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現代歌劇《居裡夫人》中國首演(組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波蘭現代歌劇《居裡夫人》中國首演(組圖)

2014-09-04 00:42: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波蘭歌劇《居裡夫人》天津大劇院演出劇照。 張道正 攝

波蘭歌劇《居裡夫人》天津大劇院演出劇照。 張道正 攝

歌劇《居裡夫人》主創與主演天津成功首演後與觀眾座談。 張道正 攝

  中新網天津9月3日電 (記者 張道正)現代歌劇的創作和舞臺製作有何魅力?作為2014首屆天津國際歌劇舞劇節的開幕演出,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歌劇院攜140餘人的原創隊伍3日晚在天津大劇院帶來歌劇《居裡夫人》的中國首演。

  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歌劇院是波蘭北部最大且最具活力的文化機構,歌劇院的劇目中不僅包含宏偉的現代歌劇,如《居裡夫人》、《烏布王》,也有世界上最著名的經典歌劇,如《女人心》、《葉甫根尼·奧涅金》、《茶花女》和《託斯卡》等。

  《居裡夫人》是波羅的海國家歌劇院的保留劇目之一,曾是波蘭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參加歐洲文化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波蘭文化及國家遺產部資助了《居裡夫人》在巴黎的演出。2011年11月15日,該劇首演於巴黎,之後於2011年11月25日首次在波蘭演出。

  歌劇中講述的居裡夫人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而且還是一名意志堅強的女性代表,她在生活中歷經各種磨難:丈夫的死亡,由男科學家們控制的科學界對她採取的消極態度、敵意和嫉妒,講述了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居裡夫人鮮為人知的各種生活經歷。

