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正式發布

2021-02-21 經濟廈門

13日,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實施細則→點擊原文閱讀)。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第一時間看到這份「保姆式」細則,詳細、周到的措施令他直言「都是乾貨,都是誠意」。


為落深落細落實國臺辦、國家發改委《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中共廈門市委臺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廈門市委臺港澳工作辦公室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就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做進一步明確。

「大陸已持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舉措,為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受到臺胞們的廣泛歡迎和好評。」吳家瑩說,廈門每次都及時出臺惠臺政策的實施細則,幫助在廈臺胞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業務辦理手續,切實享受政策優惠,真正感受到「廈門溫度」。

26條措施緊緊圍繞「同等待遇」四個字,分為兩大類型: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各有13條。


記者注意到,26條措施緊扣經濟社會的發展熱點,比如,圍繞5G這一產業熱點,積極支持兩岸企業就5G產業開展交流合作,臺企可按市場化原則參與大陸5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測試和網絡建設。臺企可同等參與大陸城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鎮汙泥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和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項目。

為臺胞提供的同等待遇範圍也更廣,比如,試點在福建對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胞使用大陸行動電話業務給予資費優惠,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令人關注的是,「惠臺26條」為兩岸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以及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比如,符合條件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可以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臺灣學生可按有關規定向所在大陸高校同等申請享受各類資助政策。在大陸高校任教、就讀的臺灣教師和學生可持臺灣居民居住證同等申請公派留學資格。

為方便臺胞臺企查詢、了解和辦理相關業務,此次廈門市發布的實施細則不但公布了具體政策,還在每條措施之後明確了申報條件、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單、辦理程序,並將責任單位、聯繫人、聯繫電話、受理地點等一一列出。有不少還明確了辦理時限,包括法定時限和承諾時限。

市委臺港澳辦有關人士表示,廈門市將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發揮獨特的對臺優勢,致力於對臺先行先試,持續推進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把廈門打造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交往最活躍平臺、兩岸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

