激,與其競爭的日本鐵道省在1939年首次提出「彈丸列車計劃」。當時日本陷入中日戰爭泥濘化狀態,從本土到大陸的運輸需求猛增。日本鐵道省研究後認為,當時日本本土採用1067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運輸潛力已經被挖掘殆盡,應當鋪設1435毫米標準軌距的全新鐵道,即「廣軌幹線」或「新幹線」—這是「新幹線」一名首次登場。

  1940年日本鐵道省啟動了東京到下關之間的新幹線建設計劃,預計到1954年竣工,總造價5.56億日元(相當於4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建造費用)。為此專門設計的HEF-50型電力機車最高時速170公裡,HEH-50型機車的最高時速將達到210公裡。在對外進行宣傳介紹時,鐵道省形容這條新幹線上跑的列車將像子彈一樣快,稱之為「彈丸列車」(即子彈列車)。這個名字在戰後被日本的新幹線列車繼承。同亞細亞號一樣,「彈丸列車」也將使用全封閉式空調車廂。

  二戰後日本國鐵的EH-10型機車,HEH-50型的總體設計與其相似。

  日本鐵道省還在1940年提出了「彈丸列車」的初步運行圖:第一日06:20從東京發車,15:20抵達下關,經關釜聯絡船於23:40抵達朝鮮釜山。第二日00:30從釜山發車,06:20抵達京城(漢城),18:00到奉天(瀋陽),在這裡進行列車分割:一部分於21:40抵達新京(長春),另一部分在第三日07:30抵達北京。另有15:00從東京發車的「富士」號列車,於第三日12:50抵達北京。從東京到北京的運營全程是49小時,比當時實際所需的69小時少了差不多一天。

  由於日本陸軍擔心戰時敵方攻擊變電所,因此「新幹線」在靜岡-名古屋區間和姬路-下關區間將採用非電氣化線路,其他路段全都電氣化運營。至於渡過對馬海峽和朝鮮海峽的方案,鐵道省提出修建跨海大橋,但日本陸軍以「敵人可能會用魚雷攻擊橋基」為理由加以反對,要求改成海底隧道。

  戰時日本鐵道計劃的破產

  1938年2月,日本鐵道省官員湯本昇提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中央亞細亞橫貫鐵道」方案:將東京-釜山-北京高速鐵路向西延伸,經包頭、西安、蘭州、哈密、喀什,抵達阿富汗喀布爾;再經過德黑蘭抵達巴格達,從這裡可以經伊斯坦堡抵達柏林。這條路線被稱為「日德聯絡鐵道」,以替代蘇聯境內的橫貫西伯利亞鐵路(當時日本以蘇聯為假想敵),總長度超過7500公裡,投資超過12億日元,相當於當時日本國家預算的四分之一。湯本的方案被其同事嘲笑為「夢一樣的胡話」,並用傳說中能吞吃夢的神獸給他取了個外號叫「貘」。

  但是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迅速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泰國、馬來亞等地之後,湯本的方案再度受到重視。日本的帝國鐵道協會在1942年成立了「中亞橫貫鐵道調查部」,對這一方案進行具體研究。與此同時,帝國鐵道協會還提出了規模更大的「大東亞縱貫鐵道」計劃。這條鐵道先利用東京-釜山-北京高鐵路線,然後從北京南下,經漢口、桂林、南寧、河內、曼谷抵達新加坡。「大東亞縱貫鐵道」還包括四條支線:第一條是天津-南京支線;第二條是漢口-上海支線,與上海-長崎聯絡船會合;第三條支線從長沙引出,經昆明通往緬甸的曼德勒;第四條支線從曼谷出發,經仰光、吉大港。

  根據帝國鐵道協會的設想,在未來軸心國消滅蘇聯以後,還將有三條軸心國聯絡路線。一是湯本提出的「中亞橫貫鐵道」;其次是從長春、哈爾濱、滿洲裡併入西伯利亞大鐵路,通往柏林;第三條是印度路線,經東京、長崎、上海、昆明抵達加爾各答,然後從白沙瓦通往喀布爾,與「中亞橫貫鐵道」會合。

