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專家推出養生秘方

2020-12-24 騰訊網

三湘都市報12月2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羅運花)今天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

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要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烏雞、牛奶、豆漿等。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補肝腎、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髮,黑棗平胃健脾、補腎填髓,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等,皆是補腎佳品。

飲食以溫性為主

冬至後,宜多吃一些溫性補益的食物,以循序漸進為宜。

首先從溫補的粥類食物、湯羹類食物開始,如蓮子大棗小米粥、桂圓核桃芝麻慄子粥等,通過溫補脾胃,改善運化機能;

隨後增加溫熱類食物的攝入,可適度吃些燉肉、燉羊蠍子等。適當吃點偏辛溫的食物,也是對身體陽氣的良好補充。

立冬後,氣候更加乾燥,溫補的同時不要忘記肺腎陰精的保護。飲食中可選取銀耳、百合、荸薺、蓮藕、木耳、梨、蘿蔔及各種新鮮蔬菜等養陰增液的食品進行搭配,以防止燥火傷陰後出現煩躁、口眼皮膚乾燥、牙痛、口瘡、鼻血等症狀。

一人一方一膏

冬季吃膏方對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偏頗體質及亞健康等人群調理是不錯的選擇。冬至後,是進補膏方的好時節。該院冬季暢銷膏方有:

1、補肺益腎膏

功能:補肺益腎健脾,調補氣血陰陽

適應症:用於體虛易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等反覆發病患者,及亞健康狀態的調養。

2、扶陽益元膏

功能:補腎溫陽,培元固本

適應症:適用於素體陽虛,形寒怕冷,腰膝酸軟,肢末欠溫,冬季易生凍瘡者。

3、扶正抑瘤膏

功能:健脾益腎,扶正抗癌

適應症:腫瘤手術、放療、化療後,及其他腫瘤患者康復治療,具有提高免疫力及抗腫瘤功效。

4、養心安神益智膏

功能:氣血虧虛,腎精不足

適應症:腦力減退,易神疲乏力,記憶力減退,頭昏頭痛,失眠多夢,腰酸腿軟,肢寒怕冷,尿頻或餘瀝不盡等。

5、養巢膏

功能:滋腎養陰助陽,疏肝健脾清心

適應症:月經不調表現為月經遲發、月經稀發、月經量少、月經先後不定等;排卵功能障礙者,如多囊卵巢等;卵巢功能欠佳者表現為無性慾或性慾低下、陰道乾澀、月經量少、月經遲發等;更年期症候群者;其他要求保養卵巢功能者。

6. 十全養生膏

功能:補肺健脾益腎,氣血陰陽兼顧

適應症:用於體虛易感冒及亞健康狀態的調養。

7、舒筋健骨膏

功能:益氣舒筋活絡,健脾補肝益腎

適應症: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疏鬆症,各種手術後遺症,及病久體虛之症。

羅運花副教授還推薦兩款冬至養生茶和經典食療方,供大家選用。

1、黃芪紅棗茶:黃芪 20 克、紅棗 5 枚,加入 400 毫升清水煎煮 30 分鐘即可。之後可續水多次煎煮,飲用一天。此茶具有消除疲勞、補氣提神作用。

2、核桃蜜茶:核桃仁 10 克,紅茶 15 克,加入 400 毫升清水煎煮 30 分鐘,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此茶具有補腎益智、潤肺通便作用。

3、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羊肉 500 克、當歸 50 克、生薑 50 克、料酒 20 克、蔥 1 枝。

做法:

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蔥,將羊肉煮去血水洗淨備用;

然後將所有材料置入砂鍋慢燉三至四小時;

最後調入適量鹽,即可。

用法:喝湯吃肉,此為二至三人份

功效:羊肉甘溫,冬季溫補最宜。當歸甘溫、微辛微苦,甘溫宜於溫補,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適當潛藏相火。同時加生薑辛微溫,使羊肉當歸補而不滯。

