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米易縣是上古「五帝」顓頊皇帝的故鄉,距今已有4460年的歷史。古老的民族造就了美麗富饒的攀西地區。今天,米易縣撒蓮鎮海塔村經過改革開放4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無與倫比,山青了、水秀了、地豐了、果紅了、林茂了、村莊嬌媚了、房子漂亮了、路通暢了、車輛多了。海塔公園美麗的花海迎接著一批又一批旅遊者,海塔村的水果、蔬菜、糧食等作物迎來一批又一批經營者。海塔村正用一種超越的姿態、勤勞的雙手、嚴謹科學的態度,不斷地完善著,不斷地生衍著。
初春的海塔
玉面桃花
改革開放40年的積澱,讓海塔村富起來,美起來,亮起來,高速公路修起來,成昆鐵路開進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來,農民富起來,樂起來。回首改革開放的歷程,點點滴滴都能體現。
聽父輩人說,海塔村40年前還只是一個靠天收成的農業村莊,這樣的記憶在我的腦海裡很模糊……
現在看來,當年的影子已成為歷史,改革開放的影子卻在海塔村裡隨處可見。可以說我們親歷著改革開放40年的全過程。
海塔新貌
THE SEA
THE SEA
從記事起,我們所生活的海塔村多數人住的是攀西地區大山裡常見的幹打壘土房,個別人還住著茅草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生活非常貧乏,連生活常用的火柴、煤油都保證不了。除了生產隊的耕地,家家有一點點自留地。當時是公社、大隊、生產隊時期,因都是公社社員,農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社員」。集體勞動時統一出工,由隊長當天打鈴集合後給男社員和女社員分別派活,不到勞動年齡的孩子們,只能隨婦女幹些除草、收菜、晾曬糧食等相對輕省的活。人們一年忙到頭,生產隊每戶分紅只有四五十元,糧票、布證、油票也很緊張,左三年,右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成為常態。
海塔花會(圖片來源:四川新聞網)
突然有一天,上邊一聲令下,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了。我們從大人口中才知道,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國家從此要進行改革開放了,那是1978年。當年村裡年長的老者回憶:「那個時候被階級鬥爭搞怕了,說那是寫在牆上的口號,心裡卻並沒有什麼譜。」
1
改革開放的第一件事情
改革開放的第一件事情,必須解決圍繞「吃」的問題。那個時候「窮」怕了,改革的春風及時吹來。包產到戶,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村裡開始有了變化。那時我才剛剛記事,印象裡,依舊是那山那水,還有那片一望無際的田野。如何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海塔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一是堅持多年維修1958年修建的水庫河堤、植樹造林,並改建水庫壩基,加寬加高。不但滿足自己用水需要,還為米易縣用水及灌溉做出貢獻。二是發家致富必須先修路。村黨支部帶領群眾一方面艱苦奮鬥,一方面找鄉政府尋求資金支持,至2008年改建為水泥路面,為村民們發家致富,走出大山,開發旅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是開桃園、種蔬菜、種糧食、植樹造林等,種植業和養殖業逐步發展起來。在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後,群眾發展經濟作物積極性也普遍很高。村民在承包地裡種糧食,在自留地裡便種蔬菜等經濟作物。
原來,田裡的作物很單一,不是玉米,就是水稻,每家每戶零星種點蔬菜,更談不上現在所說的規模種植。
老者說:「有變化,海塔的田邊栽上了果樹,村裡的人把自家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去賣。村裡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和養殖,帶動了村民發家致富的積極性。」
村裡有了變化我們能感受到,田裡的作物不再單一,除了玉米、水稻外,田裡有了番茄、四季豆等蔬菜,每當逢年過節,家裡的餐桌上不僅有自家用糧食釀的包穀酒,還有包裝精美的五糧液、瀘州老窖。那時我還小,但記憶裡已經有了外面世界的模樣。
村民在1977年開始種毛桃,至1989年有了油桃、櫻桃、毛桃,在1998年由毛桃改為優質的油桃、櫻桃,原來在市場上交易的蔬菜瓜果變成了一顆顆鮮豔誘人的櫻桃,改革開放讓這些「金葉子」長到了樹上,還結出了「金果果」。
海塔桃林(圖片來自網絡)
2
改革開放的第二件事情