  歷史上講述唯一的一位兩度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女人《居裡夫人》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在中國也有話劇和電影選擇該題材。而此次以歌劇的形式講述居裡夫人的故事,不能不說是在歌劇發展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在當晚的演出中,可以明顯地看到,現代歌劇《居裡夫人》與其他傳統歌劇不同的是,樂團並不在樂池內,而是在舞臺後方,他們演奏的音樂加入了電子元素,多數時類似電影音樂對劇情氣氛的烘託,電子樂和管弦樂的相互配合也成為該劇中的重要「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歌劇《居裡夫人》的指揮沃伊切赫·米赫涅夫斯基稱,這部作品在音樂方面不同於《茶花女》、《託斯卡》這樣的經典歌劇,很難找到一個明顯的高潮,也沒有明顯的詠嘆調,通篇都是一個整體;對於樂團和歌手而言,處理起來難度很大,因為音樂流動起來之後處處都是重點,把握起來並不容易。(完)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博物館,位于波蘭華沙,古城裡保留著人類的智慧
    小時候在課本裡了解了許多居裡夫人的故事,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居裡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
  • 在男權至上的時代,居裡夫人怎樣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居裡夫人,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者、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居裡夫人能夠取得這一切的成就,除了和她努力分不開意外,還與其高尚的品格和大海般的心胸是分不開的。居裡夫人於1867年出生在波蘭華沙的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原名叫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
  • 在居裡夫人身邊的日子
    但是居裡夫人回想起當年將那個荒廢已久的破爛工棚作實驗室,在極其困難和簡陋的條件下, 發現鐳和釙的經歷, 提出「我要的是實驗室, 不是勳章」。1905 年居裡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正當壯年有為,創造力極其旺盛之時,1906 年4月19 日,皮埃爾·居裡從理科教授聯合會參加會議出來時,不幸被一輛急駛而過的載貨車撞倒,當場死亡。是年不滿47 歲,居裡夫人只有39 歲。
  • 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居裡夫人說了一句話,讓世界人都敬佩!
    而居裡夫人,了解她的人,大家都知道她是波蘭人,波蘭曾經也是響噹噹的歐洲強國,但是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強則衰,周而復始,強大的波蘭也遭到過不幸,波蘭是在近代歐洲歷史上曾經三次被周圍強國瓜分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被納粹德國奴役。
  • 居裡夫人:離世86年,筆記至今仍有放射性,一生奉獻在科學研究上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是居裡夫人本名,之所以大家都叫她居裡夫人,主要是後來她嫁給皮埃爾·居裡,所以她以居裡夫人著稱於世。年幼的時候波蘭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當時的波蘭還在普魯士和俄國的瓜分之下,居裡夫人屬於俄戰區,當時教學的時候,波蘭人傳統的波蘭語是被嚴格禁止的,只允許教俄語。
  • 英文歌劇《紅樓夢》9月內地首演 美國舊金山首演引轟動
    歷時五年,花費300多萬美元,眾多華人頂級藝術家傾力加盟,2016年9月在舊金山世界首演即震翻歌劇界的歌劇版《紅樓夢》,將於今年9月首次亮相中國內地。這部由保利劇院公司與阿姆斯特朗音樂藝術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引進並聯合製作的英文原版歌劇《紅樓夢》,將為中國觀眾帶來具有「世界級、中國味」的國際頂尖視聽盛宴。該劇將於9月8日和9日在北京保利劇院率先亮相,然後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和武漢琴臺大劇院演出。
  • 現代版《唐璜》中國首演莫扎特歌劇華麗轉身
    據悉,此次上演的新版《唐•璜》今年6月剛剛在歐洲完成首演,短短三個月後便空降北京可謂真正實現了與國際同步  你身邊可有現代「唐•璜」?  新版《唐•璜》的舞臺呈現完全與當代觀眾的生活體驗重合,拉近了大眾的距離,觀眾不禁自問:我的身邊可有「唐璜」?
  • 你不知道的居裡夫人:和已婚男戀愛,被下蠱,45歲身敗名裂……
    都知道居裡夫人死於再生性貧血障礙,就是因為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引起的。 先簡單回顧一下這位偉人的一生: 居裡夫人原名為瑪麗 居裡,全稱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出生于波蘭。
  • 居裡夫人:她11歲喪母,40歲失伴侶後孤身奮戰,母女均獲諾獎
    —— 居裡夫人我第一次讀居裡夫人的故事是在若干年前,她那頑強求學、為科學而奮鬥終生、淡泊名利的精神印在我的心靈深處,滋養我的靈魂。當時波蘭處於俄國的統治之下,俄國人掌控著公立學校,學校一律採用俄語教學,壓制波蘭人的民族意覺醒,當時波蘭的一些有識人士不願去公立學校任教。瑪麗先就讀於私立學校,十四歲轉入公立學校。每天晚上,父親為孩子們誦讀波蘭的詩歌和散文,愛國的種子便悄悄地在孩子們心中萌芽。
  • 人物——居裡夫人 永遠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瑪麗變成居裡夫人 瑪麗於1867年11月7日在波蘭華沙出生。她的父親是一位數學老師,母親是一位女子學校校長。 16歲的瑪麗在華沙中學畢業後,由於家庭無力支持她繼續念書,她只好去擔任了六年的家庭教師。(愛因斯坦在大學畢業後,也曾當過家庭教師。)
  • 民族歌劇作品音樂會《中國歌劇之夜》將於明晚在金城首演
    中國甘肅網10月18日訊(本網記者 張珊珊)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經典民族歌劇作品音樂會《中國歌劇之夜》將於19日晚20:00在甘肅黃河劇院精彩亮相。屆時,中國甘肅網將全程網絡直播。
  • 粵港聯制情景歌劇《Crazy in Love為愛瘋狂》首演
    索有為 攝中新網廣州6月26日電 (記者 索有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情景歌劇音樂會《Crazy in Love為愛瘋狂》,6月26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在90分鐘的演出中,臺上不間斷詠嘆瘋狂歌劇愛情,別出心裁的舞臺呈現和藝術家們的實力演繹,讓臺下的觀眾為愛情歌劇瘋狂。
  • 趙振元 | 歐洲遊記之七:波蘭的首都
    華沙,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居裡夫人誕生的地方。瑪麗·居裡(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在華沙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居裡夫人在1891年9月赴巴黎求學,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06年,居裡夫人的丈夫一皮埃爾·居裡不幸被馬車撞死,居裡夫人忍受各方面的打擊,以頑強的毅力繼續開創性的研究,1911年居裡夫人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後居裡夫人又堅持研究20多年,直到1934年病逝。
  •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
    新華社倫敦8月11日專電 通訊:「雷雨」之聲在英倫響起——記中國原創歌劇《雷雨》在倫敦首演新華社記者梁希之在紀念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和上海歌劇院建院60周年之際,上海歌劇院攜原創歌劇《雷雨》11日在倫敦大劇院完成海外商演首秀,用「歌劇」這一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發出了中國原創歌劇的聲音。
  • 北京國際音樂節將開啟 兩部西方經典歌劇首演
    這次,將有兩部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在中國首演。在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的眼裡,只有不斷引進和製作中國觀眾沒有機會看到的西方歌劇經典,才能儘快地推動我國歌劇演出的發展,才能真正提高中國觀眾對歌劇的鑑賞能力。  已經創建17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在推廣精品歌劇上一直不遺餘力。
  • 英文版歌劇《紅樓夢》美國舊金山首演 欲進軍中國
    中新社舊金山9月10日電 題:英文版歌劇《紅樓夢》美國舊金山首演 欲進軍中國  中新社記者 劉丹  深夜11點多了,位於美國舊金山市凡奈斯大街的戰爭紀念歌劇院門前燈火通明,剛步出劇院的觀眾或意猶未盡地談論著,或等候在黛玉的大幅劇照前留影紀念。
  • 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紅樓夢》
    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4) "← →"翻頁 當地時間9月10日晚,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英文版歌劇
  • 本土歌劇《塵埃落定》感動首演
    ­  凝重肅穆的舞臺,赫然立著一座四層樓高的土司官寨,寨樓上白幡迎風招展,音樂響起,畫卷展開……­  昨晚七點半,改編自作家阿來茅盾文學獎同名巨作、重慶市歌劇院重磅打造的歌劇《塵埃落定》迎來全國首演。
  • 中央歌劇院大型原創歌劇《蕭紅》在北京首演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王啟慧)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文旅廳,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及呼蘭區委宣傳部與中央歌劇院共同策劃創排的大型原創歌劇《蕭紅》於昨日(9日)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進行首演。歌劇再現了蕭紅的文學與情感之路(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歌劇《蕭紅》以女作家蕭紅短短31年生命歷程的情感經歷為切入,描寫了她從一名文學青年,成長為一名進步作家的人生軌跡。漂泊不定的命運,坎坷多舛的情感,饑寒病弱的生活,家國淪喪的時勢,這些都無法阻止蕭紅對文學的熱情。
  • 波蘭國寶作曲家潘德列斯基去世,曾在廣州首演作品
    波蘭國寶級作曲家、指揮大師克里斯多福·潘德列斯基因長期疾病在波蘭克拉科夫逝世,享年86歲。被譽為「20世紀最後的作曲大師」「當代貝多芬」的潘德列斯基,是廣州樂迷的「老朋友」,他是造訪星海音樂廳最多的音樂家之一,其作品《第六交響曲》就是於2017年在星海音樂廳世界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