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冬季養生看這裡!

2020-12-17 中國網財經

  冬季,指農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

  冬季天寒地凍、草木凋零,蟄蟲伏藏,一派蕭條零落的景象,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養精蓄銳,以待來年春響。《史記》云:「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冬季養生之理即避寒就溫,斂陽護陰。貴在養藏,養腎。因此,人們自然要天人合一,順天而行,既要藉助自然之勢,順天而「藏」,也要發揮主動出擊概念,借天而「補」,主動與被動相結合,達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及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季養生要點:

  1、起居養生

  宜早睡晚起:《素問四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圻,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季養生應順自然界閉藏之規律,避寒就溫,斂陽護陰,貴在養藏。早睡可養人體陽氣,晚起能養人體陰氣,但晚起並不是賴床不起,而是隨太陽升起時間為度。

  宜避寒保暖:冬季氣候寒冷,需要注意保暖,穿靴戴帽防止人體熱量散失。陽光充足的時候多到戶外曬太陽,常曬太陽可以起到壯陽氣,溫經通絡的作用。中醫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在「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的狀態,人體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更能起到溫經壯陽的作用。

  2、運動調養

  以靜態運動為主,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不適合太過激烈運動。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避免大汗淋漓而使陽氣外洩。

  3、情志養生

  寧靜為本:冬季人體代謝進入相對緩慢時期,故養生要注重「藏」。精神上做到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安寧,避免煩擾生氣,使得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4、冬令進補

  俗話說:「冬令進補,春來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人體陽氣潛藏,陰精固守,是蓄積能量的階段,也是進補的好時節。根據中醫學「天人相應」、「時髒對應」的理論,冬季屬腎,腎主藏精而為生命之元,故冬月為四季進補最佳時令,通過冬令進補—特別在補腎,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適當進補不僅能提高機體抵抗力,還能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儲存體內,待來年開春陽氣升發。

  冬令膳食原則應適當食用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食物,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如桂圓、枸杞、慄子、核桃、羊肉、牛肉、烏骨雞等,還可多吃補腎食物,如腰果、山藥、芡實、核桃等,黑色食物也可多食,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紫米、藍莓、桑葚等。

  冬令進補還可以「藥膳」來進補,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一般民眾想自行進補需要注意一下幾點事項:

  (1)辨證施補,虛則補之:中醫講究辨證施膳,進補需視每個人的體質、年齡、生活環境、四季變化等因素依不同的藥材配方進行調理。一般藥膳大致可分為「溫補」、「平補」和「清補」(涼補),體質虛寒適合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清補。如未能自己分別出是什麼體質,以平補為佳。

  (2)進補禁忌及注意事項:

  忌不正確的進補方式,越補越糟。

  忌感冒、發炎時進補,如感冒、喉嚨痛、發燒、嚴重咳嗽、外傷等。

  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之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等或患有哮喘、肝病、糖尿病、腎臟疾病、痛風等人士,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補,以免不正確的進補,誘發疾病的發作。

  有胃腸道潰瘍、胃腸脹氣、消化不良、痔瘡等或口舌乾燥、心煩急躁、皮膚瘙癢、便秘等上火反應的人士,需要調整進補方式,不可過度。

  孕婦及生理期間,進補也該謹慎評估或避免過度進補。

  (3)什麼人適合冬令進補

  身體虛弱者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者可依據不同需求予以適當進補。

  年幼或年邁體弱者,通過在冬季,食慾量大,相對營養吸收好,正是增強或改善體質的好時機。

  預防疾病:一些易在春夏發作的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可在冬季適當的進補,以改善來年疾病的發作情況。

  其他:冬令進補是一種藥食調理方式,若是身體有特別需要調養者,還是要諮詢中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員意見,不盲目使用來路不明偏方,在依其體質予以不同的調養方式,如此才能發揮冬令進補最大效能。

  (4)冬令「引補」以開路

  針對冬令進補,藥補需針對個人的體質辨別選用,最好先「引補」,調理脾胃為之後的進補提供更佳吸收消化的條件。引補可選用黃芪、黨參、蓮子、茯苓、山藥、芡實等藥食同源食材煮粥或燉排骨湯,以補益脾胃,提高脾胃功能,增強進補療效。

  「吃」是一種樂趣,如果能掌握冬令進補的關鍵,更能在冬季養生發揮一定作用。食補和藥補皆有益,秉持「多樣少量」、「均衡飲食」、「平補為主,溫補為輔」,「多食當季蔬果」,則在冬季能養出好體質。

  如果不想在家費力烹飪?又想享受藥膳之美味,

  那就來同仁堂粹和藥膳吧!