相關焦點

  • 「通八條」實施細則發布:企業入駐前後均有獎勵,力度空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0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2019全球財富管理論壇」處獲悉,北京市通州區政府正式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亦稱「通八條」)的實施細則。
  • 從惠臺「26條措施」看大陸對臺政策的方向
    臨近歲末,大陸重磅推出「惠臺26條」措施,可從中一窺在當前兩岸關係背景下,大陸對臺政策的方向。    第一,大陸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不變。惠臺26條措施中,有13條涉及為臺企提供同等待遇,還有13條覆蓋面更廣,直接針對普通的臺灣民眾。
  • 「通八條」實施細則發布,包括「前獎勵+後補貼+企業服務」三大類
    億歐金融訊,在10月27日北京通州舉辦的「2019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正式發布「通八條」實施細則。在去年底,通州區推出了《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簡稱「通八條」)。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調研和論證,正式發布的「通八條」實施細則將成為通州區吸引重點企業的重要政策措施。據介紹,「通八條」實施細則包含「前獎勵+後補貼+企業服務」三大類政策文件,在企業入駐前期、後期均有相應的獎勵,幫助企業發展。
  • 惠臺26條措施出臺:臺企可同等參與5G建設
    惠臺「26條措施」出臺,為臺灣企業、臺灣同胞在投融資、領事保護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為臺企在投融資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為臺胞在交通出行、購房資格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大陸給予臺灣同胞同等待遇有了「加強版」。新出臺的惠臺「26條措施」,提出臺資企業可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民航等投資建設,臺灣同胞可申請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購房資格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等。
  • 司法惠臺,這家法院又有了新作為!
    司法惠臺我們是認真的1月5日,廈門法院惠臺司法宣傳服務活動在海滄法院舉行。市臺港澳辦、臺聯、臺商協會及海峽交流文化中心等單位代表、臺胞陪審員、調解員及臺灣地區青年實習生等受邀參與。活動以組織庭審觀摩、召開座談會、走訪臺企、現場見證涉臺司法服務專網首個涉臺案件線上立案等形式,生動全面展示了廈門法院司法惠臺措施、成效,同時廣泛徵集了關於司法惠臺的再創新意見及建議。
  • 中山市出臺實施細則落實「人才24條」
    大洋網訊 記者獲悉,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日發布《關於落實全日制本科畢業生落戶中山發放政府津貼工作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按照實施細則,中山市畢業5年內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在中山市企業工作滿1年且已落戶中山的,每人可享受一次性1萬元的政府津貼。
  • 「2020落實惠臺政策助力同步小康推進年」活動
    四、主要內容  (一)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落實惠臺政策  近年來,中央持續出臺「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我省發布了貴州「64條措施」,體現了中央和貴州為臺灣同胞謀利益的初心和誠意。將系列惠臺措施落實貫徹好,讓臺胞、臺商、臺企更有獲得感,是達成兩地心靈契合、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是貴州今後一段時期對臺工作的重點內容。
  • 通州發布「通八條」實施細則 建設全球財富管理中心
    去年底,通州區推出了《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簡稱「通八條」)。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調研和論證,於近日正式發布「通八條」實施細則,將成為通州區吸引重點企業的重要政策措施。據介紹,「通八條」實施細則包含「前獎勵+後補貼+企業服務」三大類政策文件,在企業入駐前期、後期均有相應的獎勵,幫助企業發展。
  • 「31條」頒布實施一年 給臺胞帶來實在好處
    臺胞可以享受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作出的相關優惠安排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據了解,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境外人士包括臺灣人士境外所得稅問題作出了進一步放寬的優惠安排
  • 江蘇淮安出臺58條惠臺政策
    新華社南京7月26日電(記者陸華東)記者26日從江蘇省淮安市臺辦獲悉,為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措施」),淮安市出臺了《關於促進淮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共58條。
  • 蔡英文當局拿「惠臺26條」混淆視聽,國臺辦:險惡用心不會得逞
    7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民進黨當局近日聲稱大陸推出的「26條措施」是「逼迫」臺灣接受「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接受應詢時表示,民進黨當局刻意混淆視聽,欺騙民眾,進一步暴露了他們心中只有政黨私利,完全不把臺灣民眾的利益放在心上。老百姓心中有桿秤。
  • 「牛肉上桌了」——臺灣輿論熱議大陸31條惠臺措施接連「落地」
    新華社臺北4月12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廈門60條」「溫州24條」「崑山17條」「上海12條」……「31條惠及臺胞措施」自2月底發布以來,配套措施在各地接連推出,受到臺灣輿論高度關注。島內媒體以「牛肉上桌了」「遍地開花」等詞彙,形容這些措施的含金量和涵蓋面。
  •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八條」細則發布
    在去年底,通州區推出了《關於加快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簡稱「通八條」)。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調研和論證,於近日正式發布「通八條」實施細則。  企業入駐前後均有獎勵  據介紹,「通八條」實施細則包含「前獎勵+後補貼+企業服務」三大類政策文件,在企業入駐前期、後期均有相應的獎勵,幫助企業發展。
  • 禪城支持住餐旅行業實施細則專項申報培訓,13日約定您
    禪城區支持住餐旅行業堅定發展政策實施細則已經正式出臺,各禪城區住餐旅企業,政策看懂了嗎?禪城區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住餐旅行業堅定發展政策實施細則專項申報培訓將於3月13日上午10:00進行網絡直播,屆時,相關部門將會為大家解疑答惑。
  • 臺媒熱議「31條」APP:這隻來自大陸的「熊貓」讓人感覺很貼心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導2月28日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發布實施一周年,國臺辦2月27日表示為更好地為臺灣同胞提供優質的兩岸信息服務,海峽兩岸網際網路交流委員會在31條惠臺措施實施一周年之際,研發了名稱為「31條」的APP,2月27日正式發布
  • 大陸發布對臺「26條措施」,臺灣當局慌什麼?
    中國大陸4日出臺惠及臺灣企業和民眾的「26條措施」。它們包括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內含臺企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循環經濟、民航、主題公園、新型金融組織等投資建設的政策。臺灣當局在第一時間指責大陸的「26條措施」是「名為惠臺,實則利中」,是意圖分化臺灣內部,企圖介入影響臺灣選舉。大陸國臺辦回應說,臺當局的反應顯示了一種「陰暗心理」,不能不說,「陰暗」這個詞用得蠻準確的。臺當局指責大陸推「26條措施」是想介入臺灣選舉,在我們看來,這恰恰反映出臺當局腦子裡只有選舉,沒有臺灣人民。
  • 3129名臺胞申辦居住證 廈門成大陸申報臺灣居民居住證最多的城市
    央廣網廈門9月20日消息(記者陳庚)記者從廈門市臺辦獲悉,《關於<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日前印發,將大大方便臺胞臺企查詢、了解和辦理廈門「惠臺60條」相關業務。
  • 長沙「工業30條」首批細則發布
    (長沙經開區航拍圖 鄭駿 攝)華聲在線11月2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熊遠帆)今天下午,長沙市委、市政府集中發布「工業30條」首批細則,主要涉及規範項目收費、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等方面,共94項文件及內容,其中細則及方案共74個,直接執行條款20項。
  • 泉州發布「惠臺73條」措施 推動在泉臺胞臺企享受同等待遇
    中新社泉州12月24日電 (記者 孫虹)福建泉州24日對外發布《關於促進泉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臺73條」),推動在泉臺灣同胞、臺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進一步密切深化泉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據了解,泉州出臺的「惠臺73條」包括擴大泉臺經貿合作、支持臺胞在泉實習就業創業、深化泉臺文化交流、方便臺胞在泉安居樂業等內容。
  • 廈門出臺外貿惠企「四條措施」,四川自貿區出臺「9條措施」
    為支持外貿企業,廈門出臺惠企「四條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防控攻堅階段,應對複雜嚴峻的外貿形勢,為支持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廈門市持續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外貿企業發展的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