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80年後,多尼採蒂歌劇《尼西達的天使》將於倫敦首演

2020-12-24 澎湃新聞

消失180年後,義大利作曲家蓋塔諾·多尼採蒂的歌劇《尼西達的天使》(L』Ange de Nisida ),將在倫敦進行世界首演。

《尼西達的天使》作於1830年代末,是多尼採蒂搬到巴黎工作後的產物。該劇受巴黎文藝復興劇院委約而作,然而劇院在歌劇首演前就破產了,也因此,《尼西達的天使》從未見過天日。

在當時的信件裡,多尼採蒂表達過對歌劇被取消演出的不滿,以及對劇院的失望。「管理層真是蠢驢。」他這樣抱怨道。

人們一直以為這部歌劇丟失了,直到音樂學家坎迪亞·曼狄卡(Candida Mantica)煞費苦心地復原和破譯樂譜碎片。這段研究工作八年前就開始了,那時曼狄卡還是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一名在讀博士生。

曼狄卡在法國國家圖書館找到了一些手稿,它們散落在18個文件夾中,沒有具體的順序。整個復原工作難度極大,需要曼狄卡頻繁研究歐洲和美國的檔案,「多虧了這部歌劇劇本的一份草稿,我才能識別出大約470頁的音樂手稿(由作曲家親自撰寫),並重建它們原始的順序。」

多尼採蒂1797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城市貝加莫,1848卒於同地,年僅50歲。

多尼採蒂的肖像畫

作為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樂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愛之甘醇》《軍中女郎》《唐·帕斯誇萊》《拉美莫爾的露琪亞》等,《拉美莫爾的露契亞》更被認為是歐洲最偉大的歌劇之一。

士兵利昂愛上了國王的情婦,和很多義大利歌劇一樣,《尼西達的天使》講述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7月18日,《尼西達的天使》將在倫敦科文特花園首演,由唱片公司Opera Rara、皇家歌劇院合作呈現。四十多年來,Opera Rara一直專注於演出和記錄19世紀冷僻或被遺忘的歌劇。

Opera Rara藝術總監、哈雷管弦樂團音樂總監馬克·埃爾達將指揮這場音樂會。

「這是一部很高級的作品,非常漂亮。」埃爾達解析,多尼採蒂在後來的歌劇中使用過《尼西達的天使》裡的部分音樂,包括1840年的《寵姬》,然而,「《尼西達的天使》的大部分音樂你都沒聽過,這是讓人非常激動的。」

埃爾達認為,這部歌劇有一些「強勁的片段」,因為它是為一座體型偏小的劇院設計的,「有一種精美又親切的寫作風格,非常華麗。」

Opera Rara劇目顧問、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教授羅傑·帕克說,「也許這部歌劇會像《拉美莫爾的露琪亞》《寵姬》那樣受歡迎,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它的音樂質量和他以往的創作一樣好。這是最讓人驚訝的事。當一些歌劇被重新發掘,你會發現它們之所以沒被發現是有原因的,但這部歌劇的音樂真的很棒。」

「這將是你能從多尼採蒂那裡聽到的最佳音樂之一。」帕克對《尼西達的天使》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的其他歌劇都演過了。這是最後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

研究多尼採蒂的學者都知道這齣歌劇,但他們不知道它是什麼樣,所以也沒有討論它的文獻資料。

帕克認為,《尼西達的天使》將「改寫我們對多尼採蒂的看法,尤其是他音樂靈感的廣度。這是一次喜劇和正劇的有趣結合。」

對曼狄卡「偵探」般的驚人工作,帕克也表達了讚賞,「曼狄卡剛剛去了巴黎,還在找其他細節。我想我們基本上把他寫的東西都找全了。

7月世界首演時,《尼西達的天使》將以音樂會而非舞臺版的形式呈現。女高音歌唱家Joyce El-Khoury已確認加盟扮演西爾維婭。音樂會可能會持續兩個半小時,不包括幕間休息。現場錄音將於明年發布。