  不過,同這些人所設想的未來正好相反,日本在短短三年之後就向盟國無條件投降,無論是「中亞橫貫鐵道」還是「大東亞縱貫鐵道」,抑或「東京-釜山-北京高鐵」計劃,全都泡湯。日本本土的新幹線建設也因戰敗而告吹,直到1960年代初日本經濟復甦之後,才為了迎接東京奧運會而建設了首條高速鐵路,即東京-大阪間的「東海道新幹線」。之後又出現了從大阪到博多的「山陽新幹線」,以及從大宮到盛岡的「東北新幹線」(起點後來南延到東京上野站,再延伸到東京站)等等。被稱為「新幹線之父」的日本國鐵總裁十河信二曾在1930年代擔任南滿鐵道的理事,參與了亞細亞號高速列車的誕生。如今在東京站的18-19號站臺盡頭能看到他的紀念碑,上面寫著「一花開,天下春」。

十河信二紀念碑

history.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8861 report 5528 80年前的「高鐵」1934年11月1日,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亞細亞」號列車開始投入運行。由一臺鮮藍色的流線型機車牽引六節深綠色的車廂,從大連到偽滿洲國「國都」

");}

相關焦點

  • 美媒比較中日韓俄四國高鐵:中國最快最新讓人驚豔
    原標題:美記者:中日韓俄四國高鐵比較,中國的最快作為國際記者,最近的中日韓俄之行,我乘坐了四國的高鐵,並進行了對比。哪國的高鐵是最好的呢?首先,看列車。中國高鐵是過去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列車自然是新的。去年,中國又推出最新型、自主設計製造的復興號。日本的子彈頭列車1964年引進,但日本一直在持續更新列車,(高鐵)技術是日本一項重要出口。韓國高鐵2004年投入運營,最初是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聯合開發的,近年來開發出自己的列車。俄羅斯高鐵2009年開始提供服務,技術來自德國西門子公司。其次,看車站。中國大多數新建高鐵車站與其說是火車站,不如說更像機場。
  • 美記者:中日韓俄四國高鐵比較,中國的最快
    哪國的高鐵是最好的呢?首先,看列車。中國高鐵是過去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列車自然是新的。去年,中國又推出最新型、自主設計製造的復興號。日本的子彈頭列車1964年引進,但日本一直在持續更新列車,(高鐵)技術是日本一項重要出口。韓國高鐵2004年投入運營,最初是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聯合開發的,近年來開發出自己的列車。
  • 美記者:中日韓俄四國高鐵比較 中國的最快
    中國高鐵是過去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列車自然是新的。去年,中國又推出最新型、自主設計製造的復興號。日本的子彈頭列車1964年引進,但日本一直在持續更新列車,(高鐵)技術是日本一項重要出口。韓國高鐵2004年投入運營,最初是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聯合開發的,近年來開發出自己的列車。俄羅斯高鐵2009年開始提供服務,技術來自德國西門子公司。 其次,看車站。
  • 日本世界最快高鐵開跑,中國高鐵再不提速就落後了!
    標誌著中國高鐵跳過時速200公裡級別,一步跨入300公裡時代。此後的兩年裡,武廣、鄭西、滬寧和滬杭高鐵相繼以350速度開始運營。中國高鐵從此快速走上世界高鐵強國之列。事實上,從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開通後,直到2011年的這一階段,中國高鐵多條線路全面領先世界,中國的這些高鐵線路並列成為全球最快高鐵線。
  • 美國記者親身體驗中日韓俄四國高鐵:中國最新最快
    美國記者親身體驗中日韓俄四國高鐵:中國最新最快 原標題:美國記者親身體驗中日韓俄高鐵:中國最新最快參考消息網