改革開放的第二件事情,必須解決圍繞「住」的問題。父輩們說:「改革開放讓大家解放了思想,光吃飽飯還不行,看到城市裡高樓大廈、整潔的小區、寬寬的公路,我們農村為什麼不改變一下呢?每家每戶的電視機裡天天都在講黨的好政策,村民們對發家致富充滿了信心。」
上世紀80年代以前,農民的住房是士坯房子,環境衛生差,用的是煤油燈,燒的是山上的木材,煙燻火燎。沒有通電,更沒有任何通訊。1978年村民用上了電,1987年有了電視的信息,到今天變化成了網絡化,在2008年村民大量修建磚房,到2018年,許多家庭蓋起了小洋樓,比別墅還漂亮。從此農民住上乾淨整齊的房子,環境衛生也好了。現在村村通公路,戶戶通電、通燃氣,家家通電訊網絡,家家有汽車。村民們都說我們不比城裡差,來遊玩的遊客沒有不羨慕我們農村人的。
海塔村新貌(圖片來自網絡)
3
改革開放的第三件事情
改革開放的第三件事情,必須解決圍繞「學習文化」的問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興,國家興。現如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國家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視,經費大量投入,用於改善各地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特別傾向於貧困地區的農村小學教育。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佔大多數的國家,農村的教育問題也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有識之人的廣泛支持和關注。
海塔小學的課間活動(圖片來自四川新聞網)
1987年以前,村裡沒有學校,米易縣各級政府職能部門非常重視海塔村設立小學校事情,政府支持,村民自籌資金,在1987年就建好了小學,至2014年又一次改建小學,解決了子女上學難的問題。
4
改革開放的第四件事情
改革開放的第四件事情,必須解決圍繞「青山綠水」的問題。米易縣旅遊——海塔世外桃源風景區位於米易縣撒蓮鎮海塔村,距米易縣城30公裡,海拔1900米,景區總面積約30平方公裡,世外桃園「海塔」 由「海」與「塔」組成。海塔人工湖,水面有60萬平方米,四周青山環繞,形如彎月,得名月兒海。海塔地勢形如船體,相傳前人為拴住這條船,便在山上修了一座六角白塔作拴船之樁。海與白塔交相輝映,相映成景,「海塔」因此得名。
景區群山環抱為綠障,兩嶺對峙成山門,因景區廣植桃樹,加之這裡遠離外界的喧譁、民風淳樸、祥和寧靜,故被人們譽為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海塔常年最高氣溫24~29 ℃,最低氣溫5~7 ℃,四季如春,是個天然的植物園。這裡有長年點綴林海的杜鵑,清雅的深谷幽蘭,遍布湖畔的金菊,十裡飄香的山桂,紅白相間的山茶花林,碩果纍纍的玉珊瑚,還有報春、臘梅、月季、芙蓉等各種花卉,爭奇鬥豔,四季飄香。海塔不僅盛產桃、李、梨、核桃、板慄、木瓜等水果,還生長著大量的藥用植物,如烏梅、天冬、茯苓、千裡光、白寒石、西防風及天麻、絞股藍等數百種中草藥。海塔還是鳥獸的「王國」。湖面野鴨遊弋,鴛鴦戲水,鷗鷺翻飛;山間林中還有百靈、畫眉、箐鳥、鷓鴣、鵪鶉、雲雀等飛禽及鹿、獐子、山貓、青雞等各種動物。
在米易縣相關部門支持下,海塔村修建海塔世外桃源風景區3道大門和3個亭子。2010年修建了村委會,2014年又修建海塔便民服務中心,海塔風景區遊客接待中心。2014年到2018年5月,接待遊客10000人左右。
海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青山綠水變成了風景區,新修的公路一直連到縣城裡,外地遊客開著車來這裡度假,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賺了錢。年輕人更是如此,他們開網店、做微商,海塔村的櫻桃坐著飛機到北京、到上海、到廣州。
海塔風景區大門(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農村發展縮影,海塔村改革開放這40年,從傳統農業村,到發展多種經濟,再到綠色經濟,再到網際網路經濟;從吃不飽飯,到家家有車,辦農家樂招待遊客,可謂天壤之別。這一點,村民們感受最深:「想當年我們搞『大包幹』,就是為了吃飽肚子。現在經過40多年的努力奮鬥,我們終於從『溫飽線』上邁進了富裕門。」
海塔村一隅(圖片來自網絡)
海塔村的變化濃縮在村民們的思想意識裡,大家都與時俱進轉變觀念,讓綠色生態的海塔胸懷,不僅擁抱美好的明天,還擁抱更加幸福的未來。
(載《巴蜀史志》2018年第4期,總第218期)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何 勇 何漢生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方志四川」微信號。
轉載請註明來源:方志四川,ID:scsd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