  環境展示:

  菜品展示:

(責任編輯:張倩蓉)

相關焦點

  •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節氣山西的時令生活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正等待著人們去發現,當你在野外仰望北鬥七星忽明忽暗、在午後察覺到影子長短變幻,是否也像古人一樣,聽懂了它們的訴說。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如何順應春夏秋冬四時變化做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養生的我們更應該順於春時。正所謂適應其實變化順其自然。立春初五天東風解凍,後五天蟄蟲開始活動,後五天魚開始上水,後五天雨水節氣,雨水的初五天獺祭魚兒,後五天鴻雁飛來,後五天草木開始萌動,接著就是驚蟄之氣,剛開始五天桃樹開始生長,後五天倉庚發鳴,後五天鷹化為鳩,接著春風節氣頭五天玄鳥歸來,在過五天雷聲震震,芍藥榮。
  •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你家院子是這樣嗎?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四季就這樣在院子裡慢慢流轉;黃瓜、茄子、南瓜、豆角……逃進嘴巴裡的是蔬菜的清香,更是媽媽的歲月和我們的時光。「穀雨前後種瓜點豆」,媽媽便開始在院子裡忙開了。從前院大娘家要來一把南瓜籽,從西院兒嬸子家出來兩棵黃瓜秧。前幾天趕集買來幾棵西紅柿苗,今天又去買來一包豆角種上。看看西牆根兒有塊兒地方,拿起鎬頭刨兩個坑,撒上籽,澆上水。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推薦冬季養生食療方
    12月24日,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
  • 【冬季飲食養生】冬季養生食譜
    「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在跟 「吃」打交道,吃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命活動,更是為了養生。那麼,怎麼吃才是健康的養生之道呢? 孔子曰:「不時,不食。」就是說,人們的飲食要順應節氣而食,違背順時規律就會影響健康。
  • 【國學大講堂】《千字文》——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主講人簡介劉宏毅知名的中國文化專家、國學學者,專注於國學教育、生命智慧、以及尊重生命自有規律下的養生;提倡踐行國學,注重用經典開啟智慧,反對死讀書;主張為學要博,為用要專,思想要獨立;為人要有道骨,佛心,儒行。
  • 養生基本原則:順天隨時,中醫為您講解,四季如何養生,不要錯過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陰陽調和,四季變換各有不同,養生方法也有不同。養生要遵循季節的變化,順天隨時。「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這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一段話,大概講的是養生的基礎是陰陽平衡與協調,而四季的變換對於這種平衡與協調有著很大的影響。養生必須要順應四季變換,趨利闢邪。
  • 收好這份冬季養生小常識!蛋白粉的功效也別忘了
    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做好冬季養生,養精蓄銳,對於維持來年的健康,提高體質至關重要。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冬季養生有什麼常識吧!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專家推薦的養生食療方快收好!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
  • 冬季喝什麼湯好 冬季養生方法大全
    現在我們已經步入冬季,由於天氣變得寒冷乾燥,空氣中溼度較低,因此我們體內的水分營養流失較快。如果不及時補充營養,不僅對身體沒有好處,我們還會得上一些疾病。那麼冬季喝什麼湯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冬季養生方法有哪些1. 提高抵抗力防病方法: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2.冬季心理流感方法: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3.
  •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凝日月天地精華,終成此品
    《周易·易傳》中認為「後天八卦」體現的是萬物春生、夏長、秋實、冬藏的過程。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數千年來,人們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條亙古不變的規律。谷時!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凝日月天地精華,終成此品。《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此之謂五穀。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專家推出養生秘方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 杞不凡說:萬物冬藏,同仁堂冬藏酒的養生秘訣都在這裡了
    寒冬已至,這時,人體內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正是養生的大好時節。四季養生理論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和冬藏,而冬天最適合喝的,莫過於這瓶冬藏酒了。    關於冬季養生,《內經》的第二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這樣記載:  皇帝  冬三月,此謂閉藏。
  • 冬季喝酒能夠驅寒?實則弊大於利,這5個養生誤區,很多人當成寶
    不管在哪個季節,養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讓人體更加健康,讓人有一個不錯的精神狀態,以最好的姿態迎接生活中的諸多挑戰。冬季養生必須要有科學依據,聽信謠言是走不長久的,不僅不利於健康,還會損失時間和金錢。冬季養生不要陷入哪些誤區?
  • 秋季要養生,鹿泉西部長青溫泉谷不得不去~
    ——古人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起,大自然開始休養生息,人也不例外。人們躁動了一個夏天的身體,在秋日的溫和裡,有了一個緩衝。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和。秋天是養生的好時機。在鹿泉西部長青,就藏著一處絕妙養生地心會跟隨身體,享受一場舒適的養生SPA欲修身,先養心。養心又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
  • 早睡晚起、不妄補 冬季養生10條為健康加油
    原標題:早睡晚起、不妄補 冬季養生10條為健康加油   編者按:冬天是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是一年的結束,亦是下一年的開始,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養生對來年的健康至關重要。冬季養生要點看過來!
  • 秋季養生,湯泉滋養,這才是秋天該有的儀式感
    位於乳山市區東北20公裡的小湯溫泉度假村是一個以古老溫泉與現代休閒養生文化相融合的現代化溫泉度假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 溫泉養生踏入溫泉館內,一幅熱帶雨林的景象呈現在眼前。人參果、木瓜、香蕉、芒果、大王椰、龍眼、檳榔……入眼鬱鬱蔥蔥、翠色逼人,仿佛置身亞熱帶天堂。身在北國,卻有海南的椰風濤語,有峇里聖島的氤氳風華。人在景中,身在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