  • 美國記者親身體驗中日韓俄高鐵:中國最新最快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 臺媒稱,美國一名記者在搭乘了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俄羅斯4國高鐵後,從列車、車站、上座率、購票、車廂內部空間、座位空間、車上食物及車速8個方面比較了4個國家的高鐵品質,最後得出結論——大陸火車是最快最新的。
  • 中國的高鐵,在這一點上,輸給了日本的新幹線
    高鐵,一直是國人的驕傲。自主研發,世界第一,這些曾經與我們無緣的詞彙,一旦與高鐵掛上鉤,就屢屢見諸報端。如果說,美國人以公路文化為特色,那中國就應該有鐵路情懷。如果說,美國的公路片中那盤山越嶺的公路網,那一望無際的西部曠野,象徵著美國人的探索與自由,那在八十年代電影中常見的綠皮火車,以及食指的《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則代表了中國人出去闖蕩的熱情,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冀。除了我們,還有一個國家,也將鐵路視作一種文化,甚至上升為全民族的驕傲。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宿敵,日本。
  • 看看日本火車便當,再看中國高鐵盒飯,結果竟然令人想不到
    看看日本火車便當,再看中國高鐵盒飯,結果竟然令人想不到。中國素來給世界的印象一直是美食大國,但是似乎這個美食大國卻忽略了旅途中這塊線路,就是高鐵火車上的餐飲。在中國高鐵的速度已經大大超過了日本的新幹線了,但是有網友吐槽看了日本的火車便當再看看我們中國的高鐵盒飯,那叫一個心酸啊。中國高鐵的裡程已經是世界第一,快佔了世界的一半。但是吃過高鐵盒飯的人都知道,盒飯味道清淡,只有3、4個菜,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有被宰的感覺。所以很多人不得已,在火車高鐵上吃東西只是為了果腹而已。
  • 印度最快「高鐵」時速160公裡!印度網友:你坐過這麼快的火車嗎?
    近年來,中國高鐵的發展日新月異,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讓「千裡之遙」也變得「近在咫尺」。但是在印度,要想來一趟火車之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那裡的火車有一種奇特的「掛票」,一般坐火車我們只聽過坐票和臥鋪,人特別多的時候才會推出站票。
  • 越南火車如此「豪華」,堪比中國高鐵 網友:越南製造要崛起了?
    即使從價格來講,越南的火車價格對越南人而言也屬於較高的消費,因此他們寧願做臥鋪大巴車多耗費一些時間,也不願意乘坐火車。但是越南火車與國內火車相比,就顯得寬敞很多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寬敞的火車車廂內,大人們閒聊,而小孩子隨意嬉戲打鬧的場面。越南能把火車修的這麼寬敞,簡直堪比中國高鐵,可見越南製造的實力不算太弱了。
  • 美國火車「豪華」,寬敞堪比中國高鐵,美國製造有多麼強?
    現在去美國旅遊和工作、留學的人越來越多,美國也已經成為了人們移民的首選國家,這個國家交通非常便利,並且經濟發達。但是去過美國的人都應該知道,美國除了沒有高鐵之外,其它的交通工具都有的,他們的火車又貴又慢,甚至比坐飛機還貴。小編要說的是,雖然他們的火車又貴又慢,但是美國火車很「豪華」,寬敞堪比中國高鐵,美國製造有多強?
  • 越南火車「豪華」,寬敞堪比中國高鐵,越南製造有多麼強?
    今天講講越南火車「豪華」,寬敞堪比中國高鐵,越南製造有多麼強?對於這個國家和我國距離並不遠的特點,因為交通上的便捷,故而去這裡遊玩的人群,多為選擇火車作為交通工具。不過有趣的是,這種交通工具,在越南人看來,還是並不實惠的。
  • 王者歸來,京滬高鐵戰勝日本新幹線,成全球最快高鐵線!
    27日上午,復興號在京滬高鐵完成時速350公裡載客體驗運營,京滬高鐵成全球最快高鐵線。今天,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下體驗運營的情況,並說說世界各國爭奪全球最快高鐵線的激烈「戰爭」。事實上,從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開通後,直到2011年的這一階段,中國高鐵多條線路全面領先世界,中國的這些高鐵線路並列成為全球最快高鐵線。這一階段當時被稱為中國鐵路跨越式發展。
