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80年後,義大利作曲家蓋塔諾·多尼採蒂的歌劇《尼西達的天使》(L』Ange de Nisida ),將在倫敦進行世界首演。
《尼西達的天使》作於1830年代末,是多尼採蒂搬到巴黎工作後的產物。該劇受巴黎文藝復興劇院委約而作,然而劇院在歌劇首演前就破產了,也因此,《尼西達的天使》從未見過天日。
在當時的信件裡,多尼採蒂表達過對歌劇被取消演出的不滿,以及對劇院的失望。「管理層真是蠢驢。」他這樣抱怨道。
人們一直以為這部歌劇丟失了,直到音樂學家坎迪亞·曼狄卡(Candida Mantica)煞費苦心地復原和破譯樂譜碎片。這段研究工作八年前就開始了,那時曼狄卡還是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一名在讀博士生。
曼狄卡在法國國家圖書館找到了一些手稿,它們散落在18個文件夾中,沒有具體的順序。整個復原工作難度極大,需要曼狄卡頻繁研究歐洲和美國的檔案,「多虧了這部歌劇劇本的一份草稿,我才能識別出大約470頁的音樂手稿(由作曲家親自撰寫),並重建它們原始的順序。」
多尼採蒂1797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城市貝加莫,1848卒於同地,年僅50歲。
多尼採蒂的肖像畫
作為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樂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愛之甘醇》《軍中女郎》《唐·帕斯誇萊》《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等,《拉美莫爾的露契亞》更被認為是歐洲最偉大的歌劇之一。
士兵利昂愛上了國王的情婦,和很多義大利歌劇一樣,《尼西達的天使》講述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7月18日,《尼西達的天使》將在倫敦科文特花園首演,由唱片公司Opera Rara、皇家歌劇院合作呈現。四十多年來,Opera Rara一直專注於演出和記錄19世紀冷僻或被遺忘的歌劇。
Opera Rara藝術總監、哈雷管弦樂團音樂總監馬克·埃爾達將指揮這場音樂會。
「這是一部很高級的作品,非常漂亮。」埃爾達解析,多尼採蒂在後來的歌劇中使用過《尼西達的天使》裡的部分音樂,包括1840年的《寵姬》,然而,「《尼西達的天使》的大部分音樂你都沒聽過,這是讓人非常激動的。」
埃爾達認為,這部歌劇有一些「強勁的片段」,因為它是為一座體型偏小的劇院設計的,「有一種精美又親切的寫作風格,非常華麗。」
Opera Rara劇目顧問、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教授羅傑·帕克說,「也許這部歌劇會像《拉美莫爾的露琪亞》《寵姬》那樣受歡迎,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它的音樂質量和他以往的創作一樣好。這是最讓人驚訝的事。當一些歌劇被重新發掘,你會發現它們之所以沒被發現是有原因的,但這部歌劇的音樂真的很棒。」
「這將是你能從多尼採蒂那裡聽到的最佳音樂之一。」帕克對《尼西達的天使》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的其他歌劇都演過了。這是最後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
研究多尼採蒂的學者都知道這齣歌劇,但他們不知道它是什麼樣,所以也沒有討論它的文獻資料。
帕克認為,《尼西達的天使》將「改寫我們對多尼採蒂的看法,尤其是他音樂靈感的廣度。這是一次喜劇和正劇的有趣結合。」
對曼狄卡「偵探」般的驚人工作,帕克也表達了讚賞,「曼狄卡剛剛去了巴黎,還在找其他細節。我想我們基本上把他寫的東西都找全了。
7月世界首演時,《尼西達的天使》將以音樂會而非舞臺版的形式呈現。女高音歌唱家Joyce El-Khoury已確認加盟扮演西爾維婭。音樂會可能會持續兩個半小時,不包括幕間休息。現場錄音將於明年發布。
「考文特花園是將這一未知作品帶入大眾視野的絕佳平臺,我可以想像它正在上演。」指揮埃爾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