「考文特花園是將這一未知作品帶入大眾視野的絕佳平臺,我可以想像它正在上演。」指揮埃爾達說。

相關焦點

  •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
    新華社倫敦8月11日專電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新華社記者梁希之在紀念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和上海歌劇院建院60周年之際,上海歌劇院攜原創歌劇《雷雨》11日在倫敦大劇院完成海外商演首秀,用「歌劇」這一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發出了中國原創歌劇的聲音。
  • 廣州大劇院首部原創歌劇五月首演
    指揮大師湯沐海、戲劇導演林奕華、現代舞藝術家王媛媛等到場推介新一年的好戲大戲。廣州大劇院今年將有七大演出系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製作的首部原創歌劇《馬可·波羅》也將於5月首演。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德國作曲家協會會長量身創作《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是廣州大劇院首部自製原創歌劇,也是推介會的重頭戲。
  • 北京國際音樂節將開啟 兩部西方經典歌劇首演
    10月9日至31日,北京國際音樂節又將如約而至。這次,將有兩部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在中國首演。在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的眼裡,只有不斷引進和製作中國觀眾沒有機會看到的西方歌劇經典,才能儘快地推動我國歌劇演出的發展,才能真正提高中國觀眾對歌劇的鑑賞能力。
  •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因新冠狀病毒關閉
    」斯卡拉歌劇院目前近期正在計劃上演威爾第的歌劇《遊吟詩人》,以及歌唱家亞歷山大·庫爾扎克(Aleksandra Kurzak)和鋼琴家毛裡齊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的音樂會。2月22日(星期六),歌劇院還開始了羅西尼的歌劇《土耳其人在義大利》的新製作首演,並且正在排演理查·施特勞斯的新製作《莎樂美)(Salome)。這也是在義大利政府宣布新冠狀病毒病例從周五的三人激增至周日的132人之後,斯卡拉歌劇院所做出的最新舉措。
  • 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雷雨》登上倫敦大劇院舞臺
    遊暐之 攝 中國故事,在莎士比亞的故鄉尋找知音 上海歌劇院藝術總監魏松是舞臺版《雷雨》在2006年「上海之春」首演時周萍的扮演者,也是十年後此版遊暐之 攝 1933年,曹禺用「三一律」的西方古典戲劇結構寫成這個經典的中國故事,讓他贏得「中國的莎士比亞」之稱。60多年後,作曲兼劇本改編莫凡用西方交響樂制式編寫出歌劇《雷雨》,用宣敘調與詠嘆調鋪陳和釋放故事中盤根錯節的人性糾葛,同時融入了二胡、琵琶等富於中國色彩的樂器,呈現中國歌劇的鮮明個性。
  • 本土歌劇《塵埃落定》感動首演
    ­  凝重肅穆的舞臺,赫然立著一座四層樓高的土司官寨,寨樓上白幡迎風招展,音樂響起,畫卷展開……­  昨晚七點半,改編自作家阿來茅盾文學獎同名巨作、重慶市歌劇院重磅打造的歌劇《塵埃落定》迎來全國首演。
  • 歌劇《軍中女郎》首演 冰雪天堂中唱響唯美花腔
    每當一提到多尼採蒂的《軍中女郎》,人們就會第一時間想到那不可思議的九個HighC,想到帕瓦羅蒂與薩瑟蘭合作的動人唱片、弗洛雷茲的經典版本。而國家大劇院版《軍中女郎》的誘惑遠遠超出了那九個HighC,即便是為了九個HighC走進劇場的觀眾,也會收穫一份始料未及的驚喜——華麗唯美的女高音花腔旋律、舞臺上活潑爽朗的少女瑪麗、詼諧可愛的大白熊、風景秀麗的瑞士雪山小鎮、妙趣橫生的戲劇表演……短短兩小時的歌劇牢牢牽動著觀眾的心,將戲劇與音樂完美結合。
  • 英文歌劇《紅樓夢》9月內地首演 美國舊金山首演引轟動
    英文歌劇《紅樓夢》9月內地首演 美國舊金山首演引轟動 2017年08月11日 16:02:18  來源:北京晨報
  • 民族歌劇作品音樂會《中國歌劇之夜》將於明晚在金城首演
    中國甘肅網10月18日訊(本網記者 張珊珊)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經典民族歌劇作品音樂會《中國歌劇之夜》將於19日晚20:00在甘肅黃河劇院精彩亮相。屆時,中國甘肅網將全程網絡直播。
  • 波蘭現代歌劇《居裡夫人》中國首演(組圖)
    波蘭現代歌劇《居裡夫人》中國首演(組圖) 2014-09-04 00:42:25張道正 攝波蘭歌劇《居裡夫人》天津大劇院演出劇照。 張道正 攝歌劇《居裡夫人》主創與主演天津成功首演後與觀眾座談。 張道正 攝   中新網天津9月3日電 (記者 張道正)現代歌劇的創作和舞臺製作有何魅力?
  • 【文化】從歌曲走向歌劇!《小河淌水》在昆明首演