  • 拒絕中國高鐵,和日本籤訂4000億訂單的越南,如今高鐵有影了嗎
    我國的高鐵在近十幾年時間裡,可以說是飛速發展,雖然相較於日本和德國,我們起步的比較晚,但是現在對比起來,其實毫不遜色,所以在很多國家考慮高鐵項目的時候,同時也會把中國考慮進去。當初拒絕中國高鐵,和日本籤訂4000億訂單的越南,如今高鐵有影了嗎?越南近幾年對於旅遊業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視,因此對於越南來說,其實交通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交通其實也是發展旅遊業的一個重要因素。
  • 越南製造有多強,豪華火車堪比中國高鐵?上面的字讓人會心一笑
    如今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火爆,雖然很多人會在國內旅遊,但是更多的人卻嚮往著國外旅遊。因為經濟水平的限制,很多遊客會選擇去東南亞國家旅遊,而泰國旅遊也是相當火熱的,但是環境也有些嘈雜,因此也有很多遊客選擇去越南旅遊。越南也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距離中國也比較近,因此旅遊還是比較方便的。
  • 日媒:日本欲打造世界最快高鐵 時速360公裡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日媒稱,日本新型新幹線列車「試跑」,欲打造世界最快高鐵。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月10日報導,在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的新幹線綜合車輛中心(位於宮城縣利府町)公開的車輛為10輛編組,全長250米。車體以泛藍的銀白色為基調,帶有綠色線條。被稱為「鼻子」的車頭部分長22米,為史上最長。
  • 美國網友熱議:你願意乘坐中國製造的高鐵和飛機嗎?
    我乘坐過很多次中國飛機和高鐵,它們和西方的一樣現代化,安全可靠。如果中國製造真那麼可怕,我恐怕早就不幸了!6、我認為中國的高鐵和飛機沒有任何問題,中國在很多技術領域都取得了質的飛躍。中國高鐵已經建造了數萬公裡,每年有數十億乘客,發生的安全事故不到印度的百分之一!如果你連最危險的印度火車都敢坐,為什麼要懼怕中國高鐵?
  • 這列火車8小時才開300千米,比中國最快高鐵慢10倍,人們卻搶著上
    這列火車8小時才開300千米,比中國最快高鐵慢10倍,人們卻搶著上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出行的方式越來越有追求了。現在相比較火車,人們可能更願意選擇高鐵或飛機作為出行工具。因為在生活節奏如此快的現代社會,火車的緩慢已經使其不受人們的青睞。可是在瑞士有一輛特別慢的火車,乘客們還抱怨它開得太快了。這輛火車就是瑞士的冰川快車。別看它的名字裡有個「快」字,它的慢可是久負盛名的。其平均時速大約30公裡,8個小時才開300千米。它比中國最快的高鐵慢了將近10倍,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慢的快車。
  • 日本出土1700年前的「三角緣神獸鏡」,卻是中國製造?
    在人們的印象中,「倭國」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但也是一個聰明的國家,他們學以致用,尤其是對中國文化的崇拜,在文化、商業等領域都汲取了中國的經驗,被古代朝廷親切地稱之為「倭國」,只不過在近現代,「倭」這個字成為了貶義字,尤其是倭寇、倭人等詞語的誕生,讓很多人對「倭」字產生了反感。
  • 中國速度——美國州長乘坐中國高鐵,說了和39年前小平同志類似的話!
    本月,美國州長乘坐中國高鐵,說出了和39年前小平同志類似的話。39年前,鄧小平坐在日本新幹線上感慨不已,他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39年後,美國加州州長坐中國高鐵,他說:速度快!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