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成全國最大紅色文化資源網絡平臺

2020-12-17 騰訊大閩網

原標題:福建建成全國最大紅色文化資源網絡平臺

新華網福州12月13日電(蔣巧玲)隨著滑鼠輕輕一點,「紅色文化旅遊館」的大門徐徐打開。南安葉飛故居、長汀中復村舊址、寧化革命紀念園……一大批革命景點漸次出現,滑鼠點到哪兒就能「去」到哪兒,短短幾秒輕鬆「穿越」。

這個場景出現在福建紅色文化網上展示廳。13日下午,福建紅色文化網上展示館舉行上線儀式暨紅色文化VR/AR體驗館啟動儀式在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舉行,一大批體驗者參與了體驗活動。

程安祥是第一批參與體驗福建紅色文化網上展示廳的市民,通過網上展示廳的紅色文化教育體驗廳,他進入遊戲,「參與」到激烈的戰松毛嶺戰役中。「松毛嶺戰役非常慘烈,這一戰死了一萬多名紅軍戰士……」程安祥說,以前記不住的戰鬥時間和傷亡人數現在都記住了。

記者隨後也在這個多維時空裡遊走了一把。

記者體驗發現,整個網上展示館包含序廳、紅色文化VR體驗廳、紅色文化資源廳、革命歷史人物廳、紅色文化教育體驗廳、紅色文化旅遊廳、紅色文藝展示廳7個網絡展廳。這些展廳集中展示了10個革命舊址群、19個紅色旅遊系列景區、10個革命紀念館,以及近200個紅色動畫、紅色教育視頻、紅色歌曲、紅色舞蹈、紅色影片等,全面系統地呈現了福建紅色文化,堪稱福建紅色文化的一次網上「大閱兵」。

據了解,福建紅色文化網上展示廳兼具全面性、觀賞性、互動性延續性等特點,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紅色文化資源網絡平臺。

「當下,利用新技術、新科技、新興傳媒技術與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無縫對接十分重要。」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楊衛東表示,「針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這個平臺具有廣闊的天地和無限的想像空間。」

