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說,冬季3個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天是陽氣閉藏的季節。草木凋謝,種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動物冬眠,水面結冰,這就是冬藏,動植物多處於冬眠狀態以養精蓄銳,為來年生長做準備。人體也應該順應大自然的冬「藏」之機。
在冬季早睡晚起,有利於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溫和冷空氣對人體侵襲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也可避免因嚴寒刺激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充足的睡眠還有利於人體的體力恢復和免疫功能的增強,有益於預防疾病。
我們應該怎麼做?
早睡睡眠要充足
要獲得充足的睡眠一是睡眠的習慣,冬天夜長日短,人們應順應自然,增加睡眠時間,在冬天熬夜的傷害比平常更大,冬季不要晚睡。晚10點之前要上床休息。二是睡眠質量,一款舒適的枕頭,是享受優質睡眠的前提。若枕頭選擇或使用不當,如過高過低、質地過軟過硬,不但使睡眠質量下降,而且可能損傷頸部組織,導致頸肩痛。
鍛鍊避免冷健身
冬天避免「冷」健身(冬泳、冷水浴等),當代人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大多體質以偏虛為主,無論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其實身體要耗費很多的自身熱量(陽氣)來抵禦寒冷,對本來就體質偏虛的人來說尤為不宜。
收斂出汗不宜多
冬天裡不要做出汗太多的運動,汗液屬於「津液」,劇烈運動後,毛孔開張,陽氣隨汗液外洩。冬天不要把皮膚外露,不在冬天減肥,無論是節食、運動或者藥物利尿和減肥的方法,都是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的熱量,屬於「洩」的範疇,減肥不適於在冬天進行。
在冬天不要因寒冷而多蒸桑拿,無論溼蒸還是幹蒸,都會造成汗水大量流瀉,同樣不利養生。冬季一定要懂得收斂,每周洗澡一到兩次就可以了。在冬天不宜做拔罐等排毒功效的保健方式,凡是洩的方式都不適宜在冬天進行。
避寒每日要泡腳
冬天的養生要避寒,「寒從足生」,保持足部的溫暖才有助於身體溫暖。腳部有60多個穴位,三陰經和三陽經都走腳,足底有湧泉穴,屬腎經。洗腳要用溫熱水泡20分鐘以上為佳,應該泡到腳腕以上;高桶泡腳,熱水至少要泡到小腿部位。
飲食忌涼多滋補
冬天少吃涼拌菜、涼麵和性能偏寒的食品。酒最好要溫了喝,不要耗費胃中的陽氣,冬天植物凋零,植物的營養保存在根部與果實之中,吃種子類和果實類的食品是很好的滋補。冬天是補腎的好時機,一些黑色食品都有補腎的作用,如芝麻、核桃、腰果、木耳、黑芝麻、黑豆等,我國民間的傳統食品「臘八粥」,就是用多種不同的果實煮在一起,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另外,小麥粥:養心除煩、芝麻粥:益精養陰、蘿蔔粥:消食化痰、胡桃粥:養陰固精、茯苓粥:健脾養胃的大棗粥:益血養氣等,這些粥類都是很好的進補。
讓我們順應自然,在冬季「藏」好自己,儲存實力,保存潛力,以待來春,生發盎然。
【「無線合肥」APP下載有禮,一等獎價值三萬元金鑰匙!掃描以下二維碼可直接下載或關注「無線合肥Free"微信號(或直接搜索:wisehf54)】
聲明: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吳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