相關焦點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專家推薦的養生食療方快收好!
    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推薦冬季養生食療方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 目前正是冬令時節,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12月24日,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青島中醫專家推薦五個冬至食療方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鑫鑫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陽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關於冬至的養生,自古以來便有著諸多記載。在咱們北方地區,餃子當仁不讓的成為冬至時節的頭號美食,還因此流傳了一句順口溜:「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專家:宜多吃溫性補益的食物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王豔姿)今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教您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 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冬至進補,中醫專家推薦這「三寶」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古人說「氣始於冬至」,冬至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所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換之時,也是陽氣開始回升的時節,大地萬物生命由衰轉盛、由靜轉動,人體內也是「陰極陽生」,此時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正所謂『冬藏』,這是人們養精蓄銳、儲藏能量的最佳時間,所以冬至是進補的最好時機。」
  • 「秋天進補、開春打虎」,八月份喝一種湯、一種粥,吃幾種綠葉菜
    咱們中國有很多跟民俗、養生有關的順口溜,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天進補、上山打虎」。最後這個「打虎」說的很有意思,現在雖然不用上山打虎了,但進補的工作也要抓緊時間。
  •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養生4款家常菜,烹調簡單營養又滋補
    民間有語「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節,民間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到今天依然適用。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們的經驗總結,大雪節氣吃些什麼,能夠很好的養生進補。羊肉羊肉屬紅肉,有滋補養生的功效。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特別是鐵元素,寒冬吃羊肉,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補氣養血,驅寒暖身。
  • 煲湯食譜: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大雪 煲湯食譜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冬季補養,只需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冬季喝湯不僅可以抵禦寒冷,而且湯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
  • 冬季進補有秘方!用這2樣燉湯喝 葷素搭配滋補暖身
    冬季進補有秘方!用這2樣燉湯喝 葷素搭配滋補暖身時間:2020-12-04 19: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季進補有秘方!用這2樣燉湯喝 葷素搭配滋補暖身 今年冬天似乎來得非常快,不知不覺大雪節氣馬上就要來臨了。大雪時節,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冷,下雪天即將到來。
  •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數九寒天」記得多喝這湯,順應時節過寒冬
    冬至,冬日裡的大節氣,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和過年一樣,除了吃餃子,冬至這天很多老一輩也會按照傳統,張羅著買一些雞鴨魚肉來「進補」,歷來有「冬至進補,春天打虎」一說,這中間有著民間的大智慧。冬至過後進入數九寒天,飲食上要順應時節的變化,寒冬季節多食用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抵禦嚴寒、增加營養是很有必要的。提到冬季滋補,首先想到的就是羊肉,老話說「一冬吃羊肉,冬季暖洋洋」,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味道鮮美,肉質細膩,富含優質蛋白和脂肪,能夠為身體補充熱量、提供營養,歷來被視為補陽的佳品之一。
  •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
    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民間從冬至起,就開始數「九」。當你連數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冬至大如年,多地百姓有「一九一隻雞」的滋補養生傳統,認為冬至開始每逢九天需進補一隻雞,來年就有好身體。
  • 大雪進補,當歸生薑羊肉湯首選!
    今天是大雪節氣接下來的天氣會更加寒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醫專家今天給大家力薦一道出自《金匱要略》中的養生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我國民間有「大雪冬至後,籃裝水不漏」的說法,就是說大雪後竹籃的縫隙容易出現冰凍,裝水都不會漏,可見其寒冷。寒冷是大雪節氣的最主要特徵,因此,養生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浙大一院中醫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劍平副主任醫師建議,一是飲食進補,二是日常防寒。
  • 燉一鍋藥膳羊肉湯進補?不妥!
    今日冬至,大街小巷的羊肉湯熱騰起來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注重「養生進補」,不少市民都會在燉的雞肉、鴨肉、羊肉裡添加一些補品,做成藥膳湯。人參、當歸、黃芪等都是市民首先的「進補」中藥材。但是,對於擅自加藥材進補的做法中醫和中藥專家都不推崇。  「首先應當確定自己該不該補,盲目進補反而容易出現反效果。」
  • 冬至養生聊一聊那些不能做的事!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但是冬季養生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有些人盲目養生反倒是事倍功半關於冬季進補你都盲目跟風了什麼?1.盲目跟風進食冬至時,有些地方有吃狗肉喝羊湯的習俗,但是對於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不宜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還不能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
  • 冬令進補正當時膏方養生功效多 太和醫院12月4日將舉行膏方養生...
    患者進行膏方養生前,都要以四診儀進行中醫體質檢測。所謂「冬令進補,春季打虎」,時下正是冬令進補的時節,太和醫院太和養生中心、慢性病康復中心專家提醒,進補養生需根據個人體質,制訂科學的方案,調配合適的補方。
  • 俗話說冬至進補,來年就能打老虎,湯白滋補一鍋不夠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南北方在冬至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在北方多數人有吃水餃的習俗,南方人多數人有吃湯圓的習俗。當然也有例外,小編所在的山東省,個別地區如滕州、曲阜、鄒城習慣把冬至叫做數九,流行喝羊肉湯過數九的習俗。
  • 冬至進補三倍功,養生新起點,傳統習俗如何補?養陽湯喝起來!
    大家好,這裡是美玲食記,很高興在冬至能跟大家分享一道很好喝的養陽湯。如果在所有的節氣裡面,選一個節氣作為一年養生的開端,那麼這個節氣,就應該是冬至!冬至雖然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但是從傳統養生日曆來看,冬至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家裡老人家就說「冬至大過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否極泰來,一陽復始。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24節氣 | 冬至溫暖至,養生好時節!
    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但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在北方多數人有吃水餃的習俗,南方人多數人有吃甜食的習俗。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中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