一位市民正在通過VR設備體驗松毛嶺戰役。 蔣巧玲 攝

福建紅色文化網上展示館集中展示了福建紅色文化。圖為網上展示館頁面截圖。

>

相關焦點

  • 福建持續推進5G網絡建設 福、廈、泉5G網絡正式建成
    發布會上,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總經理高金興、中國聯通福建省分公司總經理歐陽恩山通過5G網絡,分別與中國電信福州市分公司、中國聯通福州市分公司進行視頻連線,宣布「啟用5G網絡」。福廈泉5G網絡建成啟用。 呂明 攝5G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以來,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中國聯通福建省分公司按照雙方集團總部籤署的5G網絡共建共享合作協議要求,合作共建5G網絡,共享5G頻率資源,紮實推進福建5G網絡建設。雙方在建設福廈泉5G網絡的同時,還積極推進5G各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探索實踐典型應用場景。
  • 用活紅色資源!重慶紅巖景區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揮紅色旅遊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會同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於今年8月組織開展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活動。經各地推薦申報、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遴選出60個典型案例。
  • 讓紅色文化資源成為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資源
    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推進學校人才培養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重視將紅色文化資源引入課堂教學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引導廣大學生學習歷史、弘揚優良革命傳統,讓紅色文化資源成為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資源。
  • 西藏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西藏擁有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資源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建立以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凝結的思想資源、政治資源、文化資源、精神資源及其物化形態。根據文化的廣義概念「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紅色資源可以說等同於紅色文化資源。
  • 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強調「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能夠體現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崇高革命精神的先進文化資源。
  • 萊西市馬連莊鎮:依託紅色文化資源 開展黨員廉政教育
    、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融合,讓紅色歷史資源轉化為觸動心靈的黨風廉政教育讀本。今年以來,馬連莊鎮立足紅色文化資源,結合田園綜合體建設,深入挖掘整合紅色資源,以修繕紅色教育基地為抓手,串珠成鏈,著力打造「一山一水一紅心,一金一銀一紅村」的紅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馬連莊紅色小鎮片區共涉及3個新村、23個自然村、1.74萬人口、4.56萬畝耕地,以河崖紅色教育基地為核心,布局「一環八路,一軸八園」。
  • 文化和旅遊部紅色旅遊大數據基地落戶遵義
    打造全國紅色旅遊大數據基地是2020年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更是全市文體旅遊系統的一項重大任務。工作啟動後,市文體旅遊局組建專班,紮實開展籌建工作。2020年6月,該基地選址在市文化旅遊發展中心,並於11月初全面完成了硬體建設。
  • 關注|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紅色旅遊大數據基地落戶遵義
    同時,由市文化旅遊發展中心與美團點評、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通過多次協商,將填報系統的移交與培訓,大數據平臺的搭建,人員和設備配置,網絡、安全等系統運行環境建設,應用系統、網站或APP開發,多維度數據接入等達成一致意見並基本完成建設任務。
  • 紅綠相映 創意飛揚——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總決賽在福建南平落幕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紅色旅遊指導處副處長韓冰致辭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紅色旅遊指導處副處長韓冰在頒獎典禮上致辭。紅旅大賽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旅遊學科優勢與全國各地的紅色旅遊資源結合在一起,走過了十年路程,碩果纍纍,成為了發揚紅色傳統的精品項目。
  • 天津市河西區在文化廣場 傳「紅色基因」聚「紅色資源」育「紅色...
    銀河文化社團聯合會黨組織傳「紅色基因」,聚「紅色資源」,育「紅色氧吧」,以「互聯互動」不斷深化「三聚三促」工作法,探索出一條符合廣場公園黨建工作的新途徑……傳「紅色基因」 黨員身份亮出來2013年4月,聯合會成立之初就同步建立黨總支, 2016年5月改建為黨委,2017年4月成立核心黨支部,形成一個聯合會黨委
  • 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逐步形成
    密戰太陽山》、《斷腸草》等影視劇的熱播,到書坊太陽山紅色文化遊的人逐漸增多。書坊鄉是我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境內的太陽山曾是中共福建省委機關所在地。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黨就在這裡開展活動。1932年8月間,書坊地區第一個中共秘密黨支部成立。
  • 《感恩祖國》紅色文化之旅組委會走進福建安溪湖頭鎮傳播紅色文化
    福建安溪8月3日訊(記者 郝建忠 張萬宏 劉承發 淼淼)8月3日,《感恩祖國》紅色文化之旅組委會在著名影視演員古豐先生帶領下,著名主持人張萬宏、著名書法家張成義、導演製片人郝建忠一行走進福建安溪歷史文化名人李光地故裡湖頭古村探索歷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挖掘紅色資源 景泰縣大力推進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中國蘭州網8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魏寧)白銀市景泰縣以西路軍在景泰戰鬥遺蹟為基礎,著力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成西路軍紀念館和一條山戰役紀念館,收集整理展覽紅色遺產400餘件,有力促進紅色文化和全域旅遊互相融合發展。
  • 發改委:2018年建成全國招投標網絡平臺(圖)
    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開通  為促進電子信息技術與招標投標制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招標採購」,改革創新招標投標交易實現形式,推動建立全國招標投標市場集中統一爭取到2018年,架構形成全國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網絡,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基本實現全流程在線交易、信息公開和動態監督,為規範發展招標投標市場,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提質增效作出新貢獻。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李亢作主旨發言指出,實施「網際網路+」行動,大力推廣電子招標投標,是打造陽光招標採購平臺,促進招投標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 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走進溪山溫泉度假村 感受福州金湯文化(組圖)
    (原標題: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走進溪山溫泉度假村 感受福州金湯文化(組圖))
  • 新媒體時代創新紅色文化傳播的路徑選擇
    建設紅色文化聚合平臺的必要性我國的紅色文化遺存分布廣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目前全國登記有近5萬個革命遺址。江蘇亦擁有數量眾多、獨具特色、極為珍貴的以革命遺址(跡)為主的紅色文化標誌。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在用心呵護、科學保護的基礎上,迫切需要通過創新傳播,最大限度地在公共空間發揮正能量效應。2016年,中國江蘇網啟動「紅色文化資源融媒體聚合平臺」項目建設,以江蘇範圍內的革命展館、紀念館、博物館、烈士陵園等為主線,建立紅色資源基地網絡平臺和資料庫,發揮聚合效應, 創新傳播策略,全面提升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播能級。
  • 紅色引航 感悟初心 福建師大協和學子走進蘇區上思政課
    新橋鄉鄉長嚴榮焱介紹,嶺下村通過挖掘「田」、「紅」、「古」資源,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鄉村旅遊,增加村財收入,惠及村民。依託紅色資源,嶺下村還開闢了一個「不忘初心」主題公園,現已成為泰寧縣委黨校現場教學點、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 高臺縣「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新聞發布會實錄
    紅色文化的潤澤使高臺彰顯出獨特的光彩和迷人的魅力。近年來,高臺縣按照「立足高臺、面向全國,突出重點、打造龍頭、錯位互補、各具特色」的發展思路,把「紅色高臺」作為全縣「亮點名片」來打造,以弘揚紅西路軍精神為己任,堅定文化自信,明確發展方向,把握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紅色文化旅遊發展,做活做強紅色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文章,古老的高臺正煥發出新的光彩。
  • 安徽文化之定遠,全國巖鹽資源大縣,亞洲最大的鹽化工基地!
    定遠素以農業大縣著稱,1987年被列為國家瘦肉型豬基地,1996--2009年連續14年躋身安徽省畜牧生產十強縣行列,2011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定遠還是全國商品糧油大縣、全國巖鹽資源大縣、全國石膏資源大縣,全國百個紅色旅遊基地之一,安徽三大化工基地,也是亞洲最大的鹽化工基地。定遠位於安徽省東部,是皖東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縣。
  • 貴州挖掘紅色旅遊資源
    同時,依靠古鎮厚重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通過認真調查研究,擬定了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為重點,古鎮文化和民俗文化為補充,建成了佔地面積12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展線2000米的綜合博物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