    9月10日由雲南民族大學傾力打造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大劇院正式首演該劇將雲南民族傳統文化與歌劇相結合,讓雲南民族藝術插上新的翅膀,在弘揚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高校民族文化教育和傳承闖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 倫敦西區的黑暗時刻,演了35年的《歌劇魅影》可能最先倒下
    最近的英國文娛圈發生了一件大事:演了35年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可能將永久退出倫敦西區的舞臺。其製片人卡梅隆·麥金塔( Cameron Mackintosh)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考慮到新冠疫情對劇院的限制所帶來的財務影響,他決定將無限期停演該劇,這則消息在海內外音樂劇迷中的巨大反響。
  • 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法國喜歌劇院開啟三年歌劇合作計劃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白瀛)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法國喜歌劇院21日在京宣布,將開展為期三年的歌劇合作計劃。歌劇《卡門》作為首部合作作品,將由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指揮家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擔綱演奏,德籍匈牙利裔導演安德裡亞斯·霍莫基執導。
  • 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紅樓夢》
    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4) "← →"翻頁 當地時間9月10日晚,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
  • 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演亮相國家大劇院歌劇節
    首演於1867年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不僅穩固了古諾在歌劇創作方面的地位,讓古諾的聲譽達到了頂峰,也為法國歌劇帶來了新鮮血液,開啟了「抒情歌劇」的全新模式。古諾在歌劇中將大量詠嘆調和重唱交給了兩位主人公,將整體的悲鬱和陰暗交給了管弦樂團。層次分明的音樂配奏,戲劇與歌劇的完美融合,《羅密歐與朱麗葉》一經上演便成為了世界各大歌劇院爭相創排的經典之作。
  • 英文版歌劇《紅樓夢》美國舊金山首演 欲進軍中國
    由華裔藝術家「夢之隊」準備3年有餘,中、韓、美歌唱家聯袂主演的英文版歌劇《紅樓夢》10日晚首演,首次將中國古典文學經典代表作搬上了異國歌劇舞臺。 全明星陣容主創團隊   翻開厚達88頁的節目單,舊金山歌劇院用了相當大的篇幅詳盡介紹《紅樓夢》主創人員及訪談、故事背景及改編內容、舞美和服裝設計精華及主要演員等。
  • 五部俄羅斯經典歌劇閃耀世界 讓俄在全球藝術舞臺大放異彩
    直到5年後,經過無數次改編的《鮑裡斯·戈東諾夫》才得以在聖彼得堡大劇院首演,但當時卻並未引起太大反響。令《戈東諾夫》大獲成功的是1898年在莫斯科一家私人劇院——索洛多夫尼科夫劇院的一場演出。當時,傳奇演員費多爾·夏裡亞平(Fedor Chalyapin)出演了戈東諾夫這個角色。
  • 上海歌劇院發布2017歌劇舞蹈季 上海版《蝙蝠》將新年賀歲
    7日在滬發布2017歌劇舞蹈季,8部21場舞臺劇將於明年上演,其中7部20場均為全景舞臺版。  當天下午的上海歌劇院西廳中,輕歌劇《蝙蝠》正在緊張排練中。作為2017年上海歌劇院歌劇舞蹈季的開幕大戲,該劇由導演易立明重新調整劇本,在保留小約翰·施特勞斯原版音樂的同時,以戲中戲的全新故事敘述、時尚絢麗的舞臺設計呈現,即將於28日在上海大劇院獻演。這也是繼《茶花女》之後,上海歌劇院與易立明合作的第2部上海版製作。
  • 與倫敦同步 看歌劇明星芭蕾名伶最新力作
    ,該劇首演時得到多家英國主流媒體星級讚譽。這也標誌著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的英國皇家歌劇院的高清影像系列將長期落戶中國,中國觀眾將與倫敦同步看到世界級歌劇明星和芭蕾名伶的最新力作。  在3月14日主辦方公布了五部歌劇和三部芭蕾放映片單。
  • 倫敦西區的著名歌劇《歌劇魅影》將「無限期停演」
    在給觀眾帶來長達34年的娛樂享受之後,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熱門音樂劇終於落下帷幕,這對英國劇院來說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給一直在倫敦西區演出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政打擊,其將「無限期停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